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行装读后感锦集
《四季行装》是一本由阿丫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季行装》读后感(一):从衣服看出的生活态度
在我的家庭里面,妈和妹妹都是很喜爱衣服的人,在我们小的时候,妈妈总会把我们姐俩打扮的漂漂亮亮,长大后妹妹对衣服的热衷程度更是有增无减。
作为女人都是喜欢被夸美丽的,这美丽除了内在和妆容就是衣服了,对待衣服的态度自然也就是对待自己和生活的态度。
看到阿丫的这本《四季行装》自然也不想放过,想看看作为一个时尚评论人对服装的看法和态度,也是顺便取取经了。
书以衣服为主线,自然会学到很多衣服搭配方面的东西,随着作者生活中接触的聚会、活动,还有参加约会的衣服,也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日常生活穿搭的技巧,还有从这本书中也会认识到很多平日不知道的品牌。
这本书读来很轻松,作者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年的行装,一下子就被书里各式各样的衣服吸引住了。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日常的生活状态,也会让你了解到在时尚圈所接触的层面和生活方式。
一本由衣服为主线记录的日记,看似对衣服的看法和评论,却也由衣服看出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作者爽朗率真的性格,文字中也透漏出这份直率,不做作,不矫情。
和其他时尚杂志类的书籍不同,看这本书就好像作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鲜活人物,感觉不到她的距离,而是直接进入了作者的生活,忍不住也会想问问近况如何。
与其说是在看衣服,倒不如说是在看作者的生活轨迹,看她那由衣服产生的生活态度。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全书都在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一年的行装,便是一年的成长,由生日始也由生日终,走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原点,不过不变的还是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还是希望作者早日找到心仪的男友,算是自己的一点点祝福吧,哈哈!
《四季行装》读后感(二):著最靓的衫,遇精彩的人
原以为会是一位时尚达人的经验传授,抱着学习的态度翻开书页,没想到收获多多。
作者阿丫选取了自己一年的时间,将每日的衣装拍摄下来,搭配自己的心情,记录下自己一年的生活。一直明白衣装对于女生的重要性,却绝少关注,只觉得逛街穿搭的辛苦劳碌。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看了这本书才会发现行装的多姿多彩以及不同的穿搭之间迸发出的美丽火花。一件独特的大衣、一条美丽的裙子、一件精心挑选的配饰,都可以经过不同的穿搭让女人展现出百变气质。而那些志同道合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一件可心着意的衣饰则会让女人平添出一分自信,以及属于个人独特的气质。
作者明明写的是行装,却又不只是行装,那些或妩媚或端庄、或随意或大气的衣装搭配,让人目不暇接之余,也会感叹作者浸润于穿着之间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衣物并不只是衣物,而是一点细节、一种态度,是对于生活的热爱,是对于自我的珍惜,是对于朋友的惺惺相惜,是对于男人的传情,一袭美丽的衣衫对于女性来说确实意味着太多太多。
