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亡追踪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死亡追踪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6-08 09: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亡追踪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死亡追踪者》是一本由[德]米夏埃尔·索克斯著作,46.00元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追踪者》读后感(一):死亡的困境

  本書從專業角度向讀者介紹了法醫的工作流程,體現了尸檢在非自然死亡案件中對於斷案的重要性,以及在一件又一件看似離奇的案子中科普了很多法醫知識。 不過比起這些專業內容來說,更讓我覺得值得深思的是裡面眾多的自殺案件。當人自殺時,會用比普通人想象中要慘烈百倍的方式去達成自己的目的,會用幾乎將人燒成骨架的汽車爆炸,會頸部套著鋼絲圈從高橋一躍而下以至於身首異處,以及藏在桶中割腕到幾乎放干自己的血。 自殺是逃避還是一種真正對自己負責任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坦然面對死亡的時候,其他人應該阻止嗎?畢竟有時候,“自殺意味著個人最後的自由”,這時的自殺帶著一種強烈到讓人著迷的悲情色彩,把身體當成自己最後的陣地,用犧牲自己來證明自己,像哪吒剔骨還父一樣——最重要的自由是死去的自由。而如果要阻止自殺的話,我們又如何在更早的時候,從心理角度或者社會角度去幫助他們,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而不是在自殺者走到死亡邊緣時或已經死亡後才註意到社會上這些人的痛苦。就像書裡說的,自殺是他們“逃離一個沒有愛與被愛的世界的最後機會”。自殺不只是個人的困境,更是一種社會的困境,需要付出更多的,更加及時的努力和有組織的關心才能擺脫。 而除開這些,給我最大衝擊的還是傑西卡的案件。和自殺案件一樣,以一種更加慘烈的方式揭露了社會對具體的人的關心還遠遠不夠,導致一名七歲女童在不合格父母的疏忽下活活餓死,即使她已經堅強到刮墻上的灰泥果腹。沒有醫生和相關部門的關心,即便到了接受義務教育的年紀也沒有教育機構的調查介入,她被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人遺忘直到死去,在死後才真正被看到從而敲響對於社會的警鐘。 社會固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不過像本書結尾所說,我們不能推開生活,我們更應該思考這些社會出現的問題,思考該如何應對。

  《死亡追踪者》读后感(二):珍惜生命……

  热爱刑侦剧的我好奇之下借阅了本书,果真也没令我失望。作者是米夏埃尔·索克斯是一名职业法医,其文风客观、冷静,虽然围绕尸体展开,但从不试图渲染恐怖气氛,描述尸检的过程以及阐述原理的时候十分严谨,简直给人一种读论文的既视感。索克斯从其职业生涯中挑选的这十三起案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死状千奇百怪,死因各异,但死亡的真相却总令人触目惊心。

  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起自杀案件,死者生前尝试了不止一次的自杀手段,最终死状骇人,我知道有自杀的人,但我此前确实轻视了这些人的厌世之心、决心之强,以至于可以对自己下这般狠手。书中最让人痛心的便是杰西卡案,这名年仅七岁的小女孩,并非死于意外,亦非谋杀,而是死于父母的忽略,恰好最近在看《小太郎一个人生活》,也探讨了孩子被父母忽略、无人照管时的问题,然而七岁的杰西卡活在现实里,并未有幸像小太一般小小年纪就独立自强并遇到了这么多好人。此前书中对尸检的案例都没有引起我的任何不适,然而对杰西卡……仅仅只是看文字我都觉得难以承受:为何有父母会这样对自己的孩子?既不愿为人父母又何必将她带到人间承受着世间万恶?这一篇章令一向冷静客观的索克斯都难以自持,难得对案件反映的社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书的最后一个篇章《罗莎·卢森堡案》十分有意思,篇幅并不长,但信息量极大:罗莎卢森堡确有其人,是远在中国的我们都曾经在历史课本中读到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然而她当年的遗体却疑点重重。索克斯因工作原因发现了一具保存数十年的女性尸体(因已形成尸蜡,故得以保存),研究发现该女尸的形成的大致时间与罗莎·卢森堡的死亡时间基本相似,体貌特征都与其相似……种种证据都指向该尸体系罗莎·卢森堡,然而因无法取得有效可供检验的罗莎·卢森堡的DNA,截止到成书之时,尚无法将其确认为罗莎·卢森堡本人。索克斯不无遗憾,但也寄希望于将来能收集到更有效的DNA,或者更先进的检验手段来进行验证。

  书的最后,索克斯写道

  不得不承认我翻看此书的初衷不乏猎奇心理,但看毕也不由得思考:生命诚可贵,但为什么总有人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尊重自己孩子的生命,甚至不尊重自己的生命?

  《死亡追踪者》读后感(三):今天的尸体长什么样?

