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主义两大部类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社会主义两大部类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2016-10-15 作者:刘郎闻莺 来源:刘郎闻莺原创 阅读:载入中…

社会主义两大部类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两大部类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刘郎闻莺 1977年11月

  一个社会的生产,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要借助生存手段或条件进行。而生产,一般来说,分为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生产的种类很多,也很杂。马克思将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这两大部类的生产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且还将延续下去。因此,可以说,社会生产,无论其社会性质如何,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不过,两大部类生产的概念,我们又必须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实际出发,严格地加以区别。这是因为,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这两大部类的生产,往往为一个单位所共有,而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两大部类的生产却有着严密的分工。分工愈细,部类的分离愈明显。

  社会生产在各部类如何组合,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命运。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它还不会危及社会的命运,只有前兆;到了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经济危机便使它异常醒目。

  那么,社会生产在两大部类组合比例,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关系又如何呢,又怎样处理呢?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做大量的探讨研究工作,逐步发现其规律,用以完善我们的制度,努力避免因违背规律带给我们社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说,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巩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

  资本主义社会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它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工人的劳动能力成为商品。工人劳动能力的商品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性便构成了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是剩余价值,目的是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生产资料同雇佣工人的使用价值的结合过程,便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在资本制度的统治下,生产在一个资本家或者一个资本集团范围内,表现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生产。它的结果是更残暴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吮吸工人的血液。在社会,则表现为无政府状态的盲目的紊乱的生产。这就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这个矛盾所固有的基础。这个矛盾便导致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混乱布局,经济危机这个社会毒瘤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29年至1933年爆发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下降46%,农产品则大量地销毁,仅1933年就销毁牛羊3300万头,猪600万头,棉花1000万英亩,小麦750万英亩。美国经济危机的副产品便是随之而来的社会危机、货币危机以及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是“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交互表现。一极是销毁产品的资本家,另一极则是挨饥受饿的千百万产业后备军和饥寒交迫的老百姓。这个社会痼疾,便使原因成为结果,结果变成原因。虽然价值规律通过危机暂时调整了社会生产的布局。但是,刚一昂头又会被周期性的恶性循环所摧毁,新秩序又荡然无存。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它无法驾驭它所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无法调整好社会生产在两大部类的结合。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带来总危机,了解了这个总事实,我们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必须努力调整好社会主义生产在两大部类的组合。

  如何来调整呢?下面,我们来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相比较,有的要素在表面上是相似的。其实,本质上却有着严格的区别。相似的地方如商品、货币、工资等等。本质上区别的地方除经济范畴的新陈代谢(如所有制变更)外。还有一系列其他经济范畴的变化。

  经济范畴的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所转移,它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新陈代谢的结果。

  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和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劳动者重新获得和占有了整个社会。这个剧变随着俄国的十月革命而划了一个时代。这个剧变同时使经济范畴相应地起了变化。雇佣劳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循环、经济危机、产业后备军等经济范畴正在消亡或者已经消亡;商品、货币、劳动价值、工资、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利、国民收入等经济范畴适应新的情况,改变了自身的原有属性;扩大生产基金、社会后备基金、社会消费基金、劳动报酬基金等经济范畴产生了。

  社会经济形态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和由此产生的经济范畴新陈代谢规律,就是社会总分产品在社会两大部类中如何组合的客观依据。

  据此,马克思在《哥纲领批判》中把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再分配计算为下列公式:

   扩大生产基金

  

  积累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

   国民收入 国家管理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 文化教育卫生基金

  社会总产品 消费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

   劳动报酬基金

   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再分配怎么样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大部类中占有比例呢?现在,我们就用下列公式来补充、说明、阐述上面的图式。为着全面说明问题,不妨抄来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阐述过的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正常组织各要素,来进行比较。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开端公式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开端公式

  前一年生产的结果如下 前一年生产的结果如下

  (剩余价值100%) (剩余基金率约占67%)

  1:4000d+1000v+1000m=6000 1:4000a+1200b+800c=600

   9000 9000

  2:1500c+750v+750m= 3000 2:1500a+900b+600c=3000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1:4400c+1100v+500r=6000 1:4400a+1320b+280y=6000

   9000 9000

  2:1600c+800v+600r=3000 2:1600a+960b+440y=3000

  (其中,r为消费基金)

  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1:4400c+1100v+1100m=6600 1:4400a+1320b+884c=6604

   9800 9807

  2:1600c+800v+600m=3200 2:1600a+960b+643c=3203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1:4840c+1210v+550r=6600 1:4840a+1452b+312y=6604

   9800 9807

  2:1760c+880v+560r=3200 2:1764a+1058b+381y=3203

  (其中,r为消费基金)

  又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又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感人的爱情文章 www.wenzhangba.com)

  1:4840c+1210v+1210m=7260 1:4840a+1452b+973c=7265

   10780 10796

  2:1760c+880v+880m=3520 2:1764a+1058b+709c=3531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扩大再生产组合如下

  1:5324c+1331v+605r=7260 1:5324a+1597b+344y=7265

   10780 10796

  2:1936c+968v+616r=3520 2:1941a+1164b+426y=3531

  (其中,r为消费基金)

