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之旅2》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美国之旅2》经典影评集

2021-07-05 08:3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之旅2》经典影评集

  《美国之旅2》是一部由克雷格·布鲁尔执导,艾迪·墨菲 / 阿瑟尼奥·豪尔 / 杰梅因·福勒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之旅2》影评(一):或许成为一种类型片

  亚马逊上看的。最近各种下片的地方都打不开了。

  我没看过第一部,可是我觉得这个片挺适合娱乐时候看

  我就特别喜欢他们的歌舞,开心的很,不过说起歌舞片,还是应该推荐Spike Lee的歌舞。甚至在想能不能有类似宝莱坞那样或者lala land那样的片,让舞蹈、歌唱更多些。前几年参加亚非联欢活动时,台上的非洲朋友歌舞一起,台下的非洲朋友马上也坐不住,立马就起立扭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就跳上舞台了。节奏和身体动作,还有放松的心态真的是我们汉族不具备的。或者说这是礼教文明留下来的弊端了,譬如要是我扭起来,那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坐着得了。黑人小姐姐得臀腰比,那真是没得说,我反正是看的挪不开。

  服装设计也特别棒,每件衣服我都觉得好漂亮。黑色配金色真是有着绝妙的感觉,好比是肉类的油脂混合了米饭。

  关于影片的中心思想吧,我觉得也没毛病。富二代从天降,这种爽片开头,但是缺也没有那种纸醉金迷的铺展,而是一笔带过,换讲了追求自己。虽然说教感略强,但是这个片真是练阅读啊,听力肯定是练不上了,差的太远,光看字幕都得暂停一段一段的品。

  卡司阵容之强大,里头有三个终身成就奖的演员呢?加上片尾花絮歌王献唱。真是黑人全明星阵容了。

  《美国之旅2》影评(二):延续第一部老梗,新瓶装旧酒

  1988美国喜剧片《美国之旅2》,定级PG-13,豆瓣评分5.3。

  原班人马时隔23年推出续集,第一部中几乎所有大小角色全都回归了(除了第一部中的皇后角色以外),由衷感慨的是“岁月催人老”,所有角色全都老得不成样子了。

  这是一部纯黑人电影,在我印象里本片中没有白人角色,是一部像《哈啦大发师》那样的全黑人电影。

  我很喜欢本片的英文片名《Coming 2 America》,2和to同音,一语双关,类似的续集片名在影史中有过多次,我很喜欢。

  虽然中文片名仍是“美国之旅”,但是美国的剧情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男主国家,中途去了两次美国也都显得出师无名,纯是往片名上靠的剧情设计。

  本片致敬了第一部的所有梗,第一部的几乎所有梗几乎都能在本片中找到,对于熟悉第一部的观众来说,会觉得挺有意思,因为遥相呼应嘛,但如果没看过第一部而直接看本片,几乎看不出笑点。虽然续集堪称“老梗大全”,但却没诞生什么亮眼的新梗。

  上世纪好莱坞当红黑人喜剧巨星艾迪·墨菲又老又臃肿不堪,没法看了,搞笑功力全无,标志性的呲牙笑也没了,只是一个延续续集的角色罢了。

  续集的爱情戏复刻了第一部的模式,毫无新意,仍然延续的是第一部的包办婚姻、自由恋爱、最终父亲认可的套路。

  续集整体感觉没什么新意,非常套路化,是好莱坞续集中常见的时隔多年才推出续集的那种“闭门造车”式的、套路满满的、没什么创作热情、炒冷饭式的、新瓶装旧酒、流水线式的、榨干老IP的续集构思。

  续集中有多处歌舞桥段(第一部没有歌舞音乐元素),看起来似乎引入了很多美国演艺明星出演,但由于我对美国流行音乐歌舞圈不熟悉,所以走马观花、过眼云烟,没看出什么亮点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美国之旅2》影评(三):For the culture

