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巢父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寻找巢父山

2022-02-15 17:05:47 作者:大唐羽衣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巢父山吗?还真没听说过。巢湖市的南面倒是有座小山叫巢山,但它太矮,我很难相信它会是当年有巢氏构木为巢的地方。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走出山洞、开启人类文明的部落发源地,我觉得,它至少要具备这几个条件。首先,山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高了,不适合人类生活;矮了,大自然的各种灾害它无法承受。其次,它最好是山水相依。在农业尚未出现时,为了足够的食物,它需要有山冈猎捕动物,有树林采集果实,有时还得去水里捕捉鱼虾。再次,还得有不少的山洞,让自己有地方栖息,有地方避躲,有地方储物。当然,最主要的是气候适宜。不止是有巢部落,人类文明起源地都需具备这些条件。人类几个主要文明起源地无不印证了这些。

  巢山的文字记载也证明它不是有巢部落的文明中心。巢山有史可记的最初名字是墨山。我手头的康熙十二年刊本的《巢县志》记载,巢山又称居巢山:“居巢山,在添保乡,县南八十里。原名道人山,又名墨山,其溪谷有石,研之如墨。”为何叫墨山?我没考证。但墨山改称称道人山,是因为巢父曾被道教推崇为仙家隐士的始祖,而道教至唐代因创始人老子李聃被李唐王朝确认为氏族始祖,被推崇至最高位置,甚至唐玄宗天宝六年亲敕改道人山为巢山,墨山西麓的林泉院,就是遗迹。而北宋建立后,佛教兴起,道教衰微,林泉院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寺庙,因本地名人王之道曾位至太师、魏国公在此居住20多年,又名相山寺。至近代,巢山的名字已被讹作象山。称为“巢山”则是更近的时候了,明显是为了迎合挖掘文化的附会。

寻找巢父山

  说“附会”也不全对。我注意到,在全国大抢名人的当下,抢“有巢氏”“巢父”的真不多。或许,有巢湖在,这儿已被公认为是“有巢氏”“南巢国”“巢父”的“地盘”!的确,巢山往北去四、五十公里的巢湖城区到凌家滩一带,非常符合上述条件:银屏山、太湖山、凤凰山、大小黄山围起的这一片区域,山不高不矮,300--500米海拔的群山中,有很多后来被道家纳入“洞天福地”的山洞;茂密的森林里有猎物和果实;密布的水网提供着鱼类……但正如韩非子在《五蠹》描述的那样:“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人类在捕猎禽兽,禽兽也随时把人类当做食物。这时,山洞不仅是休息时的栖息地,也是最好的藏身处。然而,山洞能防猛兽,却不一定防得了突然从空而下的巨禽,不一定防得了虫蛇;洞与洞之间距离远,外出劳作的人不一定来得及跑回山洞……这时,智慧就起作用了:“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是呀,打不过猛兽,我上树躲避;为防巨禽的飞掠,我搭架编栅;我躲雨雪风霜,我用树叶、长草覆盖……就这样,那个想出办法的人受到了众人的拥戴,“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至于“巢父”的由来,那应该是一个称号,意思是“教我们筑巢的老人家”。“父”在远古时就是指“老人家”的意思,是知识、智慧的象征。所以,我甚至猜测,后世的一代又一代“巢父”是尊号,相当于首领、酋长、王。我不是信口胡诌,也不是信马由缰,中科大的宁业高教授曾考证有几十上百代的“巢父”,从有巢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巢国、南巢国。那个与许由并称的“巢父”只是尧舜时代的有巢氏的某一代“巢父”。我还猜测,每一代“巢父”是推举的、禅让的,而不是血缘传承的,“受位”的条件是足够“智慧”。一代代的“智慧”传承,使得部落一步步地强大于周边部落。一步步的强大,也使自己有了强烈的吸引力,让周边部落心甘情愿的依附在他的周围,形成部落联盟,你看,近处吸引来涂山氏,东南方吸引来后来入主中原的有夏部落,东北方向吸引来东夷部落……庞大的联盟和领先的科技实力,让任何一股势力也不敢小觑自己,甚至巴结自己。说来你可能不信,自始至终,那个相当于王的“巢父”,不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不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而是部族的一分子——没有政务的时候,他还得去“牧牛”呢。

  有巢部落或南巢国有此条件,难道就没有过“问鼎”天下的意愿?我敢肯定,他真没有!《路史》中好像有过有巢氏进入过中原且二世而回的说法,但我以为,那是膨大后部落联盟外围与中原势力的碰撞后的主动收缩,否则,以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有巢氏,岂能一触即溃?那为什么有巢氏不愿去“争霸”呢?我的看法是,他没看到比这儿更好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当自己的科技能力让自己能成为这儿的主宰后,不缺吃不缺穿,无欲则无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努力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完善自己,做一个技术的引领者,做一个获得感激的施恩者,比去原始、落后管理别人更有幸福感。所以,房屋越建越漂亮、舒适,从“巢”到“庐”到“舍”到“舒”;人越来越多,居住地越来越大、越安全,从栅栏到邨墩到城邑——凌家滩已有完备的城壕。在“享受生活”与“享受权力”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前者。

  在中华文化中,神、仙、人各不相同。“神”来自天上,实际上是自己还未探知的、被自己敬畏的大自然,它是人类心中的主宰;“人”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芸芸众生,在对大自然的茫然无知中小心翼翼往前探索;而“仙”则是介于“神”与“人”之间,是从山下走到山上的人,是最接近“神”的人。“神”与“仙”能普度众生,都无欲无求,逍遥自在,没有苦恼,是“人”穷尽一切追求的目标。

  中国的文化里,一直有个“寻找桃花源”的情结。桃花源是什么?与世隔绝,无权轧,无争斗,人与人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着宁静与美好。有巢部落及后来的南巢国,不就是更大号的“桃花源”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又相信,巢山也可能是“巢父”的山,“有巢氏”在把人类文明的火种由“点”到“面”扩展的区域内,巢山是最接近的地方!或许我们也能这么认为,这是后后代的“巢父”传承有巢氏文明的有一个落脚地。

  李白在《北山独酌寄韦六》中说:“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寻找巢父山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