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100字

2021-05-10 00:44: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100字

  《奇葩奇葩处处哀》是一本由王蒙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一):奇葩们的故事

  王蒙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当代社会的土洋男女、城乡老少、高低贵贱的林林总总”,“表面上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洋相丑态,但背后勾画出飞速变化的世间百态,折射了命运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苦苦甜甜”。 ”我且写且加深,触动了空间、时间、性别三元素纠结激荡。何况还有正在飞速变化着、瓦解着、形成着、晒晾着与寻觅着的众生风景,能不拍案惊奇,太息掩涕。”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二):充分展示了王大师的文学功底

  一部老男人的征婚史,四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女人,奇奇怪怪的,又觉得非常好笑......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再多写几个女人该多好啊。我猜想王蒙一定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女性的,要不然写出来的。

  此外王蒙的文字功底真强啊!不愧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伶牙利嘴、妙语连珠,又是诗词、又是排比句。是一部精彩之作!现在的年轻人是根本不具备老一辈作家的文字水平的。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三):共结连理的奇葩

  王蒙的文字很有趣,像自言自语,又自我检视。他不多废话,直奔主题,文中沈卓然老年丧妻而遭遇众多奇葩女子,每一个都是各有优点,而渐显奇葩,文中总结有画中人,神仙,英雄,王母等各种奇葩。贯穿全文的沈妻淑珍和其师那蔚阗作为各种奇葩的对照背景,令人感概奇葩的多样性。然后各种奇葩之所以为奇葩实则是我们定型,充满了排异性。文中说“她们都是耀眼的奇葩,她们说对生命的奖赏,是给所有男性的热情的拥抱和响亮的耳光。她们也许有毒,有刺,有假,她们都有自己的可爱,然后除了沈妻,再也没有能共结连理的奇葩。”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四):读的第一本王蒙的小说,印象很不好

  刨掉掉书袋的部分,本书篇幅可减少1/3,再刨掉主人公的过多的内心戏份,篇幅又可减少1/3。当然,也可能仅仅是我不喜欢作者掉书袋和内心戏这两个他最喜欢使用的东西。作家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普通人写故事,如果没有像模像样的情节简直无从下笔,而作家单凭掉书袋和内心戏就足以撑起一部作品的半壁江山了。 另外呢,在阅读之前本以为起这样一个追逐潮流的书名是出版社的意思,但读进去发现,多半也是作者有意为之。这就奇了怪了,一位颇有些地位和名气的老人按理说是不会放下身段去理这些小年轻们喜欢的东西吧。更何况作者眼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非常单一而且失真。恐怕也是因为他老人家对年轻女性的接触不够吧。也可能是从来都是一厢情愿地以一个直男的视角去揣测女性心里的想法。他这样写,我当然是比较反感了。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五):经典的一段

  “相悦于神潲瞎忽悠,相悦于言语的狂欢,试探寻觅,资讯重组,虚虚实实,连蒙带唬,冷饭重新热炒,热菜迅速冷冻,抡起纪念碑,扬起积淀的尘埃,记忆翻滚,旧事加温,年事推移,喜怒哀乐日益淡化却也就是日益醇厚发酵变酸变香变苦。不,又不全然是神潲忽悠,是生活,是口腔与哮喘,是神经元与肺活量,是什么都记得,什么都生动,是八十岁重温十八岁的无限依依,是永远的泪痕与笑靥,是拥有过与告别了的一切,是“我们都年轻过”的温暖,是“我们都记不清了”的悲凉,是“我们都是倒霉蛋”的风流倜傥,是我们都是精英,都是才俊,终于都是废物垃圾的痛惜……是难辨的记忆,是或有的往日,是往事不堪回首,往事岂可忘记,往事仍然多情,往事尽在无酒的酒兴、无主题的主题、无共同的共同、无携手的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中,慢慢温习,慢慢远去。”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六):奇葩之哀