很喜欢这位作者,因为她生活的很有“姿态”,因为经由这些文字,我们了解到一个可爱的女生,也学习到高超的穿搭技巧,也很喜欢那些淡淡的文字,写下的其实是关于岁月的随笔。一年包括四季,本就是一种轮回,我们的人生不过是这样一次一次的重复,在一次生日与下一次生日之间,经历过怎样的人生轨迹,穿过什么样的衣衫,还真是一件值得记录回望的事呢。而在这个过程中,书写着自己的工作、爱情与生活,有一点洒脱,有一丝惘然,但是绝少无奈,那些与朋友的相见尽欢,那些与爱人的聚聚散散,那些对于女性生活的思考,那些对于时光的守望与怀想,在这本书中堆满了作者的所思所想,看着这些文字,有时觉得,衣裳虽然重要,却也并不那么重要了。对于女人来说,还有那么多惜取的东西:友情、爱情、时光、思想、陪伴….甚或是,可以有那样一种生活的权利:可以尽自己所能生活得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权利与能力,只要你愿意,只要我喜欢,我可以选择任何想要的生活方式。
《四季行装》读后感(三):你是人间的女王,些许迷茫,偶发彷徨
上午收到阿丫这本《四季行装》,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 ,讲真的好看的出乎意料。看到简介时,以为只是一本充斥着五彩缤纷时装图片的书籍,美过去留在眼里就算了,不会走心。
但我想错了,这是一本走心的“时尚心经”,或者说我更愿意称她为“带有时尚色彩的小女人心事”。
阿丫向黎坚惠小姐致敬,坚持每日po出衣着打扮同时附录当时的心境,看着她同w先生的感情,从那句直白坦荡的”我们来电吗?”开始,到她孤注一掷的飞去大连找他,见w前精心打扮,心中又笑话自己:“这么九曲十八弯的小心思他怎么会读懂?”再到中途她说:“世间最美好的男女感情,莫过于死缠烂打”,那时她同w先生相识不到一年,偶尔约会大多数时间异地,W先生态度含糊不清,阿丫这边同所有坠入感情的小女孩一样,脱去平时强大的伪装,些许迷茫,偶发彷徨,再到最后两人和解,阿丫决定放手,同时笑说:“今后又多了一位不错的异性朋友”。
我却从那份假意的释然中,读出一丝伤感,有些心疼。感情的事外人总是不好插手,只是作为旁观者联想到自己,此情此景难免对号入座,读书时心中好似揣着千言万语,想同阿丫如知己好友一般也倾诉下自己的心事。
可爱情毕竟是生活中的小部分,大多数时间我们衣着光鲜,向着目标不懈奋斗,是为了让自己的过得更好,是对自我内心的慰足。
我们为什么要精心打扮自我,不仅是”女卫悦己者容”,良好的外表和利落的装扮本身就是我们性格的外现,美丽不应该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作,由内而发的散发出来,从美丽变作魅力继而上升到气质,那是每个女人都能当拥有的,属于自我独一无二的“品牌符号”。
在爱人面前的小女人,也可以是坚强独立的女王。
阿丫时尚编辑的工作令外行人向往,大牌如云的衣香鬓影里,我也看到了阿丫独立的时尚态度,衣服不一定要多么昂贵多么大牌,终究还是要适合自我,寻找到与自我气场最搭的那件,毕竟再华美的服饰终究是为人服务的。
最后,外修而内自省,愿我们都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今后的点滴美好。共勉
===========
.出版社分了两次把书寄到,发的都是顺丰,这份诚意实在感动。
还要谢谢 竹溜溜 ,感谢缘分让我遇到你同这本美好的书籍。
《四季行装》读后感(四):爱不需要每天都做,但是衣服得每天都穿
12年的时候,闺蜜黄三在微博转发了一条微博。一个姑娘在问:为什么我现在的选择功能变成了一个男人和一顿好吃的我肯定选好吃的。姑娘还颇为无奈的在后面划了三个句号。黄三比较实在,她转发了这条微博,告诉了提问的姑娘:每天都要吃饭,又不是每天都要做爱。黄三在后面加了六个句号。
看到黄三这句话,我当时的情景大概吃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心里感叹道说得太精辟了。然后非常淡定又简练的评论了两个字‘正解’。只打了一个句号,因为实在没有多少底气。
看《四季行装》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事情,心里想着:爱不需要每天都做,但是衣服得每天都穿。麻利的翻到12年的微博,惊人的发现还有后续。黄三在私下问姑娘:你选择男人?然后从姑娘支支吾吾的回答中果真是选择的是男人,黄三又说:男人不是必需品,吃饭才是。姑娘没有回答了,这时候一个男人加入了这场讨论。他说:吃饭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好男人解决你一生的所有问题。保暖就会思淫欲,你们还没保暖?博主姑娘火了,双方开火,池鱼纷纷散开。我当时见证了此次大战的话大概只会来反驳饱暖思淫欲理解错误吧。
时隔三年,再来看这个事情。真是生气的同时又忍不住闪过一丝丝的赞同。倘使当时的命题换做是衣服和上面提到的博主姑娘的选择会是怎样呢?再者,吃饭解决了温饱问题,那穿衣解决的是什么?遮羞?寒暖?
