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15 02:51: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大全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本由[美] C.赖特·米尔斯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一):不适合普通人入门读

  

前面写了太多对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的各种批判,我甚至以为这是一本专门来骂人的书。

中间又开始批判科层、学派,学术巧匠,有一种我看谁都不爽的气势,这也许就是一个社会评论家的气质吧,借用书里的描述评论别人比真正做研究总是有优势的。

整篇内容描述的抽象概念极多,晦涩难懂,缺乏实例描述,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让人难以理解,不建议普通人读。

不知道为啥就买了这本书,含泪也要读完它。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二):我们很少从社会架构的角度思考

  

特别是工作以后。

这本书对我而言更重要的作用是唤醒,唤醒一些读书时的记忆,让我尽量抽离出现在所处的境遇中那点为了生存而干的事儿,想想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哪些机会和风险,有哪样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这一生会面临各种考验,每次考验背后做抉择的动机可能源自我们自小对世界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化程度。

以上。

Miss you,Grandma。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三):关于这本说的一些小看法

  社会学的新手太应该读这本书了!虽然米尔斯在这本书中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他在这本书中指出了目前社会学所出现一些问题,对于初学者而言太有警示作用了,另外他还在里面发表了他对社会学的一些独到的想法,对于初学者建立学科意识具有极大的帮助。他在书中批判了很多理论,对于社会学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打击性,但是他的批判不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前面也说了,他这个人比较偏激,所以在读的时候不一定要完全同意他的批判。看完这本书后可以再找一些优秀的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或者解读来看,这样更能让你准确的知道什么是社会学,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而不至于被书中的批判牵着鼻子走对社会学产生悲观的心理。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四):社会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写道,他写该书的目的是,“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文化涵义。”这一文化涵义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个人层面的角度来看,在一切都剧烈变动的社会之中,人们开始感到处理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大多数人无法看出自身与身后更大的社会背景、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米尔斯看来,人们需要一种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帮助他们看清世事。从社会科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促进社会学的发展避免走向抽象、僵化、空洞的误区。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科学的层面来看,其核心是共同的,就是要能够区别、连接“环境中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五):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小白一定要看《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这其中,米尔斯没有阐述具体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因为他本身就认为一切“模版”、“标准”或者通俗地说为“套路”的东西都会让我们陷入一个僵化的困境中。而特定情境下适合的特定分析才是社会学家应该做的。

  神坛上的抽象经验主义和概念阐述似乎走入了一个对现实没有一点帮助甚至让人混淆的怪圈;我们现在自以为的理性和自由在米尔斯眼中是自相矛盾的;到底是历史决定论还是人为可以左右历史趋势……可以说这本书像一个独立于社会和大众外的第三人,以冷静甚至严酷的语态讲述着米尔斯对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批判和不满,并提出要想真正履行进入社会学这一领域所做的承诺“社会学的想象力”必不可少。

  虽然初读,没能对其做更深的挖掘。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思想启发作用大于操作能力的提高,毕竟“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培养需要更长时间日积月累的培养,但仅仅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不是吗?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六):感谢初遇

  我觉得打开得晚了点(在社会学学习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过渡期) 社会学的学习真的很辛苦啊,时常有将自己置身于一团乱麻无处求解之感。本科还真真是一个小朋友啊。对那些艰涩难懂的术语无从安放,还有社会学那独特又开放包容的视角,让从未经过世事的我又新奇又畏难。一方面觉得冥冥中还是要走下去的,另一方面又是顾虑重重。我能一个人长期处于无知中而又心怀希望吗?我能分辨那些都有点道理的解释吗?我真的能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吗?我放空了自己,我推倒了过往的三观,我将自己置于一片混沌之中,一方面我畏惧这个复杂的社会,总觉得很多话说出口便错了,我变得笨嘴拙舌不善言辞;另一方面,我又期冀社会学拯救这个无知的人,给我一束光。 这本书,已经能浅显得get到作者的点了,但是对于很多“价值”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但是很庆幸,它告诉我我做了一个在我分辨力不上,视野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是最有“潜力”的决定。我想,这一路的学习不会辜负我的。这本书打开得时间刚刚好。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七):一种文化自觉与学术底线

  感谢读书会上老师选择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个。虽然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会不会继续学术道路,但是于日后写文章想问题都是一样的适用。