  作者以老辣深刻的笔触、行云流水的故事、纵横交织的结构,向读者展示了具有觉悟悲悯情怀的奇葩之哀。

  一是对爱情婚姻物质化的悲哀。连亦怜是沈卓然最中意的情人,“她是美女、大厨、菲佣、老婆、保健员、护士、天使的完美结合。想到这里沈卓然想跳起来。”然而临近结婚办证,连亦怜却提出了一整套剥夺他几乎全部财产的近乎扫地出门的条件。连亦怜为什么这样奇?小说暗示她的人生经历中,受过过分“政治化”的外婆那蔚阗的伤害;她和病儿贫困且有生存危机;而老年婚恋中的乱象也着实堪忧,正如连亦怜说的:“您知道吗,咱们这种岁数的婚姻,有多少欺诈,多少骗局,多少黑暗!一个老家伙,借了别人的房子假装他的房产,幸亏叫我查出来了,我没有上他的当。还有一个,拿假的银行储蓄存单给我看,我一看号就知道是假的了。”比连亦怜年轻十一岁的湘女乐水姗,以奇特的方式进入沈家,其目的则是“寻找一室写字间加半室临时住房”。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七):打发闲散时光,看百态人物表演

  两次出差+周末时间,读完了2015年最后一本书。

  孤独寂寞钻石男平生艳遇,

  异彩惊魂奇葩女各显神通。

  去上海出差拿出的这本书,轻松特别的书名,很适合与他人一同出差乘机时阅读。一本书里收录了王蒙的几篇独立文章。我看来却觉得是一脉相承,描写的同一个主人男,里面或许多少有些作者自己的影子。

  世间百态,人自身的经历接触有限,通过阅读,去知晓自己不能知晓、不可想象但确实存在的百态人生。尤其是近期舅舅最后时光受到的身边最亲的人所予以的无情冰冷遭遇,告诉我,书上、电视上的故事一定都是有原型且真实发生过的。

  所以,我在读这书时对书中所描写的各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别理解。

  王蒙一个八十来岁的作家,写了一本用这么网络化起名的书,还是让我有点小小惊讶的。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八):悲哀

  精神孤独和思想走偏的悲哀。聂娟娟与沈卓然的恋爱是柏拉图式的。她每次见面侃侃而谈,每打电话就是一个多小时,她卖晚报打发日子,同时沈卓然的乐于倾听,由于思亲而无眠、由于生活习惯紊乱导致生病,都是空巢老人精神孤独的典型表现。聂娟娟生活“讲究”,不吃鱼、红皮鸡蛋、香菜、芹菜、大葱、花椒等等,乃至每顿饭量只是一个饺子,或三分之二小笼包,或一个半馄饨,这种谋求减肥走向极端、违背健康的社会现象,并非老人独有,也是当今社会某些人思想走偏、文化病态之一种。

  对人的修养欠缺、性情偏执的悲哀。文明修养一个起码的要素,是对他人的尊重。吕媛对沈卓然不乏感情,却从不考虑他的感受。她在交往中咄咄逼人,充满霸气:不征求意见便搬进沈家,买各种小商品从不商量,讨论起问题强词夺理、不容置疑……她喧宾夺主的主动与强势,使处处感到被动与弱势的沈卓然感到痛苦,被迫结束交往:“我并没有邀请您搬进我家。我没有觉得感情到了那一步。您的主动使我感觉到的是被动……但是我觉得是我自己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紧张,我相当疲倦,我已经不行了……”尽管沈卓然的表达足够婉转有礼,但是吕媛还是拂袖摔门而去,第二天还不忘打来报复性电话,用刺刀见红的语言讽刺老沈“已经不男不女”。吕媛的强势性情,与她惯为人师的职业有关,与她婚姻挫折有关,与她大病不死后勇往直前的生活观有关。 崔建飞/文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九):《奇葩奇葩处处哀》:“奇葩”背后的众生风景

  著名作家王蒙在写作上的“人老心不老”素来为人们所称道,他在去年推出长篇小说《闷与狂》时曾说:“你可晓得,明年我将衰老?”不过,2015年,他并没有“衰老”,《上海文学》第四期刊出了他的中篇小说新作《奇葩奇葩处处哀》,其新潮语言简直不像是出自于一位耄耋老人之手,可谓“老树发新芽”,很是引人关注。

