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锦集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由中国致公出版社著作,39.80元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漫画风格,读懂历史,故事有趣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通过漫画形式,讲述古代历史上十位鬼才的成长逆袭史,鬼谷子:我就是逆天的存在;张仪:忽悠不死你,我就不叫张仪;蔺相如: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司马懿:是戏精本精没错了;姚广孝:大明第一妖僧,舍我其谁;王翦:高手出招,一招致命啊;蒯通:只要有才,到哪都有舞台;祢衡: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贾栩:燃烧吧,最强大脑;袁天纲:人在江湖走,从未失过手;辜鸿铭:我无意与众不同,奈何个性出众。
本书中头号鬼才是鬼谷子,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法家、阴阳家,更是大教育家。鬼谷子的徒弟众多,都是天下闻名的人物,有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等人。
这套以漫画说历史系列,既严肃又活泼,均以我国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运用漫画的方式将其萌化,同时用真实历史的方法提料史料,运用通俗搞笑的语言将我们从商朝到清朝的历史人物一一道来。由于用语简单,无论年龄多少都能看懂;而画中的语言和风趣诙谐,使得学生或成人读之也不会觉得历史久远的人物可爱风趣。其中运用了许多有趣的历史冷知识和现实梗加上独特的画风,相信即便是对历史毫不懂的人读完也会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这本书通过搞笑的漫画风格,以及有趣的语言,来表现名人传记,阅读名人的人生。读历史,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而《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刚好是读历史的创新结合点,书中的古代名人鬼才的故事,写得别开生面,画的赏心悦目,读来令人欢喜。
精彩的漫画,特别适合这个时代的快节奏,繁复的文字不如漫画给人轻松的感觉,一目了然,读书不累,而且还特别有趣,这就是这本书成功之处。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这本有趣的漫画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历史,这种模式特别好,易读而又有趣,读起来轻轻松松,还能收获很多历史文化知识,古人的智慧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寻得人生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二):只要智商在线,天天都是好日子
韩明辉著《鬼才是怎样炼成的》以其奇妙的构思,展现了人的多样性,要么是英雄,要么是丑角,总能在社会进程中找到自己的模样。全书从茫茫的史海中钩沉了十一位或陌生、或熟悉的人物。即使在历史教科书中,他们的存在也如同一桌好菜中的土豆丝抑或花生米,绝对比不得是糖醋鲤鱼、东坡肉等“硬菜”,在开胃之余,不仅没有华丽的卖相,也没有油腻的滋味。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适合小学高年级文化水平以上的读者阅读,在他们人生观形成的最初阶段,此书不仅不是教你如何算计,而是告诉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你伸出食指时,你会发现其余四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力量上,都实实在在地指向了自己,我所希望施加于别人的指责与伤害,将以数倍的可能性反施于自我。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将张仪的定台词写作“忽悠不死你,我就不叫张仪”。通观这则故事,读者会发现张仪以喜剧的姿态登场,却以悲剧的影子谢幕。应当说,张仪一辈子就在与智商严重缺乏的楚王打交道,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屡屡将楚王带进了坑里,可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在宠爱自己的帝王不再把握权力时,他的处境是危险的,即使能延续自己的胡说八道,但是大家,至少智商在线的同僚们已经对其有了不好的风评,他能做的只是尽快离开是非地,可是换了一个环境,由于天性使然,或者说是路径依赖,他只能故伎重演,再也无法找回当年的辉煌。