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摘抄

2021-05-11 00:47: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摘抄

  《儿童人格教育》是一本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页数: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人格教育》精选点评:

  ●很喜欢。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会重读。

  ●2017/08/14【育儿】分析了一些儿童出现的心理,我感觉更像是自己在学习,边读边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慢慢觉得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阿德勒的著作,都值得一看!~

  ●有些观点不太认同,不过相比较弗洛伊德我还是更喜欢阿德勒……准备再去读一读他写的其他书

  ●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中学时期的自己

  ●读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心理有很多类似儿童的地方,尤其是自卑的种种表现。

  ●花费三年,辗转于北京和连云港的马桶以及蹲坑上的手机,终于看完,感觉心理学真是又基础又终极。可惜没有记录关键内容和教育方法,真正到要履行儿童教育职业的时候再系统学习。孩子是无辜纯洁的,非专业的教育和欲望才是原罪。

  ●很棒的一本书,需要一读再读

  ●对于儿童人格塑造提供了很多实践假设,通过看别人的各种可能性,来选择自己如何对孩子施加外环境。但毕竟家庭不是一个人,要影响一个人是很困难的,外加本性难移这种说法。不过看完想操作这种感觉还是很强烈的

  ●1、这本书里面,对我感受最大的一句话是:决定儿童的发展不是天赋、客观环境,而是儿童自身对外在现实的反应 以及 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可见孩子的思维方式、思考的内容对于他们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我们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只是做一个衣食父母然后教给孩子一点知识吗?我想这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教给孩子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多么重要呀.... 2、"优越感",每个人都在追求优越感,孩子就更是了。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让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的积累、交际能力、思考能力等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一):随想

  若是在一个对大众心理有利的环境中产生了有关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并不是代表大众心理或理性是由环境所决定的,而是表明它们对环境的看法相同而已。一般来说,仅当错误的或谬误的观点受到批判的时候,才会有理性常识的产生。

  以前,我们认为社会传统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不能背离的,实则不然。而今我们已经明白,人类的社会制度以及风俗,并不是如此神圣,也不是永恒真理。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是因个体而存。而个体要想获得解放只能存在于社会意识之中,但是,我们这么说,并不代表要强迫个体去接受一模一样的社会模式。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二):社会、环境、生活模式造就一个人

  育儿所需的付出和慎重,堪比世间任何一项工作。

  你给予ta什么,ta就可能成为什么。赋予孩子生命、养育ta、引导ta这一系列的过程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感觉稍不留神,就走上了歧路。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则从个体的视角阐明了,每个个体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原因,或是环境、或是社会、或是父母亲人朋友的影响。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但同时又伴有一定的自卑感。如何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消除自卑,获取自信,继而获得ta所追求的优越感达成ta的人生兴趣,为社会和人类文明创造更多的价值,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所需要孜孜以求的。

  育儿路上忐忐忑忑,感恩有心理学的陪伴。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三):人格教育的体会

  

虽然名称是《儿童人格教育》,但是对于成人的个人选择,也起到了溯源性的解释。

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交界处提出的理论,在如今的儿童教育中,依然有着参考价值。特别在对孩子性教育这块的说明(也是如今我国正在做的工作),给人以启迪。

对于人格的案例分析,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个相对可以预见到未来。教育有时候就像蝴蝶的翅膀,教育者需要通过细枝末节的观察,去理解下一场风暴可能出现在哪里。在时间的长度上,无论是“自卑”、“超越”、“精神分析”等还是其他一些专业的阐述,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重要。而相对重要的是,我们遇到的人和事物所呈现的状态,以及我们怎么样去理解他们,同时也要被对方所理解。

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而信任是人格教育的基石。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多随机事件,这就要求教育者基于经验,同经历者(儿童)共同去面对,信任在其中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格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同时人在成长过程中也在尽力去摆脱他人的观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评价(父母教育)和在外评价(学校、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但也因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误解等)引发教育的问题。

如今在信息狂潮之下,很多父母会陷入一种焦虑之中,我想对于孩子的发展,作为父母是要主动筛选和抵抗,同时内心也要温暖坚定。当孩子看到你的时候,至少能看到你眼睛里有光,是真心希望和他一起有半生的经历,这个和财富无关。

我们能够看到,在儿童最重要的年纪,他们对物质并不在意,更在意的是父母的陪伴与关怀。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四):教孩子,更是教自己!

  误打误撞遇到的好书,前前后后花了7个多小时细细读完。很庆幸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读到了,很遗憾没有在更早之前读到。接下去要看另一本《儿童教育心理学》。

  我对自己做一个父亲的要求,是成为一个好玩伴、好向导。

  要做到好玩伴在方法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时间成本的投入却很高。这一点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我可以给到75-80分。没有更高分的原因,也就是时间方面是真没法做得让所有人满意。虽说是自由职业者,但又离财富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这毕竟是生活。

  而好向导则是另一回事,这需要的是足够的知识储备、洞察力以及耐心,我想我除了耐心可以,其他的都还需要很多的提高。

  一个三岁的孩子,他的未来充满很多很多可能,虽然说我心中有一些相对具体的想象,但也明白那并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对孩子未来的想象,无论怎么想,都离不开两点,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一个能力优秀的人。

  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 理解没有完美的人,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但同时会努力的去尝试做得更好;

  - 不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面对困难愿意在内心说「我想试试」,尝试失败之后不会垂头丧气,而是接受失败、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可以认命、绝不认输;

  - 合理而非盲目、努力而不是想着走捷径的追求物质生活,相信长期努力带来的回报一定好于不努力。

  一个能力优秀的人,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摘录书中的一些话:

  - 训练孩子拥有野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培养孩子勇敢、坚韧和充满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 对于母亲们来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理智,不要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即便孩子生病期间,需要特殊照顾,也要注意这一点。

  - 在患病期间,孩子看到父母因为自己脸上充满了担忧和焦虑,意识到生病使自己拥有了可以控制家人的力量。

  - 孩子制造麻烦的所有表现都是为了试图赢得他人的关注。孩子接二连三地制造麻烦,其实是在不断地寻找控制大人的武器。

  - 对待孩子仅仅单方面的善意还不够。

  - 因为没有被引导训练如何去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去努力尝试,一旦面对挫折,就变得缺乏耐心和毅力。

  - 选择什么玩具才算恰当,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但有一个原则是:我们应该挑选那些能够激励孩子的合作意识、建设性精神和能力的玩具。要杜绝送刀、枪、棍棒和战争游戏,以及禁止阅读明显带有崇拜战争英雄色彩的图书(我了个艹他大爷的好多儿歌啊像我为革命立功劳…)。

  教孩子,也是教自己。很难,特别的费脑力,但不能放弃。

  这本书我的最后一条笔记:哎,谦卑,好难的!我得多想想这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