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2021-04-15 02:5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金钱与好的生活》是一本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爱德华·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5.0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钱与好的生活》精选点评:

  ●挺好的一本书,需要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有一定基础的了解。能带来很多反思,比如对金钱价值观的发展脉络,经济学为什么能成为社会学科的皇冠等问题。

  ●可是當你的需要就是ginza說區分慾望還有什麼意義

  ●理论性太强,可读性不高

  ●我们工作赚钱到底是为了啥?挺有反思的。。。虽然啰里啰嗦的感觉只看第一章和最后几章的结论就够了

  ●可读性太差了;美好生活的7个基本元素: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尊重:无论是否拥有某种形式,你都认为他的观点和利益值得关注,而不是可以忽略或践踏的东西。尊重不代表认同或喜欢,你甚至可以尊重你的对手。它也不含有任何崇拜的成分;个性:制定和执行人生规划的能力,人生规划反映了一个人的品位、性情和对基本元素的理解。个性也是康德主义所说的自主权,以及亚里士多德派所说的实践理性。此外,个性这个词还隐含着其他意思,即它是一种带有自发性、性格和心理的元素;消费的压力因广告而加剧;凯恩斯:乐观的经济学家。尽管他那句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会死的”不无讽刺之意,但他却是相当认真地在思考未来,思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从超越低迷的现状看到美好的未来,这是凯恩斯的过人之处。

  ●没啥用啊。就是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呗。

  ●很好的一篇文献综述,挺客观中立的。

  ●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 人类幸福的基本元素!美国是世界上人均工作最多的国家,幸福指数也是最高的,理应是人类学习的楷模!

  ●作者谈的太多的理论基础和从古到今的刨根问底,而我想知道的幸福的基本的研究和结论。

  ●19-27读这本书是因为发现自己陷入到财迷心窍的地步了。挣得的钱超过了生活所需太多却没有安全感,老是想要拥有更多,焦虑到停不下来。看了这书,了解到是因为没有对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确立一个清晰的标准。我决定关掉朋友圈,不与他人比较,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好。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一):《金钱与好的生活》引言导读

