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失格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间失格读后感摘抄

2021-03-16 01:06: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失格读后感摘抄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日] 太宰治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失格》精选点评: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伤来袭

  ●太丧了

  ●一部分的我,还是全部的我

  ●“请你,也用自己的方式斗争下去吧。”

  ●书的内容是死的,有人从中看到人生的希望,也有人看的心情压抑,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

  ●实在是太阴郁了,但却很有共鸣

  ●支付宝积分换的,一共收录了《人间失格》、《维荣之妻》、《斜阳》三篇,另外,这个版本从封面到排版纸张真的很差

  ●这种永远也无法妥协的日子 结束等于是解脱

  ●不太懂,再等等 纸张很差,不适合阅读

  ●可能以后要换个出版社翻译再看一次?

  《人间失格》读后感(一):对于理解不了的人也不必硬融

  刚看完时,我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仿佛语塞,一个泼墨似的故事讲完,我的脑子忽地一片空白。

  其实,我对叶藏的心情共鸣很少。我的喜怒基本不会隐藏,我也很少去讨好别人,我并不畏惧人类,我有要好的朋友……就和叶藏眼里的普通人一样吧。有时会与叶藏有一点点共鸣,不理解成人的虚荣心和面子观、拐弯抹角,觉得和人群难以相处,有时与亲人相处不知所措…

  看了叶藏对绘画的领悟,我有所受益。

  叶藏是个聪慧敏锐的人,他轻易地看出别人的意图。

  叶藏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我不能说他懦弱,他生来想法与他人有异,作为少数人,他选择战战兢兢地掩饰,他不去伤害别人,可他也没有得到温暖。

  说到这里,并不是没有人给他温暖,他也不是感受不到爱。而是像不同维度的气流,他无法融汇这样的感情。如果我遇见了他,我想我不会伤害他,但也绝不会靠近他,是的,他像天使一样善良,可是他并不是我所能安抚到的。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善良却无法与之相处的人,曾经我很迷茫该怎么办,现在,我想我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太宰治的悲剧内核

  摘抄人间失格里的句子时,播放器刚好放到《Berlin》这首歌,忽然觉得一阵悲凉。思绪翻飞,文字如同电影画面一样具有力量。那是个飘雪的东京夜晚,四下孤寂凄凉,只有远远闪烁着几簇霓虹亮光。醉醺醺的画家孤身踟蹰,口中哼唱着不成段的思乡曲调,忽地一瞬,他弯下身子,于是就见白的雪上落下一片刺目惊心的红。他说,这红就像太阳旗。多讽刺啊,象征着衰弱的一口病中淤血,却有着如朝阳新生般的颜色。

  太宰治的故事我目前看的不多,但就从我已经看过的几个故事里,都发现了许多他自己的影子。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是他,维荣之妻里的丈夫大谷是他,斜阳里的直治边和上原都是他。他笔下的男主角通常是从贵族身份堕落为低贱贫民,他们酗酒,招妓,成日混迹于烟花巷陌,惯于逃避责任,同时蔑视世俗规定的道德枷锁。这些人物都是他对自己的自画像,就像那副油画里眼神空洞只有一只耳朵的梵高。他的文字主题离不开痛苦和自省,却又一边自省着一边继续堕落。如果让我形容的话,我会觉得他的文字就像正在破茧的蝶,一边翅膀已经伸到茧外,无力地轻轻颤动着,试图冲破而不得,另一边翅膀却还小心翼翼地蜷缩在厚重的茧里,护在其间苟延残喘着的是他折损又脆弱的灵魂。最终他还是没有冲破那层茧,任由躯壳坠入阿鼻地狱,但记录了这些挣扎与苦痛的文字还将长存。

  他是一个敏感又纠结的人。诚然,文学家几乎都有这样的特质,好的文字往往都是痛苦的,但我至少在别人的文字里可以看出坚定的力量,看得出他们是将生活和文学创作分开的。太宰治却没有,他太习惯于将自己代入创作,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灵魂的泣血,每一个故事都将自己的肌理骨骼深深剖开再重塑。上一个我见到的这样的作者是林奕含。所以这样的文字写的太多,自然会越来越沉迷和下坠。那么多的作家都是死于自杀,太宰治,三毛,海子……文学家都是极端敏感深刻的,所以注定会体会到更多的痛苦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三):为了向一部分人传播痛苦。

  

我看完了。本来想打三星的,但还是打了四星。

一共三篇中篇小说,《人间失格》,《维荣之妻》,《斜阳》

打三星,是我以为,这样的书,这样的小说,作者是一定有病的,心理有问题的,事实也确是如此,本身已经是痛苦了,再将这些痛苦化成文字,传到今天的一样痛苦的有问题的读者手中,他们也许会缓解,觉得世上早已有人与自己一样而得到一丝安慰。但更大的功能是,面临痛苦的人总会想逃避,他们在看完书之后会像作者一样,陷入更严重的对这世界的绝望,而走向结局。

