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寻迹你我同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历史寻迹你我同行

2016-09-10 作者:历史寻踪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寻迹你我同行

  湛江市文物古迹保护协会认为湛江的古迹有很多充满深厚历史底蕴,但得不到较好的保护,甚至是一片荒芜,无人打理,这对湛江人民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损失。因此协会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历史寻迹调研活动,很荣幸我也为这项事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七天,我们实地深入考察湛江市市区内的文物古迹,认真观察其存在的荒废、破损、翻新换面等多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周密细致的分类和图文并茂的记录,以期我们协会的调研成果能引起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支持,进而能够为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是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古迹保护既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也是向前发展的活力源泉。因此,古迹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协会所开展的调研活动将会针对湛江市内四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一个详细的考察。给湛江市进行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一个参考的意义。此次调研活动将会影响民间更多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古迹保护行列,对我市老建筑的保护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协会希望借此整合市内四区的力量,对全市古迹进行摸底,尽早拿出一份权威的湛江古迹文物分布及保护现状材料给政府。

  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文物古迹的现状,更是为了发动群众,主动去了解湛江的百年沧桑变化,结合民间的力量去保护文物古迹,传承和普及历史。铭记历史,传承文脉,进而展望未来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

  1。 深入了解赤坎区内广州湾时期保存下来的历史古迹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历史古迹现今的遗存情况与价值评估、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发展。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地区的历史古迹可以充分的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脉络,因此对当地的历史古迹进行详细的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赤坎区内的历史古迹的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向每位居民宣传建筑文物等古遗产保护和发展意识的步骤之一;

  2。 在调研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我们所掌握历史知识与调研技巧,做到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调研之中;通过我们对湛江赤坎区内广州湾历史古迹的历史调研和坡头区博立村、那洋村的实地考察,最终提供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参考价值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和调研文章

  3. 我们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为了更详细、直观的反映出赤坎区和坡头区历史古迹的现状,对于每一个地点的历史古迹均用相机拍摄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采取从外到内,从下到上的顺序,有条不紊的将每一个历史古迹的现状拍摄下来,对于破损的地方更是给予镜头的特写。这样通过清晰的图片,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文物古迹保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情况。并且,湛江市文物古迹保护协会可以通过有关地点的这些详细的图片更好地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修缮,使得这些;历史古迹可以更好地保存下去。

  4.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对当地的居民、村民进行了采访。通过对历史古迹周边居民或村民的采访,我们不但更详细的了解了有关的历史古迹的历史脉络,而且对于政府或村委会的保护力度和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古迹的态度。同时,通过这些采访,也可以从侧面宣传保护历史古迹的意识,使历史古迹得到更好的修缮和保护。

  5. 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赤坎区内的广州湾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除少部分历史古迹,如广州湾商会会馆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外,其余大部分的历史古迹都是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没有得到好的保护。而且,有很多历史古迹被挪作他用,如成为商铺和民居等,不但被改建得面目全非,而且没有得到保护。

  我们协会的调研,主要在赤坎区。这些天,我们在赤坎老街穿街走巷,之后在坡头区的博立村与龙头镇的那样村间来回奔波,终于完成了我们在赤坎区与坡头区的调研任务,并在调研的过程中收获成果。

  一、水仙庙与水仙井调研

  2016年7月10日,我们调研小组来到赤坎老街里的水仙庙与水仙井。实地调研之前,我们已经先了解赤坎水仙庙的一些知识。水仙庙,又称炎、河帝庙,始建年代于宋朝年间,曾两次重修,庙内曾供奉炎河二帝。水仙庙侧有石砌踏跺25级,通往民主路,原为古渡头,称水仙渡。水仙庙是赤坎开埠时的古庙之一,因其建于古渡头,想当时与航海等水上活动有关。水仙庙原宽三间,现仅存正中一间,大门额匾题有“炎河二帝水仙庙”,虽经长年香熏烟缭,仍依稀可辨。庙有一楹联:“耒耜初兴功资稼穑,山川始奠绩奏平成”,其书法苍劲,字迹历历,因楹木残朽,现已取下收藏。水仙庙2013年被列为湛江市赤坎区不可移动文物。庙前有井两眼,一清一浊,称水仙井。

  水仙井保护得很好。两口井水都很浅,伸手便可取到水。两口井的表面均无油迹和杂物。虽然当地早就通自来水,但是不少居民仍然使用水仙井清的那口井的水,主要是用它洗衣服等。我们还特意尝了一口井水(清),井水显得特别清甜及凉快。水仙庙与水仙井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都保全的较完好,得力于当地居民对宗族意识的重视,收入提高,有集资维修的可行性。