  刚看到书名《金钱与好的生活》时,我在想,难道这本书是告诉我们拥有金钱,才能拥有好的生活吗?那么拥有多少金钱,我们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呢?我是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来打开这本书开始阅读的。 打开书的引言,第一句话:本书意在反对那种贪得无厌,“贪得无厌”指的是经济上的不知足,即渴望拥有越来越多的金钱。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上的不知足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会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不复存在。基督徒认为,经济上的不知足是原罪的产物。而本书两位作者的观点是经济上的不知足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我们倾向于跟自己的同胞攀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本性因资本主义而变本加厉,贪得无厌曾经只是富人的异常行为,现在却成了社会的常态。 所以,我们将挑战今天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经济政策主要目标的做法。其实,我们并不反对经济增长,但我们认为,不仅要问一下经济为何增长,增长的是什么?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只是市场交易的国内产值部分,它并未减去“污染”,也没有加上“闲暇”。对于非常贫穷的国家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许有意义,但对于富裕国家而言,国内生产总值也许已经过多。 可本书并不想探讨公正的原则,而是想讨论美好生活的构成。 想象有这样一个世界:大部分人每周只工作15个小时。但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会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公平地加以分配,所以,他们的工资跟现在一样多,甚至更多。人们更多的是在休闲,而不是忙于工作。这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0年发表的文章。 《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中所做的展望。凯恩斯认为,这样的愿望也许会在大约100年后实现,即是2030年。 于是,我们又重拾凯恩斯就提出之后又遗弃的那些问题: 首先,凯恩斯提出了今天我们几乎不探讨的问题:拥有财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拥有多少钱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其次,我们所处的西方世界再次陷入“大紧缩”,这是1929—1932年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情况。同时这场危机揭露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两个缺陷“道德缺陷”和“经济缺陷”。这导致社会贫富两极,近年来又分裂为极富和极穷两大阵营。 再次,凯恩斯的文章促使我们去思考后资本主义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最后,让我们假设每个人都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本书融合了经济学和哲学的观点,因为我们相信这两个学科可以互补,经济学偏重于实际影响,而哲学偏重于道德想象。 所以,这本书是从探究凯恩斯的预言未能成真的原因开始展开论述的。凯恩斯的预测应验了吗?这是本书第1章所讲述的内容。 凯恩斯并非唯一一个认为坏的动机也可能是有益的人,本书第2章会对此进行补充介绍。 关于歌德笔下不朽的《浮士德》神话的宏大主题,在此,必须借鉴古代东、西方留下的最宝贵的智慧宝藏,本书第3章会对此加以概述。 在科学家和统计学家告诉我们答案之前,我们只需要记住无止境地追求财富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这是本书第4、5章论述的主旨。 进入第6章,即是对美好生活的大致描绘,明确了7种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 如何让所有公民获得这些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便是第7章的主题。 同时,引言里也提到,作者在与朋友和熟人探讨这样想法的时候,经常会听到5种反对意见。一、关乎时机的选择;二,关乎我们的建议适用的地理范围;三,你们的提议将破坏所有的主动性、创造力的愿景,导致人们普遍无所事事;四,对“赚钱”进行了有所保留的辩护;五,涉及偏执的个性。 最后,提到一本教科书写道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利用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无止境的欲望。不同的经济学家拥有着不同的言论,但,当一个人拥有的已经满足了他的需要了,却公然表明自己的不知足,又无法控制的想要获得更多,这被广泛视为病态或不正常的心理。原则上,我们都能把自己的欲望限定在需要的范围之内。但问题是,一个竞争性、货币化的经济使我们持续处于强压状态。 经济学家所谓的“稀缺”越来越成为这种压力的人为制造品。从维持我们生命所需要的角度考虑,我们的生存状态并非稀缺,而是较为富足。经济增长应被视为一种副产品,而不是追求的目标;经济学家应该处于人们生活的边缘,而不应控制人们的生活。 财富积累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手段。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二):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个人读者,想从这本书中寻找平衡金钱与美好生活的建议,最后可能会失望而归。作者以一种很宏观的方式梳理了现阶段人们汲汲于利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最后则从政府的角度给出改变现状的建议,包括采取非强制性的家长主义,保证基本收入,减轻消费压力,限制广告播出等。整体来说,讨论的内容置于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之中,学术气质较浓。但其中有一些观点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还是值得思考的。

凯恩斯的预言

凯恩斯在1930年发表的《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中预测,基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程度、以及没有战争等假设,百年之后先进国家的生活标准将是当年的4-8倍,人们每天只需工作3小时就可以过得很好。很明显,这个预言失败了,今天我们生活得更好,工作却也更辛苦了。凯恩斯提出预言之时正是全球经历经济大萧条的时期,面对庞大的失业人口和紧迫的经济问题,他认为需要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制度调动人的潜能的特性,“视公平为邪恶,视邪恶为公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经济危机,步入光明。这个解决方法隐含了一个观点——作者认为是凯恩斯及之前的亚当·斯密等人所持有的,即经济不会无止境地增长,增长的尽头是“静止状态”;挣钱本身不是目的,当全社会积累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后,增长就会放缓,人们便可以享受生活。

作者把这种观点比作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交易,本想通过在一定时间内从道德牢笼中释放人的贪欲来换得未来的报酬,到达幸福的彼岸,没想到贪欲本身却能自我增长,成为最终目的。

古代社会相对统一的价值观

作者回顾了古代东西方的道德文化取向。从古希腊哲学,到基督教教义,再到中国古代圣贤的学说,大多倡导克己禁欲、修炼美好品德、博学笃志、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些评判人生意义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推动,虽然其中隐含了统治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私心,但最终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指导人们思考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才是完满而有意义的。