  《奇葩奇葩处处哀》主要是描写老年男子沈卓然与六位有缘女子之间的情感故事。六位女性,包括主人公年少时暗恋的老师那蔚阗、结发妻子淑珍以及在淑珍去世后出现在他生活里的另外四位女性连亦怜、聂娟娟、吕媛和乐水珊,全都面目清晰,性格各异,代表了市井烟火深处的女性形象。比如集美女、大厨、保健员、护士等角色于一身的连亦怜,在她与沈卓然两人准备结婚前,要求沈卓然将房子、存款、值钱的书画首饰全部转到她的名下,并要求沈卓然在美国的儿子放弃遗产继承权;而无所不知的知识型女性聂娟娟,与沈卓然很有话题,但两个人一起吃的第一顿饭,她只吃了三个馄饨,还因为怕吃太少让沈卓然失望,居然“吃完了我差点撑死”。这些人物塑造,个性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诚如《上海文学》责编甫跃辉所说:“作品里的数位女子,年长的年轻的,强势的温柔的,复杂的单纯的,每一位都是一部传奇,每一部传奇都让人感慨万端拍案惊奇。”

  王蒙这样别出心裁地描写作品中的六名女性,是因为他想为书中的女性人物注入更鲜活的血液,达到让小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目的。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男女老少、各色人物演绎着城乡万象,小说表面上描写的虽然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实质勾画出的却是飞速变化的世间百态和命运的坑坑洼洼、苦辣酸甜。王蒙自己亦说:“我且写且加深,触动了空间、时间、性别三元素纠结激荡。何况还有正在飞速地变化着、瓦解着、形成着、晒晾着与寻觅着的众生风景。”

  至于《奇葩奇葩处处哀》这部小说的名字,乍一看有点“怪”的味道,明显是网络语言,但细看却暗藏了作者的独运匠心:为这几位女性有意涂抹上悲情化的色彩。小说中的女性各有苦衷和欲望,没有谁故意要成为“奇葩”,她们背后传达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理解,正是“所谓的奇葩,多少带有遗憾、痛心或打着问号的命运色彩”。她们是这个时代的“奇葩”,也是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平凡人生;她们是时代万花筒的一个个图形,彼此独立又关系无限。她们是你,也是我。从这个意义上看,《奇葩奇葩处处哀》讲述的不仅仅是几位迥异的女性,更是这个时代隐秘的内心。(半塘月)

  《奇葩奇葩处处哀》读后感(十):记忆的品质

  读王蒙先生新作《奇葩奇葩处处哀》,不由得想到米沃什的《晚熟》:要直到接近九十岁,我才逐渐地/感到有一扇门在我里面打开,我走进了/清晨的澄澈之中。我的前生一个接一个地在离开/像船舰,带了它们的悲哀。从沈卓然到李文采、老周,或六十多岁或七十有余或接近九十,无论是黄昏恋,追往忆旧,还是情感的自语,这个年纪,好像真有一扇门从内心打开,于是少年的轻狂、中年的沉重、老年的无厘头纷纷登场,几个女子或老或少,或优雅或粗俗,或教人遗憾,教人愤愤然顿足捶胸甚至于无语。“一些荒谬,一些世俗,一些呆痴,一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直至匪夷所思,一些俗意盎然的情节,随着小说的材、文学的手、悲悯的心,立马不再仅仅是泡沫,不再仅仅是卑微,不再仅仅是奇闻八卦家长里短,而是无限的人生命运的叹惜,无数的悲欢离合的撩拨,无数的失望与希望的变奏”,“触动了空间、时间、性别三元素的纠结激荡,旋转开了个人、历史、命运的万花筒”,总而言之,看到的写到的是别样的人生风景。

  书中四部作品的写作时间,均在王蒙先生进入“80后”以后。以一个“80后”的眼光抚今追昔,无限的人生感慨尽入笔端。而在故事和人物的背后,是时代的转换,个人命运的沉浮,其间几多伤怀几多悲悯,最终却“全无痕迹也全无道理”。《奇葩奇葩处处哀》以沈卓然追忆亡妻开篇,也以对亡妻淑珍的回忆为底色,中间穿插关于少年时的老师那蔚阗的回忆,那老师在特殊年代暂避一时的请求,让沈卓然的怯懦暴露无遗,却无意间显现了淑珍身上的“人情与温暖”,两相对照之下,“淑珍的逻辑”与沈卓然相信的“现实”的逻辑格格不入,恰恰是淑珍的可爱处。淑珍离世之后,在追往忆旧中不断反思的沈卓然终于明白“上苍给你多少快乐,就会同样给你多少悲伤,上苍给你多少痛楚,就会同样给你多少甘甜。没有比这更公道的了。”离开了淑珍便无法入眠的沈卓然就此开始了他的相亲,也开始了《红楼梦》中的“无碍与茫茫纷纷”。

