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天楼》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摩天楼》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4-02 15:18: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天楼》经典读后感有感

  《摩天楼》是一本由[英] J.G.巴拉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天楼》读后感(一):1哈行嘻嘻嘻一下

  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oing嘻嘻嘻嘻goingoing嘻嘻嘻嘻going嘻嘻嘻嘻whyg嘻嘻嘻嘻why

  《摩天楼》读后感(二):摩天楼——秩序崩塌后我们还剩些什么

  故事发生在一座四十层的大楼里,楼里有整整一千户居民,这些居民全部来自社会的中上层,包括飞行员、空姐、电视制片人、主持人、律师、医生、学者、作家、明星、珠宝商、设计师等等,涵盖了各种体面的职业。这里以层高划分阶级,各个阶级组成不同的团体,互相斗争并不断地激发矛盾。一次因设计原因导致的居住不适变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矛盾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且一发不可收拾。三个主人公带领我们从三个视角去感受了不同团体在事件发生后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不管所谓的“阶级”如何不同,整体走向是一致的——从文明社会逐步退化至原始社会——靠暴力进行互动、肆意劫掠、头领享有对配偶的绝对选择权,甚至出现一个了以女性为主体的具有母系氏族特色的团体。在混乱出现后,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搬离大楼,其他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回归了彻底的自由,放逐自己,在这个没有法律与道德约束的空间内疯狂释放自己的本性,人类最丑陋最原始的一面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命案出现以后没有人试图去报警,并且阻止警察前来调查关于这座大楼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死亡充斥着大楼的每一层,楼内仍然活着并且疯狂释放自己黑暗面的人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先是烹食了宠物狗,然后变成了人吃人。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人类末日的一种设想,文明与秩序都是不牢固的,人类的原始欲望一旦释放会将整个社会带入一种无政府的环境之下,原始社会将再度降临,人类最终灭亡在自己手里。当脆弱的文明社会崩塌,取代秩序的将是丛林法则。故事可以打四星,扣的一星在于伏笔太直白,该隐喻的地方被赤裸裸地摆在了读者眼前,三线并进有点混乱。

  《摩天楼》读后感(三):#开卷有益1#

  如巴拉德自己所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把超现实主义也当作科学艺术的科幻作家”。

  超现实主义的科幻,好处是有现实参照下的共鸣。

  读时联想到《北京折叠》空间层次对应社会阶层的隐喻,又想到余华《第七日》里把社会万象包罗在一个时空环境下集中呈现,阅读的畅快感就像看北野武的《东京圣战》和英剧《黑镜》。暴力美学里最残忍也最好看的就是人性和欲望啊……

  作者总结的很好:摩天楼生活的全部,便是围绕着三大执念:安全、食物、性。

  摩天楼的败落本身就是世界的一个范本。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在这样分明没有“饱暖”的环境下还能“思淫欲”。

  我尝试去理解是不是男性潜在欲望都是俘获女人妻妾成群?

  两个女人同在一张床上侍奉他,还能和平共处,是不是能让男性最有成就感的终极归宿?

  当他们除去西装领带赤裸裸的在大楼里谋生存,散发着强烈的体味,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却在追求回归童年的抚慰。

  我喜欢这句:他跌跌撞撞走过楼顶,迎向自己的一个个新的母亲。

  他把有乳房的女性都看成母亲。他的心智弱化成一个需要被安抚的孩子,最底层代码是不堪一击。明知已是loser,但让他们假装自己还有力量的可能就是女人的存在和仰赖了。

  想起某人说,无肉戏不成书。尤其体现人性和欲望的主题里。

  摩天楼本是为逃避一切人际关系建造,但它终究不是孤岛。不可避免的产生人际联系,从而异化出阶级与阶级,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终极矛盾。

  如果我住进这栋摩天楼,是不是也想住顶层?

  但如果发生异动,我想我大概会像《东京圣战》里最胆小的自杀者,选择弃屋逃离。

  “读虚构的益处是替你活了好几辈子,你可以在书中找到你在平行世界里的可能。”

  《摩天楼》读后感(四):黑暗寓言一则

  不喜欢这本书。原因并不是书中有很多肮脏污秽的描写,而是因为作者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

  故事发生在一座高40层的摩天楼里。当然,这个「摩天」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标准。大楼里自带超市、学校、娱乐和运动设施,成为自成体系的小型城市。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自然也会有高中低。由于房价随着楼层升高而增加,住户自然形成了三个等级,10层以下是低级,11层到35层是中级,顶上几层是高级。