  二、杨益三纪念堂调研

  位于赤坎老街泰安街15号的杨益三纪念堂靠近其故居。驻足于纪念堂门外,我们看到的该建筑历史感与年代感。明显的欧陆风格在二楼的阳台隐约可见。等到小兵姐打开纪念堂,我们对纪念堂的认识有了更多的认识。院内东西两侧都有破损的现象,红砖裸露,墙角裂缝等;主楼门口的2根罗马柱与2根较大的方柱还坚强的屹立,它们的表面上有脱落与破损现象。门口的木门破损也比较严重。打开大门,入眼的便是空荡的房间,据说这里已经经过清理,搬出了一些不需要的物品。(关于爱情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我们对大院与一楼内部的破损情况进行拍摄后,出发第二楼,二楼的楼梯道在房子外面,狭窄。二楼的地板有点摇晃,我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参观及拍摄,打开连接阳台的木门,我们对阳台的现状也进行了了解并仔细的观察了从楼上往下看的周围环境。二楼与三楼的连接口有一小木阶梯,有明显的破损现象。我们3个调研队友还是坚持自己上去拍摄及观察现状。因为要用事实说话。

  杨益三纪念堂整体的保护不够好,多处的破损,让人有种走进危楼的感觉,但是它表面上的建筑风格仍保留,希望湛江文物古迹保护协会了解它的现状后,能积极做出相应的措施,保护这一有意义的纪念堂,保护湛江的历史文化。

  三、赤坎10大古埠调研

  赤坎10大古埠虽说比较集中,出现在大通街与民主路之间,但是我们寻找到它们的遗址仍有些困难。首先有的古埠遗址,已经基本改变原状,比如第1古埠遗址;有的遗址已经被封了,比如第3古埠,只有一个标志牌告诉了我们它曾经的历史;有的连标志牌都没有,比如第5号古埠,我们在老街上反复寻找它的踪迹,它是最后才找到的古埠遗址。10大古埠的保护,整体上情况是一般的,大多数情况比较相似,比如青石裸露,有的红砖裸露,有的用水泥维修过等情况。但我觉得第6号古埠是保护得最好的,我们在最上面可以看出以前古码头的影子,码头上的横梁搭建还存在,往下看去,一级又一级的阶梯存在于幽静的环境里,很有历史的年代感。

  我们对这10大古埠,进行了参观及拍摄,把它的现状,破损的地方找出来,并进行图文并茂的记录,可以促进协会保护文物的工作。希望古埠能得到重视并更好地维修。

  总之,这几天的实地调研是难忘值得的,虽然我们的过程可能出现困难,但是我们组员能乐观对待,在调研中享受其过程,体会其意义,并在于他人交谈中了解,用拍照记录它们的现状。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意志力,而且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回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发现湛江的文物古迹总量大,种类多,富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有一部分的古迹还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例如水仙庙与水仙井不仅维持了其原貌,还出资维修稳固基础。还有我们去博立村的周兴书室进行调研时,当地相关人员正在对其进行维护翻新等等。由此可见,湛江的文物古迹还是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重视和实际的支持。但是,有一个现存的事实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总体上来说,湛江人民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有很多古迹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例如墙体脱落、建筑物上出现干裂等问题,并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1. 受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淡化;2.古迹的保护与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3.宣传力度不够,人们没有从更深层次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4.各级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5.国家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6.部分古迹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不再被人民喜闻乐见,难以进一步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首先是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注意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别。文物古迹包括类别众多、零星分布的古建筑、古园林、历史遗迹、遗址、杰出人物的纪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把文物古迹正确合理地进行分类,是对古迹进行合理保护和发展的前提。

  2. 其次是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段指由文物古迹(包括遗迹)集中的地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组成的地段,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调研发现,尤其是赤坎区的古迹面临的历史地段破坏得比较严重。一来,很多古迹分布在老街,而老街道路狭窄、蜿蜒曲折、凹凸不平,二来,古迹位于市区,市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难免占用了古迹的历史地段。

  3. 在湛江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及举办文物古迹图片展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介绍当地古迹。向民众解释当地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引起当地居民的重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保护本地区文化遗产的意识,使得他们注重对古迹的保护。当地政府在展开每一项保护措施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解释这一措施的目的与好处,及时地破除民众心中的疑惑,将更有利于这些措施的施行。

  4. 要加大文物古迹保护事业经费的投入,设立古迹保护专项资金。当地用以保护古迹的资金可以有多个来源,政府的拨款是关键,当地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以开发旅游业是重点,民间各界人士的热心捐助也必不可少。

  5. 加强文物古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文物古迹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能力,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加强培训。同时提高业余文保人员的待遇,进一步动员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参与文物古迹保护事业。

  6. 文物古迹的保护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和当地民众的任务,这些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必要行动起来,积极地去承担这一份重任,为这些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贡献出自己能够尽的一份力量。

  文物古迹保护事业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是如果在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有各界专家的鼎力支持和指导,我们会有信心、有能力将湛江的古迹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历史寻迹你我同行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