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天地】慈禧为什么不敢称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历史天地】慈禧为什么不敢称帝?

2017-12-26 06:28:05 作者:国手张 来源:伊人婉韵雅致 阅读:载入中…

【历史天地】慈禧为什么不敢称帝?

  【历史天地】慈禧为什么不敢称帝?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创:伊人婉韵雅致

  【读史明理。博古论今】

  图片

  诸葛亮和管仲,到底谁才是千古一相?

  管仲,

  是春秋时期伟大存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

  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周穆王的后代,

  世人对于管仲的评价非常高,被誉为华夏第一相。

  而诸葛亮则是丞相的典范,由于他的存在,

  刘备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死后,

  诸葛亮又尽心辅佐刘禅,直到去世,

  很多人都把诸葛亮当做榜样来学习

  那么诸葛亮和管仲谁更胜一筹呢?

  由于二人处于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和地点也不同,

  不能全面横向对比,

  咱们就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来进行分析。

  1、政治

  政治上诸葛亮做到了以身作则

  也是按照《出师表》里面那样严格要求自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时他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

  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诸葛亮获得蜀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任何人被诸葛亮惩罚都是毫无怨言,

  可以说诸葛亮的自身行为是丞相的典范,

  但是诸葛亮毕竟是个丞相,仅仅自己做到是没有用的,

  作为管理者要有行之有效方法和规范,

  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按照既定的规范去施行,

  显然诸葛亮没有做到这一点。

  而管仲就不同了,

  首先管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国家的方法,

  在全国划分政区,“叁其国而伍其鄙”。

  设立了最早的多级行政制度,

  使得所有的制度和法律都能够上行下效

  管仲还设立了最早的“察举制”,

  只不过是由乡长举荐人才

  这样能够为国家发现更多的人才。

  此轮对比,管仲占上风,不仅是因为他治理的好,

  更重要的是他为齐国的持续强大打下了件事的基础

  图片

  2、经济

  经济上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

  还修了如山河堰等很多水利工程

  使得地广人稀的汉中和蜀地得到逐步发展

  基本满足了诸葛亮北伐的军粮所需。

  而管仲的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

  意思就是滋育民众,让穷人也能得到收入

  他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经济发展策略,

  根据土地的肥力征收不同的赋税,

  反对竭泽而渔,同时由于齐国靠海,

  他也主张国家控制盐铁。

  管仲还设立了官伎,从而为国家增加了收入。

  总体来说,二人的政策都使得国家变得相对富强,

  经济上的政策,因为地域不同,可以说旗鼓相当

  3、军事

  由于处于不同的年代,军事上不能直接对比,

  只能看他们各自取得成就

  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主要在兵法和发明,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历代将领所认同和推崇,

  他的治军之法和八阵图,得到了唐朝名将李靖的认可,

  另外诸葛亮还改良了连弩,使得箭矢可以快速连发,

  而其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候投靠刘备,

  帮助刘备占领了益州和荆州而三分天下,军事成就不弱。

  只是在三分天下以后,没能成就霸业和统一全国,

  这是诸葛亮的遗憾

  而管仲面对的环境则复杂的多,

  管仲当时面临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由于当时的军队制度不成熟

  管仲也改良了军队制度,建立了类似现在的军事制度:

  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

  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 的是士乡十五。

  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

  为后续大规模作战指挥有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他提出了尊王攘夷,

  辅佐齐桓公成为无可争议的一代霸主,

  可以说军事目标得到了良好的实现。

  管仲在当时首创了很多制度,而他也带领齐国走向强大,

  齐国也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也是管仲打下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仲确实也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经过一番对比,管仲更胜一筹,

  由于管仲是很多制度和经济策略的开创者,

  而且他也留下很多著作,

  所以被誉为华夏第一相一点也不为过。

  图片

  皇帝除了叫皇上之外还叫什么?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大臣们叫皇帝:

  皇上、陛下、天子、万岁爷,而皇帝经常自称朕,

  在形容皇帝的时候又说皇帝是九五至尊,

  这些称呼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为什么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个称号是产生自不同的朝代,

  而这些称呼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有的是自称,有的是臣子的尊称。

  天子这一词,一般认为产生于周朝,

  虽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说舜摄行天子之政,但司马迁是汉朝人,

  当时已有天子,自然就认为舜是天子。

  而周朝开始行分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

  鼓吹宣扬天子“受命于天”,

  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陛下则更有趣,其实陛下本来并不是指皇帝,

  陛原来是指台阶,陛下则是指皇帝下面的侍者,

  大臣们不能直呼皇帝位天子,奏本的时候通过侍者传达,

  因此呼陛下,久而久之,陛下成为皇帝的尊称,

  东汉的学者蔡邕《独断》卷上: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

  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朕,在先秦时期是第一人称,即“我的”的意思,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可以自称朕,