  大楼在运转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各等级住户之间逐渐生出许多矛盾,矛盾升级为摩擦和冲突。最终,冲突不断升级,直至人们退化到野蛮状态,再进而形成独特的组织形式。

  没错,作者在用大楼里的等级冲突类比人类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不是隐喻,根本就是直白的明示。作者怕我们看不明白,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点。

  冲突过程中,同等级的住户聚在一起,一致对外,不同等级之间的仇视日益尖锐。同等级内部变得像一个部落,人们变得暴力、嗜血。这一点我能够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在封闭的体系内,冲突会唤醒人们内心中的暴力和野蛮,使文明社会退化成丛林。在这一点上,本书与《三体2:黑暗森林》意见一致。刘慈欣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不可能无碍交流,本书作者相信各阶层之间的对话是不能实现的。

  所以,本书的故事是一则寓言,作者提供了人类末世的一种可能性:人类文明终将退回到野蛮。可见,作者对人类社会持悲观态度,认为文明和秩序是脆弱的,不稳定的,问题一旦大到某种阈值,就会崩溃,成为蛮荒无序的状态。摩天大楼是作者的实验场,在这里上演着人性种种的丑陋和凶残。

  然而问题是,作者没有解释,大楼何以会成为封闭的体系。他只是告诉读者,整个大楼成为一首孤岛,所有问题都在内部解决,哪怕出现命案。没有人试图寻求外援,住户们拒绝甚至惧怕外部社会,迷恋敌对的状态,一直默契地对外保持一切如常的假象,而且所有人默契地决定不使用热兵器。作者擅自做了这样一个设定,然后自顾自地讲下去。我由此开始不相信,不赞同,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变成不喜欢。

  作者被奉为科幻小说大师,他甚至对阿西莫夫不屑一顾。可是,阿西莫夫的故事总能逻辑自洽,而且不会自说自话。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摩天楼》读后感(五):刷碗,自由,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每当我不得不去厨房水槽前刷碗的时候,每当双手和手腕浸泡在粘稠的、已经发臭的浑水里用力摩挲餐具时,我总要在心里鼓励自己,让自己相信当下这努力会在将来收到客观的回报。“这日复一日的家务劳作一定是有意义的。”然后,一边干活儿,我就开始一边设想,“假如世界真的会变成那些傻瓜歌颂、向往的高科技未来,生活果真会更加幸福吗?假如所有你不愿意干的事情都有科技产品代劳,就像他们标榜的‘解放了人类的创造力活动’的话,我们人类真的会投入‘创造性活动’,并且是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创造性活动’吗?假如我真的可以不再刷碗、不扫地、擦地、给厨房去油污、清洁厕所、马桶、洗手盆、擦桌子、倒垃圾……我会更多地干些什么呢?”

  《摩天楼》我读完了,正是午夜十分。吾已筋疲力尽,头昏脑涨。刚刚喝了泊自英伦(据它自己说是)的半脱脂牛奶和几片饼干,稍微得了一点精力,于是难以自制地写下心里最肤浅、直接的观感。

  电影里没说顶层的女人部落开始吃人了。电影里也把怀尔德(Wilder)简化了。电影也把莱恩(抖森)简化了,而且略去了他的姐姐。但电影仍旧是个出色的作品。

  这本小说在我的评价系统里比较难定位,它就像《甜蜜的部屋》一样,属于那种外表不那么考究但内涵可贵的品类。说它是科幻小说,说它的作者是科幻作家,个人感觉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作者表现出 了较好的文学能力,和较为突出的观察人类的睿智,关键是贡献了一流的脑洞,一个完成度很高的脑洞,因而实在难能可贵。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呢?自由。很明显,自由。这自由是哪一种自由?是建立在虚无态度上的自由,绝不是那种“神为我指明方向、即为我降下自由”的那种自由。这本小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上帝”和“神”,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有的只是建筑师自我陶醉时的比喻,这和直呼“上帝”不太一样。建筑师是通过人类的物质能力创造了这样一个试验场地。所以这个小说的态度是绝对物质的。它从头到尾描绘的更像是心理学内容,想一想荣格倒是很有共鸣的。住到楼里的人们逐渐淡去了高级意识,更接近动物本能、集体潜意识的精神功能愈发表现得强烈,直至吞没了他们的人格,即显然可以归入精神病患的后果。作者将这些构造得很令读者“享受”,读到一大半时,我实在又开始煎熬了 ,某种精神过载的不适。

