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其追求长期稳定,不如随时即兴创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与其追求长期稳定,不如随时即兴创造

2022-03-06 10:57:03 作者: 黄有璨 来源: 黄有璨 阅读:载入中…

与其追求长期稳定,不如随时即兴创造

  (1)

  近期产生了个怀疑和思考:当前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包括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个人遇到的很多问题等,也许都源于我们太过于想要追求某种“系统层面的长期稳定”,或者某种特别强烈的确定性?

  但如果一家组织,或者一个人的状态,变成是那种“所有人都在偶发、随机的创造”,而不用追求某些大系统层面的确定性,是不是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

  最初,我设想得可好了,也许可以带着很多人一起每月做些反思复盘,再在各地区定期组织些线下聚会活动啥的。

  结果,从去年到今年,这个知识星球的名字变了好几次,上面的东西也一直在各种变。

  背后的原因特别多样,比如我们发现大家长期坚持每月一起干一件事的动力不持久,比如我们团队里突然有人生病了要休息好几个月导致很多工作需要重新来想,还有人家里突然出事了要离职……等等。

  反正吧,就是那种你在一开始设想了个挺好的全景,但往下落地的时候,任何一个要素或者人出现了变化,会完全打乱你原有的所有设想,于是,用户们觉得心累,你有时也觉得心累。

  然后今年开始,这个知识星球我换了种思路——咱纯粹一点,我也不想啥知识星球的定位和长期计划啥的了,与其端着在那费劲半天的想半天长期定位之类乱七八糟的最后又不见得靠谱,要拉着一堆人一起推起来还很重,还不如就简单真实一点,我就在上面记录沉淀我的各种学习心得和思考,啥时候来劲了也许就拉着大家一起玩儿点啥,这样就挺好。

  与其许诺给大家一个多么远大的未来,还不如让大家就在星球上感到到一个简单真实但有能量,总会想办法找点好玩的事儿来玩耍折腾下的我就挺好,将来要是有些东西能自然生长出来那就让它慢慢长,别那么刻意。

  这么换过思路了之后,好多事都变得特别轻松,大家都不用负担很重心很累,我可能这周突然觉得想给大家分享点啥了就开个直播给大家聊聊。哪天突然又想组个快闪群讨论点话题了,那就迅速快闪一下,挺开心的。

  包括,这个星球我还拉了一个朋友Better跟我一起玩儿,上个月也刚把星球名正式改为了“老黄和Better一边学习一边玩耍”。

  有个同学跑来问我,你和Better搞那个星球是有啥重要计划么?

  我回复ta:毛线计划,我们就是觉得彼此对脾气,都挺好玩儿有趣的,那就一起玩儿呗。玩儿到哪天觉得不好玩了,那就再换种玩法呗,这样轻松点不好么?

  在这种状态下,最近我状态特棒,特别放松,也觉得越来越容易放飞自我。

  并且重要的是,这个状态下,其实我反而更容易能创造出一些有趣、好玩儿的东西出来了。

  (3)

  其实,这个问题的缘起,跟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挺相关的。

  从去年到今年,有太多人都产生了一种“感觉到自己如同蝼蚁,能掌控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的强烈感受。

  战争、宏观政策变化、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公司破产和裁员……所有过去我们很少看到的东西,在我们面前开始接踵而至,让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些东西,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你都完全无法决定,更无法预见。但,今天好像它们都变得前所未有的近,都让人有种“说来迅速就会来”的感觉,且它们也必然会波及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下子就能搞得我们天翻地覆。

  过去,我们都习惯了“选好一个赛道,找准结构性红利,然后赶紧冲进去大干快上”的思路。

  但今天,当整个社会发展的上层政策层面开始剧烈变化,未来变得完全无法预测,很多人都有点不知道到底还能往哪里去努力,大家心中的“不安全感”都在持续增加,甚至说是世界观有点被颠覆了也不为过。

  (4)

  包括,对于一家公司的组织管理和创业来说,今天的逻辑跟过去可能完全不同,如果还带着过去的惯性思维来应对,成功概率也会变得更小。

  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管理者,今天你面对着一群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想要像过去那样迅速通过几次团队宣讲、做一些团建就能“凝聚组织共识”,难度会要比过去大得多得多。

  去年年底,我见了很多创业者和管理者,大家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今天的职场环境下,“不信任感”被放大的趋势是显著的。比如,一个一线的年轻人很容易就会认为老板上级给予的负面评价反馈是在“PUA自己”,以及年轻人对于“管理、组织文化”等词汇,内心里天然也都是警惕甚至排斥的。

