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儿流浪记》经典观后感1000字
《苦儿流浪记》是一部由Jean-Daniel Verhaeghe执导,Jules Sitruk / Pierre Richard / Stefano Dionisi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儿流浪记》观后感(一):很想看完整
那天在电视里,没有把它看完整, 真的很遗憾.首先是可爱的主角小男孩很吸引我.再次是欧洲的田园风光真的迷人。
当然故事的主题是很正义和善良的.
多一些这样的文艺片就好,让我们少一些尘嚣的干扰.
《苦儿流浪记》观后感(二):一个弃儿的历险生涯
小说中,维泰利斯带着小雷米徒步跋涉在法兰西的原野乡村,呈现出一个如此辽阔的充满了苦难和不幸的世界。主人公雷米未知的命运是书中最有磁石般吸引力的悬念。艰难曲折的卖艺生涯,让人为他们揪心牵挂,维泰利斯在暴风雪中冻死那一章最令人难受,让人看到了一个曾经蜚声意大利声乐舞台的名歌手的悲剧下场。历尽艰辛,小雷米终于回到亲爱母亲的怀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雷米那颗单纯善良美好心灵获得的回报,如童话般美好的结局。
《苦儿流浪记》观后感(三):流浪是观赏世界的一种方式
幸福开始的时候,老人却孤独的离去了。
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这份离去的美好。
我们看来,这是凄凉的,那只是我们还不懂。
习惯了流浪的方式
习惯了孤独的旅行者
习惯了自由自在的呼吸
又怎能安静的呆在伯爵府里
流浪结束了,生命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苦儿流浪记》观后感(四):感动的纯洁
最近都比较闲,看很多电影。但是越来越开始因为看电影而看电影。电影对我的魅力开始减弱。但是仍然坚持睡前一部电影。11点躺在床上,宿舍的灯已经熄掉,宿舍夜谈也渐少,专注于电影。
电影很长,分两晚才看完。
电影里更多的黑白灰的色调,勾勒出世界名著的独有画面;清晰富有人物个性的配音,拉回译制片的年代;独特的小提琴、手风琴音乐让剧情更深入我心。
小主人公雷米的天真无邪的眼神,早熟、善良的内心;
维达利先生的那段不为人知隐秘于内心的爱情;
丽兹突然喊出的一句“雷米”;
温顺乖巧的大白狗;
······
最感动的是维达利先生最后的牺牲。
最后一个镜头,维达利先生瘫躺在树下,拿出揣在胸中的照片,镜头拉远,意味深远。
《苦儿流浪记》观后感(五):雷米----- 那么纯洁 澄澈的心灵
这是一部很老的法国电影,知道的人并不多,看过的也并不多。
开始找到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看过关于阉人歌手法拉内力的电影《绝代妖姬》之后迷上了男主角斯特法诺·迪奥尼斯,犹豫的双眸,治愈人心的微笑。但是我在网络上寻找他的资料并不多,只有他出演的几部电影,于是我找到了这部《苦儿流浪记》。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斯特法诺·迪奥尼斯并不是主角戏份不多而且还是反面角色,但是我不虚此行看到了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深深的为小主人公雷米所折服。虽然贫苦,虽然人生如此多磨难 ,虽然命运坎坷,虽然几经辗转,但是小主人公依旧这么乐观,善良,并且感染者周围的人。
从没有看见过这样一双干净澄澈的眼睛,是他感染了我。他用他孩童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干净透明并且没有杂质。可是这个世界却并不是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正如同我们这个世界,各种邪恶的因素掺杂其中!比如:欺骗、侮辱、诽谤、盗窃....但是我们不应该为此而自暴自弃或者与这些因素同流。我们就是我们。给予与善良仍旧是快乐的。
做善良的人吧,后面总会有美好的东西在冥冥之中等待着我们的。我坚信!!
这部电影的结尾正是这样的,小主人公雷米几经辗转流浪在艰辛的寻找下终于找到了他的生母,我想本应是大团圆的结局的。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收养他的善良的老人为了救雷米却被雷米的叔叔刺死了~~
电影的尾声很感人。最后一个画面是这个老人孤独的死去,手中还拿着他最爱的女人的照片,看到这里不禁流泪,而雷米再也等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