其实对比今古思想,会有一个不新颖但有意思的发现。古代等级森严,阶级之间的壁垒以及教育的不普及,使得少数人获得较高的受人仰望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言行甚至成为准则,世代效仿。这也符合儒家提倡的“三立”。《左传》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在与晋国执政范宣子谈论人生不朽的问题时提出,世禄不可称为不朽,唯有“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可以称作不朽。孔孟的言行被凝练成为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使人们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观念,其影响力也延续至今。反观如今,很少有人能够获得极高的尊崇,道德高地遭到破坏,价值观更加多元。自由主义者更认为,国家应该在对立的道德观中保持中立,让公民自由地追随自己道德感的引领。

我们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包括思想的自由,信仰的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人想赚钱,有人想升官,也有很多人想探险甚至隐居。可事实上,有多少人能摆脱种种无形的社会束缚,真正实践自己的自由呢?不断推陈出新的社交媒体使得表达个人意见变得极其简单,观点杂陈,众说纷纭,各种讨论最终不了了之。每次参与社会狂欢后,内心没有变得更坚定,想法却可能更混乱,这是现代社会价值纷乱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使大规模的比较成为可能。生活在一个小城市的人不仅仅和周围的熟人比较了,还会和其他小城市、乃至一线城市的人的生活进行比较。不仅能够看到其他人展现出来的财富,还能看到他们积累财富的方法,其中不乏短时间内暴富的例子,便觉得心痒难耐,自己应该试试。于是,选择人生的自由狭隘化为挣钱致富的自由,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很少思考最终希望过的人生的样子,而是局限于阶段性的比较以获得相对优势,包括财富和地位上的相对优势。这条路径便是,我们从相对统一的、有道德引领的价值观,分裂成看似自由而多元的思想,最终又在竞争与媒体的造势下形成追逐财富的同质化的观念。

当然,好的影响是加速了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激发和更新,值得警惕的一面则是竞争可能更加激烈,效率至上主义更多主导人们的生活。再加上技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数据反馈给自身,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现状和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也许意味着更多的烦扰和焦虑。

这本书也提到了雇主对雇员的压迫,比如通过要求员工工作更长时间而非将工作分配给更多人,来减少培训、管理和福利成本。关于“996”、“711”、“715”的讨论现在已经很多了,引起了全社会从业者的思考和监管层的注意,从乐观的角度想,这也许预示着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曙光已经浮现。人们在思考诸如技能培训、升学求职、财务自由等等非常现实的问题之外,也开始思考有关理想生活、社会福祉的问题。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三):本书译后记,觉得写的很好,分享下

  文/本书译者 黄延峰

  1929年,大萧条袭来,面对危机,凯恩斯同样吃惊不已,无奈之下被迫卖掉两幅珍爱的印象派油画。可见,凯恩斯是一位艺术投资人,也是一位理性经济人。凯恩斯不仅投资艺术,凭着好运气和技巧的娴熟,他从商品贸易和股票买卖中也赚得盆满钵满,让那些批评经济学家只说不练的人无言以对。

  但凯恩斯更是一位经济学家,而且是一位乐观的经济学家。虽历经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他的乐观心态却从未改变。本书作者之一的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称凯恩斯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尽管他那句富有哲理的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会死的”不无讽刺之意,但他却是相当认真地在思考未来,思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从超越低迷的现状看到美好的未来,这是凯恩斯的过人之处。

  《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最早成稿于1928年,是凯恩斯在几个小规模学会的非正式演讲。1930年6月,凯恩斯在马德里将演讲记录扩展成一篇讲稿,题为“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后来,虽经历大牛市和大熊市,但他有没有想到重写,我们不得而知。事实是,从1930年10月《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发表,并被收入凯恩斯的《预言与劝说》(Essays in Persuasion)一书以来,我们没有看到与时俱进的新预测。

  凯恩斯在该文中认为,进步缓慢或缺乏进步归因于缺乏重大的科技进步和没有有效的资本积累,而经济的显著进步则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接着,基于对历史的分析和当时的判断,凯恩斯开始对子孙后代的经济生活进行大胆的预测:目前只是变革带来的痛楚,是经济周期的调整,是技术性失业,马尔萨斯错了。他在此基础上预测道:在接下来的100年里,人类可以解决经济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稀缺性,先进国家的生活水平将是现在的4~8倍,而且每天工作不超过3个小时。