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还将告诉我们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的,据说张仪、苏秦、庞涓、孙膑都有一位共同的师傅,他的名字叫鬼谷子,或许书名的诞生还是受鬼谷子其名的启发。鬼谷子的厉害,不是说他做了某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在于他的弟子确实很争气,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鬼谷子,被作者夸奖成学霸级人物,其实从今天的视角,他只不过在游说与权谋方面可圈可点,在动手不动嘴的时代,的确是另类般的存在。客观地说,鬼谷子近鬼而远人,无论是成为他的弟子,还是遇见这样的名师,其难度不异于九天揽月。但值得推敲的是,鬼谷子的真实存在性,并没有从考古以及史书记载中找到充分的证明。正因为年代久远,为后来人的想象附会提供了丰饶的土壤。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鬼才是怎样炼成的》:大忽悠张仪的名利场
这哪里是“鬼才怎样炼成的,这是看鬼才怎么欺负人的!看纵横家张仪忽悠楚怀王,真是有起死回生的法术一般。第一回合,为了破坏楚国跟齐国合纵,那可是他师兄苏秦的伟大主张呢,当时六个小国合纵对抗大秦国,秦国不敢同时招惹齐楚两国,便派张仪出使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只要跟齐国断交,秦国将割六百里土地献给大王,还嫁女儿给楚王。大国突然示好也就算了,还割地示好,这背后肯定有猫尿。天下没有白捡的便宜,做人真不能贪意外之财,因为意外随后还会来。但是,楚怀王太想要那六百里地了,于是他被忽悠了。要说楚怀王身边也有人才,那就是陈轸,他看破了张仪的底牌,知道这是个骗局,楚国压根赌不起。他告诉楚怀王,一旦跟齐国撕毁盟约,秦国就会拉笼齐国连横(大国接笼小国一起去欺负别的国家,叫连横;小国联合小国抱团取暖来对抗大国,叫合纵。当时鬼谷子的两个高徒张仪和苏秦,一个支持连横,一个支持合纵)。陈轸说一旦秦国跟齐国连横,那楚国就会孤立无援,不仅拿不到秦国的割地,还很快要挨打呢。陈轸见楚怀五仍然贪图秦国的割地,不得已又献一策说:先假装跟齐国断交,拿地割地再真的断交,也为时不晚。他相信是拿不到割地的,所以用了个缓兵之计。不料楚怀王”迷之自信“,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后来齐秦结盟后,楚怀王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一口恶气郁结成仇,此仇不报非君子,发兵攻打秦国。此时陈轸也有献良策,他劝楚怀王割地贿赂秦国,然后联合欺负齐国占地盘来补偿自己的失地。但是这样的良策仍然劝不了楚怀王。有句话讲,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一点在陈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楚怀王又给了张仪再一次忽悠自己的机会。
这第二次忽悠,估计楚怀王更内伤了。楚国打不过秦国,于是准备割地求和。秦国说我拿武关以外的土地跟你交换黔中之地吧,楚怀王说,你把张仪给我,我把黔中之地白送给你。原本秦国想要地又有点舍不得张仪,但张仪自己想好了对策于是自荐去了。张仪一去就被楚怀王投进监狱,但是张仪想办法给楚怀王的老婆郑袖吹了歪风,说秦国准备送美女来置换张仪,到时候你就要失宠了。这女人也笨,你直接杀了张仪就行了呗,她却是用各种招数逼楚怀王释放了张仪。于是张仪完胜,成就千秋大忽悠霸业。
我对鬼谷子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之心,但是作者韩明辉匆匆收尾了,所以吐槽一下,真没看够。《鬼才是怎样炼成的》以鬼谷子展开,然后也带来了他的几个著名学生的鬼才事迹,我发现韩明辉眼很毒啊,把这些鬼才都看破了,娓娓道来,讲得妙趣横生的。他是特别适合研究人和讲述名人历史的,虽然把鬼才们讲得有一点点八卦的味道,但是真相还是有很多,且解读的故事是真的很有趣,读起来特别舒服特别欢喜的。但我还是觉得,作者讲孔子是讲得最好的。
读了《鬼才是怎样炼成的》,我有勇气出去社交了,特别是一些文化人扎堆的地方,我有话题和谈资了。真的,多读韩明辉,他的作品特别适合搬到社交场合吹一吹自己的历史知识哦,而且他的语言风格,幽默灵动,可爱中透着思想,妙趣中透着历史,搞笑中透着知识,很通透的,适合各种场合去笑谈去露一点学识哈。
《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四):《鬼才是怎样炼成的》:这里有奇诡计谋之士,特立独行之人
