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DV计划》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DV计划》经典影评有感

2022-06-11 08:50: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DV计划》经典影评有感

  《DV计划》是一部由姜思达执导,姜思达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V计划》影评(一):00:00

  有思考 有趣 舒服 感动 美好 热爱 真实存在 我的精神支柱 百看不厌 能够反复去观看 适合夜晚观看 属于一个人的仪式感 点个香薰蜡烛 一杯酒 或是在上班/下班路上听思达的博客 能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听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能够进行自我思考和对自我认知 对世界的看法 正能量满满

  《DV计划》影评(二):一点启发

  今天运动的时候又放了一遍姜思达和金靖对话的DV计划,很想整理一点什么,却好像说不出什么来。只是有零零散散的一点感受,在他们对话的过程中,我心底也发出“对对对,我也是这样,我也这样认为”的呐喊。这些呐喊我总结为:别扭、拧巴、虚伪和傲慢。别扭和拧巴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状态概括,虚伪和傲慢是在这个对话发生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隐藏如此深入的虚伪连我自己都骗过了,我都忘了。直到看这个视频的这一天,我才恍然大悟我的拧巴和别扭源自于我的傲慢,正是因为我的傲慢,我对自己专业不满意却又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原地踏步,努力说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又没办法从内心接受,想要恢复信任打破前的亲密关系却又无法原谅打破信任的人和事,在这样的拧巴中,我越来越不像自己。所以看到这个视频,好像点了我一下,我需要一点点走进自己虚伪和傲慢的壳子里,去消解无意义的想法,做一些实际的行动,才能打破桎梏,卸掉包袱,走出困境。

  《DV计划》影评(三):EP 01 诚恳的虚伪

  某种程度上她仍然是对待自己诚恳的人,在她的虚浮世界里,受伤 不解 愤怒 强装无恙的情绪,都是以傲慢却真切的状态展露的。即使在这种距离和程度的交谈里仍然存在不可消弥的巴别塔,语言与沟通的能量尚不足以支持我们去戳破一种渴望真诚语境下的虚假,也不足以让我们被一份虚伪的绝对真实所说服。

  我们唯独劝勉自己,即使是面对滑稽不自知的虚伪,仍然不至用尖酸与嘲讽置人于死地,对虚伪的辛辣调侃无法反证我们的真,事实是它暗含悲剧,跨过只会造成伤痛 没有狂欢,并将残忍揭露我们并非对立于虚荣的真善与美。

  我也最终不无讥诮地承认,这类人的存在仍旧是这个真实世界的荒谬真相,他们仍然带着袒露的逻辑,不以为意的虚荣,绝对坦诚地在这个世界良好生存着,“世界不是绝对诚恳才能成立”这一法则,屡屡自我举证。尽管我坚持用自我捍卫,诚恳的世界会更美更好更善良。

  《DV计划》影评(四):关于金靖和姜思达的dv计划

  认真看完了金靖的那一期。 之所以先看她的是因为 她是我的条件所能幻想到的关于成功的素材---外表不算出众,但却在热闹的娱乐圈拥有着这么多的赞美。她让我感觉我离那个点距离很近,也是我这样渴望目光和注意的人所能接近的最好的模板。 但是在这个视频里,一个小时,金靖的光芒没有因为她的暴露而暗淡下去,而是一种与你与我一样的另一种光芒闪耀了起来。不同于聚光灯下的“你怎么理解喜剧?”而是----我们都一样,在生活的经历中不断自省,不断改变,不断发现在伤害,在被伤害。我们追寻着真理,寻找着答案。 很高兴金靖处于现在这样高兴快乐的状态下,我也一样。虽然我们心中都还装着一些不甘与渴望。她也许还有着关于情景喜剧的梦,我也还有着关于未来美丽样子和生活的梦。她也许渴望和谷爱凌一样,我也渴望早日找到自己的那个方向。但现状我们是满意的,有自己的休息时间,该干事的时候就干事。这也许就足够了。 最后真的很喜欢姜思达和金靖的关系。不管彼此一年见几次,发不发消息,都有着对彼此最好的信任感--我觉得你很好 也希望你好。

  《DV计划》影评(五):EP 06 做梦的不伟大人类

  思达是不能没有梦的,尽管他说喜欢金靖现在的心态。他并非拉不下脸面承认自己对于普通人生的短浅目标,而是他的确不想过这样的人生,思达想要的人生一定是有梦的。改变世界听起来很扯淡,但希望自己的人生给世界带来好的改变是必然。他提到许多次怀疑这个梦的载体是否是电影,我觉得可以是,但也许只是电影被赋予了更高尚更艺术的意义,天然地令人憧憬。而虽然我也不知道思达做采访的初衷和他赋予采访的意义,至少在DV计划里,在那一个钟头慢慢走向人性深处的过程里,的确留下过许多珍贵并属于人的 对世界是好的东西。它也许不像电影充满确切的表述,许多问题也抛向空中成为单向未解的谜题。但也许人生不是答案而是疑问,每个弹幕里感叹世另我的人,每个说着我不能更懂的人,也的的确确在这些并不相似的人生问答里,被宽慰被开解,没有电影那么酷,但也算一个梦吧。