  例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回朕车以复路兮”,

  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

  秦始皇觉得应该和平明老百姓有所区别,

  就下令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自称朕,

  于是朕也就成为皇帝的专称,直到清朝灭亡,

  而天子或皇帝分封的诸侯国的王,

  只能自称寡人或者孤。

  九五至尊的话一般来说是来源于《周易》,

  《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

  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

  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

  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

  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

  由于易经的阴阳转化之道,盛极必衰,

  因此“九五”是为“飞龙在天”,

  而“上九”(乾卦第六爻)则为“亢龙有悔”。

  从卦辞而言,“上九”为最阳之爻,

  再无上升的余地,必然要走向衰落。

  因此会呈凶相。故而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

  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

  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最好的一爻了,

  成为了帝王之相。

  皇上和万岁爷其实就不用说了,皇上顾名思义就是皇帝,

  只不过直接叫皇帝不好,所以叫皇上,

  而万岁爷则是清朝用的多,自称爷也是从清朝开始的,

  其实在宋朝,皇帝平易近人

  老百姓都称呼皇帝为官家,这个称呼也只有宋朝才有。

  图片

  战国七雄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提起战国七雄,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因为发生在那个时候的故事太多了,

  虽然战争不断,但也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人物和故事。

  不过你知道战国七雄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基本都是周建立以后分封的,

  而这些诸侯国的命名各不相同,有用自己姓氏的,

  有用地名的,这个就看周天子的分封了。

  那么,就分别看看这七个国家的国名士怎么来的吧。

  秦国,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

  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

  这个时候的秦还不是诸侯国,即使叫秦襄公也是他们的自称,

  直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

  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秦国是以地名为国名,那么齐国就是周武王封的,

  齐国的建立者是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武王伐纣后建立周,

  为了感谢大臣和宗亲们伐纣的贡献而实行分封,

  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姜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

  也就是说齐这个国号,是武王命名的。

  燕国,也是一个老资格的诸侯国,燕和秦一样

  以地名为国名,武王分封的时候,分封里也有燕国,

  与齐国、秦国不一样的是,燕国是周的宗亲,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

  燕国的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

  朝鲜、韩国、河北、吉林、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楚国,有点特殊,因为楚国并不是周分封的,

  而是一直就在南方就存在的,

  当时中原的诸侯国不屑于跟楚国来往,

  认为他们是南蛮,还没有开化,关于楚国国号的来历,

  新发现的“清华简”中的《楚居》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据《楚居》中一段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

  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

  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

  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文中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

  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韩、赵、魏三国就不用说了,诸侯国本来没有韩赵魏,

  三家分晋以后就产生了韩赵魏,韩赵魏是晋国的六卿,

  三家成为六卿最后的胜利者,瓜分了晋国,

  成为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三个国家各自派使者去周天子清封,

  周天子没办法只能准许,韩赵魏三国才成为正式的三个诸侯国。

  图片

  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结局是怎样的?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可谓非常多,

  有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

  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

  可以说参与这场政变一是为了自己的领导人上位,

  二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逼迫李渊让位给李世民。

  而他们也都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李世民对于这些老伙计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没有对功臣大开杀戒,那么玄武门之变,

  功劳最大的五个人是哪些?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认为,玄武门之变的功劳最大的五个功臣分别是:

  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

  这五个人的命运可以说各不相同,

  当然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了,

  不过怎么死的差距可就大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自然死亡

  获得好的名声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就属于这一种。

  史书记载,尉迟恭是死于李治在位时期,

  由于其参与玄武门之变,导致其非常自负,

  经常嘲笑看不起其他的文武官员,惹了不少祸,

  后来李世民规劝,尉迟恭这才收敛,晚年尉迟恭迷信仙丹,

  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挖池圹建楼台,

  用白色花纹的丝织物予以装饰,学着演奏清商乐曲,

  自我娱乐,不跟外人交往,达十六年之久。

  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

  谥号“忠武”,陪葬昭陵。可以说尉迟恭虽然是个武将,

  但是经过李世民的劝说和点拨,还是开悟了,

  这才给自己留下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死于李世民在位期间,

  二人在担任丞相期间配合的很好,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

  李世民即位以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

  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

  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杜如晦则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同心辅政,

  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贞观四年(630年),

  杜如晦病逝,死时只有四十六岁。

  后来被追赠司空、蔡国公,谥号“成”。

  图片

  2、谋反被处死

  可能侯君集对于自己的地位不够满意,

  亦或者说跟李承乾的关系过于紧密。

  所以侯君集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

  因此被李世民处死,是五大功臣里结局最悲惨的一个。

  侯君集立了很多战功,加上是玄武门功臣,

  于是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

  被释放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

  家人被迁至岭南。

  3、遭到诬陷自缢

  作为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死可谓非常凄惨,

  长孙无忌代表了关陇集团,虽然李治是长孙无忌极力扶持的,

  当然依然没有获得李治的完全信任。

  长孙无忌后面的关陇集团还是妨碍了李治专治统治,

  并且长孙无忌还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这下把皇帝和未来的皇后都得罪了,因此也就被盯上了。

  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

  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为什么中国朝代越往后,权臣干政越少,党争越多?

