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1000字

2021-04-21 02:02: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1000字

  《塞耳彭自然史》是一本由[英国] 吉尔伯特·怀特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一):《塞耳彭自然史》带你进入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画卷

  

人对世界的好奇多源于最常感知到的虫鸟鱼兽,比如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脆弱的小生命在大自然这个优胜劣汰的规则中可以繁衍不止?它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方?这些未知的问题总是能牵引我们的心,让我们忍不住去探索,去感知。

在之前看过两本关于花草的书籍,让我了解了许多未知领域的奇花异草,也比较浅显地明白了一些花草之间生存的规则,它们让我相信了植物之间也会有竞争,而动物之间更会如此,因为这也是大自然生存法则中的一项重要规则。

当我翻看《塞耳彭自然史》时,那种沉浸在大自然中轻松美妙的感觉与之前看动植物竞争的紧迫感不同,让我不禁想去了解这个可以将大自然生命体描绘得如此鲜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塞耳彭自然史》的作者吉尔伯特·怀特,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观鸟人、博物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便是《塞耳彭自然史》,这部作品将观察野生动物上升到了美学和哲学的高度,两百多年来流传不绝,被誉为20世纪生态运动的“圣经”之一。

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部著作,就是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自然史将我们带入塞耳彭这个地处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小村庄,跟随他的脚步去探索最原始的自然奇观,最真实的动物世界。

这部著作的不同在于怀特用110封书信的方式,将自己在塞耳彭观察期间的所观、所思、所想与两位同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的彭南特及巴林顿分享塞耳彭村庄的自然万物。而此次我看的这本书是由花城出版社再版的《塞耳彭自然史》,其中特别收录了周作人对《塞耳彭自然史》的“推文”(刊登于《青年界》第六卷第一期),也让我们自中国文学者的角度对本书进行了一番深刻而别致的剖析。

小机灵鬼儿蝗莺、缩成圆球状的刺猬、被主人认为是凶相毕露吓坏母鸽导致活活饿死的原鸽、羊毛质量最优的“秃羊”、躲避夏日骄阳的老乌龟······这一幅幅贴近生活却又归于自然的画卷在怀特给两位老友的封封信件中如同聊天一般娓娓道来,他将对大自然的迷恋流于笔尖,在展现一幅幅鲜活画卷的同时,探究自然思考生命,并致力于将所观所想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与所有的人共同思索探求。就像腰封所述:用这本书中的所有绿色音符,让你的全部忧伤,归于平静。

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怀着一颗探究大自然的心在怀特描绘的这一幅幅奇妙的画卷中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二):令人心向神往的自然造化

  

《塞耳彭自然史》对于爱好自然,喜欢猎奇的人而言,应当是有趣的。

这本书是吉尔伯特·怀特先生与两个友人交流的信件整理而来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怀特先生一种天性未泯的乐趣。

作为早期的博物学家,在生物学草创时期,各种知识都是零散不成体系的。当翻开一封封书信时,感觉倒像是拆盲盒,不会知道是鸟兽鱼虫哪一个。

怀特先生经过一轮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成年的水蜥没有腮,但事实上,幼年的确有腮。我想,会有人觉得这件事不值一提,这个问题不会换来金钱,不能顶饭、不能保暖,只是富贵老爷们的消遣。

但正是这些零零散散的积累,才有了如今庞大的自然科学体系。

况且,谁说人生就必须要做一切实用主义相关的事情?

就算从实用主义出发,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了解与我们共生的物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这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么?

在读《彭耳塞自然史》的时候,我重拾了自己对观察生命的乐趣。

去年家中来了三只小巴西龟。

初到时,三只小龟皆是一般大小,如今再看,已能明显分清三只的大小差别。

体型大小应和吃龟粮的数量直接相关,最大的那只明显是个贪吃的。

我这几日蹲守在盆边,一粒一粒地向它们投喂龟粮,大个子总是吃得最多,是个贪得无厌的小饕餮。其他两个龟兄弟都吃饱懒得动弹许久,就它还满盆转悠,企图寻找哪里有遗漏的龟粮。

小个子的那个精力最是充足,它总是在盆边扑腾,若是盆内起了小动静,总少不了它的份儿。

但小个子的胆子也是最小的,每回一碰,便缩了起来,全不似另两个龟兄弟张狂样儿,捡拾起来还冲我张牙舞爪的。但我一将它放入水中,它可比谁游得都欢腾。大约是体型小的缘故,让它更便于在水中游泳。

体型中等的那只,我怀疑它是龟中的哲学家。因为它总是把头伸得远远的,像是在眺望什么,一动不动。

它们的栖息地水盆中放了几块拳头大小的鹅软石,另两只偏爱水中,唯独见它几次爬上石头,远远眺望。投下龟粮的时候,它也总是比另外两只要慢悠悠的,我猜它大约是知道不会被饿着的。

三只巴西龟的龟甲从小到大,颜色由深到浅,大约长得越快,越容易掉色吧。

这些若是写成文字给旁人看,想必多少有些无聊,但当自己去观察,去喂养的时候,就会发现万物可爱之处来。或许,这是一种自然天性?