  评价这部电影必须从男主角 Eddie Murphy 说起

  不夸张的说 若是要任何一个现役脱口秀演员列出他心目中的前三 Eddie Murphy 必在其中

  引用 Dave Chappelle 的话

  “ Eddie 可能是所有脱口秀演员里 好笑的最浑然天成的人 “

  1961年 Eddie Murphy 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

  他15岁时接触到了另一位黑人脱口秀传奇 Richard Pryor 的喜剧专辑 从此触发了他作为一个脱口秀演员的意愿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 ”天才在人生早期就找到了自己归宿“ 的例子

  15岁的 Eddie Murphy 已开始客座纽约各大脱口秀酒吧

  17岁时 他虽远没功成名就 但他已经如下向陌生人介绍自己

  " 嗨 我叫 Eddie Murphy 我是全纽约最好笑的 Motherf*cker "

  纽约的脱口秀圈是全美 不对 是全世界脱口秀圈的终极战场

  如果你可以在这里成功 即使你从没上过电视或龙套过电影

  你心里已知成功迟早会来

  80年代早期 Eddue Murphy 被制作人相中 加入到了当时家喻户晓但却越来越平庸的 Saturday Night Life

  Eddie 的才华终于被放到了一个全国性的平台上

  后事可想而知 他一炮而红 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创造了SNL这个节目最后的巅峰

  这时候的 Eddie Murphy 也才不过20岁

  随后他的事业顺风顺水

  1983 年 23岁的 Eddie Murphy 发行了他的第一张格莱美获奖的喜剧专辑 <Delirious>

  1987 年 27岁的 Eddie Murphy 发行了他的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喜剧专辑 <Raw>

  <Raw> 的北美累计票房为5千万美金 是脱口秀电影票房的历史第一

  即使不算通货膨胀 这个保持了34年的记录未来估计也很难有人能打破了

  记录的追赶者 如今世界(票房成绩)第一的脱口秀演员 Kevin Hart 包装自己为 Comedian Rock Star -- 摇滚喜剧明星

  当然 Kevin 也会第一个告诉你 他 Comedian Rock Star 形象概念的灵感来自于 Eddie Murphy

  Kevin 的原话为

  “ 脱口秀男演员的形象多为 搞笑+扮丑 顶多有个 搞笑+可爱 而 Eddie Murphy 的出现让所有脱口秀演员知道了原来我们还可以是 搞笑+性感 ”

  Eddie 在两部喜剧专辑里有他标志性的皮衣皮裤

  但他平时的穿着打扮也充满了80年代摇滚巨星的Swag

  下面是几张当年 Eddie 参加深夜秀的装扮

  Eddie Murphy, Host Johnny Carson on June 24, 1983

  Eddie Murphy, Host David Letterman in 1986

  Eddie Murphy, Host Arsenio Hall in 1989

  从SNL一炮而红后 Eddie Murphy 便转战电影市场

  他与派拉蒙影业合作 在当年推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 且成为日后经典的影片 包括:

  <48 Hours> 1982

  <Trading Places> 1983

  <Beverly Hills Cop> 1984

  <The Golden Child> 1986

  <Beverly Hills Cop II> 1987

  关于 <Beverly Hills Cop> 多说一句

  当年 Chris Rock 还是纽约脱口秀场一个小罗罗

  一天早已功成名就的 Eddie Murphy 造访了当晚 Chris 有表演的脱口秀酒吧

  Chris 回忆道 他见到他偶像时激动不已 并表马上表达了他的敬仰之情

  随后 Eddie 便问当晚的经理 Chris 什么时候上台

  在得知 Chris 要过一段时间上台后 Eddie 便直接告诉经理说

  “ 现在就让他上!”

