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精选

2021-05-17 02:13: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精选

  《冲浪板上的公司》是一本由[美] 伊冯•乔伊纳德 (Yvon Chouinard)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冲浪板上的公司》精选点评:

  ●非常非常hearty的公司,很value这样的价值观。也许Patagonia并不是一间完美的公司(不融资),但在现下社会里无疑示范了另一种商业可能性,小而美的路是否能走得通?跟朋友讨论过如果这间公司在中国诞生也许萌芽期就会被无数恶性事件给灭了。但也因此,Patagonia才显得更加可贵,活着还是要带着期望,期望商业社会能更规范和好。回到书本身,写得有点啰嗦,序也太长了。

  ●梦想去工作

  ●更多地是想一个要保护环境,要反对重商文化的政治型的书,而且,这些观点本身就非常的短视,比如油价很高,所以将来肯定全球化不行了,等等,里面标题很多哲学,但几乎都没有到哲学的程度。。。。。

  ●酷的公司酷的人,酷的生活方式。

  ●另类做企业之路,一种新的思考和启发,做企业不止是为了经商、赚钱,其实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可持续的方法。不为消费主义买单,但我却buying这种更具“价值”的观念

  ●patagonia官微了解到此书

  ●一个女性友好/高客单价产品终身保修/不需要上市的小众公司,实打实付出回馈地球,准备入一本实体供着,让我知道做生意还是有一个正向的榜样。另外看这本书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事,跟巴塔哥尼亚相比,中国的诸多企业家/商人简直是粪坑里的蛆,即便蛆上蛆下蛆踩踏爬到了粪坑顶端飞起来了,也就只是变成了一只苍蝇而已。所以要早日远离这个粪坑和这群苍蝇蛆

  ●这个版本的纸张看起来很不环保…

  ●看完不想消费了。。翻译不行,书的结构梳理的也不够清晰,理念和价值观倒是一以贯之的好。

  ●书里系统地阐述了Patagonia的创业历程和经营理念,真是商业领域的另类之另类。能够把关注环境作为公司的核心目标,并且身体力行、一以贯之,原来这样的企业是可以存在且能够获得成功的,感受到鼓舞和希望。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一):角度新颖,但是可能不是我感兴趣的书

通过产品变少降低成本也减少用户的选择,把单一产品做精比增加产品线更具有效果。

看到了外国人多重视环保,然后就是环保,以后要少买棉衣服了, 少买衣服,衣服对碳排放伤害太大了。

麻衣服对环境没有伤害。少熨烫,尽量风干,不干洗,不烘干。减少碳排放。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二):少有人走的路

  

2021年第7本书《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完。

感谢即友古寺有光的推荐。

本书的作者伊冯·乔伊纳德,是世界顶级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户外运动的先行者与坚定的环保急先锋。2001年,他参与创立了“1%地球税”企业联盟,1%地球税被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作为第一个自我强征地球税的公司,巴塔哥尼亚承诺将年销售额的1%用于资助环境保护事业。

本书可以看作作者本人的人生哲学,以及以此为延伸的巴塔哥尼亚企业哲学指南。一家成功的企业,往往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创业者本人性格特质的延续,在巴塔哥尼亚这家企业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览本书,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自身的理念,以及对自身理念的自信和想要传播这些理念的渴望。

巴塔哥尼亚如何从零起步一步步探索的过程我不想在这篇书评里赘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近乎偏执的对于环保,对于企业责任的追求,以及知行合一的行为。正如作者开篇所言,“我一直在避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商人。我是攀岩者、冲浪者、皮划艇和滑雪爱好者,还是铁匠。如果不得不成为一名商人,那我就要按自己的规则来。我们不曾刻意与墨守成规、压抑创造力的传统企业文化决裂,我们仅仅是在努力坚守自己的传统”。这种强烈的个人意志以及之后文字叙述钟所展现的强烈自信让我颇为倾佩。

世间的路并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每位成功企业家,乃至成功个体的成长道路与价值观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或许是相同的,就是那份永葆初心的精神。那份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理想在哪,在喜欢与擅长之间找到自己所爱的快乐。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清晰的感受到,,那种从容与淡定,那种自信与光芒。

本书整体打9分,推荐给对商业,企业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三):在死掉的星球上,没有生意可做

  实在是孤陋寡闻,这两年才开始听闻Patagonia,了解到他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鼓励顾客修补衣服,还成立1%地球税联盟,不由得多了一些好感和好奇。有这样一本创始人系统讲述其创业实践和经营理念的书,当然乐意认识这个公司多一些。

