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离不开道家与道教
说起道家,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道教,有的人甚至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谈到道教,可能有的人就会把道教与封建迷信、怪力乱神之说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代表,是不科学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暂且不谈鬼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先看看道教的发展历程,再看看道教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我相信,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本土的宗教,它能发展并壮大到今天,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今天琴声漓落将为大家浅析道家与道教是如何对历史发展起到奉献作用的。
我们先要了解道家的思想是什么,然后要知道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群星闪烁的时期,在那个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现象,而道家思想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我们知道,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正是出生在这个时代,他老人家的思想学说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其中最为出名的代表作《老子》也称为《道德经》,道教学派则称之为《道德真经》。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81章,上篇讲的是道经,下篇讲的是德经,其全书的思想结构是以道为体,德为用,全书上下只有短短的5000字左右,但就这短短的几千字,它深远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法律、民生、精神、文化、养生等诸多方面,就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都称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精神代表者。
道家思想的第二大代表人物便是庄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表著为《庄子》,道教学派则称之《南华真经》。《庄子》这本书的内容共有10万字左右,在该书中它着重强调了“仁义”与“道德”,还强调天道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等相关思想,庄子的思想学说对我国医学、养生、宗教、及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清朝时期的金圣叹则认定该书为天下奇书,而闻一多则说庄子在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烙印。可想而知庄子的道家思想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历史的进程,同样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之后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列子、鬼谷子、杨朱、宋尹等诸多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学说进一步完善了道家思想,也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分别创建了其它学派,可以说道家思想是这些学派的根,是精华所在。
下面我将进一步讲解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于,从时间上讲道家早于道教,道家思想起于春秋,在先秦与汉初得到了空前发展,而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当时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致使道家思想受到限制,这时以后道家思想就开始走下坡路。而道教则兴起于东汉末年,那时候由于时局混乱民不聊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便大力推崇道教,所以道教的形成汉魏时期,到了隋唐至北宋时期道教得到了兴盛时期,汉时的社会影响极大,其中的哲学、养生术、符咒法、科仪规章得到了完善,到了南宋金元时期道教进行一系列变革,出现了新的道派。
那么道家与道教的联系在于,道教的创派思想、理念是以道家思想作为根基,不管是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符咒法、科仪规章还是修炼都是道家思想的主张,重视天道自然、重视自然规律,主张修炼者参透天道、地道与人道。所以可以这样说,道家是道教的行动思想、规则,而道教是一个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
下面我将谈一谈,道教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道教学派将老子列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开山鼻祖,我想老子他老人家的事迹及对各朝各代及中华历史的影响用不着再介绍了吧,之后便是黄石公,说起黄石公可能有的朋友很清楚,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得到黄石公所授的《素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黄石公本人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当时与鬼谷子齐名,他著有《太公兵法》、《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可以说他的成就是非常高的,不但在兵法上造诣颇深、在攻城略地、行兵布阵上也开出创了先河。黄石公之后便是张良,张良是汉朝时期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他在道教及黄石公的影响下为西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时任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思想、学术、谋略、治民以及他的著作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尤其是《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现得最为明显。东晋时期的葛洪,是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共著有《内篇》、《外篇》、《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为我国的医学、化学奉献了巨大力量。之后的陈传、张三丰等更是把道教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样非同小可。最后就是明朝初期的刘伯温,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明朝的开国元勋。他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理尤其是他的命理学著作《滴天髓》则是根据道教学派的典籍而完成的。
最后,琴声漓落浅浅地说了这么多,其主要目的是为大家理清道家与道教之间的关联,为大家浅析为什么道家与道教在我国能够发展并壮大起来,而并非通常人们认为的封建迷信。如果朋友们对此感兴趣,以后琴声漓落将继续深耕这些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