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阁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阁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19 09: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阁寺》经典读后感有感

  《金阁寺》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阁寺》读后感(一):三岛的极致美学(关于读后所想,不是书评)

  金阁寺是日本有名的旅游景点,它的华丽与传承被世界喜爱,拥有举世闻名的优美景色。1950年一位在金阁寺修行的年轻僧人,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已经有用五百年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人们好奇于他的心理,但这是一则疑案。

  于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就以这位僧人为原型,创作了一个名为沟口的僧人角色,就以《金阁寺》为书名。很多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都说读书的时候会被书里的内容所震撼影响,会挺好自己灵魂深处的呐喊、以及产生一些莫名认为“自己是同类人”的恐惧感。

  我读完后发现确实如此啊,这是读所有小说没有的体验,我之前读塞巴斯蒂安是因为看别人的故事而被内容触动,现在读三岛的沟口,却好像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阴暗的一面。那种好像被窥见了内心真实世界的感觉,让人心里发毛,也被设定的沟口这个角色所折服。

  三岛是一个非常具有“灵性”和“气场小说家,他笔下的沟口,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可他却任由内心的黑暗和恶肆意增长,最后酿成悲剧。而这也许是人的劣根性之本,当一个人拥有了缺陷,他可能无法接受所有美好的食物,他认为自己是丑陋的、绝望的,那些美好反而会给他一种仇视感,继而产生悲剧。

  沟口的口吃注定了他与世脱节,他的不完整与不完美,让他渴望得到美,却又无法得到美,他的世界只余下灰暗,与外界色彩斑然的美产生极大的矛盾,于是他开始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展开了对于美的报复。这本书一出世就成为了日本标杆性的文学经典,三岛刻画出来的那种对于美的爱恨扭曲心理,就好似窥见了我们每个人的自我矛盾心理一般,值得细细品读。

  《金阁寺》读后感(二):从“毁灭”中向死而生!文学有时候是不破不立!

  PS:我真的太喜欢后浪出版的这本书了,在书底有这么一句话:一场关于暴烈的对美的祭奠,关于“美与毁灭”的杰作。这句话直击人心啊“由于不被人理解这点成为我唯一聊以自豪之处,所以我也就失去了力争获取别人理解的表现欲”仅这一句话,我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这本书的故事源于真实an件。1950年日本京都发生过一件轰动世界的事,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国宝级建筑文物金阁寺,被一场大火烧毁,这在当时造成的轰动不亚于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对我们造成的震惊,而造成这场大火的主谋是一位年仅21岁的见习僧人。

  要不说三岛由纪夫是写作天才呢,仅因为僧人喃喃自语:我嫉妒金阁寺的美丽,便被敏锐的三岛捕捉到了,从而意识到这起an件能带来的人文价值,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分析之中。于是主角沟口的故事便诞生了。对孱弱口吃又丑陋的沟口来说,金阁寺是他心中的净土,是所有美好的存在。可为什么这么美的存在会引起沟口的嫉妒从而被摧毁呢?

  可能是沟口意识到现实世界的残酷与恶的力量,他意识到这种美好的存在,永远也不可能降临在他这个丑陋的普通人身上,而且金阁寺是沟口心中对于美好的憧憬和信念,有了这个信念,他永远也无法与自己的恶和解,再加上当时日本战败后,金阁寺俨然已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到处藏有污垢,颠覆了沟口的内心世界,于是,“毁灭它!烧掉它!让每个人都无法拥有美好”成了沟口的执念。

  在这本书上你可以看到三岛本身存在着极端的矛盾,美是救赎,也是毁灭。这种绝望与希望、诚实与虚伪、美与恶、爱与丑的强烈对比迎面扑来,让读者是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也有很多人说读不进去也理解不了,只能说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毛姆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能得到评论家的赏识及教授与学院的研究,更在于一代又一代人能从阅读中汲取养分和乐趣。

  《金阁寺》读后感(三):得不到,就毁灭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本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语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称为“日本的海明威”。

  ♡

  《金阁寺》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创作的一部小说。该事件发生在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了金阁寺。

  作者尝试以当事人的视角来展开叙述,深度探索主人公“沟口”幽暗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人和一座建筑由成到毁、玉石俱焚的过程。