  读这本书的过程里,经常会生出佩服和触动,哪怕作为一个关注环境的NGO工作者,我也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感受到知易行难。而Patagonia的创始人伊冯•乔伊纳德可以把一个企业的环保理念做到以身作则、贯穿始终,不以盈利而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这样的探索实在是另类中的另类。

  atagonia奉行的使命是:“做最好的产品,杜绝不必要的危害,通过企业活动激发并实施应对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伊冯•乔伊纳德说:“如果关于如何解决地球危机的问题存在答案,那么,答案肯定是与这些词有关:克制、品质、简单。增长总是好的,这种想法我们必须改变,长肥和长壮显然有很大区别。”

  看来,企业并不是都只有追求经济利益一条路径,在环境与利润之间,也未必都是两难,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可能,会不会是自我限制了想象?伊冯•乔伊纳德就展示了另一种想象的可能:Patagonia永远没法做到对社会完全负责,永远没法生产出完全可持续、不造成任何破坏的产品,但它一直砸矢志不渝地尝试。

  或许,看看Patagonia的产品哲学,就能更好理解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了。要判断一件产品是否达到了Patagonia的标准,以下是每一位他们的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包括:谁需要它?有必要买吗?它耐用吗?它能修吗?它合身吗?它简单吗?产品线简单吗?是创新还是发明?它是全球性的吗?它容易保养吗?它有增值服务吗?它值得信赖吗?它有美感吗?我们只是在跟风吗?我们在为核心顾客设计吗?它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吗?它是有机棉吗?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吗?染料有毒吗?

  书中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详细的阐述,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满满的诚意。能够问出这么一长串的问题,还得解答好这些问题才行动,这显示了Patagonia的决心。伊冯•乔伊纳德有一句话,应该是对他为何如此坚持的一个注脚:“我对罪恶的定义与许多人有所不同。罪恶不一定是种蓄意公然的行为,它可以仅仅是善的缺席。如果你有能力、有资源,而且有机会做善事,但你却什么都没做,那可能就是罪恶。”

  这种一往直前的追问,直面问题的核心,促使行动层层推进。Patagonia在1996年就对其所有棉质衣服采用了有机棉,后来他们也采用回收的聚酯塑料瓶制作衣服,但它没有止步于此,比如,它还会关心生产出来的高品质衣服如果没被穿够就闲置怎么办,于是他们提供了一个折价交易计划,买回这些物品,在清理完毕后以合理的价格再度出售。对于坏的物品,公司也会有修补服务,其目的是鼓励尽可能久地使用。书中说:“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尽量生产可以实现闭路循环的产品,闭路循环的服装可以被不断地回收利用、再造成相似或者相同的产品。我们必须承担起责任,处理好每件走到其生命周期终点的产品。对我们的产品负责,即是对每件服装或装备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每样东西负责。这并不仅限于不对棉花使用有害化学品,或是以不牺牲性能为前提,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原料来生产(油溶性)聚酯。它包含所有元素:镶边和里布、染色和抛光,以及裁剪方法。它包括生产产品每个部件的工厂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社会影响)。”

  atagonia的环境哲学包含几点:1、过有检视的生活;2、端正自身行为;3、苦行赎罪;4、支持公民民主;5、做好事;6、影响别的公司。

  atagonia不只是在面对自己的产品是如此做,在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面向,也是极力行动,体现了极为细腻的作风,比如,从1980年代,他们就禁止在废纸篓上套塑料袋;邮件收发室重复利用纸板箱;努力只使用再生纸和回收利用的木制品;公司的“少开车计划”为骑车上班、搭伙开车上班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员工提供奖金;在公司开设有机餐厅;鼓励员工去参加环保活动,甚至还有实习计划允许员工带薪去环境组织工作2个月;Patagonia还对自己课税,将公司1%的营业额捐助到环保行动中,支持很多草根和一线的环保组织工作……

  这本书的书名直译是“让我的员工去冲浪”,“没人知道浪头何时会来。所以,只要起风了、浪头来了,就去冲浪吧”。这样性格鲜明的企业文化也让人耳目一新,此外,公司里有专门的儿童发展中心,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来上班;公司里没有私人办公室,大家都在敞开的空间工作;公司高管也不会有专用停车位,最好的停车位是留给燃油效率高的汽车的,无论车属于谁。

  我想Patagonia也并非完美,但他们在这个一切以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商业社会里,示范了另一种存在是有可能的。哪怕是对NGO或是社会企业来说,这家公司的经营哲学也值得好好学习。想起在生态农业圈子里常见的现象,有时食物的生态已经被长途的运输和各式塑料包装抵消了,如果能像Patagonia那样多问一问,多想一想,会否也能创造出另一些可能?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上,能看到Patagonia这样的同路人,也是一种鼓舞和希望。

  《冲浪板上的公司》读后感(四):《冲浪板上的公司》:苹果奔驰不是最好的产品,我们才是

  

查理·芒格一年能读一两百本传记。

我争取一个月读几本。

今天我带大家读一本传记,它会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产品是你眼中最好的产品?

