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机器危机》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机器危机》读后感精选

2022-04-02 15:18: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机器危机》读后感精选

  《机器危机》是一本由[美] Martin Ford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器危机》精选点评:

  ●最近人工智能可谓是风口浪尖啊。前不久看到新闻说是饿了么已经开始用无人机送外卖了,那大街上送外卖的岂不是马上面临失业的风险?医疗、教育被称为是国家基本产业。传言IBM已经在研究医疗机器人,是否未来教师、医生这些职业被机器人所取代?一旦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都面临失业,社会就会充斥大量闲散人口,这是个很危险的问题。不得不深思!对这本书后面提出的机器自动化造成这种情况给出的解决方案不敢苟同。一旦国民经济萧条,政府恐怕也没钱了吧。

  ●自动化导致失业的可能性被低估。必须调整政府政策(税收,收入激励等),才能摆脱未来经济萧条的可能。

  ●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 翻看几页感觉还蛮有趣 总的来说给我一些商业性的技术启发了

  ●逻辑特别清晰,是近期读物中一流的。逻辑就是自动化和智能化会逐渐降低劳动者人力需求,劳动力需求下降的速度一旦超过新技术带来的新工作机会的增长速度,就会引发大规模结构化失业。事实上和马克思的预言十分相近,即越来越发达的经济体系将从根本上消灭消费者,从而引发自身的毁灭。解决方案也跟皮凯蒂的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经济学相关部分观点不是很同意,不过作为一个在做修正机器工作的人类,长远一点看我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坟么…#睡前读物

  ●就一张图表有用吧,感觉,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不匹配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

  ●这本书没有细看,换句话说,内容很多都是科普性的。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的信息,有观点没思想,总体而言,有预言的危机感,但应对之策不那么明智。

  ●这书原版2009年就出版了...而且后半部分几乎都是经济方面的分析..不太推荐阅读。

  ●机器智能+自动化生产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有见地!作者是马丁.福特,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专家有丰富实践经验。

  《机器危机》读后感(一):不断更新,不断刷新对他们的认识

  -----可以清晰的告诉大家以后的生活估计你会面对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危机,没错你听到的绝对是危言耸听的一种说法,对更加没错的是就是跟书中的说法一致,我们现在和以后的对比然后你就懂得了多么恐怖和不安, 下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艰难困苦,那些所谓的上层人们会以那种剥削的方式来面对着危机呢。

  -------社会阶层的变化和世界变化的无知,更让你懂得了这种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所有慢慢的需要你储备更多的粮食好过冬,为了自己以后的某一天不会失业,保持更新,保持友好,保持自己思维的更新,行事做法和眼界上的更新。

  《机器危机》读后感(二):《机器危机》译序

  译序往往既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又有替人吆喝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写序的人大多只盯着一个目标,而不太愿意考虑事情的其他方面。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不看,你也知道它要讲什么。我不敢说这样写序不对,但至少没什么趣味。所以这次我想考虑一下有趣的方面。

  《机器危机》是七印部落翻译的第七本书,这本书与我们此前翻译的书不一样。我们此前翻译的大多是讲创业和产品管理的“工具书”,这些书虽然受欢迎,但你很难说它们有趣。“工具书”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很难写得有趣。

  自从做七印部落微信公众号以来,我越来越看重做事的乐趣,因此对不能带来乐趣的工作越来越没有耐心。好在这次翻译的是《机器危机》。

  《机器危机》体现了思维的乐趣——充分合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乐趣。作者马丁•福特的想象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想到了一个新奇的问题,即科技进步(具体来说就是机器自动化)是否会造成新的全球经济危机;第二,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思维实验、举美国奴隶制的例子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我以为这两方面的内容是全书的精华。我还以为,一个人如果想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具备这两方面就够了,我就是这样写文章的。

  不幸的是,当作者试图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这本书又有变成“工具书”的倾向——乐趣打了折扣。作者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我没能力判断,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时间自然会帮我检验。我只是为一本有趣的书没能把趣味坚持到最后略感遗憾。