  随后 Chris 表演 Eddie 大笑

  第二天 Chris 就接到了 Eddie 助理的电话要他去洛杉矶

  Eddie 新电影里有个小龙套要给 Chris 出演 机票酒店已帮他订好

  Chris Rock 的原话为 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住高档酒店 第一次出演电影

  第一次 “ Have some white p*ssy "

  当然在1988年 Eddie Murphy 还推出他集大成之作 也是此片的第一部

  <Coming to America>

  此片的主线故事来自 Eddie

  他邀约了好友 Arsenio Hall 一起出演

  导演则是先前在 <Trading Places> 合作过的 John Landis

  影片以约3千6百万美金的预算 在全世界款卷约3亿的票房 派拉蒙再次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此片的分级是 R

  电影还拿到了两项奥斯卡提名 -- 最佳服装设计 和 最佳化妆

  影片中 Eddie Murphy 和 Arsenio Hall 均一人分饰多角 两人的喜剧天才展露无遗

  Randy Watson 和他的 Sexual Chocolate 乐队在二十多年后仍是万圣节最热装束之一

  不夸张的说 影片中的情节及台词已深深嵌入美国文化之中

  就好像作为80后 如果一位我刚遇到的新朋友连 “ 天下武功出少林 ” 的哏都不知道的话

  我想我和他应该是很难成为朋友了

  而在 Eddie 最近的访谈中提到

  正是因为他发现过了30多年 <Coming to America> 任然有如此多狂热粉丝的追捧才使他萌生了创作续集的想法

  其实我猜 Eddie 有了之前多部续集电影的尝试后 他内心应该比谁都清楚续编自己经典的利弊

  当然我想在此时重启此片的真实的原因必然是复杂且涉及到各方利益的 在这里就不深究了

  先回到80年代末 年轻的 Eddie Murphy 在不到30岁是已经站在了好莱坞的顶端

  可以拿到的荣誉已经拿全 每天一起开趴的也全部都是当时美国各界的顶流如 Michael Jackson, Mike Tyson

  而没想到进入90年代后 Eddie 迎来了事业长达30年的低谷......

  虽然期间他也有贡献出几部绝世佳作如

  <怪物史莱克> <Dreamgirls>

  但其他大多数作品则是票房口碑双扑街的产品

  2015 年 Eddie Murphy 在肯尼迪中心荣膺 ”马克.吐温 美国幽默奖“

  此奖应该是对美国喜剧从业者最至高无上的表彰

  1998 年的处女奖颁给了 Richard Pryor

  2019 年的最近一次奖项颁给了 Dave Chappelle

  一位承前 一位启后

  而从2015年的颁奖典礼起 无数脱口秀演员和普罗大众就在期待 Eddie Murphy 重归脱口秀舞台

  Dave Chappelle 曾说

  ” 如果 Eddie 重回舞台 我愿意付出比我自己脱口秀两倍的价格去看 即使这场秀很烂 即使最后我只是花钱去看他随便讲点七七八八 “

  Eddie 自己也一直说他有回归脱口秀舞台的计划 但至今他仍未在任何公开场合有过表演或练习

  等不来 Eddie 重归脱口秀舞台 但作为他的影迷 总算等来了 <Coming to America> 的续作

  虽然我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续集大概率是要扑街

  但看到原班人马悉数回归时 我内心还是一股暖流升起

  电影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一部打打闹闹最后颂扬美丽尖独立自觉意识的合家欢

  除了原班人马外

  Trvor Noah / Tracy Morgan / Leslie Jones / Michael Blackson / Luenell 等喜剧大牌出演捧场

  Morgan Freeman / Wesley Snipes 两位泰斗级的黑人演员友情酱油

  Salt-N-Pepa / Davido / Gladys Knight / Rick Ross / John Legend 等一众音乐人也甘愿龙套

  其中 John Legend 还献唱了主题曲

  这么豪华的龙套阵容足以说明第一部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如今美国政治正确的风气愈发严重 脱口秀也许是最受影响的艺术类别之一

  Eddie Murphy 当然的喜剧专辑在如今怕是要被批判的体无完肤

  每每看到 Eddie 为了宣传上节目 他的三言两语依然让我觉得风趣至极

  在沉淀了30年的人生起伏后 如今 Eddie 自然平淡的侃侃而谈

  已是脱口秀这门艺术的巅峰之作

  我相信也期待他能有朝一日重回脱口秀舞台

  不为别的 For the cultur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