不,都不是,你看这句话,真是说得妙啊:衣服之于女人,不仅是一种美丽载体,更是记录生命历程的美丽“收藏”,那里收藏着你的品位、你的向往、你的心情,甚至你的爱情。《四季行装》中其实有不少的地方提到爱情,提到男人,或明了,或隐晦。尽管她更多的是关于女人的生活点滴,但提到关于‘以柔克刚’的调论是不无道理的,这也是我事过三年之后的对于当时那一丝丝的赞同成分。
书中一年的搭配,爱极了10.14的牛仔衣,12.23的红色连衣裙,还有1.10的羽绒服,3.18的《蓝色茉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耳机里里歌刚好到《她来听我的演唱会》,竟然隐约有那些女子的着装画面:十七岁的第一次约会,二十五岁的风光明媚,三十三岁的真爱那么珍贵,四十岁听歌的女人很美。
《四季行装》读后感(五):有范有品位不如有态度
身边不少女性朋友家底甚是殷实,酷爱打扮也是自然,全身名牌更不用说,但奇怪,总觉得她们少了些什么。细琢磨,也许是因为她们被问及为什么这么穿时答案基本只有“流行款”吧。
曾听闻,对精致的女人来说, 时装绝不只会是时装本身:
时装可以是性别,
可以是空间,
可以是阶层,
可以是权力,
可以是表演,
可以是手段,
可以是展现,
可以是阅读与被阅读,
也可以是征服与被征服,
当然,精致女人的时装更会是高明的自己,
而自己也会是高明的时装。
为把“曾听闻”变换成“我知道”, 选择了拜读。
书如其名,阿丫用自己的文笔记录了自己一年间的“四季行装”,谈穿着,谈品味,更谈她自己之于行装、时尚的态度。
“相较赫本的俏丽,格蕾丝凯莉的这种优雅味道更贴近伞裙精神。如今愈发觉得,女人嘛,还是有些肉的好,前凸后翘,又不那么的充满负担,玲珑,说的就是这回事。”
“就比如这粗线毛衣,除非万不得已,我是断不会将它穿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即便温度合适,可总觉得这种纯良敦厚之物其实适宜在一些温暖来抵御萧瑟的季节来穿,至于阳光普照,春花浪漫的日子里,还是轻薄灵巧的更恰当。”
“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体重要浪费在美味的食物上,银子要浪费在喜欢的东西上,浪漫要浪费在心仪的人身上……”
瞧,字里行间,皆是态度,没有统一的“流行款”答案,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矫揉造作,只是一个对生活有期许,有趣味,懂得爱的明媚女子。在这个世人都行色匆匆来不及思考的年代,亦是属于难得了。
时尚的代价会很高昂吗?也许。毕竟这世上穿一身地摊货还能显得出天生丽质的人还是少数,但相比高昂代价,更可贵的是独立的见解和态度,字符中的阿丫,记录的已经不是时尚浮华的那一层表皮,从中亦可读到她生活某种深刻的理解和阐述,甚至你可以将其看成阿丫独特的态度时尚观。
态度时尚观,重点在一个“观”字,“观”是动态的,它要求每一个形成“观”的人自己去看圈子、看趋势、看人生,这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时尚不会例外,时尚从来只向你提问,不给你答案,它把你引到思考之中而非“买买买”,它就尽了它的责任。如果你真正去想这些最高问题了,你对它们的思考保持在敏锐和认真的状态,你就真正进入了时尚。当然,阿丫的时尚观来自自己行走圈子中的经验和形成的态度,并非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无需坚守参考,但不能否认:对时尚而言,有范有品位不如有态度。《四季行装》,态度行而不装,值得一读。
《四季行装》读后感(六):名媛写给女人的美书
一本写给女人的美书