  关于成为傲慢的偶像。洒脱自信的人类是迷人的,更不用说那些尖锐嚣张的天才,他们那么轻盈又有力。作为反复自我怀疑,时常迁就牺牲的人类,不免想到像自己这样虚弱的灵魂,大概永远也没办法产生迷人的光辉。那些帅气的 脖子高昂的大人,让我羡慕再自我鄙夷。但思达的存在让我觉得,OK,世界上也还有人在这样犹豫不决地活着,也使用那些圆润中庸的品格,让这个标新立异的世界,多了一点朴素的诚恳。那他也许就是我们这样的人类,为自己的存在性错误,找到的借口和榜样。

  《DV计划》影评(六):EP 04 对话

  1.城市与乡土文化的互相鄙夷 城市与乡野对话的单向性 双向性问题的不成立

  奶球儿呈现的平视以至仰视态度,的确是对于主流文化圈层外的"非主流"文化坦诚善良的接受态度,思达的提问在于即使是仰视的姿态仍然存在凝视,而反向的凝视诚然存在,尽管以戏谑甚至不屑的姿态。高傲地互相审判是轻易的,在任何一文化圈层中异文化的存在都令人不适,异类居于群体中其特质都遭受不屑,文化不屑无文化的轻薄,无文化不屑文化的矫饰。来自天然高一方的放低身段也是轻易的,然而对话并非全然畅通,而问题在于这样的问题对于对面的价值观兴许并不成立。对话能真正平等地发生在广义的两者之间吗?

  2.网络时代的思想同化与分裂

  网络汇集人的视线,有人的地方就有抽象或具象的物质与金钱的流通。网络创造潮流,再构建主流。人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于是网络为人类创造"潮流而主流"的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它没有直白地抹杀讨论和迥异,但汇集了群体更庞大的从前异质但无自知的人群,将其导向同质的目标,既是消费主义的永恒胜利,也是思想统治的和平要义。它否认了即使抱持近似观念的人群仍然可以有细枝末节观念中相异的分野,对异质的讨论才可能抵达更深的远方,但撷取想法比思考易得,对同质的反复确认使人充满安全感与被拥抱的感受,却也是微笑宰杀差异的温床。网络的沟通难以同真实世界交流一样达成和解,在我们选取阵营以后,辩论式的兵戈相接,用反问驳斥而非用陈述阐释,态度是不屑或凶猛的,号角是进攻或批斗的,对方的信号并不被接收,对手一处是错即可证明我方的正义,彻底无视逻辑中对立的伪并不可证实正方的真,即使导向错误的源泉里存留着更为近似的真相,但战争往往停留在一方的胜利凯歌里,真理破产于对世界复杂性的否认与无视。网络世界的困境在于为保存自我主体性拒绝发掘真,转而紧咬敌对方的弱点以自证高明。于是每一方在他者世界里都是封闭不被理解的,戏谑更不易使人发掘他者的可能成立,及自我的可能错置。戏谑与嘲讽似乎更逼近当下的网络场域,令对手显得可笑荒唐,快乐地置人于死地。

  3.理想世界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奶球儿希望解决平等的问题,我也是。平等 公平 公正。我的理想世界里,人人生而平等,不意味着每个人与每个人摒弃差异,获得一致的起点,而是在精神世界里,它成为人人共享的信条。而在那个公正的现实世界里,每一种存在都得以存在,生理与先天的差异固然存在,而在那个美好社会,每个从前被视作命运不好的人,每个生来低劣的人,都能找到一席之地,都能用自己的普通平凡甚至糟糕的特质,度过公平的一生。面前的那堵墙被拆除的同时,我们也能自在地观看自己喜爱的风景。

  《DV计划》影评(七):“我为什么爱姜思达?”

  “人一想通 啥救都没有 就是会自在”

  “看懂一个人 才能决定 Love or Hate”

  “充分理解他人 你的自我才会真正浮现”

  宅家夜晚/快节奏/内耗的日子

  点个香薰蜡烛 一杯酒 观看访谈节目

  便能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享受仪式感

  《DV计划》影评(八):EP 07 艺术无法被人理解是艺术的错误么?