  熟悉《红楼梦》人物的王蒙在似真似幻的叙述中让几个女子纷纷登场。端庄、凝重也瘦削的连亦怜似乎从宋词中走来,或者至少也有《红楼》人物的影子。让沈卓然体会到纠结和期待,凄美和缠绵,还有如莲的喜悦。七十六岁的他迅速从“灭亡”走向“新生”,连亦怜是美女是大厨是菲佣是老婆是保健员是护士是天使,是让他一旦想到就想跳起来的绝佳的晚年伴侣。“有了亦怜,不再自苦,不再恐惧,不再一味恨憾,不用再咀嚼寂寞的凄凉,不必再质疑活下去的理由”。无奈连亦怜终究不是《红楼梦》中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奇女子”,她有她的生活哲学,有她振振有词也行之有效的生活逻辑。而沈卓然就败在了她的“逻辑”之下。有淑珍作参照,连亦怜的“生活逻辑”就不那么叫人“依恋”了。相较于连亦怜的楚楚可怜温婉动人,女教授聂娟娟是另一类“奇葩”,她似乎始终活在语言虚拟的世界里,她的学识,她的儿女,如她与“鲜活的生命”隔绝的生活一般,似真似幻。而块头十足的吕媛虽然豪爽、痛快、义气,却有些“二”与“糙”。那个新潮少女型的乐水珊,同样叫他吃不消。至此,沈卓然不得不感慨“人与人是怎样的不同”,“女人都是奇葩,吕(媛)是力量型葩。连(亦怜)是周密型葩。聂(娟娟)是才智型葩。那(蔚阗)老师是贵族型葩。”而“淑珍则不仅是葩”,还是树,是根,是枝,是叶,她提供“生命的样本”。

  不单是沈卓然,年近八旬、在青年时代热爱外国文学书籍独特气息的李文采也深陷“回忆”与“现实”的纠葛之中。他与同样热爱外国文学气息的女子仉仉颇为传奇也有些浪漫的生活“交集”曾让他陷入痛苦、陷入内心的分裂难于自拔。即便在很多年后,事业有成生儿育女饱享人生之乐的李文采仍然对仉仉难以忘怀,在“该放下”的年纪终究不能放下。“小说家有时候像魔术师一样,从空中抓来了一只鸟,两副扑克,然后从大衣下端出一玻璃缸金鱼。”但记忆中的光亮色彩,终究难敌现实的灰暗。

  怀抱着“让温暖的种子开放出好颜好状的蓬勃鲜花”的作协分会主席老周,不能接受当初青春也纯真,还不乏奉献精神的“播种者姑娘”白巧儿的一系列“变化”。后者因他的一篇文章而备受关注,自此青云直上做到一市的副市长。关于她的种种传闻逐渐在瓦解着老周对于白巧儿的“记忆”,老周希望白巧儿永远不要忘记在后桑葚的美好日子,提醒在俗世愈陷愈深几乎万劫不复的白巧儿“什么都不会太迟,美好在昨天也在明天,重要的是今天的勇敢面对与跨越??”但美好与青春是如此容易失落。“播种者小姑娘”白巧儿和老周一样,永远不再有重回后桑葚的美好生活的可能。

  古罗马诗人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沈卓然、李文采、老周和“你”,都因为各自故事的存在而再活了一次。而在耄耋之年,以“大觉悟”与“大悲悯”写下这几个故事的王蒙先生,是否如他多年前评点《红楼梦》时所说,“万事都经历了,便只有大怜悯大淡漠大欢喜大虚空”,“一百样消极的情绪也掩盖不下去人生的无穷滋味!” 穆语彤/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