《四季行装》的作者是时尚教主阿丫。阿丫攒的局,颜值极高。名媛哦,处在上层社会,贵圈很难进哦,所以看看书流流口水算了。每一天都要配搭一身衣服,想想要伤多少脑细胞哦,这也就算了,Money也是大问题了,更重要的,又没有机会出入重要场合,所以在这本《四季行装》学到一星半点的时尚,已经可以在小城市获得充足的自信了。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哦,关于女人穿衣品味的,就算你没有想法,也完全可以copy阿丫,她可以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衣橱都给我们打开了,光看橱是没用的,一件没有配好,就会全盘皆输的,她有讲解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见的人不同,都该有相应的匹配的衣着才行。
品味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气质这东西,更是很难左右得住的。所谓hold住全场,那是得付出的。模特们只敢吃苹果餐,一天吃两个苹果,这样才不会胖。阿丫虽然不是模特,但是作为名媛,又是时尚教主,全靠穿衣心得了。821那件淡蓝色伞裙很喜欢,不知道哪里有卖,对于大像腿的女人,这裙子是再好不过了。而且这一身配下来,好显年轻后,瞬间变成一个天真无邪的纯真少女,如果跟一个短发简洁的黑衣范女伴出行,那反差也太大了,美的只剩下你了。看来女人的心机必须用在穿衣上了,这样才能彰显你的魅力,而不是靠其它东西去上位了。
芝华士做海上比基尼派对。有酒精,有DJ,有海风,有游艇,有型男,有美女……太有了亲!那个性感美女是阿丫本人么?真的太有心机了,也太美了。人家都比基尼了,你只比基尼了一半,下面配了那件天蓝色伞裙,有着邻家美女的娇羞,又有着时尚教主的妩媚,真的好抓人眼球。不过她也介绍了型男的那一身行头哦,男士们也可以看过来。型男是个开朗爱运动的男子,有着漂亮的肌肉,很吊的表情,穿一条桃粉色暗花沙滩裤,赤裸上身,胳膊上有纹声,典型的海派潮男。阿丫说,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体重要浪费在美味的食物上,银子要浪费在喜欢的东西上……
好艳羡她们的生活,决定上街,给自己置扮一身象样的行头,也不负这大好的年华。
最喜欢的是开头的那件天蓝色伞裙,还有第45页的彩虹裙。最难忘的是223页那套8年前怀旧套装,穿出当年的风格,以纪念自己一晃而过的青春。其实那套衣服真的很有味道,放在当下穿,仍然是鲜明的主题,真的很好看,很有style。
最想笑的是186页的洪晃,是洪晃么,大白衫加彩条裙,身材真不敢恭维哦,这张照片她真敢同意放出来,是个奇迹。再就是139页的男士,那件夹克估计是名牌,就是皱得太狠,旧的太狠,但是身侧的女士,凭一个小披肩抢尽风头。
时尚是一种生活,从这本书开始学习吧。希望我的时尚四季,快点出现。发现自己真的老土老土了,简直是白活了。
《四季行装》读后感(七):做一个对衣服有态度的女人
最近这一两个月突然地就对棉麻服装产生了好感。反正咱又不走红毯,咱又不出镜,也甭管那宽宽大大的裙摆以及松松垮垮的款式,只要觉得对了自己眼缘那就统统入手呗,只要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身边的朋友多是一些性情粗糙之人,横竖是看不出这些棉麻衣服美在哪里,只是淡淡的来那么一句:“嗯,你又瘦了啊。”这可让我怎么回应呢?不得不承认,每一件衣服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它需要懂它的那个人,而在读懂一件衣服的灵魂之前,还是先要做个对衣服有态度的人。
对衣服有态度,首先就意味着你不能太跟随潮流,但也不能无视潮流。在阿丫的《四季行装》里介绍了不少或复古或新潮的衣装,若是单看书中插图,那真是每一件衣服都让人爱得不行不行的。但如果是个对衣服有态度的人,那么她便能很快地择出哪些衣服适合自己、哪些需要经过改造、完善后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美,而哪些则坚决不能收入衣柜。
对衣服有态度的女人,大抵上对待友情、爱情也是如此吧。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真正向往的生活。盲目跟风追潮流的女人,或许因为身材傲人、面容美丽能够收获身边人的一堆大赞,可真正懂衣服、对衣服有态度的女人,她的着装却能体现出衣服的灵魂,同时也让人觉得舒服,不论是眼里还是心里。