  甚至,大家也纷纷会觉得,现在的职场里出现了很多过去我们创业时几乎闻所未闻的现象,比如有公司内部居然有人以专门教大家如何去医院伪造一些精神疾病的病假条以向公司申请带薪休息,乃至获得更高的裁员补偿而为生。

  年轻人心中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正在扩大,这是个很显著的事实。甚至,他们对于一些大组织,天然就是警惕的,也天然在内心里就设了一堵墙。

  再说回创业,过去的创业逻辑大体是——

  选准一个赛道,快速验证自己的产品,然后快速卷入资源,扩大团队规模,驱动业务快速增长,直到自己在相应赛道下可以获得“规模效应”的加持,建立壁垒。

  但今天,如果你在创业状态下还想要这么打,有可能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你这一边。

  天时方面,现在可以选择的仍然具备“巨大增量+快速增长潜力”的赛道,已经很少,另外资本市场也更加悲观,没有那么多能拿钱的机会。

  地利方面,从国际形势到各种行业政策变化,都实在太多,除了“新能源”、“数据安全”、“硬科技”等跟国家战略高度绑定在一起的领域,其他领域内的长期确定性都没那么高,并不适合“下重注赌一把大的”这样的逻辑。

  至于人和,上面说了,今天你还想要快速聚拢+带领一群人坚定不移的朝一个方向走下去的难度也在变得更大。

  这样的大背景下,你还想要建立一个很规范很有章法还要能迅速长大的公司,可能天然就没那么靠谱。你讲个特别长久怎么怎么着的故事,别人都有可能听不懂,也不太敢信。

  (5)

  上述种种背景下,我觉得,有时候也许可以换一种逻辑来看待很多事。

  首先是,我们也许可以不再对于长期的“确定性”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美好有意思的人。

  一个美好有意思的人应该有一种能力:不管面对啥变化,我们随时都能进入到“创造”状态。或者说,我们能把一切遇到的“变化”都转化成一些有意思的事儿和动能。不是我要设计一种“长久而确定的美好且要努力追求实现它”,而是我“任何时候都能创造无限多有意思的美好”,且我真的随时都在持续创造状态中。

  比如,我前天中午发了条《会卖是种硬能力》的推文,那条推文里说到了我要即兴搞个关于“怎么才能会卖”的直播分享——那个直播分享真的就是即兴发生的,我3天前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怎么才能会卖”这个事有一些感触,前天觉得想要写点东西分享下,然后写着写着兴头上来了,就觉得不然搞个直播分享得了。

  说真的,相比起要提前去规划好自己未来2个月要做8场讲座,还要提前确定好话题、场地、人数等等,这种即兴创造的感觉既轻松又好玩,说干就干,有种“自我解放”的感觉。

  其次是,我们也许可以以“不断创造美好”为武器,去应对各种不确定、不安全感。

  上面说了,这个时代的很多宏观变化都是你不能控制的,不确定天然存在,如果你还要非得去追求要把所有事都变得很确定,你在这个时代可能注定活得就挺纠结。

  我倒是觉得,如果真的要追求“确定性”,你还不如追求“我能和很多美好而有能量的人在一起,不断创造美好”的确定性。

  只要你是个有意思、美好的家伙,你也能跟很多美好有能量的人在一起,大家还都能随时为自己创造美好,你还担心这世界会有多少不幸的事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甚至,我觉得这种基本立场可能还会导致过去的一些组织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们最后要讲到的,很多组织也许不用做得很“重”,相反可以做得更“轻”、更“自由”。

  乃至,组织本身都可以是松散的——一群人想到有一件事可以一起干,那就快速聚拢到一起搞起来。搞完了想继续就继续,不想继续就散,大家都简单一点。

  过去的效率时代,是“大组织”时代,人为组织服务。

  而现在的时代,“人”有可能被逐步解放,“多样性”在开始回归,也许往后我们真的可以在局部看到很多“自由人的自由联盟”。

  也即:无数个美好的个体,不再被某个大组织强绑定在一起,而是可以即兴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灵活组织在一起,也一起创造更多好玩有趣的事儿。

  当然,这首先得有个前提:你已经是个有趣、有能量,能够即兴无限创造的家伙。

  (5)

  一些零散思考,不成啥体系,也不见得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不过,春天已经到了,天气暖了花也开了,咱都一起支棱起来,努力做个有趣有能量的家伙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