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云际会壮士飞,中国最后一代精神贵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风云际会壮士飞,中国最后一代精神贵族

2018-01-18 20:30:14 作者:浅草 阅读:载入中…

风云际会壮士飞,中国最后一代精神贵族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上,有一段视频扎痛人心。一位老人,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掩面痛哭。

  他来此地,是为了寻找一个逝去已久的名字——蒲良楼。这个人,曾是他父亲——航校教官张传忠的学生,一名空军飞行员。找到之后,他百感交集,忍不住失声痛哭。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两个名字,没找到什么详细资料由此可见,抗日战争时期,像这样既有名(字)又无名(气)的航空烈士们,不知有多少。

  杭州笕桥,曾经有过一所特殊学校。校内立着一块碑,上刻: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样的校训简直悲壮到极点。而这所学校就是中央航空学校,它的首任校长是蒋介石。这段碑文,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的行动纲领。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就是这样去做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随之而来的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的第一个战役。蒋介石亲往前线督战。国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小鬼子船坚炮利,再加上空中战机,形势高下立见。

  淞沪会战资料图片

  国军也不是没有飞机。自孙中山在民国初年提出『航空救国』的口号后,国民党政府也配备了空中武装力量。但是那时候自己能力生产,只能收编别国的旧机型。

  抗战开始时,空军只有305架老式飞机(有一说是500架),杂七杂八,号称『万国牌飞机』。而这其中,只有70多架可以拿来作战(有一说90架)。

  淞沪会战中的中国空军

  8月14日,是中华民国的空军纪念日。因为那一天,中日爆发首次空战。

  日军计划轰炸江南一带机场,企图摧毁国军的空中力量。但因为当天天气不好,他们晚了一步起飞,倒是中国空军先出击,轰炸了日军在上海大公纱厂的军械库。随后,各地增援的战机相继赶到,把日军盘踞的吴淞口码头炸成了一片火海

  淞沪会战资料图

  空军第4驱逐机大队接到增援淞沪的命令后,紧急调防杭州笕桥。刚在机场着陆,即遇前来空袭的日机,大队长高志航和战友们立即升空迎战,击落3架敌机,击损4架。第21中队的中队长李桂丹也击落、击伤各一架敌机。

  初战告捷,举国欢腾。

  8月15日,恼羞成怒的日军,集结34架战机再扑笕桥机场。乐以琴所在的大队升空迎战,共击落6架日机,光他1人就打下了4架。

  同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也在上海参战,8月16日击落日军一架侦察机。

  高志航、李桂丹、乐以琴、刘粹刚,这四人后来成了空军史上有名的『四大天王』,在随后的战役中屡建战功。

  空军四大天王

  但是,还有很多没有上榜的飞行员,他们的战争更为惨烈

  同年8月17日,中央航校六期毕业生阎海文,奉命随队轰炸上海的日本陆军司令部。过程中,他的战机不幸被日军的高射炮击中着火,他在跳伞时误入了日军阵地。

  面对包围上来的日军,他冷静地掏出手枪还击,然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就义那年,他21岁,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是:中国无被俘空军。

  这等气概令小鬼子都折服,他们不但安葬了阎海文,还为他立了碑,在上面写: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再接下来的8月19日,同是航校毕业的沈崇诲,在攻击日本船舰时,因为座机受损无法顺利返回基地,索性一不作二不休,驾机直冲上海白龙港洋面,撞沉了一艘日舰。以身殉国那年,他27岁。

  这个沈崇诲,也是电影《无问西东》里沈光耀的原型素材人物

  中间那位身穿清华校服的帅小伙就是沈崇诲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刘粹刚在击落11架日机后,于1937年10月25日率机支援忻口战役时,因为太原机场实行灯火管制,无法降落。在返回洛阳途中,他和战友的飞机先后燃油用罄。

  刘粹刚用唯一一颗照明弹协助两架僚机迫降成功,自己的飞机却在迫降时撞上了20多米高的魁星楼,不幸牺牲,时年24岁。彼时,他和妻子新婚才一年。

  刘粹刚与爱妻许希麟

  同年11月21日,击落6架敌机的高志航,在周家口机场被日军战机投下的炮弹炸中而殉国,时年30岁。

  空军四大天王,在淞沪战役死了一半。上海也没能守住,日军随即北上,入侵南京。

  日军进驻上海

  1937年12月3日,是乐以琴在南京沦陷前参加的最后一次空中战斗

  彼时的中国空军力量已极为薄弱。3日的保卫战里,只剩乐以琴和董明德两人升空作战,用2架飞机迎战敌军数十架飞机。

  乐以琴飞行技术高超,他的2204号座机在以往的战役中令日本空军颇感棘手。战友曾劝他变更机号,以免被敌机围攻,他却不屑向敌人示弱,放言道:以身许国,本是男儿分内事。