  好,姑且略略说一说本书的主题“自由”吧。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如果我有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干别的,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过自己觉得更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我会怎样?我更可能像莱恩那样,纠缠在不止一个女人身边,而不是像怀尔德那样,仍旧是要去挑战,这是一种普遍见于男人身上的玩不腻的幼稚游戏。我也不太可能像建筑师那样,陶醉于自己的某些行为造成的客观后果、对他人的影响。所以按照这本小说里的界定,我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典型代表。

  无论如何,生活总是喜忧参半的。既然我们要活下去,既然我们要繁育后代,既然我们要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在荒芜之地独影独行,那么一定程度的不自由是必须的付出的代价,这也正是文明的另一种诠释。人的精神功能是微妙而复杂的,就如这地球的大气系统一样难以详尽表述和预测。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巧合,经常在夏季里,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会出现一连三五天的雨水标志,但往往雨天至多持续两天,然后手机里就换成了一连串的太阳。这种预报错误的形式,让我联想起人的情绪,沮丧的时候想起来的都是更加令人沮丧的事情。也许应该用运算天气的计算机模型算算人脑的情绪,或者模拟人的决策,或者其他什么什么的,当然,我不懂,只是臆测罢了。

  《摩天楼》读后感(六):城市丛林生活寓言

  巴拉德有“科幻小说之王”的美誉——简介里是这么写的,也许是中外对“科幻”的理解不同,至少在当下对文学的分类下,仅把《摩天楼》看成一部科幻小说就明显将这部作品窄化了。

  中国不可思议的城市化进程的后果,就是更加贫穷衰败的空洞农村和北京、上海这样的畸形超级大城市的并存。《摩天楼》描绘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寓言,一个可见的假说,是北京、上海和其他正在努力成为超级城市的地方的未来。

  我居住在北京中心区域的一栋高层公寓里,至今已有接近三年。刚搬进来的时候这栋公寓本身还是个酒店,部分户主把房子租给酒店运营。由于地处市中心,物业服务好而贵,无论房客还是户主皆非低收入人士。一层是敞亮的大堂,楼里健身房、超市、中西餐厅、国外红酒销售、洗衣部、美容美发部、皮具打理部、修鞋部、按摩房、精品店、自动提款机一应俱全,楼后面还有内部篮球场和网球场。公寓正门永远有穿戴齐整的门房和门童等着你,物业24小时待命。

  这栋公寓里有很多房型,从一室一厅到大型复式。精装修是自带的,全楼几乎都统一,除非你愿意花钱打掉重来。楼道里铺着厚厚的地毯,每天都有穿着制服的清洁工打扫,住户看起来都很体面,酒店房客更不用说。很多户主都是家族式购买——坐电梯经常碰见穿着睡衣,从15楼端了两盘菜跑到18楼的,明显是去哪个亲戚家里。这些瑕疵都可以忽略不及,总体来说是令人十分满意的一栋大楼。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跟《摩天楼》里的大楼很像?

  一切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住户们发现自家门里经常被塞进性工作者的广告卡片,电梯里也总有挥之不去的脂粉气味,偶尔碰上,那更是呛得无处躲藏。然后就是大堂,日复一日坐着为了省点空调电费而在大堂沙发上织毛衣的老太太,或者带着孩子到处跑的中老年妇女。时间长了趋势愈盛,办手续的酒店房客常常无处可去,还要躲避疯跑的小孩,想想你去住酒店,在大堂看见一票穿着睡衣的住户也是会诧异并崩溃的。

  然后酒店就把大堂挪到侧面,避免跟公寓住户共享出入口。

  事情远远没完。两年前的一天,我在电梯里碰见一个大概40多岁的女人,眉毛细而长,眼神尖锐,对我上下打量了半天,然后问我是租客还是户主。我坦诚以告,她就加了我微信,把我拉进了一个群,说是楼里户主们的群,进去了有事可以互相照应。

  然而这个群的核心议题只有两件事:如何跟物业斗争,占到更多便宜,以及如何保持楼里居民的素质。对于物业他们总是有很多不满,虽然在我看来物业已经做的很好了。这些人对付物业的手段就是不交物业费,并号召其他人也不交。而后者,他们认为这栋公寓的房价涨的太慢,一些户主卖房时开价太低,导致原本没资格入住的人居然也买得起这里的房子,拉低了整体素质。

  有一天我看见群里,电梯里那个女人,对着群里12楼一个住户说:你去告诉12xx的户主,让他把房价抬上去,现在他开的价太低了,这是影响我们大家啊!