  其实这只是在说一种可能性,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预言,经济学家不是预言家,否则,凯恩斯大可在大萧条来临之前出手,还能多赚一点儿。尽管人均收入大致如凯恩斯的预期,但工作时数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喜欢工作,或是被迫如此,要么就是想要得到更多。最后,经过分析,作者提出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和闲暇,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七项元素就是幸福的。作者总结出的美好生活元素中并没有强调金钱的力量,这说明它们是脱离了种族、国家、宗教等之外的人类基本诉求。当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爱钱,但更爱美好生活。

  大萧条肆虐之际,全世界都在呻吟,“经受着经济悲观主义带来的沉重打击”,凯恩斯个人的财产损失也不小,他却告诉人们不必惊恐,无须绝望,那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呢?我个人推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对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是科学的,他看到了科技进步的力量;二是他实现了财务自由,即使有点儿损失,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本书的作者是一对父子。凯恩斯关于美好生活的预言并未成真,但这恰恰就是本书的始发点,这种“脱胎”的研究和思考方法值得借鉴。这让我想到自己在做记者时发现稿源的方法之一,那就是在别人的新闻中寻找线索。

  当然,这与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是研究凯恩斯的专家不无关系。罗伯特著有《凯恩斯传》(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和《重新发现凯恩斯》(Keynes: The Return of the Master),正因为对凯恩斯的了解,才使得他发现了别人所忽视的东西,并著书立说。

  同是作者的父亲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于1934年7月19日出生于中国的哈尔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同父母被日军拘押在日本一年,战后因拿不回自己在哈尔滨的家产而移居英国。最近,我在网上淘到一本罗伯特的《重新发现凯恩斯》,扉页上竟然有他的亲笔签名,也算是一种缘分。

  除了担任教职、研究和写作外,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还负责所在学校的一些行政事务。但他在百忙之中认真回答了我在翻译中碰到的疑惑和不解,在此深表谢意。他也延续了跟中国的情缘,因为他是一位中国女婿。

  若干年之前,尽管偶尔有过一些文字翻译,但我的人生目标不是做翻译,尤其不是图书翻译。工作之后,我当过教师、公务员和财经记者,进入企业之后,我做过办公室主任和分管副总等,做过管理咨询,也写过书,涉猎的范围很广,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我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英语上。直到我与中信出版社签了第一份翻译合同,此时,距离我兴心想要翻译图书已经过去了差不多5年。我是在翻译中信出版社的第三本书时才下定决心专职做图书翻译的,因为我发现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积累都是财富,都支持我做好一名图书译者。我感觉自己掐住了命运的喉咙,享受着那种快感,但殊不知,我却搭上了命运的出租车,它把我载到了本就应该去的地方。截至目前,我已经翻译了20多本书,都全情投入、字斟句酌。

  因为触发我想翻译图书的初衷是因为翻译图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要偷工减料、图省事。尽管在别人眼里我成了无业游民,但我却把翻译图书当成了我的事业。非常感谢中信出版社对我的信任,我翻译的前4本书皆出自中信出版社,它们是《即将来临的印度制造》《重塑你的大脑》《经济学大师们》和《证券交易新空间》。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它们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我和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合作得非常愉快,得到读者和编辑的肯定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四):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

  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

  ——读《金钱与好的生活》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言,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能脱俗地挚爱着“钱”,总觉得“有钱就有一切”。但是,有钱并不等于幸福,并不等于有安全感。“我这么有钱却如此痛苦。”搜狐总裁张朝阳就有个很著名的苦恼。而相反,“饿时吃饭,困时睡觉”,难道就不是幸福的?其实,工作及生存环境,公平、公正、人的尊严等等,都是幸福元素中无法替代的重要分子。而不少人之所以没有幸福感,就在于做不到“适可而止”。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携手他的哲学家儿子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在合著的《金钱与好的生活》中开篇即指出,“贪得无厌”是大多数人没有幸福感的根源。   