又会去想,养小孩和养小巴西龟的区别如此看来,大约也是不差多少的。

那些为人父母不求回报的供养,其实在供养本身已是一种乐趣了。但又因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主意识与大人相悖,所以有些父母便把打骂成了常事,因为孩子的执拗已经违背了父母对“可爱”的最初需求。

但要知,万事万物,本就是它自个儿生长的,又怎么能让这些生灵尽随自己心意来呢。

想来,我读《彭耳塞自然史》最大的收获,不在于知道麋鹿有四处鼻孔,也不在于知道有的鸟儿习惯在地上过夜,而是重拾对自然世界纯粹的好奇。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三):闲适的文字,体会那美妙的自然之美和文学之美

  中国人对法布尔的《昆虫记》都极为印象深刻,因为那本书流传之广,普及之众,直追各种童话书籍,是青少年的必读书目之一。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本关于自然的文学读物《塞耳彭自然史》,一样关于大自然的记录,一样优美的文笔,和《昆虫记》一样最早由周作人的推荐进入中国,但它在国内的的流行却远没有《昆虫记》那么火爆。我想一定是中国出版界严重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昆虫记》出了无数的版本,流传之广也是有情可愿的;《塞耳彭自然史》只有有限的几个版本,还好花城出版社把她收入“飞羽文库”,随着书籍的不断再版,相信这本书流行起来也指日可待。

  塞耳彭是一个地名,处于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小村庄,现在这里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还是鸟类观测的圣地。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吉尔伯特·怀特这本自然史,塞耳彭才能名声更加的远扬,这也算是地以文名的一个典范。吉尔伯特在自然史开篇的第一封信中就把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介绍了给我们。“山丘、溪谷、林地、荒野、河流,各种美色尽收眼底”。这些美丽的词汇放在一起,已经非常让人神往了,更何况那里还有故事,还有鸟类、昆虫等自然生物。

  《塞耳彭自然史》使用的是书信体,是由吉尔伯特写给两位自然学家托马斯·彭南特和丹尼斯·巴林顿的一百多封信组成。他在这100多封信中讨论的更多的是塞耳彭的鸟类,也涉及到了其他动物。一封一封的信就是一篇一篇优美的散文,既有着关于学术的探讨,也有着关于自然美景的讲述。读这些信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从这些享受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吉尔伯特的个人趣味。也许他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毕竟这些信件初期都是私人的东西,并没有打算公布于众的,但吉尔伯特那种严谨的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极为细致的观察,极为清晰的描述,让我们可以有亲临大自然,与这些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我们随手翻开一篇就可以欣赏一下他为之所做的努力。在给托马斯·彭南特的第27封信,是关于刺猬的,短短三四百字,确是作者历经几年观察的成果。刺猬的外观,进食的样子,甚至还观察到了刺猬的粪便。当然作者的好奇心不会仅仅满足于此,他还养了一窝小刺猬,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起居,从夏到冬,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闲适和用心。每一种动物,在吉尔伯特的笔下都是如此是细致入微,他一定在这其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顺带着,吉尔伯特还记录了塞耳彭的环境、天气,还有其它关于动物的各种心得体会,他把他所有的精力,所以的闲适都浓缩在了这部自然史之中了。

  我们读这部《塞耳彭自然史》,还是不要把它当成动植物学的专著,毕竟现在关于这些自然科学的教科书有太多,随便找一本,都会更加精确,更加细致。《塞耳彭自然史》同时就是一本文学著作。读这些文字,可以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可以让我们回归18世纪的英国的田园生活,再次感受那极为缓慢的生活节奏。生活是缓慢的,文字也是缓慢的,如此极致的细节描写,也会让阅读的我们慢下来,去体会自然之美,去体会生命所能带给我们的能量。阅读下面这一小段文字,感受《塞耳彭自然史》的文字之美吧!想了解更多,去读书吧!