  米尔斯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所提出的学术要求对于我们研究新生而言着实是一个实用向与精神向的指导。真正的好的研究问题绝对是和自身经历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切的问题,优秀的学术必然扎根于我们的社会土壤。知识分子和学者必然得先热爱和关切着滋养他的这片土地,学术才能生根发芽,反哺社会。

  他首先批评的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是我们中国人做学术研究最容易犯的两个毛病,即秦晖所说的“空疏之学”与“饾饤之学”。我们从来就不缺对社会的宏大叙事,甚至任何一个小课题都可以讲一堆大背景,我们也不缺对小问题的关注与琢磨,针眼里也能做文章,一种方法能被仿佛验证。要在广袤的社会中找到一个既不太大也不太小,既关注社会又切合自身的选题就需要我们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所提的治学之道其实也是无论东西差异都需要的一种文化自觉与学术底线。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八):正义感作为社会学家该有之品质

  美国的学者向来不同于欧洲大陆学者那种纠结于形而上的思考,反倒是一直关注当下,才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点。特别是米尔斯作为一个充满正义之感的社会学家对同时代美国那些日渐堕落的社会学家进行了深刻批判,更是提出要社会学需要关注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关于抽象经验主义在美国社会的大肆流行,对于其问题,很多人要么是没有意识到,要么是选择同流合污,作者还是毫不客气的指出来。抽象经验主义缺少宏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更陷入方法论的泥淖而不顾这种方法到底适合研究这种问题吧;更多的时候他们缺少一种道德观念,成为一些财阀基金和政治机构的工具,成为意识形态的宣传机构。

  对于文科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该有一种人文关怀,关注现实问题,批判这个社会的黑暗面,这才是其该有的品格,这一切作者都强烈强调了。当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真应该反思一下,犬儒主义的盛行,难带全是政治大环境的原因吗?对于这样的一种语境,知识分子的继续沉默当然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借口,而这一切我们要说不。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九):历史的运用章节

  历史的运用,所有的社会学,都应该是历史社会学。任何一种社会研究,如果不具备历史的视野,就无法算作“思虑周祥”。对于历史的运用,不能流于形式,首先要明确“何以及如何”的问题,即为什么历史学与社会学关系如此紧密,社会研究的历史性需要阐明什么。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密不可分首先是由于在进入任何一项社会研究时,都需要一个涉猎广泛的宏观背景,而只有历史上的多样性才能提供这样的背景;其次,进入研究之后,如果试图理解具体情境背后较大的结构性原因,以及情境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那么就必须处理历史材料;再次,基于国别史的社会研究如想更为充分,更能说明该国当今的形貌及历经的阶段,则也必须在历史的范畴中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即使对于不明确具备比较性质的研究,也必须对该问题的历史进行回溯、未来进行展望,即对其“原先如何”及“未来怎样”有所交代。而要进行历史性的社会研究也应该阐明三点:

  1.该问题为何延续及如何延续。

  2.在注重该社会的特征的同时,首要看清该社会在当代扮演的功能。

  3.历史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受限性,因此无论历史是否“重演”,社会研究都不能摆脱历史。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十):为什么推荐《社会学的想象力》

  推荐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在豆瓣上挺有人气的,和韦伯的《学术与政治》各方面都相似。《社会学的想象力》不像《资本论》《经济与社会》这样的巨头专著,它像是方法论,实际上是一些讨论性的论文合集,所以说它和《学术与政治》相似。两本书难度相当。 此书第一章《承诺》特别惊艳,第二章《宏大理论》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也不失为优秀的论文。但中间的章节略显平淡,主要是对当代各类社会学思潮的批判。第七章《人的多样性》是一个小高潮,是一个并不太严谨(相当于《资本论》《经济与社会》来说),但综合性很强的优秀文章,第八章《历史的运用》承接了前一章激起的大浪。第九章《论理性与自由》,这时我发现此书的结构是比较散漫的,但这无伤大雅,因为这本书的主题并不需要太严肃严格的结构。第九章应该是最为优秀的一章了,它的独立性很强,综合性也很强,篇幅不长,却非常有弹性。毫不夸张地说,深入到启蒙运动的本质,这一章就可以写成《启蒙辩证法》,若按照另一条路线:对理性的质疑(这从第一章就已经初显端倪了),便可上升到一系列反科学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道路;其三,若把其中对于对共产主义希望破灭的地方展开的话,这便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主题了。 总之,这是一本不一定必读,但值得一读的好书,对于社会学会有更加全局的认识和越出其单纯理论的全新认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