  看的时候其实有点烦,因为他太正经端庄,一点都不肯俏皮逗趣。问到抖音上弹幕“阴间”的评价,他将其视作大家对生死教育的匮乏,提起演出时下面观众的谩骂吵闹,他视之为艺术性的最大展现。它当然是个很哲学的叙述,但作为俗气的旁观者,他有点装。我们得承认,阴间并非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厌恶,谩骂里也没有更多讨论的空间,它更多仅仅是嘲讽于艺术的怪诞与哗众。人群对于艺术荒诞面的截取,其实意味着人们不肯真实地接近,也来自一种恐惧,我不理解,但我不愿将它视作自己审美的缺陷,索性放弃尊敬艺术,放弃面向艺术的自卑,嘲弄成为唯一不必挫伤自尊的办法。如何重建艺术的威严,这个时代里我真的看不到办法。

  时代的错误不是大家不懂得艺术,而是大家拒绝信任艺术,拒绝相信表达,艺术成为被束之高阁调侃不屑的对象。大家用不懂拒绝沟通,用嘲弄避免自尊的受挫,用美无高下免除审判,以至对美嗤之以鼻,坦然地接受了自己俗气。这个时代还有人么,哪怕觉得被艺术困扰,对自我产生怀疑,还是努力地去理解各式的美,去做面向艺术谦和开放的观众。在艺术面前过分贬低自己的人,今天反而少了,大家都不附庸风雅 不矫揉造作了,坦荡地聚众摆烂。那我宁可那样夸张解读“陶”的人多一点,哪怕他不懂装懂,至少他敬畏艺术。

  陶冶活得太辩证了,他避免责怪观众,责怪时代,但他身上巨大的艺术性和反差的贫穷,不是应该难过吗,不是该责怪我们吗,他可以责怪我们的。我们指责他虚伪地回避了时代对他的挫伤,只不过是因为他避开了让自己痛苦地面向这么庞大的难以改正的人群,他们的数量那么巨大,他们庸俗得那么正确,指责他们只能显得艺术家们清高 傲慢 不懂真实的人生。他当然可以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更真实地对无人欣赏艺术感到愤怒,但那部分痛苦以后依旧是无解的社会困境,难以因坦诚消解,那我宁可他用哲学的陈词滥调把自己武装。其实我并不怀疑他对自身诠释的信服,即使看起来像一种无计可施的迫不得已,但不失为应对艺术性受到蔑视与嘲弄时的自我保全。尽管我最终觉得心痛,要让他拿这样宏大的借口来说服自己接受,用理性克服生理的难过。你能看到一个烂时代是怎么把艺术逼到形而上里去找和解。

  姜思达问只能在痛苦下寻找艺术吗,我觉得它部分正确。但这种痛苦该来自尚且未能被人欣赏的痛苦,尚未求得艺术至高圆满的苦闷,而不是来自,你所居于的时代与民族没人在乎艺术的痛苦。

  思达对待艺术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他关心如何在普罗大众和艺术间架起桥梁,关心是否应当为与受众人群的无法沟通去质疑或自我质疑的逻辑叙事,而陶冶不是,换句话说,他心无旁骛地追求极致的艺术。他的艺术承载的是自我精神世界的独立延伸,并未把那部分社会责任担在自己的身上,他也不因不被理解自我垂怜。他并不自我调侃的另一面,恰恰意味着他的确全然地相信着自己的艺术。我认为这对于艺术是孔武有力的,比他是否自我戏谑,是否显得更接地气,统统更重要,也真的能让他在艺术的领地里,活得更顺畅、更漂亮。

  从事艺术也许真得做尼采说的超人,无论如何你用世俗标准或哲学真理,艺术就是推导不出意义的,美是它最大的意义。我觉得陶冶说得对,你如何让自己的存在成为意义本身,如何成为艺术本身,才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永恒难题。我觉得他对,传递情绪价值传递爱,和美相比又是庸俗的,当然它们并不矛盾,但也许对美的最极致体会,就会充满最能被理解的爱与幸福。他在剥离个性的无限里,果决地追求着舞蹈的永恒纯粹,追求身体这一介质,所能独立承载的最大限度的美丽。

  世界舞蹈日的今天陶身体解散,我没有办法用哲学性的论点去自我说服这件事情的成立,只感到悲伤。一个纯粹地将自己活成艺术品的人,被这个时代的庸俗 被这场疫情管控的荒谬所伤。我当然能说,如此的悲剧性将他的艺术性衬托到无可附加,但我不想要。我希望他的艺术,以干净美丽的形态,安安稳稳地释放在舞台上,下面坐满乐意困惑的人。我猜他不算悲伤吧,也能再次到哲学的圆满陈述里开解出自己,但我恨这个时代。

  谢谢思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