  “人活着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开心,但人们终其一生忙碌又受罪,想到这些还真是让人不解。”在柏拉图看来,人的内心都住着精灵,就像是注定的天命,让自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并最后完成生命的拼图。纯粹功利地攫取财富,难以收获由衷的快乐和幸福。因为欲望无止境,即使赚再多的钱,势必还有更多、更大的企求。“资本主义是一种努力奋斗和赚钱的生活状态……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个目的就是美好生活。”而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对此,凯恩斯的老师乔治·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有很妥帖的描述:“我们所知或所能想象的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某些确定的意识状态,他们大致可以表述为人类享受美好事物的愉悦体验。”但是,无论社会是贫是富,人们总会“不知足”。罗伯特和爱德华认为,“不知足”植根于人的本性,植根于相互间的攀比。“这种本性因资本主义而变本加厉……(甚至)成了社会常态。”  

  在《金钱与好的生活》中,罗伯特和爱德华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凯恩斯“一个无须工作的未来”的想象:如果资本设备持续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以每年1%的幅度提高,“100年后,先进国家的生活标准将是今天的4至8倍”,那么“人类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工作时间就能满足其全部的物质需求,每天最多工作3小时即可‘满足我们的本性之恶’”。罗伯特和爱德华从三方面解释了凯恩斯的预测为何失准,并对凯恩斯高工资、高消费、高生产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高损耗模式给予强烈批判。他们认为,工作并不等于“劳动和辛苦”,工作也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激励、认同、价值和社交的来源,“提供内在的满足感”。凯恩斯假设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会有满足的一天。但是,“拥有一切的人”却总想要得到更多。罗伯特和爱德华通过“个人欲望的本质”,结合其他人的欲望“回答”了人们为什么“永不知足”。他们认为,凯恩斯的错误在于“他认为资本主义释放出来的贪欲可以因充裕而得到满足”,“(并)没有想到资本主义会产生一股创造需求的新动力”,冲破传统习俗和良知的束缚。倘若把人的贪欲从道德的牢笼中释放出来,那就几乎无法把贪欲重新关进道德的牢笼,或控制住它。这也是当下我们为什么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却没有幸福感的缘由了。   

  长期以来,掠夺式经济模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但正如罗伯特和爱德华所言,过度的物质需求,反而使人们深受其累且无法或者难以自拔。蒂伯尔·西托夫斯基在《无快乐的经济》中把人的“不知足”形象地比喻为“挠痒痒”,即“当我们的所有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了一种心理,它不是满足后的平静,而是不知足,就像身体痒了需要抓挠一样,必须用新鲜的事物来缓解这种状况。随着财富的增加,厌倦感也在增加,这使得人们更疯狂地寻找刺激性体验。”而“人的本性就是对所拥有的东西永不知足”,所以我们会继续去寻找更刺激的体验。对此,美国人比尔·麦吉本在《幸福经济》中发出警告:“如果人类继续急功近利,掠夺性地发展经济,环境恶化的速度将超出我们的预料,地球亦将走向毁灭。”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三种生活方式:一是享乐的生活,以满足肉体欲望为主;二是政治的生活,崇尚荣誉,追求财富、地位等外在的东西;三是沉思的生活,专注于精神的思辨。他视沉思为最高贵、最持久的活动,“是人所能得到的完满幸福”,因而最为推崇。那么,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幸福到底是什么?是物质极大丰富?是性欲满足?是自我实现?是精神自由?是种族的延续?是对终极真理的追求?每个人或许都有不止一个答案。在《金钱与好的生活》里,作者对此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作为个人和公民,应该追求的目标不只是幸福,还要有幸福的理由。反之,若简单地追求幸福,势必会产生一种错觉:自以为生活得很好,但其实不然。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国人的钱包逐渐变鼓,生活发生了质变,但也带来“你幸福吗”的困惑。“金钱与好的生活”极有诱惑力,可又使少部分人走上了不归路。所以,对这些人来说,“金钱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诱惑,是享受,而非精神的愉悦与提升。   