  小说同时呈现出日本物哀美学的极致,美到至臻即虚无。美的事物总是短暂易逝,因此美的本身便隐含着悲哀和死亡的气息。美是无法恒久存续的,美的归宿即消亡。

  物哀美学源自一种“无常”的世界观,平安末期至镰仓前期日本歌人鸭长明(1155-1216)在《方丈纪》的开首写道:“河水滔滔不绝,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水。”这句话蕴含着哲学思考,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产生和消亡之中。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有些事物的变化是不易察觉的,或者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例如,天空中成千上万颗星星,看起来都是位置不变的恒星,其实它们正以每秒几千米、几十千米、几百千米的速度在空中狂奔。太阳是恒星中的一员,也正在空中飞驰。有人做过测算,太阳率领着它的全家,一起向织女星西南大约100的方向(属武仙座)飞去。每秒钟走20千米,1年就走了4个天文单位(约6亿千米),可是我们却一点也感觉不到。

  ♡

  《金阁寺》小说行文采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当时很是超前(成书于1956年)。

  意识流小说兴起于是20世纪20年代。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意识流写作通过叙述人的意识流动的过程,来塑造角色、建构故事。它有明显的非理性特点,只聚焦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游走于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写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把瞬间的感受无限放大,阅读起来往往有一种时空无限绵延的体验。

  “意识流”本为心理学术语,最初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把这个名词引进文学,她用“意识流”来称呼陶罗赛·理查生等人写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一类小说。

  传说中的金阁寺(图片来自网络)

  ♡

  《金阁寺》的文笔和书里至关重要的建筑物金阁寺一样美。

  美的东西易碎,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令人心动的脆弱感。

  文字的易碎在于它只能萃读,只能在心灵和思想的层面进行或深或浅的触摸。

  金阁寺的美对于一个因为局部丧失语言能力而被封印住的灵魂(男主人公是一个口吃的僧人)来说,是一种提醒、冒犯和刺痛,它的完美时时刻刻在揭示他的不完美,它的美在摧毁他,他不能容忍它的存续超乎时间,它的美既然不属于他,就必须属于毁灭。他发誓毁掉金阁寺。

  受制于语言表达方式的缺陷,主人公沟口没有办法与他以外的世界进行坦白、从容和及时地沟通,渐渐陷入误解与孤立的囹圄,渐渐地,他放弃了与任何人与事进行和解的努力。

  一个人如果心存毁灭的欲望,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说服自己付诸行动即做恶的理由,甚至把这种恶赋予一种美丽(冠冕堂皇)而单纯的色彩,直至他逐渐被这种欲念吞噬。

  ♡

  尽管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很难与这样一个内心郁郁的男主人公共情,但也不妨碍我们通过这部作品了解到,原来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是不被“看见”的、被忽视的边缘人,长久地活在人生舞台的暗处、光束照耀不到地方,但是他也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终于在某一天,他屡受冒犯的灵魂倏忽涌起毁灭世界的“野心”。

  最近播出的探案剧《猎罪图鉴》第7-8集的绑架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一个边缘小人物,一位“平凡的蝼蚁”。他的不幸在于他的高考录取名额无端被别人冒名顶替,失去了读大学的资格,人生也因此而转向。在许多年后,蒙在鼓里的他经营着一家普普通通的小打印店,意外地遇到那个冒用了自己身份的人来店里复印身份和学历资料。他查明真相后设计了三个“分身"进行复仇。一个分身“闻璟”假扮白马王子与仇人(当初运作高考冒名的华教授)的女儿谈恋爱,这个女孩现在是冒名顶替者的女朋友。一个分身“段哥”扮演幕后老大,另外一个分身也就是他的真身扮演老大的马仔。“三个人”合作绑架了华教授的女儿,索要300万赎金,权当做对自己错失的人生的补偿。其实对于被改写的命运而言,多少金钱也弥补不了。技艺精湛的画像师沈翊(檀健次饰演)根据骨相推断出三个人即为一个人,他的复仇之梦破灭。

  当潘多拉魔盒打开的时候,每个仿佛置身事外的人都难逃其咎。和上面的犯罪嫌疑人一样,《金阁寺》的主人公沟口,并非生来带着原罪,沟口的父亲、母亲、金阁寺住持、他的朋友(柏木),在应当承担起爱与沟通的责任之时,似乎都在缺席。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在男主封闭的内心之外不停地筑起高墙,最终导致男主一意孤行。

  而一个自我封印的灵魂,除了毁灭——毁灭自我或者毁灭世界——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也许在男主人公看来,他的人生和金阁寺一样,都是海市蜃楼,如梦幻,如泡影,虚无之美,终要归于寂灭,那么就让这寂灭来得剧烈而盛大,并且绝不假手于人。此时,刹那即永恒。

  不知道书作者三岛由纪夫在多年之后,是否受到同一种悲哀、徒劳和虚无的感召,从而选择用切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死亡当成了一场极致美学的表演。

  「完」

  文章系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棠文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