做一个对衣服有态度的女人,那可不容易,但也没有你所想的那么难,如果你手头恰好有一本《四季行装》的话,那么你会十分赞同我的这个观点。这本书,看起来不过是一本时装笔记,但它的话,只能是当你读完一遍之后才能领略得到。书中有关于女人如何穿得漂亮以及活得漂亮的心得,更有关乎自身成长的觉悟与省察,而书里面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时尚动向,那更是精到得很。读阿丫的书,你绝对感觉不到说教气息,虽然她就是在告诉女人们如何倒持自己,让自己更美,既能愉人更能悦己。我想,这与阿丫那种爽朗幽默、不矫揉造作的文字风格是密切相关的。有些时装书,你觉得它们彷如是高入云端、不可直视的神一般的存在,但阿丫的书却清新且亲民,尽管书中介绍的那些大牌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但好在有配图在,多少也能激发出一点与“时尚大牌面对面”的兴奋感。
购衣、搭衣,那是一门需要耗费心思的事儿,尽管在很多时候我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毕竟自己也只是出去和朋友小聚,顶大不了做几场读书沙龙活动,场上没有名媛淑女、绅士豪富,所以通常情况下,稍稍地任性一点儿但不过分,那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你立志要做一枚懂衣服、懂时尚、懂生活的有态度的女人,那么阿丫的书,那是不可不读啊。
《四季行装》读后感(八):爱美衣,但更爱生活
爱美,但更重在品味与修养,这是我对于美女的定义。
说起来自己虽然是个喜欢欣赏美女之人,但在生活中,在穿衣打扮上,自己却是个简单粗糙至极的人。最喜欢的衣服永远都是那几件,款式简单,穿着舒服,或是棉布T恤,或是呢子大衣,虽是喜欢各种小饰物,但总嫌它们碍事,做起事来总觉束缚,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束之高阁了。
翻看阿丫的《四季行装》觉得惊喜,不只是因为这个美丽的时尚教主她那高超的搭配方法,更是因为她在每一天穿衣,每一天生活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品味和思想。
是个有格调的女子,也是个用心生活的女子。这是我一直欣赏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一种人生目标。
穿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件事情,这不光需要天生的一种悟性,更需要后天的努力与用心,就像书中所说时髦,是需要功夫的,要的是见识和经验的积累。
想起一个朋友,是那种对于穿衣打扮很有想法的女子,喜欢思考,更喜欢观察,即便是在上街逛商场之际也会不忘修炼,总是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她们的发型服饰,鞋子饰物,总能情致盎然。学习起来也很快,总能活学活用,所以在她面前我总是感觉惭愧。不止是因为她的美丽我的粗糙,更因为她那颗时时都在学习,时时都在创新的心灵。
看到阿丫在书中说她时常会翻看时尚杂志,或是在观看电影电视剧时留心主人公的穿着,你看即便是如同阿丫这样已是修炼成了一定境界的女子都还在孜孜不懈的坚持修炼,那么如同你我这般的凡夫俗子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形象努力呢?
细细翻看,发现看高手的搭配,果然是一种学习的捷径。
伞裙,这几年比较火的半截裙,怎样搭配好呢?阿丫给出的答案是:白衬衣+伞裙+小丝巾,既简单又活波俏皮,还可以:黑色紧身上衣+花朵伞裙+珍珠项链,优雅而性感。之所以说搭配很重要,你看单是同一种裙子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感觉,多么神奇!