  我实在受不了了,退群并拉黑之。

  去年,我在外地工作了一年,回来后发现,酒店不见了。大堂空荡荡,门童门房都消失了,西餐厅也没有了,看上去这楼要完蛋了。探询之下得知,在住宅里办酒店本身不合规,若无人去告,也就没人来查,可是这栋楼里,有人去告了。现在,这栋楼就是纯粹的住宅了。然而相应的,缺少了不停更新的酒店房客,超市没有以前火了,开的也没有以前晚了。物业每天都在电梯里贴催缴物业费的通知,从通知到倾诉,到掏心掏肺解释为何物业费这么贵。洗衣部改成隔一天一开了,奢侈品销售店撤店了,自动提款机总是坏的,大堂里经常有狗的粪便,楼道里的灯也不是永远长明了,一切都朝着颓败飞奔而去。

  看完《摩天楼》,我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搬走算一种选择,可是多少人有能力搬走。大家都在假装无事发生,一切都很好,其实心里都在暗暗焦虑。

  《摩天楼》的开头曾把这栋楼里的人归为一类:富有的专业人士。律师、医生、高级学者、空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词:中产阶级。但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些看上去相似的人也被划分为三类——在书中以楼层的形式:摄影师、空姐、会计等底层,律师、医生等中层以及珠宝商、建筑师等高层。在这三类人中,底层最具行动力也最容易被击溃,因为无所可失也就无所畏惧,但也因为本质对高层抱有向往,所以得到一点甜头就容易溃败。高层最具理想化和掌控欲,这群人想建立的是一个新的世界。而中层最现实,最能因共同目标把智慧集合起来。

  三个层次的人经历了互相间的杀戮、狂欢、联盟、背叛和争斗,本质还是对资源的占有欲和支配欲。有意思的是,无论楼里闹到什么地步,没有人想过要引入外部力量解决此事,大家关起门来,是死是活是好是坏,都是门里面的事。

  就像我住的这栋楼,从外面看起来,一切都很好。

  小说里,最后活下来并逍遥的,是中层人。这简直是个绝妙的讽刺,因为在现实中,恰恰是这群人不断被压榨,被吸取,被自己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所绑架,他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每一步具体的追求,都是给自己挖的陷阱。

  《摩天楼》里的情节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也许每天都在发生,最可怕的是,当故事不再是虚构的,而你真的置身其中,会发现自己比书中人物也好不到哪去。至少,面对我所住的这栋行将就木的大楼,除了每天看其他楼盘以盘算什么时机能换房搬走外,我别无他法。

  《摩天楼》读后感(七):对比小说《摩天楼》和《蝇王》;对比《摩天楼》小说和电影

  第一部分:小说《摩天楼》与《蝇王》的对比

  一 三人物的结构

  《摩天楼》和《蝇王》同为“三个人物”的结构。怀尔德——莱恩——罗亚尔,怀尔德和罗亚尔分处两个极端,莱尔是调和种;猪崽子——拉尔夫——杰克,猪崽子和杰克是两个极端,拉尔夫是调和种。这是最主要的、核心的人物设定。 两本书不同的地方是,《蝇王》中的孩子们都是被扔在荒岛上而展开实验的,首先抓住生存要素的是代表肉体本能极端的杰克,代表理性思考的猪崽子只能做一个指指点点的人,在调和种拉尔夫的身后分析事态,提供建议。 而《摩天楼》的实验场本身就是由掌握社会大多数物质资源的上层人士建立的,罗亚尔和怀尔德分别撑起的并不是理性和情感、思考和肉体、人的特性和动物性这样的对立极端,而更像是综合的、表面的划分。必须提一下,我觉得在《摩天楼》里作者并没有将这种对立划分阐述清楚,使读者并不能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图景,而我认为这个结果也恰好应和了这一对立划分的内容之复杂,在写作中的实现的难度。我更希望罗亚尔和怀尔德代表的对立,是低物质收入者和超高物质收入者的对立,以及他们各自偏好的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期望,或者直白地说,他们各自享受怎样的优越感。 在《蝇王》中,调和种拉尔夫是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够思考也敬畏语言逻辑指代的实质内容的少年,他游移在先于他分化的群体之间。猪崽子作为一个智力输出者,一个朴素的、微小的知识分子,既然以选择人道主义关怀为先决条件而站到了拉尔夫的身边,就表明了作者对如何使用人类理性的态度和要求。而在《摩天楼》里,莱恩这一收入较高又不够超高的人,在纷繁而拥挤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结局。所以在此处可以判断,《蝇王》承载了作者乐观的态度,至少是他对拉尔夫代表着更优秀、更美丽的人类而抱着坚定的信念,《摩天楼》则是悲观的,整个对人群新的存在状态的探索很快就以毁灭告终,而且方方面面毫无可取之处。

