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读书养成过程和方法。
”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也许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最正确的“废话”。
如果说的再绝对一些,那就加个补充:没有之一!
可遗憾的是,我们说这个道理的人,通常都不太了解关于读书和学习的真相。
说的直接点,就是因为不懂,才会理直气壮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种现象几乎可以推广的然和领域,不懂得永远不会知道做好一件事背后的原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对学习和读书的体验,并真实的揭露我的“假装读书养成过程和方法。”
01、认知一定要实践后,才可能真正建立
昨天和一个刚提了辞职的前同事聊天,她主动给我反馈:
“两年前你就劝我换城市或换行发展,直到最近我才明白你之前的意思。”
并表示:“要是早知道不就好了,这两年的成长会快一些。”
其实,这就是成长的真实路径,没有谁能不经历后悔而成长。所以,这两年的时间,对她今后的发展也许是一段非常好的体验。
平心而论,任何领域的认知升级,都是一段行动、受阻、失败、后悔,继续的过程。
学习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今天我们讨论的学习可不是应试环境下的学习。
我更希望帮助大家了解一些,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和方法。
提到读书和学习,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但,如果想把书读通、读懂就需要一个长年累月的“后悔”之旅,还有一个现实就是,这段旅途不是短途,而是一段漫长的艰难之旅。
只有经过这段路途,才可能获得慢慢的能力增长,而且你也很难一步到位,因为在学习的路上永无终点。
02 会“装”,才是学习任何技能的敲门砖
说完了吓人的事实,再来和大家说说我觉得有效的”假装学习方法论“。
提到假装,我想到查理芒格说过一个故事:
“故事好像发生在俄罗斯,几个人看到有两个人在哪里非常奇怪的干着手里的活,都是出工不出力。
于是,这两个人就好奇的问:“看你们几个干了半天的活儿,也没啥成果,你们究竟在干啥?”
你猜干活的人怎么回答:“咳,总在干活老板也不给工钱,所以,我们几个就商量着,干脆我们就假装干活,他们也假装给我们发工钱,这样大家谁都不亏。”
我们当然不支持这种心态,但是假装干活、假装发钱,在这里确实是对双方都没有价值的选择。
可是,在学习领域,其实你是可以学习这个“假装读书法”,而且慢慢的你就会被这种假装所改变,变成一个真正的读书学习高手。
说了 这么多,究竟啥是假装读书法呢?
无论你现在是否喜欢读书,你都可以随身带一本你喜欢的书或你想读的一本书。记住,到哪都带着。即使从来都不读,也要都带着。
慢慢你就会开始翻阅你带的书,哪怕利用瞬间翻了一页,看了几个字也是有价值的。
你知道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吗?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就是身边的人就会给你反馈。一方面有人会说你虚张声势,但同时你一定会获得认可和肯定的评价。
正是这些正面肯定会慢慢的让你愿意多去带书,更会激励你去多读几行。
随着时间的积累,你会发现你读书的能力和决心会被这个习惯性的动作所塑造。
只要你能养成这个“假装读书的习惯”,你就已经上道了。
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你一定能成为会学习、爱学习的“学霸”。
不瞒您说,我就是这样一步步从不读书、到只买不读,再到又买又读,到现在可以享受的阅读。
这种体验,真的非常美妙,希望你也能尽早体会到。
03 只有摆脱巨大的万有引力,才算学会了
不知道,看完这个看似很傻的方法,你有啥评价?
无论大家如何评价,我都虚心的接受。
我只想说这是我实践之后,确实有效的方法,也欢迎听到你更好的方法。
这个方法要想有效,你还必须要面对一个巨大的现实鸿沟:从你能够假装读书开始,这一路你需要不断积累势能,还要解决很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直到你的能力足够摆脱“你现有环境给你制造的万有引力”之后,你才算学会了这项技能。
而这个过程更像这样一句名言说的一样:
“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天为它添上一股新索,很快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
希望今天的这个笨办法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大家的指正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