苹果手机?

奔驰汽车?

如果从赚钱角度评价,这些公司都很合格。

例如苹果之前的“电池门”,“降速门”事件,给旧型号苹果手机降频,让其运行缓慢,甚至自动关机。

最新的报道显示,苹果公司将向受到“降速门”影响的iPhone美国用户每人赔偿25美元以结束一场在美国的集体诉讼。

奔驰汽车在中国发生的各种门事件也不少。

世界上的公司都号称”消费者是上帝“,”绿色环保“,“社会责任感”,可是有谁真正做到了?

有,且仅有一家。

世界最好的产品不是来自苹果和奔驰,而是来自一个上班时员工可以随时去海边冲浪的户外服装公司。

大部分公司的维保条款都写着,禁止客户自己拆卸修理,否则维保条款作废。

但这家户外服装公司,不但所有零售店的员工有修理技能,顾客也可以自己修理并且不会影响维保期限,为什么?

全球户外服装都是颜色亮丽,五彩缤纷的。

但这家户外服装公司,生产的服装里没有橙色外观的,为什么?

很多公司号称客户需求第一,但公司员工经常上网揭发产品质量内幕,声称不买自家公司产品。

但这家户外服装公司,招聘员工首选公司的真正客户,真正让客户自己生产产品,自己使用产品,为什么?

这个公司就是世界最顶级的户外品牌Patagonia巴塔哥尼亚。

你可能觉得巴塔哥尼亚这个名字很熟悉,没错,它是南美阿根廷和智利的著名景点。

公司的价值观是世界最环保的,他们坚信“我们对地球最大的善行就是尽可能长久地使用我们的物品”,生产最高品质,简单耐用,容易保养和修理,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产品,引导消费者尽可能长久地使用产品,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你可能会说,所有号称环保的商业公司都是洗脑而已,真的热爱环保,就不要开公司卖产品。

这就大错特错了。

你不生产,别人照样会生产,还用更加破坏自然环境的方法生产。

你用环保的方式生产产品,至少可以让你的顾客不去购买别人的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巴塔哥尼亚公司“做最好的产品”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今天我带大家读巴塔哥尼亚创始人的自传《冲浪板上的公司》(Let my people go surfing)。

伊冯•乔伊纳德(Yvon Chouinard)从小不爱学习,但是他很热爱户外运动。

15岁开始接触攀岩,从此热爱上了这个运动。

从此经常自己一个人或者和朋友开车去各处山脉攀岩,或者去海边冲浪。

1957年,刚刚高中毕业一年的他,就开始动手制作攀岩装备,例如岩钉。

他去冲浪的时候就在沙滩上捶打岩锤。

1964年,伊冯•乔伊纳德开始创业,和他一起攀岩的朋友们,自己制作各种攀岩装备,然后出售。

因为攀岩装备事关生死,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质量。

但是与同行不同,伊冯•乔伊纳德采用减法的理念,在不降低强度和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减少重量和体积。

因此生产出线条最简洁,重量最轻,但是却最牢固,功能最多的产品。

1990年代,公司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

在意识到全球自然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之后,公司开始越来越重视环保。

1991年,公司正式制定了新的价值观。

公司的所有决策都基于环境危机这个背景。必须努力做到不产生任何环境危害。

公司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

公司生产的产品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最小限度使用自然资源(包括材料,能源和运输)。

公司的使命是,“做最好的产品,杜绝不必要的危害,通过企业活动激发并实施应对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

那么公司是用什么标准来做最好的产品并杜绝不必要的危害(主要是环境危害)的呢?

