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100字

2021-05-12 03:1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100字

  《去爱:心探索MOOK》是一本由张德芬 / 冯唐 / 素黑著作,39.80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一):心探索的第一本实体书,值得关注下

  以前有听说过

  不过那会是看的电子的,

  是有带音频效果的那种,

  整体感觉不错,戴耳机听效果不错的,

  没想到还出纸质书了 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但是觉得肯定差不到哪去吧,还是值得关注下的,

  不知道哪里能买?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二):拔刺

  嗨,你好!欢迎你来读这篇书评。我们今天来谈一个问题,拔刺。

  你被刺扎过吗?很痛,对不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把刺拔出来,因为如果不能及时把刺拔出来,疼痛会愈演愈烈,直到最后它会长成一个凸起的肉疙瘩,不管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不大不小,但不会消失。

  就好像很多时候,你的心里扎了刺,你以为让刺长进心里伤口就好了,其实呢,即便长进心里,它最终还是会长成一个肉疖子,磨得你生疼。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刺拔出来。也许,刺扎的很深,拔出来很费力,也会很疼,但是,你要相信,这样的疼痛只是暂时的,伤口总是要见阳光的,阳光是除去一切晦暗的良药。在那之后,生活给予你的就是释然,生命回报给你的就是解脱。杨丽宏在心里逃避了自己十几年之前经历过家暴的经历,女儿也有种种的坏习惯,但是在接触了家排之后,她发现这种逃避是无济于事的,真正能起到帮助的是勇敢的接纳这种经历,于是她辗转和离婚十几年的前夫联系,并让自己的女儿接触了亲生父亲,积极之处在于女儿的坏习惯也在逐渐的改变,而自己也真正得到的内心的平和。

  现在,更多的心灵学者也在提倡灵修的真正目的不是让人追求灵魂上的东西,因为灵魂的层面是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也许灵修进行了一年两年,自身体会是有所改善,可是当再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会陷入新一轮的迷茫和困顿。我很喜欢书中一些人的观点,她们认为爱自己爱生活是从行动中获得的,不是从感受中获得的,因为感受是一种缥缈的东西,随着周围事物的变化它也是在变化着的。但是如果你能够寄情于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写作,绘画,旅游等等一切能让你变得愉快向上的东西,那才会让你真正的好起来。

  所以,摸摸自己的心吧,看看它是不是长了刺,看看你是不是隐藏了心里的刺。如果有,就拔出来吧,让内心回到最初的样子,温暖,平和,淡然。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三):如果爱,要会爱 ——读《心探索1:去爱》有感

  如果爱,要会爱

  ——读《心探索1:去爱》有感

  文/岸晓风

  从来没有想到,《心探索》纸质版的面世。也从没有想过,当拿到《心探索1:去爱》的那份高兴与满足。就如同小时候拿到一本心爱的杂志,闻着她那独有的油墨香味的感觉:神奇、高兴、满足。

  什么是爱。这样的问题既巨大又细小。说它巨大,巨大到我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说细小,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箩筐,都可以说个几天几夜不停歇。

  但是爱真的有好多种,有无数种演绎。作为普通人我们不一定能想的明白,说的清楚。但是《心探索1:去爱》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视角。它选取了冯唐、素黑、张德芬、龚琳娜等众多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对于爱的理解、对于生活的希求、对于人生的感悟,都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如冯唐喜欢一个关于青春的比喻:肿胀。他说这是和荷尔蒙血肉相连的,像红色的花骨朵一样。如张德芬说,喜悦不是来自外在的条件,而是来自凤凰涅槃的重生。《心探索》主编孟想形容两个人的相爱:是风与雪的相遇,是雷与电的相遇,……是能量彼此碰触并发出耀眼光芒的时刻……。素黑则告诉我们,自爱很具体,从身边最平凡的东西开始尊重,你就懂得爱了。

  看完《心探索1:去爱》后,没有电闪雷鸣,不是风雨交加,而是平静、静谧和感动。为这样的好书,为这样的智者。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四):最好的时光,在去爱的路上

  “去爱”像一句口号,让整个人的肾上腺素都跟着飙升。在翻开这本MOOK前,我以为这是一本治愈心灵的爱情鸡汤,让伤痕累累的都市文艺男女,歇下心防,重新相爱。而读完《去爱》,方才发现,此书野心不止爱情。“去爱”,不仅是狭义的两性之爱,而是一种生活的姿态,拥爱世界,疗愈自我,在去爱的路上,找到最好的时光。