和阿丫一样,爱穿白色,尤其是夏天,白色长裙,白色T恤,却不知在白色的选择上还有那般多的讲究,亚洲人肤色偏黄所以穿原白色会显得没精打采很是挑战,然被漂白过的本白色却不会,本白色抬肤色,显高级,人会显得很洋气,不同质感的白穿出来的感觉也不同,垂坠感强的本白色显得摩登而大气,棉麻质地的本白会显得仙风道骨文艺范儿。你看,不学不知道,一学才知其中奥妙。选衣服,颜色和质地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那一直被自己嫌弃的饰物,总觉那些华而不实,在穿戴上难免会显得繁复累赘,却不知这些东西正是画龙点睛之物,一串手链,一副耳环,一副太阳眼镜,一条随意而特意的丝巾,如此之类,也是彰显女性柔情与魅力的东西,可见任何一件饰物都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说道饰物不得不说到珍珠,说实话,一直不懂为什么珍珠总是会与高雅相并,在阿丫的解说中我也总算解了心中迷惑。除去质地的成分不说,单说搭配,由于其宁静、圆润,所以显得内敛,在搭配上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再加上其文秀精致,看上去不急不躁,也才能衬得女人纤细精巧。
正如阿丫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时装日记,但更多的,这是女人的生活,我们爱衣服,说穿了就是爱我们自己,爱我们多彩的生活。
《四季行装》读后感(九):爱打扮,爱生活
每一个女人爱自己的方式无不是从四季装扮开始的。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只要是明天要穿自己最中意的新衣服,哪怕明天就是要上班的星期一,你也会祈盼它快点到来。很多时候,说从头开始,一些人想要改变自己,就换个发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就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其实,服装同样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办公桌效应”听说过吗?你的办公桌又脏又乱,你的工作效率一般不会太高,而且你的办公心情很糟;可是一旦把自己的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感觉立刻大不一样。很多人邋里邋遢惯了,很容易对生活产生各种厌倦,一旦换上得体时尚的新衣,一定会变得精神抖擞,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作者,换的试衣服,可是改变的实质却是对生活的感觉。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每一天精心搭配自己的穿着,要是我身边住着这么一位邻居,光是欣赏每天的时装秀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就像是《时尚女魔头普》这部电影,当女主角决定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首先改变的就是服装,那场在大街上的百变换装秀真是美到没天理!
其实不仅仅是女生,男生也是如此。上次去喝咖啡,对面桌子的一个男生,穿了一件没有任何装饰的白T恤,简单的一条牛仔裤,脚上蹬着黑色的人字拖,驾着黑框眼镜,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用手绘板在电脑上画着画,阳光打在他的身上,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也被净化了,如此简单干净的画面竟是如此打动人心。他一定是一个爱生活的男生,他不仅自己在享受着静谧悠闲的生活,也把自己的这份心情通过穿着、通过我们的眼球传递给我们,这就是服装的魔法,真不知道,是不是他也拜读过这本书。
但服饰的美是不是就是一味地追逐时尚?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绝对不是这样。时髦不一定时尚,漂亮不一定美丽,真正的四季行装应该是最适合自己,要学会展示自己的美丽,掌控自己的身体,打造属于自己的经典款。驾驭得体的一件白衬衫或许比上万元的大牌更要光彩夺目!所以说,女人在生活中,当然,男人女人都应如此,不断挖掘自己的魅力点,不断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约会时,上班时,聚会时,度假时,这些字眼不仅仅只是代表着一个个事件,更是你展示自己的一个个舞台,不要总是把随便穿穿就行了挂在嘴边,看完这本书,我真的觉得,爱打扮,就是爱生活,“美”真的是一种力量,虽然摸不到,但是它就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
虽然说,我的脸长得不是很好看,但是人靠衣装,我也要改变,从四季行装开始!像作者这样,把每一天过成诗,享受生活,不是为了愉悦别人,而是为了愉悦自己!
.看这本书,真是认识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时尚品牌,获益匪浅~
《四季行装》读后感(十):独独女子,让我回眸
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她刚从越南回来,穿着一身带梅花的长袍,外面是棉麻的小坎肩,秀发轻轻卷在发带里,又有几丝调皮地散落在耳侧,冬季弱阳映着她清瘦的脸,甚美。虽然这里是北京,有她在,却有异国他家的意味。
这是我在东城胡同一家不起眼的书店遇见的一位朋友,第一次遇见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想想,可能缘于她那身衣装与发带。
这是一个人外在带来的视觉冲击。
不管在咖啡馆、在商场、在艺术馆还是在人潮涌动的街头,总会有那么几个明艳的女子、衣装独特的女子抓住你的眼神,或许她们的脸不是最美的,但衣装与气质却是最吸引你的,能从众人中,一下子把你给抓住。
是不是也想成为这样的女子?众人中独独被注意到女子?