  二 三人物的属性分配

  三 三人物内部的冲突

  《蝇王》中拉尔夫厌恶杰克组建的军团,因为他本能中有客观的良知和善意,更重要的是他似乎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对待同类要将心比心,无时不刻都不能忽视同情心和同感他人的能力。他不能赞成杰克的暴力政治,或者说他不能忍受这种政治体制中的暴力手段。但作为生物体,暴力总是最基础也就是最可靠的行为手段,而也正因为此,杰克才成为最可信赖的领袖,因为他带领的队伍能够保证生命的延续甚至壮大。当然,作者一定不喜欢这种原始的人类组织形式,他一定觉得很可能有更美好的解决方案,所以他给拉尔夫配备了知识分子,并让拉尔夫能够赤裸裸地挑战杰克,但他并没有让拉尔夫获胜,更没有指出一个群体生活的新花样,沙滩上来搜救的成年人发现了这些“胡闹”的孩子时,一场探索“幸福”的惨烈美梦也当即画上了句号。 《摩天楼》里实在有些套用西方古老典故的路数,怀尔德的肉身太强大了,一定会去挑战王者;而王者总会变得偏执,对那么多提醒他自己并非王者的事实视而不见,只想着杀灭早晚来篡夺王座的人。莱恩反倒集中了作者的大部分想象力,在文明破碎之时沉湎于被道德禁止的快感。

  四 是借鉴还是巧合

  我以为借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三”这个数字是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我们不能说“他拿了三根黄瓜,你举着三根胡萝卜,所以你们是密谋的一对”,这显然是差劲的推理。所以,我以为这种巧合是必然发生的,想象一个整体存在着两个极端,并在这两个极端靠斥力撑开的空间中寻找能让我们满意的区间,是人类大脑运作的普遍现象。可能世界上已经有一亿人多多少少写出过这种“三人物”结构的故事,只是能被我们读到的不多而已。

  五 我心目中的一流文学、二流文学、三流文学

  《摩天楼》的行文还是有很多模糊之处的,虽然对人物的交待、设定体量很大,但显得混杂、 模糊。我以为《蝇王》是一流的文学,三岛由纪夫是一流的文学,毛姆是二流的文学,《安娜·卡列宁娜》是二流的文学,《摩天楼》只能算是三流的文学。 谈到文学,人们总会提起“真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但就一本书,我们很难将这个标准实施得明白,只有在对比之中才能显现等级和差距。

  第二部分:电影《摩天楼》对小说《摩天楼》的改进之处

  总得来说,电影和小说绝对是不同的,要不然就成了播放一个人给大家朗读的电影,或者干脆将剧本包装出版。大概的区别可以总结如下:视觉和文字,清晰和模糊,情节修改,出于电影时长的考虑,纠正过多的心理活动,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等等。

  1 直线和曲线:小说里将大楼写成全是直线构造的,而电影里的楼明显包含很多曲线,这只能是年代的问题,毕竟差了四五十年,生产力大大的不同了。

  2 楼顶花园:小说里的楼顶花园比较复杂,还摆了很多雕塑,电影里则照搬植物庄园,甚至牵来了一匹马,这匹马真的是神来之笔,我爱死它了。

  3 变装舞会:小说里并没有变装舞会,只是抖森为了找罗亚尔打球而打扰了有钱人的例行聚会,这样照搬到电影里一定不好,不够戏剧,不够盛大,而且抖森与他们的差别也不够直观。

  4 珠宝商坠楼之谜与抖森发作的恶意:在小说里怀尔德指出了整个楼里的住户都缺乏幽默感,这一点很重要。而珠宝商坠楼之谜在情节上也很重要,它吹响了“进攻”的号角,而电影则将这几件事集合了起来,设计出抖森出于恶意报复,用一张假的诊断报告将大楼里最爱讥笑别人甚至自己的住户打击得以致跳楼,这个设计真是高效。

  5 罗亚尔的发型和他的性行为:小说里罗亚尔是一头及肩的金发,这个造型放在如今的银幕上就很土了,而且我当真认为他唯一的那次性行为出现得没有必要,这弱化了他精神的偏执和抽象,电影在这一点极其值得肯定。

