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精选

2022-05-05 0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精选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是一本由徐玲芬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桐乡的丰子恺先生和丰子恺的桐乡

  昨天拿了两个快递。一个是丰子恺,另一个也是丰子恺。 不是我刻意地要偷鲁迅先生的句式,着实是因为这两本书入手的时候相差近一个月,没想到竟一起来了。 丰子恺先生当初为他的书房起名字的时候是在抓阄,第一个抓中了“缘”字,第二个又抓中了“缘”字,先生觉得与此字有缘,于是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缘缘堂”。我拆这两个快递的时候,特别理解先生当年的快乐。与先生有缘。这两本书彼此有缘。 两本书,一本是先生的散文佳作《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另一本是先生的同乡徐玲芬写先生的《缘缘堂主 丰子恺与桐乡》。

  我首先打开了这本《缘缘堂主 丰子恺与桐乡》,先生的散文和画作我看过很多,但是专门从家乡的角度去研究丰子恺先生的,我以前还从未看过。这个研究的角度非常新鲜,我们天天横看成岭,作者让我们竖看成峰。 丰子恺的嫡孙评论这本书的话,让我非常喜欢:“通过徐玲芬先生的这本书,丰子恺的缘缘人生也将与每一位读者的一生结缘。”

  徐先生的这本书分为7个部分,前4个部分分别写了丰先生童年在故乡时候的情景、读书时在求学的杭州和家乡两地奔忙的情景、先生建缘缘堂和辞别缘缘堂的情景,这些丰先生的留痕我们在丰先生的散文作品中经常看到,徐先生除了把先生一生中与桐乡有关的痕迹整理出来之外,最主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桐乡有关的资料,有桐乡的地理环境,有桐乡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更能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徐先生告诉我们,桐乡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冷暖变化缓和。“人们从夏衣、单衣、夹衣、絮袄(木棉的)、小棉袄(薄丝棉)到大棉袄(厚丝棉)逐渐递换,不经意间寒来暑往,循环成岁。”(p7)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细腻变化的环境之中,丰先生对于身边周遭的细小变化才会有精准的把握,表现在绘画中,就是先生画作人物中的丰富多彩的服饰,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物所穿衣衫也很有季节感,先生从来不会在一幅画中让不同年龄的人穿同样厚薄的衣服,孩童的服饰总是更薄一些;表现在散文中,就是细致入微的环境背景,比如《洋蜡烛油》中,写大热之中的大雨:“大雨足足下了半天,檐头水溅入窗内”(出自《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一书),当时还是孩童的丰先生,痛恨这场雨打湿了自己的书本,家中的短工阿四,却因为这一阵热,一阵雨的天气开心,认为田稻可以丰收。丰先生的这份精彩,是从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观察而得呀。在读徐先生的书之前,并没有想到这是跟丰先生的地域环境有关,读此书,多了一个了解丰先生的渠道。

  这本书的后三个部分是丰子恺先生的留给家乡的印记,有最后与故乡的会面,有文字中绘画中留下的故乡风情,也有故乡对丰先生的纪念与回馈。看得人对桐乡充满了憧憬之情,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的地方,加上丰先生的桐乡。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二):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丰子恺笔下的故乡风情

  提起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很多人都有印象,他的画作,尽管寥寥几笔,却又妙趣横生;几句简单的文字,却又蕴含了太多的生活和洞察人间百态的智慧。

  先生的漫画,尽可用一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来形容先生哪怕目睹世界真相却依旧葆有童心,充满着爱和善良以及童趣。

  这是一种难得的生活智慧,以及珍贵的人生哲学。

  俞平伯曾评价丰子恺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观其画,听其语,感受丰子恺的人生哲学。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桐乡,充满着文化的力量,也是丰子恺先生艺术作品里最好的传承地。而缘身为缘缘堂的主人,青衫、长须、黑框眼镜,始终浅浅的笑着看着你我,也就成就了“风雅桐乡”的标识。

  而作为丰子恺先生的同乡,对于桐乡这个城市的确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徐玲芬首先写的第一部《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就是丰子恺先生的故乡——桐乡。

