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日]太宰治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失格》读后感(一):助眠神器
这本书看了几页我就知道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因为我觉得既然这么多人追捧,那它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果不其然啊,这真是一本助眠神器,每次看二十分钟就困意袭来,我用了12天才把它看完。
一个人把自己的不负责任写的这么阴郁做作也是蛮厉害的,过分矫情。哎,不喜欢不喜欢。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人间失格 大正和昭和时代下的矛盾体
读的是童潇骁 北京联合出版社的版本 豆瓣上评分最低的一本
然而然而 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折价书籍
翻译阅读上并没有带来不畅快
一共收录六目录
我看了人间失格 一目录 字数不多 约莫两小时
因为之前看了《东京百年史》,所以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小说家多少带了一点世界社会影响的眼镜去看 也便使得对这样的小说或者是作者本人近乎狂魔毁灭而没有衍生出救世反抗的力量 并不那么追随的心境来
那个时代 阴阳怪气 慌乱矛盾 表里不一 社会思潮野风一般 谁都说不来谁是正确的 谁都急切证明自己 剑走偏锋不少 虽然要谨慎的大历史观来看个人 却也正是一大堆这样的个人生灭 可能才推动着一个社会的车轮吧 ,地震 空袭 太多的绝望了 反倒是如川端康成这般的带着微弱温情和物哀 在尘埃中让人开出美丽和希望来 才称呼为不枉人世 ,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认同,拿下文学奖。转而也就忽然明白太宰先生笔下的近乎自传体的主人翁确是人间失格 草芥不如,在这样矛盾的世间存活,野狗一般,是伤己伤人,越是求 越是无 ,确是多数人的现状,只得一条跳进大川 。那是缺少进步教育独立人格封建残存的时代。
家庭的温暖和认同很重要 家庭里面的成员也需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一言难尽其主人翁的酸苦弱鸡 改变吧 青年 选择不了时代 就换一种想法 积极推动一些事情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三):关于人间
一直不敢看,这段时间感觉好些就看了。没有很细地去看每个字,很怕过度共情导致不必要的同理心,简单来说很怕致郁。但还好看过以后觉得就是淡淡的,或者说,站在旁观视角,我觉得自己像全程在看一个《模拟人生4》游戏的衍生故事一样,淫乱、污秽、不似人间。有一种想法或许很可怕,所以我不敢深思探究:“不似人间”的这些阐述,其实恰恰就发生在人间啊。 我是看过日本翻译著作的,《假面饭店》《告白》,尤其《告白》,要不是过于黑暗,它会是我列在心中的top。但《人间失格》的这个文字让我读得很艰难,它既没有流畅完整的故事体系,又时常冒出来一个和当下不搭边的一大段话。我不知道是我看的翻译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的叙事手法就是这样。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说自己。“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第一次听见的时候,还是什么也不懂的时候。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除了众多如影视般梦幻的新闻轶事,还有一种几近绝望的数据被我们所熟知——伴随失业率的提高,自杀新闻接踵而至。我所在的城市也这样。但我真正关心起来,还是在身边从前很要好的玩伴成为其一的时候。