如果提到“奇诡”这个词,那么很多人必然一定会想起“鬼谷子”这个传奇的人物,在历史中,我们也许无法定论这个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但是很明显,类似鬼谷子这样的人物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然而,这些不经之谈在很多场合下其实都是“谈资”而已,而韩明辉的《鬼才是怎样炼成的》却以正史的资料为基础,以戏谑的方式来讲述,无论是人物插图还是语言对白,尤其是给每一个人物的概括,精准又别致,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实在是闲暇读书的第一选择。
被称之为“鬼才”的这群人或许在历史教科书中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是在茫茫史海里钩沉出来的这11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存在,鬼谷子这逆天的存在,他的对白是“我的读者手牵手可以绕地球八圈”,哈哈,一句如此自信,但是确实又实在无法辩驳,因为在任何一位历史留名的谋臣或者武将的背后,似乎都有他的存在。像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孙膑庞涓,他们都是师出同门,都是鬼谷子的徒弟,虽然说这样的内容不是重点的意义,但是毕竟鬼谷子绝对是学霸级的存在,从学术的角度来讲,也许与同时代的人有所不同,但是这样的奇谋诡计层出不穷的年代,的确是他的天下。所以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他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但是他所教导的徒弟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漫画版的趣味性,加上历史和野史的结合,“鬼谷子”这个人物作为开篇,读起来就饶有趣味。当然,你要是觉得这本书仅仅只是一个萌贱萌贱的人物漫画,那就错了,这里的内容其实不仅仅只是如此,在人物的对比之后有很多趣味的历史知识讲解,像鬼谷子的称号配图上就来了一句话:鬼谷里有鬼吗?边边上的鬼谷子怼了回去:那鱼香肉丝里有鱼吗?老婆饼里有老婆吗?在这段对话后面则附上了细心的小贴士,“子”,其实是对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后来的时候,古代对于学派中创始人或者有杰出成就者也有了类似的尊称。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等。所以,鬼谷子其实也是如此。
说完他们的老师,应该说说弟子了吧?比如张仪:忽悠不死你,我就不叫张仪。硬生生把楚国从一等一的大国忽悠成一败不起的弱国,硬生生一文不花将敌国变成盟友,在战国时期,张仪开启的正是“大忽悠模式”,楚国国君楚怀王就是最惨的那个仔。齐楚联盟的离间在历史上是重大转折点,而且这一切只有张仪的几句话而已,枪舌如簧也不过如此,在这个事件上配上了张仪的内心独白:一天不搞事,生不如死。再配上双手扭动,腰肢摆动的姿势,哈哈,张仪在那个时代的叱咤风云也不过如此呀。在他们之前的历史还有好多,很多时候都是以对白来解答的,这样的萌贱对话加上图画,自然是让人读来捧腹大笑,又在不知不觉间被科普了历史知识。
如果仅仅只是科普知识,你就小看了韩明辉的《鬼才是怎样炼成的》,因为这里其实是以人物为主线,然后从人物的故事情节这里着手,以此来梳理历史的脉络。像鬼谷子这一章,讲述的内容就是他和弟子之间的故事,然后将这些历史人物串联了起来,历史在这里碰撞了。讲张仪的时候,则是以张仪游说六国为主,从他和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对话着手,将自己和楚怀王、亲王、苏秦、陈珍之间的故事串联起来,脉络上则很清晰,同时加上明显的历史小贴士,这样的故事读来简短有趣,又脉络清晰。
除了这些人纵横家之外,这里还列举了三国时的贾诩,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不怎么明显,但是从张绣的角度来看,他和曹操的几次作战,贾诩屡出奇谋,实在是建功居伟,所谓“鬼才”不是“奇诡”而是审时度势,对形式做出命中核心的判断,再后面的袁天纲,“推背图”让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居高不下,从来都没有预测错过,这样的鬼才实在是让人赞叹,所以这里的点评是“人在江湖走,从未失过手”,也确实,历史的大事件,倒真的神奇地都命中了。后面的姚广孝、辜鸿铭,在他们的时代,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这样的人被称之为鬼才,确实有作者选择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