  纵观中国二十四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

  从秦朝开始就有了宦官、权臣、外戚干政,

  唐朝的宦官甚至可以直接废立皇帝,

  这个现象到了宋朝以后就很少出现了,

  宋朝和明朝党争非常严重,宦官和外戚几乎不足为虑了。

  而清朝,就出了个慈禧,权臣和宦官、外戚等等,

  都没能登上历史舞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和历朝历代的体制有关,

  当然也跟各朝统治者总结上朝的教训有关,

  杜绝各种专权的发生,各朝的体制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周建立的是封建制度。也就是封邦建国,

  西周和东周才有那么多诸侯国,

  导致春秋五国争霸,战国七雄纷争。

  这个时候不是中央集权的,是天子和诸侯国分权,

  天子权利有限,而且在中央也不是天子一个人说了算,

  还有相,比如周公召公共和!

  图片

  到了秦朝采用的是郡县制,没有了诸侯国,

  权力是有皇帝和丞相分享,所以在秦始皇死后,

  才出现了赵高和李斯的联合,赵高也是权臣之一。

  西汉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之下设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

  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

  西汉的政治制度,其实已经把政务军事和监察分开了,

  而且还设置了专门帮助他们处理事务的九卿,

  但是这样的话,依然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尤其是太尉,因为他管理军事,很容易成为权臣!

  比如霍光,王莽就是这样成为权臣的。

  到了隋唐,这一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实际上就是分三公的权。

  三生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管理政务,

  六部是在尚书省下面的,也就是把权力划分的很细,

  相互牵制,但是在唐朝初期,

  依然出现了像李林甫这样的权力过大的宰相!

  到了宋朝,为了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实行了二府三司制,三省的长官不参与政治,

  二虎就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负责政务,

  枢密院负责,三司则是盐铁,户部,度支。

  这样相权就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当一个人无法成为权臣,

  但是它又有野心的时候,只能联合各个部门共同对外,

  这就有了结党!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之前容易出权臣,

  而宋朝之后的权臣比较少的原因。

  此外,隋唐以后实行了科举制,打破了官僚世袭的体制,

  让大批寒门子弟也能参与到朝政里来,

  一改两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家族可以跟皇权抗争的情况!

  这也使得一个家族的某个人成为权臣非常困难,

  每个人的力量都非常弱,只能联合起来,

  共同对抗另外一方,也就成了所谓的党争,

  党争在明朝末年非常的严重,反倒是到了清朝,

  由于清朝专治达到顶峰,反而党争少些,到了清朝末年,

  党争又起,军阀割据,清朝在摇摇晃晃中被起义者推翻。

  图片

  清朝末年最有权势的她,为什么不敢称帝?

  慈禧这个近代中国最有权势的少数民族的女人,

  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她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界之久,

  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当然她也做了一些好事,

  但是与做的坏事比,那是远远不能比的。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慈禧那么有权势,

  可以说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难道她不想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滋味吗?

  你要说慈禧太后没有这个想法,我是不相信的,

  在那个时代的人任何人有机会当皇帝,都会体验一下,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允许慈禧这么做。

  她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无非就是四个字:内忧外患。

  如果处在和平年代,

  说不定她就学习武则天成为第二个女皇了。

  1、内忧:

  满汉矛盾、农民起义导致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我们都知道,

  慈禧那绝对是一个手段狠辣,杀人不眨眼的人,

  咸丰死后,设置了八大顾命大臣,也是为了防止慈禧干政,

  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

  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

  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

  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

  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訢被封为议政王。

  这次政变也证明了慈禧并不是一个甘于摆弄的人,

  她对于权力的追求甚至超过了男人,

  这个时候虽然慈禧掌握了最高权力,但是并没有稳固下来,

  因为国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当时国内有太平天国起义、

  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等接二连三的上演,慈禧也是焦头烂额,

  不过通过重用汉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将起义一一镇压,

  暂时稳定了清朝的统治。

  那么慈禧是不是可以着手称帝了?

  还不行,因为同治帝死了,而且在镇压起义的同时,

  让汉族大臣有了自己的军队有点尾大不掉。

  上来的光绪并不听话,一直跟慈禧对着干,

  而且光绪还发起了戊戌变法,

  最终被慈禧发动政变取消了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也被囚禁,按理说慈禧应该可以了,

  依然不行。因为国外的干涉。

  图片

  2、外患:

  外国侵略和外国对光绪的同情,导致慈禧不敢轻举妄动。

  实际上慈禧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就差名义这一步了,

  慈禧总被人称为老佛爷,其实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爷”这个称呼,

  是因为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

  “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

  但是欧美列强对于在中国的利益一直不断的扩大,

  除了光绪时期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些列的战争,

  导致慈禧也没有时间去铺路称帝。

  此外,国外的皇室力量如英国等对于光绪皇帝是抱有同情态度的,

  据说慈禧曾向废掉光绪皇帝,但是由于欧洲各国的反对才作罢,

  而这也是慈禧担心的。慈禧当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互通的时代,

  不是武则天那时那么封闭,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世界的关注,

  因此慈禧即使有心也无力去称帝了,

  聪明的她还是选择了在幕后操纵一切,结束了她的一生。

  【伊人婉韵雅致】编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