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飘荡的那几年
2016年9月26日,一架东航飞机落地布里斯班机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来到离家八千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完全陌生之地,并且还要在这里生活好几年。不得不说,心情是激动中带着几分恐惧。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我会在这个地方,这几年时间里,经历那么多起起伏伏并且帮助我成熟的事情。或许有人会猜测是不是经历了什么大事情啊,或者人生巨变之类的。其实并没有,只是因为本人从小都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之下,虽然说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父母对我的很多需求都会满足,并且从小因为父母望子成龙所以对我的管教或者说控制是很严苛的。因此,本人直到出国落地布里斯班时,思想和心里依然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或者换句俗话说就是不懂人事。这一点,恰恰就是导致我后续的几年经历起起伏伏的很关键的一点心理因素。
因为父母从小就把我当做手中宝心头肉,所以这次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自然是很担心的。因此在来之前就联系好了一家homestay(寄宿家庭),但是毕竟费用极高,所以只住了一个月我就找房子搬走了。自此之后,我正式开始了脱离父母的独立生活。俗话说的好,穷家富路,因此出国前妈妈给我换了一万澳币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或者交一些学费之类用的。然而,对于一个从小被严格教育长大且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一万澳币约五万人民币,这是一笔巨款了。出国后瞬间感觉自己自由了,释放了,每天就是跟语言班里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或真富二代或假富二代的学生们吃喝玩乐,买一些鞋子,衣服之类的。结果可想而知啊,几万块很快就花完了,那这些所谓的朋友同学自然也就不带你玩了。打工!
说到留学生打工,这是很多同样海外学子的辛酸泪了。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以为是感动的泪汪汪吗?不,绝对不是。而是背后捅一刀,疼的你泪汪汪,心酸的泪汪汪。还记得,刚到澳洲时什么都不懂,天天瞎吃,瞎玩,瞎买,一个多月就把钱花完之后。害怕了,着急忙慌的找兼职填补饥荒。第一份兼职,中餐厅端盘子,刷盘子,这个工作想必是70%留学生开始海外读书兼职的第一份工作了。9块钱澳币一小时(约莫45人民币)或许很多朋友会说了,四五十一小时的工资不低了,但是列为,你要明白一点就是我赚的是澳币,花的可也是澳币啊。很低很低工资了,澳洲法律规定,那一年最低工资是16 17澳币一小时含税,这样一对比各位就知道这一份工资有多低了。不过好在一点就是,管吃管喝,这样每天还能省一两顿饭,不用自己做了。那时候觉得有一份收入就不错了,是个好的开始。总觉得,踏踏实实干活,老板会一点点加工资,那个时候还赶上老板想开分店说会调老员工过去这样那样的,其实也就是画饼罢了。那时候读语言班周一到周五白天八点半上课,下午三点半下课,五点半上班,周六日一整天班。约莫,可以上三十个小时出头,一周三百多澳币。可能自己的一些原因,或许是懒,或许是害怕去尝试新的工作,就这样一点点工资就安于现状愣是干了一年半,直到离开之前,工资也只加到12澳币一小时。为什么离开了这家店呢,因为那时候老板招了以为很漂亮很漂亮的小姐姐来上班,起步就给了15澳币一小时,关键是几个月了什么都不会做,整天就是老板找来聊天逗趣的。要知道,那时候后厨的炒锅师傅也才一小时16 17澳币,但是可比前台工作累多了。于是我们一起撂挑子辞职不干了,这时候就怵头了,要找新工作了。因为我所读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正赶上当时一家小酒店在招客房清洁于是我就这样的申请到了这份工作。这是我在澳洲的第一份正式合法的收入。从这份工作之后,我的经济压力小了一些。
我这个人可能就是从小被家里宠坏了,虽然说有过打工经历了,但是怎么说呢,知道赚钱不容易了但是不长记性。身边有留学朋友的人应该知道,国外读书其实很无聊的,本身这国外社会,娱乐活动就少,晚上更是没地方去,无非那么几个选择,酒吧,打游戏之类的。我也不例外,很无聊,或者说精神上很空虚。那么我干什么了呢?既不是去酒吧,也不是打游戏,而是迷上了看直播! 而这个看直播,可就是我后续一系列把原本既定好的路一路走偏的开始,一直到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