反正我想。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便想得到手,那时这本书的责编陈老师在朋友圈发了这本书的封面照片,一下子被阿丫身上的红裙所吸引,如果她走在人群中,定是那个让我独独瞄上几眼的女子。
五月底,去张掖之前,找陈老师商量行程,低头发现这本书封面的打样,陈老师说,“你看看封面文案,还有什么需要改的没?”她虽是天秤座,但在作书方面用尽了处女座的力气,不修至完美不肯放过自己。或许作书也需要她这种折腾气。我记得,对着已经出了蓝样的封面,我们又做了调动,封面上有一句话,“只想做一个对生活有期许、懂得爱、有趣味的明媚女子”,把“懂得爱”放在“有趣味”的后面吧,有重量,压秤。我和这本书也算有缘分的。
后来等这本书等了有一段时间,陈老师没能和我一起走,我一个上了路,旅行回来后大约隔了半个月这本书寄到了我手里。摸到光滑纸页那刻,竟有很多欣喜不断涌入心头,高兴了很久。
在出版圈里,陈老师的“产业”越做越大,很多你们看到的生活方式类的书都是她做的,比如《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二三十岁,开间幸福小店》,比如《复古时裳》,再比如这本书的姐姐《例外》。每一本书都做得精致唯美,而这本书《四季行装》,尤美。
不要怪我看书看得慢,本就不曾把它当作一口气读完的阅读物,放于床头,断断续续,竟看了半个月,清晨醒来,洗完澡刷完牙,裹着浴巾斜倚在床上,边晾头发边读上一两篇文章,像是在看一个和自己很相关的朋友的生活记事。而这记事却又和我如此相似。
怎么相似呢?为穿衣费脑筋,为爱情动心思。每个女人都会如此吧,除非躲进书屋搞学究女子,不过对于她们,可能又需要另一种美了。(有时蛮羡慕的,把穿衣打扮丢给俗世,作为女人甘愿素颜布衣扎进学理世界)
读完文章,我会站在衣架前选衣服,这个时候阿丫在书中的某些建议就会提醒我,怎么最适合自己,怎么最舒服,怎么才能让衣装迎合崭新的一天。真好。
“已故的黎坚惠小姐,曾在她的《时装时刻》里,拍下某段时间里的每一天所穿”“于是,某日,当我那八五后女友跟我说起Instagram,并推荐一位国外女孩的每日拍相册给我看时,不由得,我起心动念了”
其实这本书也是阿丫每天的穿衣日记,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四季行装这个书名不光好听,还如此贴切。从夏到秋到冬,从复古高腰裙到藏蓝色冬大衣,衣装搭配,色彩选择,每一样都是不错的建议。似闺蜜之间,交换最私密的搭配办法,学到了不少好东西,在这里,谢谢阿丫,也谢谢为这本书不停折磨自己的同行。
“一个女人与衣服之间的爱恨情仇,有时候与爱情不相上下,甚至更甚。”
要问大都市中如何活得多姿多彩,或许最适合请教时尚界人士。阿丫是做时尚杂志的,也曾认识些做时尚杂志的朋友,总感觉她们对于生活有用不完的热情,这个行业里的人,更有权利去讲穿衣搭配,去讲生活爱情,去讲一些我们要热爱得不得了的事情。
去看时尚杂志吧,去用心搭配每一天的衣服吧,去爱走进你生命中的每个爱人吧,去欣赏人群中独独让你瞄一眼的女子男子吧。浮生云云,还是有些许乐趣,让女人不停美下去。
去做一个特别的人吧,终有一天,你也会出现在别人的描述里,模仿里,众人的回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