  真正的“好的生活”并不是对金钱、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满足,这种单纯追求感官上的物质满足的思想是应该被摒弃的。近年来,每到春季,全国总会有不少地方处于雾霾的红色预警中。雾霾给国人以强烈的提醒:追求好的生活,环境指标、健康指标等也须同步考虑。好的生活意味着身体、心智、灵魂三者的和谐发展。而罗伯特和爱德华概括的“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还有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我们还需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

  原载2017年9月23日《上海证券报》第八版

  http://news.cnstock.com/paper,2017-09-23,886192.htm

  《金钱与好的生活》读后感(五):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

  这是英国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和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合著的书籍。

  书中两位作者的观点是经济上的不知足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我们倾向于跟自己的同胞攀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本性因资本主义而变本加厉,贪得无厌曾经只是富人的异常行为,现在却成了社会的常态。

  本书的目的是要说服读者,美好的生活确实存在,应该努力去过这样的生活。所有现代文明之前的乌托邦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不是历史事实,要么是神话,要么属于永远无法重现的过去(伊甸园、黄金时代),要么在世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欧洲国家、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文明都认为,商业应完全服从于政治和沉思,但同时又担心商业会导致其他活动服从于它的目的。尽管中国人爱财,古代中国文明却不提倡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对儒生而言,财富是获得教育资源和公职的手段;对倾向于哲学思想的道教信徒而言,金钱让他们有时间获得体验。逻辑上的矛盾因美学的和谐而得到解决,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解决之道。

  早期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认为,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目的对财富的追求施加了限制,也都认识到人性中的强大力量有超过这些限制的倾向。

  文艺复兴发明了(或重新发现了)利用人类欲望管理社会的方法,而不是把它当成邪恶的想法加以纠正。自由市场经济赋予了雇主决定工时和工作条件的权力,同时激起了内心中竞争性的、追求身份和地位的消费倾向。人们建立了一种体系,把贪欲从道德的牢笼中释放出来,但人们却几乎无法把贪欲重新关进道德的牢笼,或控制住它。

  凯恩斯之所以支持浮士德式交易,更直接的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纯粹世俗传统。凯恩斯时代的经济学家假设,随着人们越来越有效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作为理性人,将会而且应该减少工作时间,去更多地享受生活。凯恩斯的预测是工时会不断下降,甚至接近于零。凯恩斯的错误在于,认为被资本主义释放出来的贪欲可以因充裕而得到满足,人们自此以后便能自由地享受文明的成果。但是,资本主义在财富的创造上取得了不可比拟的进步,却让我们无法把这些财富用于文明建设。妨碍凯恩斯预言实现的两个障碍:一个是权力关系;另一个是人类无休止的欲望。二者共同作用,产生了贪得无厌的心理,导致社会走向持续且无目的的财富创造。

  除了少许例外,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主流思想认为,政府应在个体的选择上保持中立。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必然会将制度和工具的选择权交给财富最多和权力最大的人。20世纪60年代后,经过修正,年轻人的性、毒品和摇滚文化与现有经济力量的延续完全相容,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成功地将性革命商业化,并把它吸收、转化为可以销售的产品。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道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性格缺陷,而在于病态的社会环境;不受管制的资本主义为富人提供了一种‘不劳而获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可被公平地用于救济贫困。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政策工具就是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并将这些税收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其他改善性措施。

  如果不了解收入分配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某国公民的‘福祉’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每周工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下降。第一,公示的平均数掩盖了国家间巨大的差距;第二,工时平均数的下降掩盖了国家内部不同群体工时数的差异。虽然整体工时数不再增长,但许多低收入工人的工时数比他们应工作的时间要少,而许多富人的工时数却超过了他们应该工作的时间。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有才能但不富裕的人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获得过去富裕阶层的社会地位。工作和收入的传统关系被颠覆,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走向一个工时数更少的未来。平均工时下降并未和收入增长同步,不是因为喜欢工作(有些确实是工作愉悦感的增加),就是被迫如此(工作压力),或者是想要得到的更多(永不知足)。不知足体现在心里不知足,继续工作,去寻找更刺激的体验;第二是集中在某些商品固有的稀缺性上(追求奢侈品)。