  此书以冯金线的文字开篇,奠定了全书“戳心”的基调。曾经有一段特别迷恋冯先生的文字,因为他就像黑暗中的一把刀,用昏暗的犀利姿态,阴阴地在路上戳中你的情感要害,倒有几分像他之前曾朝夕相处的手术刀。对于爱,曾经在婚姻上滑铁卢的这位大叔,更是体悟地极为深刻。在《去爱》中,他继续聊“肿胀”、聊万物生长、聊情色与色情,把爱的欲望说透。他说:“爱情是人性极其绚烂的一段时间”,有激情、有期限,也许只是一瞬间的盲目,造就了一段欲活欲死的爱情,燃烧过,最后熄灭不见。“如果一个男的说‘我会永远爱你’,百分之百是骗子,他怎么能知道一年之后两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多数男人他以为自己知道,那只是胡说,只是无知而已。”多么犀利而残酷的真相,孩子才爱说“永远”,那些说着永远爱你的男孩子们,早已消失在路的尽头。而与之不同,情欲则更为日常,更为深邃:“情欲是一个终极问题……大苦大乐随行,大爱大恨相济。”在去爱的路上,冯金线先生并无意于诲人不倦,最多为最好的时光感慨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

  要真正地去爱,余勇可贾并不足以成就最好的时光,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学会在去爱的过程中把握幸福。书中的作者大多努力地爱着,将自己的生活打理成自己爱的样子。赵子琪动手做着工艺,以此懂得了更多的爱与珍惜,素黑用“出走”的形式去寻找世界的爱,李南星在爱情的镜子里看到了那个不爱的自己……有的人行走,有的人冥想,有的人修行,他们都在去爱的路上,找到属于生命与心灵的答案。如李欣频所言:“人心是用成就填不满的无底洞,若有疑问在,就必须去继续探寻那个答案,否则多大的成就都不会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在《去爱》里,从来都没有一个作者,以老师的身份,来教我们如何去爱,但他们无一不在分享自己的爱之经历,那是弥足珍贵的回忆,也是他们最好的时光。当合上书页,心中充盈了满满的温暖感,是时候去爱,哪怕片刻,哪怕瞬间。最好的时光,也许明天就能与爱遇见。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五):带你的心,洗个热水澡

  这是一本用”心”发声的书。

  她更适合注重生活品质与情调的人去读。

  “去爱”这本书,是由“心探索”出品,由文艺界大咖们讲诉爱与生活的访谈合辑。

  先来说说“心探索”。它是一个关注心灵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平台,专注于“心灵旅行”。如果你自认为是“文艺青年”,它会符合你的口味,并且会有很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我不是“心探索”的追随者,所以读这本书也并非冲着“新探索”去的。在选择书的时候,往往是比较感性的,也常常被其中的一个人物或是书名甚至是美好的封面所打动。选择这本书的原由,是因为封面上注明受访者有“冯唐”,还有偶然翻到的一页,有关于木心的内容。

  当你仔细去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虽然它是以采访的形式来呈现文字,每一位大咖都由不同的记者采访,但他们所采访的内容并非像我们平时在杂志、网站上看到的那样充满娱乐气味,而是用极为认真、坦诚、专业的态度条理清晰的将受访内容整理成文字,带到你面前,即便这其中有你不曾了解的大咖,当你读过这些文字之后,会让你对生活有新的认识。

  对于“素黑”,我毫不了解。以至于,翻到她的那一辑,脑中瞬间蹦出“她是何许人也?”一张“素黑”照片的另一面纸是关于朋友眼中的素黑的一段描述,接下来由“素黑”的观点引出关于她的介绍。

  “出走,给了我一个重生的经验”,也是这个题目,吸引我继续读下去,也更让我想再多了解素黑到底是谁,她想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心灵讯息。

  素黑说:“尤其对于年轻人,我的建议是,一生之中无论如何也要出走一次。”我把这句话用铅笔标注,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最近心态失调,吵着要去西藏散心的大婷,1分钟后,她回我说:看看人家这出走境界,旅游散心毛线的都不是一个level。

  素黑说:“寺庙的空间,让人尊重安静,给人一种剧场感,几乎什么都没有。唯一有的是黑,是空,还有微微一点光。我们能量通常是外散的:这里有声音,那里不好看;而这样的一个空间,让我们向外的五官马上收敛了,往内看了,尊重整个安静的环境。”

  我时常抱怨那些止不住的欲望源于这物欲横飞的当下,而浮躁的情绪就好像一座活火山,在某个不经意间随时爆发。但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仅仅是把这颗被五光十色着了魔的心轻轻放下,给她一个缓息的空间去舒展去放松,拂去繁杂,静静聆听她真实的声音,勇敢去面对自己的所有伪装。而那颗被清洗过的心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带给你温暖与光明,正如我拿到这本书时的感受一样,每一页每一页,都是热的。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六):用一颗通透的心去爱