  有许多人成了“丰迷”,以《门对孤山》一书获得中国散文最高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嘉兴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徐玲芬,不仅从上世纪80年代就是“丰迷”,还除了丰子恺三部曲《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门对孤山——丰子恺与杭州》、《日月楼中——丰子恺与上海》,从桐乡、杭州到上海, 完成了艺术大师丰子恺的逐梦三城记。

  1985年缘缘堂的重建,重建后的缘缘堂,一栋一椽、一砖一瓦、石阶地板、花架秋千,都按照原样复制。包括先生的后人捐赠的30多幅字画以及先生的手稿,可见丰子恺的家人也深知桐乡对于先生的意义所在。

  “每逢起了倦游的心情的时候,我便惦记起故乡的缘缘堂来。在那里有我故乡的环境,有我关切的亲友,有我自己的房子,有我自己的书斋,有我亲手种的芭蕉、樱桃和葡萄……”丰子恺曾这样写道。

  一个城市,或者说,一个从小长大的故乡,对于一个人的烙印,一定是一生的,乃至于徐玲芬老师说,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都有这座城的影子。而每一个桐乡人,也早已把丰子恺先生的真挚的大爱深刻的印在了心里,正如夜空中的那颗“丰子恺星”,将照亮一代又一代桐乡人。

  故乡是一种牵挂,是一种永远都无法舍弃的爱,即便离去数年,却仍然无法忘却那些成长中的记忆。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爱,也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三):花6000元在老家圆母亲遗愿,老师是弘一法师,丰子恺大师更多生平

  说到丰子恺先生,首先想到他那些妙趣横生的漫画。

  在看似寥寥的几笔中,一幅幅生活场景跃然纸上。特别是那些童趣满满的画面,画的大多是自己孩子的形态,富有烟火气息。

  是怎样的生活经历让丰子恺先生能创作出如此有趣味的漫画呢?

  这本《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能让你对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有更多了解。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这本书的作者是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徐玲芬。身为浙江桐乡人的徐玲芬,与丰子恺先生是同乡。她也阅览了很多关于丰子恺先生的著作,决定以史料为依据,用散文的笔调,以传记的方式,叙述丰子恺先生一生的轨迹。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丰子恺先生从出生到求学、成家、工作的人生历程。而且重点是丰子恺先生与故乡的点点滴滴,还有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那些风土人情。

  原来丰子恺先生家里有间染坊店,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尤其是在色彩方面颇有天赋,估计或多或少都跟家里开染坊店有关系。

  想想在浙江桐乡,有运河,有后河,有木场桥,有河边人家,有桥下流水。丰子恺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无形中对他的艺术滋养很有益处。

  其实纵观丰子恺先生的一生,似乎也与现代的很多人颇有相似之处。儿童和少年时期在家乡上学,然后是外出求学,很少回老家。再到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很少回老家。

  丰子恺先生是22岁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来到上海等地工作,又到日本留学,再回到上海教书。不过他在31岁的时候辞职,开始了自由职业的生活。

  估计丰子恺先生始终是对于=著书写作、挥毫作画有着追求,此前的教书工作也是养家糊口的需求。不过放到了现在,辞去稳定的工作也是需要勇气的。

  “缘缘堂”是丰子恺先生的故居,对于它的来历,书中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

  丰子恺先生在丰家老屋的地基上建起“缘缘堂”,当时距离他的母亲去世已有三年。而建设一栋房屋,是丰氏母子两代的心愿。

  所以丰子恺先生花费6000元去建了该栋房屋,这些费用是他那几年埋头著作和翻译的稿费。

  至于“缘缘堂”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一件趣事。

  原来是丰子恺先生让他的老师弘一法师帮忙给自己的寓所起名,然后弘一法师在小方纸上写上几个自己喜欢又可以随意搭配的字,然后抓阄。

  弘一法师抓了两次阄,每次都是“缘”字,于是就给丰子恺先生的寓所起名为“缘缘堂”。这个名字跟随丰子恺先生从上海回到老家。

  这本《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 是作家徐玲芬创作的《丰子恺缘缘三部曲》的第一部,从中可以看到丰子恺先生家乡的地理环境,丰子恺先生所受到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还有丰子恺先生如何成家立业等。

  书里有句话是“卖花人去路还香”,挺有神韵。丰子恺先生这位艺术大师已离去许久,但他留下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

