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回家”留下的是担当
“春节不回家”留下的是担当
采访当天是农历小年,谈及春节的安排时,老家在眉山的周桂枝说,自己会和平常一样,继续工作。“当然也想回家啊,我13年春节都没回过家。”说到此时,她的眼眶湿润了,悄悄别过头去,不想让记者看到她难过的表情,“我们都回家了,谁来扫地呢?”一句反问,诉说着成都多少环卫工人的担当。(成都日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状元的背后是少有人感知的“艰辛”,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劳,在辛劳中干好本职,便是一种担当。正如,环卫工人周桂枝,在春节回家还是坚守岗位上,她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与其说是一种无奈,不如说是一种担当,干一份工作,不仅仅是钱多钱少,而是要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如果仅仅是为了工资,可能有很多宁愿不领取工资,也要回家团圆,但为什么,很多辛苦的岗位上,留下了坚守的人,担当的人,大写的人,可爱的人,奉献的人,牺牲的人,可敬的人呢?所以,不是金钱留下了坚守的人,而是敬业精神留下了担当的工作者。
对于环卫工人而言,春节上岗要比平日更辛苦一点,万家团圆、举国欢庆之际,生活垃圾比平常多很多,而环境整治标准要比平时也更高,一边是万家灯火,一是弯腰清扫,这种对比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付出辛苦的价值。辛苦的工作、特别节点的工作,总要有人做,他们不是不会算账,也不是傻子,而对于工作有一种担当。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上,勤学苦练技术,更体现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春节了,大家都渴望团圆,而有的劳动者愿意留下来坚守岗位,他们明知要付出比平时更大的辛苦、更多的时间,但他们却选择了坚守,这就是一种担当,这种担当在向人们表达着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就是热闹、喜庆、团圆2017春节最美的绿叶。
“春节,苦点、累点,没有什么。”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人看到周桂枝对环卫工作的坚守和热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环卫工作嘛,我们做八分,还有两分要靠大家一起维护,不乱扔不乱抛。”这是一名普通环卫工人的新年心愿。在这种新年心愿里,我们读懂了春节的真正含义,也看到万家灯水背后的劳动者。(张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