  那一役,他的战机被多架日机围住,但他临危不惧,巧妙地引两架企图左右夹攻他的日机对撞爆炸,他击落敌机的数量也因此上升到8架。

  但是,他的飞机也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在被迫跳伞时牺牲,时年23岁。

  乐以琴

  两个月后,四大天王中最后一员李桂丹,在保卫武汉『2.18空战』中英勇殉国。

   

  至此,空军四大天王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航校阅兵台的横幅口号上写:

  风云际会壮士飞

  誓死报国不生还

  这些战死的飞行员,多是望族名门或殷实商户出身,都受过良好教育,都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看小日本实在欺人太甚,气不过才投笔从戎杀上战场的。

  除了学生军,还有很多华侨也从世界各地奔赴中国战场抗日。

  华侨飞行员合影

  陈瑞钿是美籍华人,混血儿,留着两撇盖博式的小胡子,非常英俊。19岁那年,他和波特兰另13名华裔青年一起,归国加入空军。

  陈瑞钿

  1939年12月27日,他率6架战机,为飞昆仑关轰炸日军工事的苏联志愿航空队护航,途中与日军13架战机遭遇。

  惨烈战斗中,战友全部牺牲,只剩下他一架『斗士』。为了保护志愿队的轰炸机,他拼尽全力与日机缠斗,最后油箱中弹起火。

  他驾着熊熊燃烧的座机,强忍疼痛,一直飞回中方战区才带火跳伞。因此身上和脸上被多处烧伤,几乎毁容。

  但是,正因为有了他和战友们的掩护,苏联志愿航空队的轰炸机成功突围,完成了轰炸任务,替地面部队清障,取得了昆仑关大捷。

  陈瑞钿

  严重烧伤的陈瑞钿后来返回美国花了五年时间治疗,先后经历了20多次植皮手术

  1945年,他再度返回中国,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飞驼峰航线,为抗战大后方运送物资。

  陈瑞钿是幸运的,逃过了死神追击。抗战结束后,他回到美国,默默吞咽了那段峥嵘岁月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而印尼华侨梁添成却没能逃过死劫。就在陈瑞钿遇险的同年6月,他在日军轰炸重庆的时候,座机被击中,机毁人亡。

  梁天成

  南京城破,接下来便是战时的陪都重庆。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青天之上呢?

  日军地面攻不进,就从天上来,对重庆、成都进行地毯式轰炸。简直把中国国土当成了练习场,把中国人当成了活靶子。

  重庆街头伏尸遍地

  日军教官训练学员,都是直接战机挂上弹,飞到市区上空,投弹。战斗机则架着机枪冲人群最密集处扫射。

  日机在重庆上空投弹

  那时候的重庆是怎样的情形?

  据齐邦媛先生在晚年的回忆录《巨流河》里描述:逃难在重庆的时候,日机昼夜不停轰炸,脑袋就系在裤腰上,跑的时候随时都会掉。整座城市没有一条完整的街。夏季素已有火炉之称,还有救不完的大火,断水断电,市民如活在炼狱。万恶的日本人还要炸毁隧道,躲在里头避难的三万多市民生生窒息而死。

  重庆大轰炸资料图

  小鬼子如此嚣张,国人眦目欲裂,却没任何办法

  中国空军到了1940年底,差不多只剩下五六十架飞机可以升空作战。小日本不但战机多,还在1940年使用了新型的零式战斗机。该机型战力太强,国军的空中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惨烈的璧山9.13空战,简直是日军展开的一场空中屠杀。中国空军飞机13架被毁、11架伤损,阵亡10名飞行员、伤9人,敌方却无一损失。

  但日军却被中国空军的英勇震慑。一名日本空军感叹:我看到中国空军一直打到空中停机才坠落下去,真是吃惊。

  就这样打到1941年,国军的空军力量几乎消失殆尽。

  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也死于这一年的3月14日。当时成都的双流空军基地,日机突然来袭,林恒冒着炮弹与密集的机枪强行登机,想升空迎战,谁知飞机在跑道尽头还没来得及将机头拉起就被击中。去世时,他才23岁。

  林恒

  美籍华人黄新瑞也是在3月14日这一场空战中牺牲。

  而当时驻成都的空军第五大队,在这一仗中被打掉8架飞机,8名飞行员战死。第五大队被撤了番号,变成了『无名大队』,苟活的队员每人佩戴一个大大的『耻』字臂章。战友间一碰面,相顾无言泪千行。

  可这份耻辱,是他们的错吗?