  2022年03月18日星期五

  《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读后感(四):丰子恺的家庭教育启示:无狭途而留广阔,历世故而留天真

  丰子恺的金句与漫画,治愈了焦躁的现代都市人,我们爱他的童真与诗意,更爱他的通透与豁达。

  尽管我们行动浮躁,但内心承认:“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我们向往丰子恺能善待童真。

  童年是一个人的生命底色。出生在晚清1898年戊戌变法之年的丰子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童年无恙。

  第一次离开家乡,丰子恺已十六七岁。

  第一次坐火车,他觉得“仿佛个个是桃源仙境的入口”。以后常年如浮萍漂泊无定后,多年后才晓得家乡浙江的石门湾,才是心中的桃花源。

  魂牵梦绕,早早的规划故乡新居,房子未盖,早已得来“缘缘堂”的宅名。

  作家徐玲芬同为丰子恺故乡人写了“丰子恺缘缘三部曲”其中《缘缘堂主——丰子恺与桐乡》讲述了丰子恺与故乡的故事细节。

  故乡是一个人的最初滋养之地,是一个人一生的隐秘与情感出入口。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丰子恺处乱不惊的人生态度?

  石门湾,现在的桐乡,孕养了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丰子恺。

  家庭,对丰子恺来说,是温馨而美好的。他是丰家第一个男孩,上有六个姐姐,可谓众盼而来。

  好景不长,丰子恺九岁丧父,门庭衰落。作为长子,他成为了家族的希望。

  母亲和姐姐竭力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去最好的私塾。家庭经济举步艰辛,但因得到祖母、母亲、姐姐们的女性之爱,丰子恺内心丰盈而温润。

  同年的朱自清,同为江南人,六岁随家人从江苏省东海县迁居扬州,自幼继承父辈的士大夫家学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丰子恺就不那么幸运,父亲喜好读书,却仕途不佳,很早中了秀才,苦读多年才中了进士,刚中第,不料科举废除。

  仕途坎坷跌宕,最终清贫如故。丰子恺早早认清世事变化无常,多为人生定数,种下禅念:

  “我的一生都是偶然的”

  没有家族男权严苛桎梏的逼迫,丰子恺幸而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由,无意间的宽松教育,养成他自小拿定主意,随心而定。

  从小就显现出绘画天赋的丰子恺,家人给予热情的鼓励,支持他在学习之余为乡邻和师友绘画,大姐丰瀛还教他临摹的技巧。

  他回顾童年自我的养成:

  “我的心犹如暮春的柳絮,随了机缘与风向而乱走,全部抱定自己的主见。”

  幸而,丰子恺成绩斐然,背负着全家人的期待。小学毕业,报考学校面对三选一的抉择,丰子恺与母亲不谋而合,第一志愿是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回乡做小学老师可是光宗耀祖之举。

  画家吴冠中也有类似择校经历,全家商议后报取了师范学校,父亲说能回乡做个老师,可谓为荣归故里,衣食无忧了。

  吴冠中在师范学校遇到了在美术学院进修的同学,从此改变了命运。

  第一次走进画室,如开天启,美术才是必生理想。他背着父母改了专业,从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毅然转入杭州艺专,从理科大道,走向了一条艺术之路。

  丰子恺比吴冠中幸运,一来他自幼喜爱绘画,二来他遇到了两位恩师,一位是文学家夏丏尊,让他从此爱上了文学,另一位是教绘画的李叔同,让他从此走进美术之门。

  丰子恺享受了自我成长中自由抉择的欢畅,与打通提高专业门庭,保持着孩童时期对人间的热情,好奇心与进取心得以混合释放,加持为学习动力促进成长。

  丰子恺的漫画与散文,即有中国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的活泼酣恣。主题温馨童趣,与他旷意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

  为人父后他格外强调尊重孩子宝贵的天性,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父母不应该替孩子设计未来,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或固定的模式培养孩子。

  父母不妨在陪伴的过程中因势利导,为孩子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大胆尝试,这在当时是非常开放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十二岁的丰子恺完成了人生两大喜事:结婚与毕业。