  6 怀尔德被写得就像一只大猩猩:小说对怀尔德的描写有些笨拙,也许作者是想强调怀尔德的动物本能和来自这动物本能的直觉和自信,才经常写他像动物一样观看自己、抚摸自己、抓挠自己的样子,可这实在让他看起来像一只大猩猩。电影在人物形象上改造得很成功,简化了怀尔德的理性分析,让他极具雄性魅力,在这里电影又胜出了。

  7 吃人的女人们都戴着墨镜:墨镜的含义是什么?我觉得有些怪异,全都戴上墨镜的女人反而让我挠头,这样写效果很不好。这一点电影又胜出了。

  8 罗亚尔和安妮的年龄:小说里说罗亚尔比他妻子年长一倍,感觉是五十对二十五,而电影里看起来要老一些,更像是六十对三十五。罗亚尔是五十还是六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妮的年龄,二十五和三十五,这差距远比数字上大得多。以我的经验和标准,二十五岁是一个人成年的起点,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境中标记为“0”,所以安妮的年龄对比是在电影和小说里是10比0。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一个二十五岁的女人参加群交,和一个三十五岁的女人参加群交,其包含的人格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此种区别,对于二十五岁以下的人是说不明白的,对于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又没有解释的必要。

  9 马:电影里女王牵着那匹梦中独角兽般的马缓慢走到大厅中央,我爱死那个镜头了,那匹马的眼睛比我观看过的所有描摹肉欲淫乱的场景都高级。给电影加两分。

  10 “美丽的外表和健康的体魄,是进化的终极优势” 不得不抱怨的是,小说里大多数女性角色都是很不足够的,甚至包括一半的男性角色。可是这些问题在电影里全部迎刃而解,甚至都不会成其为一个问题,因为只要选择了“合适”的演员,他或她一出现在视觉中,为了创造出他或她而写过的一百万字都瞬间让观众心领神会了。这个电影对演员的选择真是好,再加一分。

  我的《蝇王》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154377/

  《摩天楼》读后感(八):文明的骸骨,高傲的腐尸

  手电筒的光束在四处移动着,第一次,住户们迷惑地想要探清楚自己身在何处。莱恩心满意足地看着他们,准备欢迎他们去到他们的新世界。

  作者:钟天意

  (一)

  《摩天楼》的篇幅并不长。任何一个读完它的人,无论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有着暴风骤雨式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谴责、劝诫或怜悯;它更接近于恶心,说得再直白些,直接的观感就像是在歌剧院中看着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突然冲上舞台并开始对着管风琴撒尿。

《摩天楼》英文版封面

  试着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摩天楼》:想象一座透明的蚂蚁农场——一个巨大的玻璃缸,里面装满了透明的琼脂,蚂蚁家族在里面开垦与繁衍,并在不知不觉中供人们玩赏。《摩天楼》中的世界呈现在文本中,就像是把大楼当成蚂蚁农场,供人欣赏其中居民的丑态。可以想象,J·G·巴拉德式的写作会循着《恶之花》的路子,遭到道德层面的批评。《摩天楼》中的大段描写很容易被指认为“伤风败俗”,因为它用下流的笔法嘲弄人类不堪一击的现代文明,并在摩天楼里大肆张罗屎尿派对和人肉宴席。如果这个故事书写于十七世纪,巴拉德大概会上宗教法庭。《摩天楼》的开头之惊世骇俗并不亚于《百年孤独》:

后来,罗伯特·莱恩先生坐在阳台上嚼着狗肉,回想三个月里发生在这幢巨型公寓楼中的件件奇事——如果一切都回归了常态。

  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并置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只不过我们眼前的摩天楼已经是一具文明的腐尸,想要寻回它的芳容,只能靠徒劳的回忆。正像他的前辈波德莱尔所描绘的那样:

形象已经消失,只留下梦影依稀,就像对着遗忘的画布[1]。

  (二)

  既然提到了《百年孤独》,我索性再把那段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开头贴在这里: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妙处不仅仅在于多段时空的并置,更在于作为回忆的视角:在奥雷连诺的眼中,一旦故乡马孔多变成了回忆,那么必定伴随着某种失真:一些东西被淡化,而另一些则被夸张与放大,好比河中的卵石,经过层层畸变与滤镜之后,带上了某种超现实色彩。

  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似乎有助于我们理解《摩天楼》中存在的严重失真与错乱。当莱恩在阳台上边啃狗肉(一只宠物狗)边回忆三个月前的文明生活时,便越发显得巴拉德笔下的文明究竟是怎样脆弱的一种存在。他对文明有种近乎偏执的不信任,而这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三)