我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但我也纠结于一些奇怪的东西上,并以此怀疑生活的意义、时间的意义。《人间失格》,《维荣之妻》这两篇,确实很黑暗,但因为我无病,而并没有那么深的共情,但我明白,这世上有人生来就是如此,充满绝望,充满悲哀,因为一些心理或者生理上的问题,活着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极端痛苦。

书里描写的每一段对于生活的泣血般的控诉,我不入戏,但入情,因为这些绝望而晦暗的情感,就在现在,就在我敲下每一个字的瞬间,都有一部分人正在遭受这类型的情感的吞噬,我想,也许,他们的眼前,可能也摆着一本这样的书,以求从过去的文字,过去的人留下的思想中,找到一丝让自己得到拯救,或者得到解脱的方式。

回想起前些年,好像这本书,受到很多悲观主义者的年轻人的吹捧。现在的世界,如果不是心理或者生理上自身根本无法抗拒的因素,大部分人并不会如此绝望和厌恶世界。吃得饱、穿得暖、没有任何疾病,并且对抑郁症等疾病没有任何了解、同情心的人,大可不必看这书。

世界这么美好,不必故意钻向黑暗处。

我最喜欢的是那封直子写给姐姐的信,我觉得很有代入感,很像真的绝望而赴死的人真的会写出来的文字。因此多打了一个星,虽然我也没亲眼看过他人的遗书。

当然,最后作者确实是赴死了,走完短短的一生,留下这些文字,并且在未来很久的时间内,还继续影响着一小部分的人们,走向悲观、走向绝望。而其他人,只是看客罢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或许还有自由没有失去

  总地来说,这本书的三个故事在我看来都是悲剧,人间失格是浪荡之子的悲剧,维荣之妻是贤良妻子的悲剧,斜阳是钱财的悲剧。

人间失格

  叶藏在心理上大概和很多人都会产生共鸣吧,害怕与人交流交往。我的心里也住着这样一个人,不想与其他人有交集,但又不得不为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疲于交往,去学习人情世故。我佩服叶藏的是他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他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得自若又有趣,哗众取宠地刚好,让别人开心。如果他内心的想法没有被那个同学识破,那他的内心会觉得自己很棒吗?从小就是乖乖女的我,最害怕的就是走亲戚,面对乱七八糟的七大姑八大姨,妈妈一面指着“这是谁谁谁,快叫,那是谁谁谁,快叫”,一面解释道“脸皮薄,不好意思”,现在看来,那是我童年的阴影之一,我为什么要在一堆我不太认识的人中间强颜欢笑,尴尬不自在呢。直到现在长大后,我才开始慢慢让自己自如起来,不那么尴尬和僵硬。小时候我也会为了迎合父母选择他们喜欢的衣服博得他们的开心,但后来发现不开心的是自己,我为什么在最亲近的人面前都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书里叶藏人格上缺失的那一部分,他用自己的诙谐和浪荡来掩饰,我羡慕和佩服的是他可以完全地掩饰,而我始终做不到,成为社会人后面临很多的社交问题,而我有的时候也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那种感觉难受但又无解。不知道成为一个人格完美的人会是怎样,好还是不好?

  尽管在我看来叶藏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但我认为他也是自由的,他可以用人们希望的表现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放荡,而我好像做不到。我不知道这种形式自由是什么感觉,我既想拥有这样的自由,又不想拥有这样的自由。

维荣之妻

  我不懂妻子与丈夫为什么会结合?父母or爱情?我也不懂为什么妻子不离开丈夫?或许那是一个封建的时代,有人一日为妻,终生为妻,也或许妻子相信丈夫有一天会悔改。出轨、酗酒、离家、偷窃这些都是我没有办法接受的,我希望我将来的丈夫不是这样的,如果他违背了道德,做出我不能接受的事情,我想出于正义我会离婚,但出于性格,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坚决。

  丈夫的自由妻子买单,我鄙视这样的男人,我心疼这样的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她试着去反抗去改变会不会就让自己和孩子过得好一些呢?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会践踏别人的善良和美好,丈夫就是这样一个踩着妻子的善良外出浪荡的一个人,你不知道家里还有一个女人在等着一家之柱回家吗?你不知道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在等他的爸爸带吃的东西回去养活他嘛?

斜阳

  弟弟直治是自由的,从军、吸大麻、酗酒、自杀都是他自由的选择,而他自杀是我最想不到的一个结局,我以为他就是像表面上看起来的一个及时行乐的浪荡子,我没有想到他是一个痴情的人,一个痛恨阶级的人,一个爱母亲的人,这个结局让我对他另眼相待。

  直治姐姐的爱情是自由的,爱得起也恨得起,说离婚就离婚;勇于向暗恋对象表达爱意,她前后写了三封没有回应的信,最后也登上了寻爱人的漫漫路,再一次的相处后,她失望了,但不后悔,她是洒脱的。我也希望我的爱情是敢爱敢恨,干净利落的。

  母亲的后半辈子也是有些可怜,成寡妇后带着两个孩子,儿子常年浪荡不在家,女儿离婚不幸福,我没有办法不揣测弟弟打理家中的财务时不打一些小算盘。所幸的是,钱财变动改变的是家里的生活条件,但没有改变母亲的善良,但确实也给家里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