  回到故乡石门湾,丰子恺面临两难:如果按照之前与母亲商量好的做小学教师,实有不甘,追求理想继续深造绘画?苦于没有学习经费。

  踌躇之际,两位学长邀请他去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丰子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教学生涯。

  新学校在风雨变幻中沉浮不定,但夯实了丰氏教育理念。

  母亲去世后,丰子恺辞去一切职务,远离城市喧嚣,携妻与孩子们定居石门湾。

  用稿费6000元建造了一座“理想”宅院,终于把中意许久的“缘缘堂”三个字悬挂新宅之上。

  春天门前桃花开满枝头,门内蔷薇衬着绿叶,堂前燕子呢喃,院内秋千“亭亭玉立”,荡漾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缘缘堂”是丰母的宿愿,是丰子恺的精神家园,是儿女们快乐成长的天堂,寄托了三代人的情感。

  1937年七七事变,松江失守,嘉兴遭多次轰炸,炮火离石门湾越来越近,丰子恺协妻儿不得不离开缘缘堂,开始长达8年的逃亡生活。

  几个月后,从老乡口中得知,缘缘堂已毁于战火,丰家上下悲痛不已。

  缘缘堂已经不是一座故所,而是丰子恺及孩子们的精神园地。

  那里是他一手设计搭建起来的“家”,那里是他躲避纷乱静心创作艺术与文学的静谧之处,那里是成年世界里尽享孩子们的童真欢愉之地。

  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家喻户晓,包含着他所写的随笔的汇集。缘缘堂已毁,但这本文字集却流传于世,也许丰子恺想用文字造就另一个精神圣地。

  丰子恺自称为“缘缘堂主”,颇有一堂之主的领袖之风,他也果真让“缘缘堂”行走在中国各地,让爱的教育不拘于空间地域。

  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之途,丰子恺经常组织家庭学习会,丰家人称之为“课儿”。

  这种“课儿”不拘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鼓励大家交流讨论。讲授中国古诗词时,丰子恺一边讲解一边画图示意,通过形象思维来帮助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他让年长的孩子担任他的“助教”,引导年幼的弟弟妹妹一道参与学习。他还与家人一起读意大利小说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不仅要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会爱与尊重他人。

  有时,“课儿”还会延伸到户外。有一次,丰子恺讲到苏曼殊的名句“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为了让孩子们切身感受“浙江潮”的壮阔,他特意带着全家去海宁观潮。

  丰子恺有三子四女,皆学有所成:长子丰华瞻攻比较诗学,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次子丰元草长期从事音乐出版,任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幼子丰新枚通数国语言,任海外专利代表;长女丰陈宝,中外文水平具佳,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次女丰宛音多年从教,长期供职中学;幼女丰一吟多才多艺,文学、书画、翻译兼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另有一女丰宁欣,虽非亲生,但丰子恺视同己出,此女亦曾在杭州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

  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缘缘堂。丰子恺在哪里,哪里就有缘缘堂主。

  有人说丰子恺是少年样,一直保存着孩童般纯真的心境。

  但我觉得,经历过生死劫难,远乡逃亡,国难兴亡的他并非一尘不染。而是经历风雨过后“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更弥足可贵。

  丰子恺在散文《车厢社会》中比喻人生就像不断地坐火车,第一次觉得兴奋无比,到处是桃源仙境,而多次已无新鲜之感,反而疲倦焦躁:

  最后乘火车太多,以至于有讨嫌更多,变得逆来顺受。

  人的一生大多重复着一些事情,不断出走,不断行走,不断奔走,最后发现又回到起点。虽然从空间距离上是归零的,但心境已不比从前,多了悲楚挫折之后的沉淀与从容。

  不过这会的欢喜与最初的欢喜性状不同:前者所见都是可喜的,后者所见却大多数是可惊的,可笑的,可悲的。”

  丰子恺对于人生经历分为三个境界,但我们大多数在第二个层次里跌倒并一蹶不振,厌世烦闷,总觉得人生已无出口,陷入毁于一旦的绝望。

  第三层境界是丰子恺用智慧之心找到的人生哲学。

  “缘缘堂”实地已残缺不全,但曾经的“桃花源”永远留在了孩子们心尖上。

  —作者:荣荣—

  ——用每本书探索一个根本问题——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