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读后感摘抄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是一本由赵珮宏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读后感(一):找到家的感觉,需要生活里的烟火气
4月份搬的家,一晃快两个月了。 这期间居家的日子比较多,我也一直在寻找家的感觉。其实对一个刚接手的房子产生信任感,产生家的感觉并不容易。 传统上人们会庆贺乔迁之喜,会开火,用这样的仪式来宣告自己对房子的拥有权,宣告新家、新生活开始了。 可是由于疫情家人不能过来,在当地我认识的朋友也比较少,省去了这样的仪式,对家的认同似乎来得更晚一些。 积极行动起来,我发现在一所房子里产生安全感需要和房子产生联结,也就是你需要充分地使用这个房子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你要安排好学习的空间,在那里学习;要安排好娱乐的空间,在那里娱乐;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厨房,一顿一顿地做起饭来。 做饭也需要升级,不断从短视频当中获得做饭的信息,时间久了还是觉得索然无味。没想到在《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中有了意外的收获。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吃、喝与玩乐。 先说吃。要说吃,可能我们每个人在疲惫的时候都想点一份外卖,没想到在古时候同样有外卖。商家会送餐到府上或者是府中的下人去店中自取。 古时也有甜品、小吃,给普通人过年过节时满心的安慰。古代的营销也不差,也会找名人代言,比如苏东坡就为一位老妇写过一首诗。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不过苏东坡并不是为了钱财而代言,是亲自品尝后看到老妇生活的艰难,才挥笔泼墨的。 再说喝。古代人喝的丰富,喝的精致,喝的健康,各种饮品,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吧。 单就茶来说就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书中介绍了茶的种类和发展历史,还讲到了关于茶的传说故事。比如太平猴魁的故事,大红袍、铁观音的故事,传递了美好的情感和感恩之情。 古代蒙古族就有奶茶,相比现在的奶茶,少了一份调味品,却多了一份浓香的健康。 酒就更丰富了,至今也是经济领域、消费领域的重要角色。古代人会把饮酒和文化结合起来,如李白斗酒诗百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提供给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不会太差,而所有的物都是为人服务的,都是为了让人更愉悦的。未来的发展,在每种产品当中加入文化要素,加入情感心理要素,都不是点缀,而是真正的生产力的体现。 最后说说玩乐。玩乐也是同理,目的是为了快乐,同时能启发心智,那就更为上乘了。 古代人吟诗作对,煮酒论道,烹茶斗茶,还有益智玩具比比皆是,都带来不小的快乐。一味地追求科技化,快乐未必能有所增加。 所以,回头看看历史上有哪些吃喝玩乐带来的快乐,定会让我们重新找到遗失的幸福。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并不冷,或许你需要的灵感和创意就在其中。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读后感(二):走近古人的吃喝玩乐世界
记得很久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讨论,有人问古代人没有手机电脑,他们不会感到无聊吗?有高赞回答解释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各自的娱乐方式......
在我很小的时候不玩手机,各种儿童小游戏也可以玩的很开心,像三国的刘禅喜欢斗蛐蛐,宋朝的高俅组建了“蹴鞠队”......即便是底层人民,除了为了生活忙碌之外,也会有各自的娱乐兴趣。
很有幸我读了《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这本书,这本书就从古人的吃喝玩乐展开论述,让我们看到古人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看见生动、热闹、值得百般品味的人间烟火。
首先看吃,要论食物的多样性,一定是现代社会更占优势。食物的引进与种植,往往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过,我觉得古人在食物的烹饪上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花样百出。
杜甫在《丽人行》里曾如此描写大唐盛世:“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而宋朝一改先前的奢侈作风,菜系更像是融合了中国千年饮食文化的结晶,可谓是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的大汇总,有不少菜谱流传至今。
记得我曾经和朋友们闲聊的时候说过,虽然秦始皇一统天下,吃的不一定比我们这些寻常百姓的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食材并没有很多。到了宋朝,美食极多,颇具诱惑力了。
古代也会有外卖,宋朝的外卖,有千百种。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主食,比如面食、米饭,还有米粥,各式炒菜,以及各类甜点糕点,样样俱全。而古代外卖与现代外卖最大的区别在于当时没有信息化的交流手段,需要去用人工预定。