  曾经有一位法国哲学家请黑格尔(众所周知,黑格尔的思想以晦涩著称)用尽量简洁的方式解释他的观点。黑格尔粗暴地回答:“这个问题既不能简单地,也不能用法语表达。”这个小故事可以引来为巴拉德的写作作一个注脚。

  巴拉德并不会比乔治·奥威尔深刻到哪里去(否则《摩天楼》就会取代《1984》而成为烂大街的儿童读物),但他的悲观情愫着实令人称奇。他仿佛坚定地认为,野蛮就像是一种无法根除的霉菌,它孳生在人类文明上,从血肉发肤间吸取养分,使得原本用以巩固文明的建筑(摩天楼显然意味着精细而卓有效率的管理、资源利用)反而成了培养野蛮的温床。

  J·G·巴拉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珍珠港事变后,他被日军羁押在龙华集中营。幸运的是,对我来说,这段经历并非陌生,因为在落笔之前我刚读过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

……大人们绝对不准我们进入上海市区内的中国人区域……在那些区域,有说不尽的可怕疾病,污秽,坏人。有一次我几乎要走出租界:我与母亲所搭的马车意外走到苏州河靠闸北区的一条路;运河对岸拥挤的低矮屋顶就在眼前,我紧紧屏住呼吸,害怕瘟疫会越过那弯细流飘过来。

  在石黒一雄笔下,上海是一个混乱而奇异的集合体,仿佛人体上一个畸变的肉瘤:大多数作家都能轻易地发现这里的不协调:上海滩的繁华富庶,租界的秩序井然,以及贫民窟的堕落与麻木不仁。可以想象,在这里长大的巴拉德目睹了与石黒一雄笔下主人公类似的景象:战乱、疾病、死亡,以及战争的“一手经验”。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完成于1975年的《摩天楼》是一部带有回忆性质的作品:在上海成长与在集中营受难的这些经历或者伤痛,已经内化成了日后巴拉德创作“都市灾难三部曲”(其他两部为《撞车》和《混凝土岛》)的经验。

撞车7.3[英] 詹姆斯·巴拉德 / 2009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这种经验是印象式的,而非景观式的。这种内化的结果便是,如同《百年孤独》中马孔多的一草一木般,《摩天楼》里充满秽物的干涸泳池、屏幕破碎的电视机、以及堆积如山的宠物尸骨,无不充满着超现实主义的影子。

  (四)

  继续谈谈故事的梗概。毫无疑问,摩天楼是文明的产物,是那种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人类文明标杆的杰作。这幢设计精密、40层之高的大厦既是故事的背景,又是绝对的主角,它从上到下装载着两千个住户,配备有商场、泳池、健身房、美发沙龙、银行、幼儿园、小学、高级餐厅等,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便利又舒适的生活,如一座“垂直的小城”。至于其时间背景,则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这个开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反乌托邦小说或者一个《雪国列车》式的故事,但这是一个误解:首先,大厦并不曾与世隔绝,其中的居民仍旧要到外面工作;而且这样的大厦如今并不稀奇。我自己在广州就曾住过这样的地方。

  尽管大厦中的居民都是中产阶级,但依旧可以从中分出三六九等。分隔的方式也十分简单明了,底层由电视台记者、儿童书评作者、退役运动员等构成(即入门中产阶级),越向上越是富裕,而40层就是大厦的最高缔造者和统治阶级——富豪、演员、建筑师。他们不仅有更优越的居住环境,甚至还有一定的地位——比如决定着儿童进入泳池的时间或者饭店的菜品和价格。故事的主人公则分别是下中上三层的代表:象征反叛的纪录片导演怀尔德,象征保守的医生莱恩与象征秩序的摩天楼设计师罗亚尔。

  正是这三个阶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小说的叙事动力:短暂的美好与秩序在完成之后便不断遭到挑战:上层毫不节制地向下层丢垃圾、宠物狗的便溺与下层儿童在游泳池中小便,这些琐碎的小事引发出的不满情绪不断发酵,最开始是窃窃私语与匿名破坏,逐渐演化为残酷的报复,最终是暴力决战。

  至于这中间斗争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我已经悉数略过了。这一部分没必要作为重点。有经验的读者在这一类小说(包括契诃夫的《第六病室》)尚未展开之际,便足以在蛛丝马迹之间推断出最终的结局:沦落在一个变态环境中的主人公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同化,要么成功脱逃,绝无第四条路可走。倘若真的有那么第四条路,我不知这篇小说写作的意义究竟何在。正因现实中无路可走,所以才需要以写作作为徒劳的对抗。