  又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又过了一年的结果如下

  1:5324c+1331v+1331m=7986 1:5324a+1597b+1070c=7991

   11858 11876

  2:1936c+968v+968m=3872 2:1941a+1646b+780c=3885

  我们重复这一种计算,就各得出下一年结束时的产品

  1:5856c+1464v+1464m=8784 1:5856a+1757b+1177c=8790

   13043 13063

  2:2129c+1065v+1065m=4259 2:2135a+1280b+858c=4273

  再过一年结束时的产品各是

  1:6442c+1610v+1610m=9662 1:6442a+1933b+1295c=9670

   14348 14369

  2:2342c+1172v+1172m=4686 2:2348a+1408b+943c=4699

  公式里的“1”部类和“2”部类分别称为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公式里,马克思从经济学意义上把符号c称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即工人工资,m为剩余价值,m和v之比为剩余价值率,它是检验工人所得和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晴雨表。我们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公式里,把符号a称为生产资料资金,b为劳动报酬基金,c为剩余基金,又称利润基金,y为社会后备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y和c是变种,b和c之比是剩余基金率,它是检验工人劳动者所得和他们扩大自己必要劳动范围的晴雨表。

  在此,我们重复一遍,经济范畴的变化,新陈代谢是社会经济形态变化、新陈代谢所带来的结果。

  在上面两种公式的对比中,我们首先假定的是两种社会的扩大再生产的开端都是从同一角度开始的,经过五年生产,由于两大部类组合各异,所带来的结果就不相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结果逐年高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五年生产的结果总增百分之一左右,这仅仅是所设想的正常情况下的比较。而实际过程表明,由于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性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互为正反,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结果将大大提高它对于对立物的百分比。同时,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工人劳动者的劳动长度、强度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却大大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我们在此所比较的是一个国家在同等条件的两个社会)。

  现在,我们进儿阐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组合规律。

  扩大再生产的来源是积累,主要规律是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特别是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其次,就是消费资料的增长。

  第一部类在前一年生产的结果是6000产品值,其中,4000为生产资料,1200是劳动报酬基金,800是剩余基金,即利润。如果以4000a的百分之十扩大再生产,那么就得追加400于a,按照4比1。2推动劳动,那就得追加120于b,400加120,等于520。这520的价值额从何而来呢?它只能从c中取出。前一年生产的结果,c是800,现在追加于a的400和追加于b的120要从c中取出。800c-(400a+120b),还剩280。这280是扩大再生产后剩下的,我们以符号y称为社会后备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

  现在,第一部类重新组合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是:

  4400a+1320b+280y=6000

  第一部类重新组合后,各要素之间怎样交换呢:这只能根据它们的物质属性所决定。在第一部类的a部门中,我们假定甲是搞原料、燃料的,乙是搞机器的,甲和乙在物质上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机器,甲就无法进行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同时,没有原料和燃料,乙方也无法进行生产。根据这种假定,我们就知道了第一部类的a价值将在a各要素之间相互交换。虽然a部门的各要素不止甲乙双方,甚至有百千万方,但这对于规律本身并不妨碍。因为,我们只是来解剖麻雀。

  第一部类的6000产品价值,通过重新组合,将有4400在本部类进行交换。那么还有1320b的和280的y又怎样进行交换呢?换句话说,它的对象是谁呢?我们知道,生产资料是不能够进行生活消费的。它只能与第二部类即生活资料部类进行交换。

  现在,我们就可以进而研究这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了。

  第二部类在前一年生产的结果,是3000产品价值,其中1500是生产资料资金,900是劳动报酬基金,600是剩余基金,即利润。现在,要扩大再生产,它的各要素就必须要重新组合。首先,要追加一定的价值额于a,就是说,要扩大a。第一部类的a是按百分之十扩大的,第二部类的a的扩大不能套用这个规律,因为它是消费部类,只有与第一部类相交换,才能明确地知道应扩大规模的大小,获得扩大生产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除a在本部类交换外,只有重新组合后的b是1320,y是280,所以1320+280=1600。第一部类的1600价值(即b和y之和)与第二部类原有的1500a相交换,第二部类不够重新组合后的第一部类b与y之和,就是说1500不够1600,必须追加100于a,第二部类才能与第一部类的b+y之和交换。根据这种计算,我们就知道,第二部类的扩大规模就是重新组合后的第一部类的b+y之和,第二部类的追加额,也就是原有的第二部类a与重新组合后的第一部类b+y之和的差额。所以,第二部类a的追加额是100。现在,第二部类a扩大了,b也得相应扩大。在开端公式里,第二部类a是以5比3推动,照此计算,现在的b也得扩大60,原有劳动基金是900,现在要追加60,等于960。a和b的总追加额是160。它从何而来,它只能从前一年第二部类的c中取出。第二部类原有的是600,现在取出两个追加额之和160,600-160=440,这440就变为y。第二部类重新组合后的b和y就在本部类进行交换。

  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种组合,1600a+960v+440y+=3000。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都扩大了,经过一年生产,结果如下:

  1、4400a+1320b+884c=6604

   9807

  2、1600a+960b+643c=3203

  根据这种计算,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工人劳动者的直接所得量与扩大自己必要劳动量的比例是5比3,我们称这种比例为剩余基金率。

  从剩余基金里抽出扩大再生产的各项追加额,再剩下的便形成社会后备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这两项基金,通过各种渠道仍然会间接地用到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身上来。所以,马克思就科学地预见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一旦消灭,工人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个人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还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的准备基金和社会的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无法调整好社会生产在各部类的分配,而只能受到价值规律的的盲目支配,它的整个状态,用哲学术语表示,就是客观支配主观,本末倒置。与此相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正确地反映了“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都需要”这一基本规律。据此,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利用价值规律搞计划生产和计划分配,就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瘟疫。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