  “夏夜,蟋蟀欢快的叫声势必引起博物学者的兴趣。因此我常常深入田头,观察蟋蟀的组织体系,研究他们的生活模式。不过,蟋蟀生性羞怯,极其谨慎,要和他们谋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察觉到人的脚步声,他们便会立刻不声不响,迅速遁入洞中,潜伏在那里,直到感到危险消除,万无一失时,才会钻出洞口。”

  《塞耳彭自然史》读后感(四):润泽人生的世界自然文学

  

书海大航海第112册:《塞耳彭自然史》,吉尔伯特·怀特 [英]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这是自然对一个人的最佳滋养,在那个工业、化学、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中,人最美好的陪伴就是自然,教材的是泥土,满鼻所嗅的是草木之香,耳边是虫、鸟所鸣,一切都是自然最本初的模样,人类也只是其中的一环,并无什么谁统治谁,这就是我今天要说起的书《塞耳彭自然史》,不过我们的话题要从一场观鸟讲起。

改编自迈克尔·多布斯创作的同名小说,由奈飞公司(Netflix)出品的政治题材电视剧《纸牌屋》曾火热一时,与《白宫群英》的浪漫主义和《新闻编辑室》的理想主义不同,《纸牌屋》冷峻压抑,是完全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讲述一个位居美国国会议员,冷血无情、老谋深算的职业政客以及与他同样野心勃勃最终上位成功的妻子运作权力的故事。

《纸牌屋》观鸟场景

第一季的高潮部分,弗兰克迎来了上位副总统的最佳时刻,但是还有一个考验等待着他,那就是去见总统背后的智囊,接受他的考验,圣路易斯的大庄园里,弗兰克对这个过着半隐居生活的雷蒙德相见,一场决定性的对话安排在了森林中的观鸟时。足以见得观鸟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娱乐活动,在国外受众群体中的地位。

观鸟作为小众爱好,如何发展成“观鸟经济”,扩大成产业链,形成文旅融合新的思路和方向,产生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美国FWS对16岁以上公民进行抽样调查,完成了一份报告,其附录包括一份《美国观鸟现状: 人口统计与经济分析》报告,目前保守估计,美国有约5000万观鸟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20%;其中有外出观鸟者和庭院观鸟者,观鸟人群中,中老年人、较高收入、学历占较高比例。

世界观鸟之父

观鸟作为一项绅士运动,最近我阅读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观鸟人、博物学家,被誉为“世界观鸟之父”,常被称为英国第一位生态学家的吉尔伯特·怀特的唯一一本著作《塞耳彭自然史》,书中110封书信与两位英国博物学家彭南特和巴林顿分享了,怀特自牛津大学毕业后,作为乡村牧师所居住的英国伦敦西南的小村庄塞耳彭的自然万物。书中记载了塞耳彭地区的动植物生活,并且对鸟类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进行了观察。彰显了他以博物家的胸怀、文学家的悠然审美和科学家的细密观察。

地以书贵,塞耳彭如今也成了世界爱好自然者的朝圣地。书中最引起我感兴趣的就是他的观鸟记录,当时人们认为英国只有一种柳莺,但怀特却找出了多种不同的英国柳莺。怀特还提出家鸽是由原鸽繁衍而来,该假设曾被达尔文用于说明他的进化理论,包括怀特对鸟类迁徙等与气候相关现象的记录。《塞耳彭自然史》蕴涵着丰富的、而且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学作品,例如在书中提倡生态整体观,,并深刻质疑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人们追求利益而向大自然贪婪的索取,反思了人类文明中的一些“成果”,呼吁大家重视自然与人和谐地相处,可以说是环保主义者的先导。从怀特的《塞耳彭博物志》开始,到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森等代表人物,写作了一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优美博物学作品。

《塞耳彭自然史》

举例来说,怀特这样描述过燕子的形态和习性,“燕子是最无害、最可人、最合群的益鸟。它们从不染指我们果园的水果,都喜欢寄居在我们家里,它们秋去春来,叫声甜美,巧捷不可言状,令我们悦目而赏心,它们吃我们通风道里的蚊子和其他有害的昆虫,从而疏浚之,以解除我们的烦恼。”这是多么美妙的文字描绘在阅读《塞耳彭自然史》时,我充分感受到怀特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对小小村庄的一花一草、虫鸟生物等都十分关切。

他在1767年8月4日的第10封信中写道,我自幼便对自然常识兴趣极浓,不幸的是左邻右舍中缺乏志趣相同之人,没有同伴以资切磋,相互启发。可见怀特的自然研究史是一个孤独的过程,我们可以想想他在塞耳彭的生活,夜里独自坐在小山坡的林地中,闭目侧耳倾听夜晚歌鸲的歌声,夏日在窗前写信耳边是山毛榉树上蟋蟀柔柔的叫声,夏日太阳正浓时他带上草帽去草丛中不断找寻新的发展,不时斑鸠可能会从身边的树上飞过,这就是属于怀特的自然,他一定是被这里迷住了,他的灵魂想必也不曾离开过塞耳彭。

塞耳彭风貌

这本书让我引发了兴趣,我想随着国内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我想当自然环境越来越好,鸟儿们必将会再次更近距离地回到人们身边,观鸟这项运动也一定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和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