  《去爱》拿到手,就被封面所吸引。正面是一条小路,路两边绿草丛生,一名身着黑色服装的小女孩张开双手迎向前方,本面是我最喜欢的绿色,看到绿色就给我莫名的安定开阔之感。翻开书,第一篇文章从冯唐开始,有插图、有配字,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简介说,“这本书帮你唤醒爱的本能,找回爱的能力。从现在开始,爱自己,也爱这个世界”,这是一本探索内心、关注内心成长的书,书名《去爱》正应和了这个主题。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自我的修行,都要从心灵出发,从心启动,走心思考与感受,发现爱,去爱。

  生活中踽踽独行的我们,生活有时充实有色彩,有时免不了迷惑和愤懑。这个时候单位的我们更容易迷惑而不知所措,失了目标没了动力。持续短暂是幸运的,我们可以自己走出来,找到前进的方向继续上路,如果混沌的时间过长,自己就容易失去了信心,愈加的迷惘。这时有的选择更加一味的逃避,有的开始修行展开自我的救赎。冥想、沉思,这些修行的方式归根到底都要自己去完成,自己用心去走出来。

  李欣频说,有一颗通透的心,是可以看见自己的未来。用心去感悟感知,用心去爱。龚琳娜会定期打扫心里的垃圾,王逸诗永远保持打浪前行,书中那些人物的采访、故事、文字,无论讲的是爱情还是生活,都是自己生活的一个表达。心探索,顺应着自己的内心去体验。素黑的一生中一定要出走一次,从尊重身边最平凡的东西去懂爱;赵子琪开始关注手工艺品、探求作品内在价值;April从婚变里发现新生等等,简单平静的文字中,却透出一种力量,一种坚定地热爱生活善待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个篇章:生活方式,聆听生活中各种声音、拥抱大自然中的各种盎然绿意,去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心探索•去爱》,向我们展现带着爱的文字,无论是名人名家,还是平凡人,带着自己通透的内心,去感悟这个世界。世上,终归是晴天多于阴天,悲伤是偶然、是生活的调剂,美好和快乐才是生活的常态。相信世界有爱、充满爱,带着一个有爱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七):请深爱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去爱》是一本关于内心的书。它采访了许多人的内心,把他们对生活、对自己、对写作、对坏情绪、对糟糕事情的想法都记录下来,让这些文字来与更多人对话。

  它很松散,因为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故事,冯唐关于写作的各种自白;赵子琪关于手工制作带给自己的另一个世界;龚琳娜两个阶段截然不同的选择;李欣频的治愈之道;素黑的出走和内观·····这些内容都在这本沉甸甸的书里。但它的内核又是紧实的,所有的故事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心脏,那些源源不断的力量,是为了让心的跃动更加有力,更加坚定。

  我是一个不太知道修行的人,但我有一个学姐叫安妮,她一直在记录关于修行的日记。她是我周围践行心灵治愈的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半年谈”的约定。她在天津,我在北京,大约快到约定时间的时候,我就会简单地收拾一下,买一张车票跑去见她。

  她家里做幼儿国学教育,从大学时候起,她就偶尔帮忙,现在已经专职在做这件事。所以经常会见一些国学大师,或者到其他地方学习与修身养性有关的课程。她也曾到庙里短修,住在山上,早上四点钟就起床早课,吃青菜豆腐,下午继续晚课,傍晚对着青山绿树静坐,日复一日,清心寡欲。

  她总在与我交谈的时候提起修行内心的用处,每个人都要按时排解内心的忧虑、无妄、烦躁,这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所以,她常常劝我读一些类似《大悲咒》的经书,或者是《轮回》这样的纪录片。

  安妮说得对,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见挫折和伤痛,每个人又因为成长环境、教育程度、内心修复能力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人能够避免不够友好的事情,但好在越来越多人愿意正视这些负面的状况,愿意面对它,治愈它。

  读书算是其中一个途径。《去爱》这本书里前半部分更像是一种引导,因为有太多大家熟悉的人物在讲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它是一个开始。到后面部分更像是朋友与朋友的对话,我读到“家排”、读到内心倔强但外表温婉的妻子如何疗愈家变(婚姻出现状况)、读到行走纽约的姑娘怎么找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读到成为一棵树一样坚强的归树姑娘,她们围坐在我的周围,来跟我讲述自己受过伤又用不同方法治愈的自己,那样诚恳又柔软,像是一块揉皱的白纱,被蒸汽烫过之后,变得那么平整和光洁。