  这件事再次证明,不管是写序还是写书,工具思维与乐趣思维是水火不相容的。

  徐定翔

  2016年5月18日

  《机器危机》读后感(三):有趣的观点 有意义的警钟 ——读《机器危机》有感

  作为一个混迹IT圈的无名人士,看到七印的微博推荐,看到这样的书名,很是有兴趣,很快买回来阅读。我们必须承认,在科技进步飞速的时代,作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机器危机》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机器自动化的发展会某些取代传统工作,随着科技发展,一旦越过了临界点,大范围失业的后果将会吞噬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经济状况将急转直下,将带来新的全球危机。

  本书结构很简洁,提出假设条件,抛出问题,并建立隧道场景——假设条件验证,以曾出现过的科技进步与职业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重回设定场景“绿光亮起”。

  作者语言平实,举例易懂。比如,描述并解释了“软件职业”、“硬件职业”、“接口职业”,它们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寻呼员的消失、自动售货机的产生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让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机器自动化与职业、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作者还以次贷危机为例介绍科技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力,不仅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次贷危机,也让读者对科技的威力发出由衷的感慨。

  在本书中,对于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过于理论和理想化,书中的有些论述也缺乏相应的数据基础,或不够严谨。但我觉得作者提出的几个观点,很有意思:

  1、“许多人的知识不是记在自己的大脑里,而是存在互联网上,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虽然作者并未就此展开过多的论述,但这一句话却给我敲响了警钟。想想现在的自己,有了手机通讯录,不再记电话号码;有了搜索,很多东西过目就忘;有了地图,出门也不用记路;有了输入法,很多汉字都忘了怎么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我这样的毛病,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考量着我们的本真和坚持。

  2、“向消费进化”。未来,在评价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时,他的消费也许会变得和他的工作一样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大多数人做手头的工作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而消费,如果你能记录一个人一生中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以及消费的时间和地点,你一定会发现某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消费记录更丰富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他是每个人特有的“经济基因序列”。在体现一个人的独特性方面,他的消费历史无疑是既客观又全面的。

  3、消费者的选择推动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天,大多数人的经济价值将不仅在于他们参与了哪些生产,而且在于他们参与了哪些消费。选择如何消费,就是在选择支持那些消费者所关心的东西。同时,这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一种诠释。以电商为例,希望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便进一步引导消费行为,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带动了技术的创新(如高效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行为跟踪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等),也推动了能顺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行业发展(如流行趋势带动的生产与销售)。

  4、放射科医生和家庭主妇谁先失业?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属的行业,是否会成为“硬件”、“软件”、“接口”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软件或机械取代吗?那我们又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正在准备写书评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度世界大会发布,人工智能成为了大会上“最闪亮的星”。事实上,很多IT巨头,早已在这一方向大量的投入,无人驾驶汽车、阿尔法狗、智慧物联,这些都越来越快地走近我们。人工智能或将使全社会迎来变革性发展。所以,除了以上所述,在《机器危机》这本书中,还应该有更多思想火花等你来交流和碰撞。

  最后一点感想,在看书的时候,脑补了一下画面,如果开设一堂公开课,把作者设定的场景以大屏幕呈现出来,作者把思想娓娓道来的同时,光影明暗,能量传递,到绿光亮起,估计会比看书更有趣的多。

  《机器危机》读后感(四):机器危机与北京折叠

  最近看了《机器危机》,它是 @七印部落翻译的第10本书,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很简单:

  很快,大量自动化的算法、机器参与到生产中,会极大的降低人类劳动力的需求,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而这次和以往技术升级不一样,并不会创造出太多的新岗位,有很多人会失业,或者说,失去靠工作获取收入的可能。

  这个观点不新鲜,但他对市场经济崩溃的推论倒是有点意思,要知道,这可是资本主义的根基。

  市场经济激励着企业、投资者、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的主力)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共同推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即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

  1.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总是货比三家,没有人愿意多付钱或者买到劣质产品;

  2. 企业和资本家竞相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不断创新,投入资源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

  3. 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寻找报酬更高的工作。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接受教育和培训,同时也尽自己所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

  如果机器人取代了大部分普通人的工作,我们就会失去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消费者。然后企业的需求减少,失去继续生产研发的动力,投资者也失去了投资的动力,整个社会就死了。