  果然,小说的终局,在象征反叛的怀尔德与象征秩序的罗亚尔之间的对决中,等级结构也轰然倒塌,代之出现的是建立在“安全、食物和性”之上的新社会秩序。在摩天楼的废墟中,崛起的是一个新的原始社会,一个崇拜乳房的母系氏族社会。

  (五)

  无须讳言,《摩天楼》的语言单调匮乏,艺术造诣也颇为有限;好在巴拉德并不是一个文体作家。《摩天楼》的有趣之处,在于潜藏在它内部的一种恐怖想象:文明的崩塌并不需要任何外因的干预,而仅仅是出于自发。文明无法消灭野蛮,换句话说,它们只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这个想像是巴拉德与戈尔丁之间最大的不同。如果《蝇王》的故事需要一座孤岛、一场海难来搭建舞台,那么《摩天楼》只需要一次短暂的停电,然后毁灭程序就会像上好发条的傀儡一样自动运转。尽管摩天楼并不是孤岛——这一点巴拉德始终在反复强调——但居民们依旧会自发地醉心于愚蠢的斗殴与自我毁灭。从这个角度来说,巴拉德要远比戈尔丁更悲观。在他的淫语秽言背后,传递出对中产阶级文明之“稳定性”极度的不信任。巴拉德并不关心人究竟如何由文明退回野蛮之中。在他笔下,文明的外皮会被一阵微风吹落,露出它掩盖的混乱与邪恶。

同名改编电影剧照

  巴拉德用毫无限制的、铺陈的笔法竭力描绘外皮剥落之后的世界。随着他津津有味的,甚至是自恋式的书写,摩天楼的形象反而逐渐被淡化了,或者说,被意象化了。起初它还有些《与拉玛相会》中的“BDO”(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式的轮廓,情节越是展开,大楼的形象就变得越加扭曲,越加抽象,最后只剩下破碎的人背后一团模糊不清的暗影。

  不过,巴拉德至少给今天的作家留下了一些有用的遗产。譬如以绝对机械的方式发明和滥用空间意象,以此来人为地营造矛盾冲突,等等。这些都是炮制一篇反乌托邦小说的速成手段,很像加水就能食用的自热火锅——比如《北京折叠》。这些作家就是不愿承认,真正的邪恶绝不会拒绝任何表露自身脉脉温情的机会,更不会让人一看就敬而远之。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呆板,乏味,永远像是政论专栏里的讽刺漫画。

  (六)

  一个成熟的读者应该学会不去追问这个故事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尽管这种追问会使得故事在逻辑层面上更加完备,但却丝毫无益于故事本身。不过,就隐喻的层面而言,还是有必要在一些琐碎的细节上赘言几句,以此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信——《摩天楼》中对当代都市生活的想象绝无可能实现,大可不必把《摩天楼》看作都市文明与秩序的启示录。在真正的摩天楼中,邻里之间的矛盾与龃龉当然时时有可能发生,但巴拉德的问题在于,他把文明想象得过于脆弱不堪。正因为他过分执迷于那种近乎残忍的冷嘲,才忽略了问题的本质:真正的文明人不会像怀亚德先生那样处理问题——赤身露体,被发文身,甩着傲人的性器像个蛮族酋长一样战斗与征服。尽管指导思想可能同样是野蛮而庸俗的丛林法则,但他们会用更文明的方式来包装自己。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是因为无论何时,它都绝不轻易脱下自己的伪装与矫饰。倘若真有人以“怒杀邻人”之类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这场悲剧只会迅速沦为社交网络上布尔乔亚式的谈资。

  此外,对于绝大多数在大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很难说租住在摩天楼里意味着什么。首先,在这些地方,他们仅仅是过客,而非住客。其次,在过于碎片化与程式化的生活之中,摩天楼仅仅能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非领地,在这里没有任何值得用暴力捍卫的东西。

  所以,如今我在读科幻小说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很疲倦:大多数人都在喋喋不休地讲述人们在如何捍卫某种东西(或者如何被某种东西牵着鼻子走来走去),而鲜有人愿意讲讲什么才是值得捍卫的。要跨过这具横在路上的高傲腐尸,可能需要一点文学之外的野心。

  [1]: 波德莱尔《腐尸》, 钱春绮译 。

  作者 | 钟天意

  编辑 | HeavenDuke

  本文为科幻百科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科幻百科」(微信号: scifiwiki)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