说起来那位的自杀和疫情没有直接关联,也正因为这样让我在一些时候觉得,真正的疫情面前,其实什么心灵伤痛都是无病呻吟的。因此我其实满腹鄙夷,并没有给予最真挚的同情。直到某个夜里,当我认真反思的时候,突然把自己换成了那个境地,脑海一幕幕想起她在动态里发的那黑洞洞的医院天花板,便顿时像掉入了一缸寒冷的冰泉内。那个夜里没有任何的空调,没有雨,但我的后脖子像被死神的手掐住一样止不住发寒、冷汗直下、背脊阴凉。我至今不明白自己那夜是内心巨大的苛责带来恐惧,还是和朋友熬太多夜以后出现了短暂的濒死体验。一夜未睡,直到早上我才在大白光中安心睡下,把自己裹在客厅的沙发里,不安和焦虑侵蚀着我,每一回醒来我都以为自己好了,但当我什么也不想做,看着投影机闪着的红灯也萌生“一切毫无意义”的念头时,我让我家人带我去看了医生。我的心率很高,止不住跳,医生诊断后放下他的听诊器,双手交合在桌面上,像是从一个医生褪去白袍成了一个心理医生,说:说说吧,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那一刻如同一个小孩跌倒以后四下无人爬起来,突然出现一个亲人问“疼不疼”一样,在深渊中仿佛一下子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绳,我没哭,但我内心已经决堤。最后诊断出焦虑症,给了我一排安眠药,让我在家里好好修养。
那个傍晚我发了一点烧,那是在疫情里我第一次有点病痛。我裹着被子,十分地惧怕黑夜的降临,只能开着手机看《三体》来转移注意。上天保佑,我那时候渐渐好了起来。
至今我依然不敢直面那些念头。那时候对人生的怀疑、心里对母亲日夜重复同一个生活规律却也能不厌倦的不解、看了影片了解到的抑郁症患者的征兆(说的是它如同病毒一般可以毫无预兆地降临在任何即使成功且一直乐观开朗的人身上),这些都是我很害怕的事情。我也有点抗拒《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因为我害怕即使不在意的文字也能在潜意识蚕食我的客观。以至于我明白,长久以来我一直不让自己感受到很多事情,浑浑噩噩度过的那些年少时期,就是随随便便为一段现在看起来幼稚得不堪一击的感情流泪,也其实比自己的“过分在乎”高明太多。
所以看《人间失格》,我犹豫了许久,也不敢让自己共情。我看海子,但只看它轻盈描述人间阳光的那面。我不敢陷入真实的黑暗,却也不再深究难得的幸福。只有在形容不出、拆解不了的事物面前,一切才能无处不在地存在。我是这样坚信的。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翻译问题
语言平实流畅,可读性强,但存在较多翻译错误。我没有对全文进行一一勘对,只是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有的段落意思说不通,于是查阅原文后发现果然翻译有误。
例如:
1. “ここにも自分をおびやかすおそろしい大人がいたのだ、他人、不可解な他人、秘密だらけの他人、シゲ子の顔が、にわかにそのように見えて来ました。”
小女孩繁子对他笑脸相迎,一派天真地叫他“爸爸”,而在这一刻却露出了成年人一般可怖的虚伪嘴脸。原来她内心从来不想要叶藏当“爸爸”,她一直都用假惺惺的笑脸掩饰自己对生父的想念。叶藏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时代,周遭都是难以理解、虚与委蛇的大人——此时他面前的这个小女孩让他感受到了童年一般深切的恐惧。
此处的翻译缺失关键词“大人”。在缺失的情况下读者很难马上联想起第一札记中与此处互文的部分。
2. “幸福なんだ、この人たちは。自分という馬鹿者が、この二人のあいだにはいって、いまに二人を滅茶苦茶にするのだ。つつましい幸福。いい親子。幸福を、ああ、もし神様が、自分のような者の祈りでも聞いてくれるなら、いちどだけ、生涯にいちどだけでいい、祈る。”
原文中后面那句话几乎是破碎的,但也不难分辨出主从句的区别:“幸福を祈る”是主句,中间全部都是插入语。我认为“一生只有一次也好”修饰的是插入语“如果神灵听得见”,而不是主句“祈求幸福”。除此之外,比较难确定的是这个句子的对象到底是“我”还是“她们”。我个人认为不可能是“我”。联系上下文就能看出此时的叶藏认为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幸福,所以肯定是“为她们的幸福而祈求神灵”才对。
所以我觉得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啊,倘若神灵肯聆听我这样的人的祈祷,就算一生只有这么一次也好,那么我祈求上苍保佑她们幸福。
3. 「困るわねえ。中毒になっても知りませんよ」。
完全翻错了。日语词“中毒”意为上瘾,和中文词“中毒”的意思天差地别,怎么能这么翻译呢?
而且“〜てもしらない”被省略的主语不是“你”而是“我”,属于比较常见的用法,字面意思是“~也不知道”,用于委婉表示“~我也管不着”。
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万一成瘾了,我可不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