  我想这里面的每个人代表了不同阶段的一个自己。童年创伤、少年冷遇、青年躁动、中年危机,我们逃避不了这些似乎能够概况人生的词语,至少我们可以接纳那个自己,去爱他/她,拥抱他/她,治愈他/她。

  这本书的故事里,似乎藏着轻柔和舒缓的音乐,伴随着这份舒缓里面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希冀:阅读这些文字的人,愿你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力量,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能够放手《去爱》吧。

  《去爱:心探索MOOK》读后感(八):爱是生活的内核,而非两性的专利

  这是一本说故事的书,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冯唐的。

  都说当代女文青,无一例外都爱冯唐的文字。这种周旋在男性、女性、爱情、性欲、灵与肉之间的作品剖析,就像一颗魅惑的毒药,用源源不竭的成瘾性虏获各种女人的芳心。男人可以只要性,女人不行,女人往往认为,爱与性,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至少不会没有交集。男人认为性就是吃喝拉撒般的普通生理需求,女人说,不,哪是普通生理需求,明明还有精神体验,我若对你没有爱,如何滚着上高潮?

  这就是赤裸裸的两性差异。冯唐很大胆,作为一个男人,他敢放下自己的身段,直面这种认知的冲突。“文字像重碱,字多半骚气躁动,隔三岔五就能看见微颤的大奶,喷薄的海绵体。少年还荒唐,读着读着,这些字给烧得,身子就暖了,烧到一定程度,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让人窒息,这时水又弥漫上来,沁人心脾,温润。”

  温润,是冯唐魅惑的武器。温润地描写爱与性,是他这篇专访中最出彩的部分。

  聊完了冯唐,我们再来聊聊赵子琪。书中给赵子琪这篇安排的标题是:灵魂不需要陪伴。

  坦白说,这种顺序排得挺是巧妙。在你上一秒还沉醉在冯唐对于两性的剖析以及自己对异性世界的张望之中时,这一秒,赵子琪出来了。她很自如地告诉你,哪有什么灵魂伴侣,灵魂根本不需要伴侣。婚姻破碎也不过是人情的变化,每个人都要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黑洞,要相信,无论离开谁,我们都会过得好,而且有能力过得好。

  所以说,与其沉浸于自己的患得患失与杞人忧天,赵子琪建议,那还不如做些身体力行的事情,学几门手艺。插花、刺绣、品茶等,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你会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经过了多少工序,多少环节,这些都是很踏实细节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智慧。

  把爱的心思投注于一个让你两眼发光的事情上,你的内心就会很祥和很充实,你会发现自己满满当当的,那种充盈感足以让你增加自信:本质上讲,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同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属于我们,会陪伴我们一生的。得知我幸,失之我命。这个世界,只有自己。

  再来说说龚琳娜吧。我对这个女人的印象,就是在各种舞台上唱各种奇葩的歌曲的奇葩女歌手。论好感,没有。可是这篇“心要特别开,爱情才会进来”的专访,却让我对她有了点赞的欲望。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特立独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你拥有的是更少的同伴,你收到的可能是更少的赞美而更多的批评。龚琳娜在唱《金箍棒》时,感觉自己就是孙悟空,按照猴儿的方式去表演。结果第二天收到了很多争议与批评,大抵不过诸如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神神叨叨、疯疯癫癫的。因为大多人觉得,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非学男人耍什么猴呢?!

  可是龚琳娜却说,这是我的自由。我要打破过去被框住的习惯,我要抛弃过去很多人推崇的所谓唱歌的技巧,我要打破这些束缚,我要重生,我享受这种重生的过程。就凭她这种洒脱的自在和重塑自我的勇气,足以令太多的人自愧不如。

  一个人的心开了,爱情自然而然就来了。龚老师就是一个特好的例子,老锣并不因她有点奇葩的特立独行而不爱她,至今为止他们依旧是拥有一段基础很好婚姻的两个人。或许吧,这就是所谓的欣赏与吸引。有道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这只是众多专访中的其中之三。你还可以从书中找到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生活。比如华语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比如资深家排师杨力虹,比如心性治疗作家素黑,比如优秀策划广告人李欣频……慢慢阅读下来,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是恬静,是我们很多普通人想要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困难吗?

  非也,是也。

  秘密在于,认真地去对待生活,而且是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认真地去对待生活,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个人物、每个事件,而且是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去爱它们。

  你可别以为爱只是两性关系中的专利,错了,爱是生活的内核,是贯穿生活的点滴。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本书的书名叫《去爱》了。

  ——去爱,哪怕片刻,哪怕瞬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