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总有一种灵魂让人泪流满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总有一种灵魂让人泪流满面

2022-01-31 09:34:37 作者:xd830517 来源:常德文明网 阅读:载入中…

 总有一种灵魂让人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灵魂让人泪流满面

  2017年1月22日,普通的一天。

  这天晚上,我和其他25名同事参加了感动常德十大人物颁奖典礼。10个典型事迹报告,有两个是由典型人物自己讲述的,一个是安乡特校的陈红喜老师,一个是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的名誉村长王新法同志

  许是一身迷彩服的王新法同志精神抖擞,也或是因他与我的父亲同龄,更多的可能是他铿锵有力地反复提到了一个退伍军人的信仰,我对他印象深刻。同时,对于他不远千里从河北来湖南扶贫的动机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2017年2月23日,注定不是普通的一天。

  吃过晚饭,我照例打开朋友圈,一条关于王新法走了的消息赫然出现,我很意外,很吃惊。随后,朋友圈不断有人转发关于王新法的事迹报道、评论、视频,我一边默默关注,一边查看各种新闻报道,了解越多,就越对王新法同志钦佩不已。

  2017年3月24日上午,我参加了武陵区的王新法事迹报告会;下午,单位特意邀请王新法事迹报告团成员来区局作了一个专场报告。毫不夸张地讲,连听两次,每次我都沉浸在王新法的故事里。边听,我的喉咙里象堵了什么东西一样难受,汹涌的情绪在心中撞来撞去,找不到出口,我头一次痛恨自己泪点如此之高,不然,哭一下,也许就痛快了。

  曾经以为,王新法同志到石门扶贫的起因是报恩。有报道说,他在公安局工作期间曾蒙冤入狱,后来平反出狱,一位石门籍的人大代表给予了大力帮助。王新法同志为了报恩,才不远千里来石门来扶贫。可是,报告团的同志都说,王新法即使不到石门,也会去贵州或其他某个贫困的地方。在他的心里,他装着一个退伍军人的信仰,装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他报的恩,不仅仅是个人的小恩,还有对党和国家的大恩。原来啊,他是一个大忠大义大爱的人。

  当一个人处在顺境中,相信什么、为集体、社会或他人做点什么可能是容易的;可当一个人处在逆境中,特别是遭受冤屈时,还能相信,还能想着要奉献自己,这,就不能简单用好人这个词来形容了。王新法同志在坐牢期间,曾多次给自己的妻子、女儿说:“你们不要担心我,要相信党和组织……”他在石门扶贫期间,又写信给她们说:“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党更值得信仰的信仰……”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坚定地追随着自己的信仰。回顾他一生的经历,无论他的身份角色发生什么变化,不变的永远是共产党员的身份。

  薛家村村委会主任贺顺勇说,刚开始接触王新法时,容易误会他是一个说大话的人,因为他讲的那些话,在老百姓看来,很大,很远。这从他办公室的布置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废弃的旧木板房,条件十分简陋,兼具了办公、住家功能,墙上挂着鲜红的标语:“为党凝聚战斗力,为政府锦上添花。”不了解的,会把它当成一句口号、一句大话。对于穷了许多年的村民来说,他们多少有点灰心丧气。王新法同志却信心满满,制定了4个“三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实施。驻薛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军说,王新法同志从不指挥别人,而用实际行动默默影响和带动村民。路修起来了,桥架起来了,孩子们上学,农产品运输更方便了;乡风民俗文明了,百姓的生活更健康了,留守的孩子更加快乐了;有机茶园办起来了,村民的年收入翻了番。王新法想的事,做的事,一件一件成了。他向所有人证明了:“他讲的不是大话,他无愧于自己的信仰,无愧于一名共产党人的称号。”

  在这样一个规则与潜规则、文明与不文明、真与假、诚实与虚伪不断PK的时代,可能我们很多人就那么轻易地选择了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有人可以无条件地付出与奉献,甚至,一些人不相信我们的党有能力解决每一个政党在发展中都要遇到的难题,不相信我们的国家能带领我们奔向更美好的未来。王新法同志让我们相信,总有一种信仰值得追随。

  薛家村村民62岁的曾德平说,王新法吃自己的饭,花自己的钱,带着村民修路架桥,大年三十都不回家,他在村里吃的苦,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我前后听了两场事迹报告,曾德平老人一直是饱含着泪水做完报告。我还注意到,他在区局讲述完后,回到座位上,趴在座位上默默地哭了很久。王新法同志在薛家村和他是邻居,四年多的朝夕相处,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人不舍这样的好人走得太突然、太早。每一次讲述,都是伤疤的撕裂。王新法同志的女儿王婷更是如此,她曾经不懂他的父亲,不懂他的父亲为何不参加她的婚礼,不懂为何把多年的积蓄60多万全部用来扶贫,不懂为何退休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要不远千里、背井离乡扶贫,待到终于懂了,父亲却突然离开了人世。

  王新法同志曾对家人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他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干点事儿,干点儿有意义的事儿。这个有意义的事,于他,就是尽己所能帮助别人。他也并不是对家人不负责任,只是觉得有人比自己的家人更需要自己。有时我觉得,他做好事和某些富人做慈善不同,他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正应了那句诗——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他的身上,既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也有一般人不愿为而为之的道德境界。在大多数人向内关注小我时,他选择向外关注社会、他人和国家,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普通人,也要自带光环,照亮身边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改变不了全世界,但只要一出现,他的情怀、操守、精神,他的灵魂,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震颤,泪流满面。

  2017年3月24日晚,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关于学习王新法的感悟。一位前辈戏谑地回复:“看看感动,听听激动,大部分人过后不动(包括我),你动起来了没有?”。前辈的话带点玩笑,却也让人深思。的确,行动,才是致敬王新法同志最好的方式。标杆在前,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前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