清朝的御膳中,以乾隆年间的“满汉全席”最为著名,也是最盛大隆重的御膳宴席。一般会邀请朝廷官宦和王公贵族盛装赴宴,奇珍馔馐琳琅满目,配以百余种菜品和鼓乐伴舞助兴。千余人前来赴宴,张灯结彩,热火朝天。
我一直不太清楚满汉全席到底是什么样的?那盛大的场面也只是在脑海中闪现。在这本书中就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满汉全席的构成,果然是让人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在看这部分介绍的时候,还真的有点羡慕古代的皇宫里的人呢,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极为精致的舌尖上的美味。
古代人也喝奶茶,是让我感到很意外的一点,因为在我的认知中,仿佛奶茶就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之一。不过奶茶喝的最多的朝代大概是清朝吧,离我们也并不算特别遥远。
《乾隆二年除夕大宴膳单》中写道:“进膳毕,李英送奶茶至殿中;谢成随至殿中揭碗盖,捧出殿外。李英从中基上去,至右边座旁跪进万岁爷奶茶,少退侍立,接茶碗,还从中基下来,出殿外。奶茶碗一出,就送皇后奶茶。”
我还真的想尝一尝当时的奶茶和现在的奶茶在味道上有多大的区别,在具体的冲泡配料和冲泡流程上也不清楚有多少的不同。
在玩乐方面,古人的玩乐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除了上面提到的蹴鞠,斗蛐蛐,还有下围棋,踩高跷,射箭,骑马,摔跤等等。相比于现在很多年轻人较为单一的搂着手机傻笑,古代似乎有趣很多。
劳作是必要的,但劳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人们还需要有娱乐,不同时代的人都在用他们独自的方式感受生活的乐趣。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读后感(三):去感受古人的吃喝玩乐,来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
人类在工作之余,最大的享受就是吃喝玩乐,我们在自己吃喝玩乐之时,往往会好奇,其他人都在做什么呢?其他人的生活是否和自己一样呢。 身边的朋友,我们可以看到;远方的亲人,我们可以听到;就是世界另外一端的某些人,我们也可以在影视报道之中了解到;那些高高在上的社会名流、影视明星,也会有各种渠道满足我们窥视的欲望。这也许就是那么多综艺真人秀如此火爆的原因,就是把他们的吃喝玩乐展现给我们,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可是,我们还是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还有一类人的吃喝玩乐,我们很少了解,那就是古代人,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人。虽然有着大量的古装剧,可有着明显现代化的特征,不能精确还原古人的生活状态。 那怎么满足我们这一类的好奇心呢?肯定有着大量古代的文献记载,可我们很难找到它们,就是找到也看不懂啊。这时,就有了真正能够看得懂这些资料的学霸把相应的文献翻译整理出来,给我们以专业的科普,满足我们好奇心的需要。
赵珮宏,95后学霸,毕业于英属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可是又对中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读书、写作两不误,学霸的人生就是我等不能勘破的。而她的这一本《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就是赵珮宏阅读中国历史的成果,就是把古人的吃喝玩乐系统而全面的展现给了我们。也许作者就是把自己吃喝玩乐的时间都放在了研究古人吃喝玩乐之上了吧,而且还研究出如此惶惶成就。 虽然这本书《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是关于古代吃喝玩乐的全记录,但对于我等来说,依然太过琐碎,也不是能够即可就消化记住的。人生差距就是这么大,别人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看都不一定记得住,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但好在这样一本书在手,想了解哪一时间,那一种生活方式,去查书就可;或者闲来翻翻,看一下古人生,找找生活的灵感,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常常羡慕古人的生活惬意,会生活,懂得生活,比如我们熟悉的《浮生六记》,就是文人羡慕的典范,羡慕芸娘可是赏花、品茶、饮酒、作诗,可这些生活方式,也都在古人的文献之中有记载,我们也可以去效仿啊,其实我们更多缺少的就是一种心境而已。 想想苏东坡被贬黄州,还能研究起猪肉的不同吃法,甚至创造出千古名菜——东坡肉,何等潇洒,而这也就代表了古人关于吃的一种态度。这样的态度比比皆是,我们现代人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现在有着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进古人之中,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直观看他们吃喝玩乐的生活现状,也能够感受到虽然古人生活可能没有现在好,科技没有现代发达,但吃喝玩乐的状态一点不比现在差,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忍不住想看的历史冷知识》带我们进入古代,打开古代生活方式,还原真实、有料、有趣味的生活史。在增长见识的基础之上,更是去体会那份生活的美好,虽然我们自己无法那么潇洒的吃喝玩乐,但过过眼瘾,用大脑享受一下这饕餮盛宴,也是一种美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