公司生产的任何产品都得通过上面列出的标准清单。

可以看出,公司的产品设计符合极简主义,并能减少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

例如,“谁需要它?”,“有必要买吗?”,“产品线简单吗?”,“是创新还是发明?”,“我们在为核心顾客设计吗?”,这几条标准使得公司的产品只专注最重要的顾客,最不可缺少的功能,最广泛的用途,最有竞争力的创新。

公司生产的攀岩夹克,也可以在滑雪时使用。

这样即使在纽约的暴风雪天气,也可以穿在西装外面。

这样顾客就可以少买几件夹克了,因为这样一件夹克可以满足很多场景的使用需求,从而减少了对地球资源的浪费。

“它耐用吗”,“它能修吗”,“它容易保养吗”,这几条能大大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从而大大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根据木桶效应,一件产品的耐用性取决于最弱的零部件。因此公司设计产品时,要反复测试各种零部件,确保产品的零部件都是经久耐用的,没有短板。

我们平常买衣服可能很多时候因为拉链坏了就把衣服扔了。

公司生产的户外服装的拉链都可以容易被替换,这样拉链坏了可以迅速修好。

公司旗下拥有北美洲最大的服装修理机构。

公司培训零售店员工如何进行基本的修理。

公司鼓励客户自己进行修补,客户修补之后,质量维保期限也不会失效。

公司也一直在研究可以闭路循环的产品,实现闭路循环的服装可以不断回收,重复利用,再造相同或者类似的产品。

2011年起,公司提出100%回收销售的所有产品。只要客户不想要了,公司就回收,循环再利用。

“它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吗”,“它是有机棉吗”,“染料有毒吗”,这几个方面强调对消费者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公司发现,市场上大部份100%纯棉服装都是骗人的,都含有20%以上的包括甲醛在内的化学品。

而甲醛是有毒的。

而种植棉花本身,特别危害环境。

棉花仅占耕地的2.5%,使用的杀虫剂却是农业中杀虫剂总使用量的22.5%,杀虫剂总使用量的10%。

另外,棉花消耗水资源特别厉害,容易让土壤贫化。

竹纤维和木浆制作的人造纤维,制作时使用了毒性很强的化学品。

只有大麻和亚麻是最无害的天然面料。

公司去全球各地和农民签订协议,采购最环保的材料,并协助供应商减少环境危害。例如帮助阿根廷的农民控制畜群迁移,构建土壤,运送种子,加深植物根系,扭转阿根廷草原的沙漠化趋势。改进羊毛的处理过程,不再使用有毒的化学品。

对于制作服装的染料,一律采用德国制造的染料,因为这些染料的毒性最低。

另外橙色染料的毒性最强,所以公司生产的服装一律不使用橙色。

公司合作的染料供应商也必须重视环保,不能污染当地的水资源。

PVC有毒,例如T恤印花就需要使用PVC。公司一直在努力减少PVC的使用。

公司是最早开始使用再生聚酯纤维生产抓绒衣的公司。

为了真正保护自然环境,仅仅关心穿衣服可远远不够,公司也成立了致力于提供环保食物的公司。

现代食品的生产是地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上30%的可栖居地和70%水用于放牧和务农。

美国94%的饮用水含有一种除草剂。

公司希望引领可再生农业,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

公司采用美洲原住民使用的捕鱼方法,礁网捕鱼法,造成的碳足迹是最少的。

公司资助野牛养殖公司,希望恢复野牛的数量,用效仿自然的方式养育它们,恢复草原的生态,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经过测量,生态放牧确实可以修复土壤,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公司开发用一种根系最发达的作物肯扎来制作面包等食品的方法。肯扎的根系可以达到地下三米深处,抗干旱能力超强,减少土壤流失,减少肥料和农药消耗。

看看图中左边的肯扎与右边的普通小麦,根系对比多夸张?

除了追求环保的价值观之外,公司文化还有两个最独特的地方。

第一个理念是生产和消费一体。

公司雇人的首要原则就是雇佣公司的顾客。

自己员工就是自己产品的顾客。

第二个理念是工作,生活,玩乐三合一。

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只要能完成工作,员工可以随时从办公室走到海边冲浪。

公司建设了服务员工小孩的儿童发展中心。儿童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非常高,大部份都能讲多国语言。

儿童中心的孩子可以学习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

员工可以在公司和孩子共进午餐,陪着孩子一起午睡。

孩子经常可以自己去办公室探访爸爸妈妈。

母亲可以在开会时给小孩喂奶。

总结一下,

巴塔哥尼亚公司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公司。

制造最容易保养修理,经久耐用的产品,鼓励消费者长期使用,有问题尽量维修,实在维修不了就回收旧产品,然后循环利用。

巴塔哥尼亚的产品哲学,对其他行业有很多借鉴意义。

看了这本传记,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环保的供应链知识。

譬如不要看到标着100%纯棉或者有机棉的服装,就以为安全无毒了。

即使材料无毒,染料也可能有毒。

我们也尽量不要买橙色的衣服了,因为橙色毒性最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