  “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只是分为疾病或衰老导致的自然死亡或外部/人为因素造成的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的种类很多,包括因枪伤或刺伤引起的出血、由交通事故或头部受到打击造成的颅脑外伤,以及由毒品或其他物质引起的中毒等。以上提到的这些死因放到具体的案件中就会因为人的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而法医的工作则正是找到死因,为调查人员和死者提供帮助。从本质上讲,法医看尸体可能就像厨师看菜谱,器官破损情况、身上不明伤痕、尸斑展现的停滞时间最终指向了他/她的死亡原因,如同由油、食材和香料组成的菜肴,验尸报告就是法医呈送给世界的死者最后的晚餐。

  但这并不是一个应该悲伤的行业或者是令人恐惧的职业,法医是死亡的陈述者也是真相的开启者,同样还是案件的侦破者,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可被看作是安乐椅神探。法医对工作必须保持客观,保持距离,包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对肇事者以及对自己的情感,他们不是传教士也不是评委,他们的工作是从停在解剖台上尸体的创口、血液或毛发寻找蛛丝马迹,理智且科学的推断背后的案情,而情感会消解揭露真相所需要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医都是铁石心肠的人,他们或许可以冷静面对尸体但却不能想象自己在儿童癌症病房中当医生。脱下工作服或离开工作地点,他们依旧是喜欢刷猫狗视频喝可口可乐的普通人。

  主打虚构推理的午夜文库有一条非常稀有的非虚构副线叫犯罪档案,里面包含了推理作家的自传和记录犯罪或介绍有关于犯罪职业的书籍。故事来源于现实又超于现实,三者环环相扣,有人犯下罪案,有人在真实罪案发生后记录并解析,有人以此为蓝本创造出新的黑色故事,譬如教你如何成为间谍的《间谍的工具箱》,法医解剖实录《验尸官》和阿婆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硬要说的话就像刘备、关羽和张飞,把这三类人放在一起的犯罪档案系列就是他们结义的桃园。用盐来搭配甜食会更加突出食物的甘味,在虚构中摸索真实,让故事的血腥味更加具有实感,这就是犯罪档案系列的作用。

  这个系列最新出版的《死亡阅读者》与《死亡追踪者》是德国职业法医米夏埃尔·索克斯博士的作品,里面收录了他经手过的各种不可思议案件和千奇百怪的死法。其内容的精彩程度从目录就可见一斑:

  较之2018年播出的由石原里美和井浦新主演的法医题材日剧《非自然死亡》(才发现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死亡”两部曲可能会更加冷峻。它没有像剧中一样给予角色生的理由,而是刺过皮肤与血肉组织直白的剖开最后的真相。在这之后,这世上与死者有关联的人们的反映也被他一一记录下来,有坐在法庭无动于衷的,也有希望再亲手杀死他一回的,痛苦、冷漠、恨意和失落被博士一笔一笔汇集成了这两本书,它们是人对于死亡最直观的反映的记录,没有艺术加工没有夸大其词,因为真实的案件已经足够让人震撼和悲伤。

  米夏埃尔·索克斯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法医的基本判断方式,譬如从头发可以鉴定出死者生前是否有吸毒史,根据头发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大致推断出他在死前的几个时间阶段吸食的具体毒品。死亡时间除了电视剧里常演的检查尸斑和尸僵外,还有用电流脉冲刺激脸部肌肉组织看尸体是否会产生反映、向死者眼睛里滴入特殊眼药水观测瞳孔是否有放大或缩小,最可靠的死亡确定方法是测定尸体体温与尸体发现现场的环境温度之差。在各种数据的观测和记录后就该法医的手提电脑上场了。电脑上装有一个程序用来计算死亡时间。把尸僵、尸斑、脸部肌肉组织的电流刺激性反应、(可能空缺的)瞳孔反应、体温、衣物和环境条件输入进去,程序会根据上述所有这些参数,计算出一个大致的死亡时间。

  是的,是由程序来计算的。

  仿生法医会梦见电子尸体吗。

  另一个电视剧常出现的桥段是根据尸体胃里的内容物判断死亡时间,但若想要通过对胃里内容物的分析化验确定一个人的死亡时间,需要以准确知道死者最后一餐饭的内容、进食时间和吃了多少为前提,这明显是在极度理想情况下也很难做到的。

  这也是米夏埃尔·索克斯写下这本书的原因,虽然在侦探小说或悬疑主题的电视剧中频繁出现了法医方面的情节,但许多内容都是虚构的,他在《死亡阅读者》《死亡追踪者》中展现了法医们搜集证据、去伪存真和最终创建实践报告的真实过程。但真实并不意味着枯燥和平淡,或许我们曾以为小说的世界会比现实更加广阔,但读完这两本书后,你会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除了明显CUE到法医的文学影视作品,我们常玩的射击游戏也会出现法医学领域的知识,譬如《Splatoon》!如果大家可以平和冷静且相安无事的停驻观察地面和墙面的喷射或滴落墨迹,或许可以分辨出当时站立于此的乌贼们打击与被打击的方位方式和严重程度喔!(但百分百是不可能的!)

  期待2022发售的《Splatoon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