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悠然,难得清闲
今天本就不是伤感的一天,优哉游哉地起床,玩玩手机就去外面吃大餐。心满意足的回来也没有什么烦恼的事,很多时候我讨厌自己悠闲的样子,因为太悠闲衬托得我碌碌无为。本就是凡人,在周末喘口气是理所应当的事,这般矛盾的想法一经出现,就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肯离去。
悠闲是好事吗,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符合,毕竟人生已经定型,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年少的劳碌换来此刻的悠闲,合情合理。可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在这个内卷日益严重的年代保持悠闲,怎么看都不合时宜。
我挺喜欢不合时宜这个词的,从《苏东坡传》中苏轼问妻子自己身上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那就是不合时宜。我对悠闲的看法和苏轼先生的性格观念一致,虽没有他那么乐观豁达,但对生活还是抱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坚信着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我不总对未来怀持着极大的焦虑,所以我可以在适宜的时间里保持悠闲。
国人活的太累,勤奋使我们民族富强,勤奋使我们文明长久不衰,勤奋已经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无论去往何处,我们始终是这个地球上最勤劳的民族。在过往,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换来了和平安定,试问谁不想过安逸悠闲的日子,但他们别无选择,在当下,紧迫的生存压力已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活得很累的前提下是愿意用劳动换来好生活的心愿。勤劳的中国人甚至不愿意休息上一两天,更别说有悠闲的心态。
在这个周末,同学拼命地补作业,没作业的就学习,学累了就出去运动,像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发条机器人,转动个不停。亲人朋友也是,在朋友圈子晒出自己拼搏的照片,记录着忙碌的一天。生活到处充满焦虑,到处制造焦虑,这氛围感染了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各自的欲望不断拼搏。思来想去拼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创造后来的悠闲生活,人生绝不是简单的两部曲,上半生劳碌,下半生安逸,这两种音调看似不和谐,但穿插在生活的协奏曲中无比动人,才能完美地诠释生命的意义。
悠闲不是放纵,一方面不广为提倡,另一方面也没必要视为洪水猛兽。人生漫长的很,如果不是别无选择,为什么要让自己那根弦拉得那么紧,不努力就落于人后,但人生是长跑的马拉松,在背后的风景说不定也十分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