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人道别,该有的仪式感绝对不能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人道别,该有的仪式感绝对不能少

2022-02-28 21:03:13 作者:蜻蜓写作 来源:蜻蜓写作 阅读:载入中…

中国人道别,该有的仪式感绝对不能少

  古今中外的人际交往,从来逃不开“离别”二字。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离是人生常态,同父母、和爱人、与朋友,凡有相遇相知,必有相分相离。别离,注定了人这一生是不圆满的一生。

  人都说“自古多情伤别离”,但在通讯工具极发达的当下,现代人似乎很少能感受到离别之苦。

  要问离别到底有多苦?大概古时的人们才最能体会。

  相比如今,古时的社会发展可以说是远远落后的。交通工具不够发达,医疗条件不够先进,一封书信能不能送到家人朋友手里,常常是个未知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分离也许意味着永不相见。因而,离别就变得格外凄苦,同时也异常珍贵。

  所以,人们往往特别重视和亲朋好友的离别之行。设宴、饮酒、折柳、攀花……把自己最深的祝愿都放进这场离别当中。

  祖饯

  古时人们送别亲友,最为隆重的一种仪式,要数“祖饯”。

  祖饯,又称祖道,一般是在亲友上路之前,为他设宴饯行。《后汉书》中就提到:“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於长乐观。”

  说的是汉代一个名叫高彪的人到幽州去当督军御史,百官聚集于长乐观这个地方,给他饯行送别。

  饯行就饯行呗,为什么要叫“祖饯”呢?这,还得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行祀礼”。

  据说,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在远游时死于途中。为了纪念她,人们开始举行路祭活动。嫘祖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行神”。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中记载:“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

  由此,我们知道,原本“祖”是一种送行之祭,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祭祀活动逐渐转变成了以饯行送别为主要内容的民俗习惯。

  这么看来,相比“饯行”,“祖饯”二字似乎更能体现出别离的仪式感。

  古人祖饯,一般会在路边的长亭、驿馆等地方摆设宴席,饮酒作别。辛弃疾在《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中自问自答:“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要消离别之愁,酒,是必不可少的。

  李白在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的时候,就曾作诗感慨:“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在饯行的筵席上,送别之人和被送别之人各自端起酒杯一饮而下,所有情谊怕是都融在这浓烈的浊酒中了吧。

  折柳

  除了祖饯饮酒之外,古时人们与亲友分别还习惯折柳相送。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中所写“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描写的正是长安灞桥两边杨柳树下,人们依依惜别的场景。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折杨柳,代表着人们对友人“春常在”的一种祝愿。

  众所周知,杨柳是很容易养活的一类植物。亲友离去,就像柳枝离树,送他们杨柳枝,是希望他们到新地方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平安顺遂地生活下去。

  此外,“折柳相送”也寄予着人们辟邪祈福的期盼。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也就是说,柳枝可以驱鬼。

  古时人们远行,道阻且长,难免遇到麻烦或者危险。那时,人们常认为这是鬼在作祟。因此,折条柳枝带上,既简单轻省又有效用,的确是再好不过的临别礼物。

  据说,人们在折柳相送时,往往会伴乐歌唱。北朝乐府的《折杨柳枝》,唐朝的《阳关三叠》《杨柳枝词》,都是人们用以表达不舍的乐曲。

  因此,柳枝和与之相关的曲子后来也成为游人寄情的一种象征。每当春天来临,柳树垂下长枝,折柳曲声婉转入耳,人们对亲人、朋友、爱人的思念也就随它冉冉升起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攀花

  折柳相送固然情深,可若没有柳枝,该送什么呢?不如送花。

  攀花,就是采摘花朵的意思。

  戴叔伦有首诗,说的是他在送别吕少府时,用花代替柳枝赠与友人一事:“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因为没有杨柳树可以折枝,他就随手攀了一朵桐花送人,看似随意,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当然了,古人送别时摘花,并不仅限于桐花。桃花、梨花、杏花……甚至是不知名的野花,都可以摘来送人。

  唐朝诗人元稹送别友人时就曾折过樱桃花:“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攀花赠友人的送别习俗产生于什么时候,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这个习俗在唐朝已经很流行了。这跟当时经济繁荣,花卉交易普遍的现象有很大关系。

  那时市场上多的是卖花小贩,而且花的种类多样,价格不一。很多名门大户都迷恋于购买鲜花、精心养护,奢侈至极。白居易在《买花/牡丹》中写道:“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在这样的风潮下,拿花作为送别礼物的习俗便逐渐流行开来。或送几支家养的娇花,或摘几朵野生的鲜花,不论贵贱,都寄托了人们对将要远行之人的深切祝福。

  离别之行,设宴饮酒也好,折柳攀花也罢,最重要的从来都是那份浓浓的不舍之情。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为减轻离别之苦,人们可谓煞费心思。但此中浪漫却温润而绵长,在这千百年间延续下来。

  中国人的字典里,离别,应当是充满诗意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