  我们注定匮乏,不是由于缺乏资源,而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过多。契约的逻辑与互惠的逻辑分离开来,而在大多数人类文化和社会中,互惠的逻辑是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难以区分‘欲望’和‘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经济上的不知足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会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不复存在。马克思为资本主义的覆灭设计了两种可能的情景,即‘利润危机’和‘实现危机’。利润危机是指及其取代工人劳动,剩余价值下降,如果资产阶级试图通过增加‘剥削率’来维持剩余价值,最终将会引发无产阶级革命,摧毁资本主义制度。但马克思没想到,通过投资于节省劳动力的技术,劳动生产力有可能提高。这会促使实际工资增加,而不会造成利润率下降。

  实现危机是指实际工资的增长停滞,体力劳动者无法购买和消费越来越多的产品(消费不足)。大萧条至少部分是‘技术性失业’的一个症状,失业源于寻找节省劳动力方法的速度,比为劳动力寻找新用途的速度更快。人们之所以对幸福经济学的理论感到新奇,是因为它用统计学来包装古老的智慧,并配以各种图表和公式。但这种自我确证的做法是危险的,一是夸大了幸福感调查的有效性,二是给幸福感赋予一种无条件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不依赖与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任何东西。

  从追求增长到追求幸福,不过是从一个虚假的愿景转向另一个虚假的愿景。幸福不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幸福调查率先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开始,此后每10年重复一次,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富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对自己身处社会上层的满足感,而穷人的不幸福感则源于对自己身处社会底层的失败感。无论社会整体财富如何变化,富人始终处于上层,而穷人处于底层,所以,总体的幸福水平不会变化。对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是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

  。虽然美好生活的概念在历史上和特权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表示在逻辑上就一定需要特权。金钱本质上仍是享受美好生活事物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幸福经济学家认为,心态与幸福是成正比的:越幸福,越美好;越悲伤,则越糟糕。幸福和悲伤的客体或场合不具有道德意义。如果幸福本质上不是美好的,那么试图让幸福最大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作为个人和公民,应该追求的目标不只是要幸福,而且要有幸福的理由。

  健康、尊重、友谊和闲暇,获得生活中这些美好的东西,就有了幸福的理由。如果没有,还要一味地追求幸福,就势必会产生一种错觉:自以为生活很好,但其实不然。例如,关于全球变暖和停止增长的争论采用的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形式。持续驱动环保主义运动的是情绪,而非科学。大部分不敢坦诚主要在于:担心这会破坏完全‘正面’的论述的可信度;害怕坦承自己的动机将会暴露出更多见不得人的东西。

  园丁会根据人类对舒适和美丽的理解,去发挥大自然内在的价值。他和大自然的关系既不是通俗的工具关系,也不是冷酷的牺牲关系,而是一种和谐关系。对于美好生活环保主义而言,减缓增长不是目标,而是采取了正确措施之后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副作用。

  幸福和美好生活是同义词。只有重新找到被忽视和曲解了几个世纪的美好生活的概念,即美好生活本身是一种富足的生活时,他/她才会成为可能。基本元素四项准入标准为:普遍性;终极性;必须自成一体;必须是不可或缺的。以此列出7个基本元素为: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

  作者的建议旨在增加个人选择的自由权。为了获得美好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而要减少的工作量,这意味着要放弃经济学的稀缺观点。自发和自主的活动都是闲暇,因此受到欢迎。它们的目的都是帮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现在面对的最大浪费不是金钱,而是关于人类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一个缺陷是道德缺陷(极富和极贫共存),第二个缺陷是经济缺陷(不稳定的金融体系)。

  作者建议,减轻消费压力,限制广告播出,向金融衍生品等征收交易税(约束金融行业的方式之一)。作者提出基本元素,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七项元素就是幸福的。作者总结出的美好生活元素中并没有强调金钱的力量,这说明它们是脱离了种族、国家、宗教等之外的人类基本诉求。

  爱钱,更爱美好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