  这点从新技术,到对产业的影响,到对社会的影响思考,挺有意思。竟然让我想到了前两天跟风看的《北京折叠》,这部刚获得雨果奖的小说,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1. 把一些原本可以自动化的工作,强行分配给人类,以较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处理垃圾;

  2. 减少每个人的工作量,分时工作,强制增加休息时间。

  我们回到《机器危机》给出的解决方案:

  本质是找到一种为消费者提供可靠收入的机制。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第一要务,所以当一些基本前提发生变化,很多传统价值观也会改变,比如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很多地方都认为世袭的贵族制度是天经地义,因为那时候的社会,物资极度贫乏,不存在剩余,也就不存在交换,不存在商业,中心化的生产、分配、消费最利于种族的生存发展。而进入商业社会,这些价值观很快就被打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成了基础价值观。所以,谁敢保证,当真的发生大面积失业,人们会不会对「不劳而获」变得更加宽容?

  于是,这里面的分配和激励机制设计就非常关键了,书中给出几个主要的建议:

  1. 相比市场经济,这时候政府的作用要加强;

  2. 把企业用机器代替员工后,节省的成本通过税收的方式收取一部分上来,又分为两类:向企业征收营业税、资本利得税,向企业家征收更高的累进所得税;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即企业让利给消费者的一部分资金。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建议马上就要炸毛了,但如果你仔细看书里的分析,还是有点道理的,不展开解释,只说一个结论:在自动化经济环境下,低税收政策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讲师水火不容的。

  当然,收上来的税,如果被行政人员自己消费掉了,那大家炸毛也是应该的,关键在于,这是再分配资金的获取,然后,如何分配更加关键,我们先分析一下「工作」,或者说「工资」给人类到底带来了什么,除了收入和消费能力,还有更多激励作用:

  1. 工作以一种有益的方式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它赋予生活以目标和意义;

  2. 工作为人的晋升和发展提供了希望。即使那些职位低微的人也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好的机会。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利于稳定个人情绪,也有利于维持社会安定。社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有序;

  3. 工作激励人们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或者以其他形式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社会将收获无法估量的间接益处;

  4. 最后,工作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心理保障。

  所以,新的、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收入分配机制,需要设法保留上述激励因素,作者在这里还顺道鄙视了一番现有的各种社会福利政策——直接发钱,往往导致失业者意志消沉、得过且过。

  那么怎么做?

  1. 与环保结合,举些不恰当的例子:高价回收失业者的旧的汽油汽车,超低价卖给他新能源汽车;把救助流量猫狗从纯自讨腰包的行为,变成一种有收入的工作;或者就如《北京折叠》里的垃圾处理;

  2. 「虚拟」工作,这些工作没什么商业意义,但有社会意义,比如:发高额奖学金,即一种变相工资,鼓励人们学更多的知识,类似的,还有像腾讯阅读那样,看书还可以赚钱;鼓励人们去做「朝阳大妈」,为社区更美好贡献力量;鼓励人们去从事新闻行业,好了,就是做自媒体,话术是「为人类整体留存更多的数据」;

  3. 成立「国家激励政策委员会」来制定政策,当然,我觉得名字不能叫的这么直白,哈哈,然后,用市场化的方式成立企业来负责日常运营。

  所以,我也有个很值得探讨的推论,貌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趋势下,会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更容易转型?也许,这就是为啥大家都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原因之一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这些都是书里第四章「过渡」讲的内容,我觉得这章最有意思,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每个个体应该如何应对,书里提了一个好问题,大家一起思考吧:

  放射科医师和家庭主妇,哪个更容易因为自动化而失业?

  后记:

  @七印部落 成立6年了,我们也看着翻译这个市场逐渐成熟,最早因为《启示录》,我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一起做了这个虚拟社团,但后来发现,一些很好的书,往往我们是抢不到版权的,比如被中信很早就拿走,这样导致后来很难有机会去翻译《从0到1》、《创业维艰》这类大热的书,毕竟我们是兼职做着玩儿的,不过,怎么与大玩家合作共赢,一直在探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