  林徽因在《哭三弟书》中写: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语言,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

  你走得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

  机械力量不对等,惟有靠人力加持。第四大队大队长郑少愚就曾向他的队员们提出『与敌军迎头相撞,同归于尽』的战法。他自己也表示:『只要有机会,我愿意第一个撞敌人的领队机』。

  郑少愚没遇到这个机会,但有个叫陈怀民的飞行员,却真的用他的战法慷慨赴死了。

  1938年的武汉,4月29日,日本海军出动36架战机空袭武汉,想以这样的方式来给天皇庆生。

  陈怀民与战友们驾机迎战。当时有5架飞机围攻他1架,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他驾着飞机撞向敌机,真的选择了同归于尽。

  陈怀民(据说祖籍是慈溪人,真是引以为傲啊)

  在出征前,他已经意识到这一战的惨烈,在日记本上写下了类似遗言的文字

  他还曾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他是舍身成仁了,可留给亲人的,是绵延无尽的痛苦母亲为此哭瞎了双眼,爱人投江殉情。妹妹与他感情很好,在哥哥战死后,她把名字由陈天乐改成了陈难。

  陈怀民与妹妹陈难

  青年的热血就这样做了科学的代替。『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是这么来的。写到此,潸然泪下

  抗日战争打到后来,昆明成了大后方,因为当时只有云南没有全境失守。

  提到昆明战场,就没办法绕过『飞虎队』。提到『飞虎队』,也自然逃不开『飞虎将军』陈纳德。

  『飞虎将军』的美誉是当地老百姓给的,如果没有老头,中国空军的命运将会更惨。

  陈纳德

  陈纳德是美国人(后来娶了个中国老婆),士官学校出身,受过专业飞行训练,也在战争中担任过空军指挥。

  他喜欢中国,也酷爱冒险,算是个战争投机分子。宋美龄起初雇他来当空军顾问,后来让他去昆明筹办航空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

  他在淞沪会战时目睹英勇的飞行员一个个以悲壮的方式与敌机厮杀,感慨不已,遂向宋美龄提议:去美国买新型飞机,同时招募有经验的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安排航校学员去美国接受精英培训

  当时美国在二战中还保持着中立,陈纳德高薪招募来的200多个美国军人,只能以平民的身份到中国战场参战。这是『飞虎队』的起始。

  飞虎队的飞机头都涂鸦成鲨鱼或飞虎

  这些美国雇佣军们都是些兵油子,也是亡命之徒。在抗日战场上,虽说他们拿高薪,但毕竟拿命在拼,付出代价其实巨大

  很快,随着战争白热化,雇佣军人不够了,很多美籍华人与中国学生兵也加入了进来。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原本顶着国内反战呼声一直没有加入二战的美国,宣布正式参战。

  存在了7个月的『飞虎队』,使命在1942年7月宣告终止。散兵游勇们并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由陈纳德带领着进了另一个战场——驼峰航线。

  1942年,是中华民国的至暗时刻

  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滇缅公路被彻底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只能依靠『驼峰航线』来运送战略物资。

  驼峰,是指喜马拉雅山脉蜿蜒起伏如骆驼脊背的山峰,绵延500英里,这条航线,又被称为『死亡航线』。因为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多山峰海拔超6000米,运输机载重后所能攀升的高度达不到,只能在峡谷里峰与峰的低凹处穿行。

  驼峰航线

  谁都知道雪山气候变幻莫测。遭遇强劲的升降气流时,可以把飞机送入真空地带,像玩具一样抛上天掷下地,完全不受控制

  遭遇对流层时,飞机外壳会在极短时间内全部结冰。气动外形一变,只能眼睁睁看它摔。

  此外还有强雷暴、迷航、日机拦截......总之就是:鬼门关。

  飞越驼峰的机组

  驼峰的生存法则是『击落就击落,坠毁就坠毁,谁能过去谁过去』。

  自航线开辟后,几乎每天都要摔飞机,少则一架,多则十几架。

  根据《租借法案》,飞机摔一架,可以从美国补一架。飞行员摔一个,补充起来就难了。外援不够了,航校学员也不够了,最后只好在大学里招。

  人员最紧缺的年月,招募流程简化至难以想象。大学生招来后,先检查身体,合格后再考试。

  据亲身经历的老兵回忆,考试很神奇:主考官在一个抽屉里放十二三样物品,让你看30秒钟,然后关上抽屉,让你说出里面的物品,答对十样就算考过了。

  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培训,也没法送到美国去上精英班,新人只要能听懂机长口令,会看仪表盘,能辨认方位就行。其他的,边干边学。

  飞机性能不行,这些孩子也跟着倒霉。学校里刚出来,就上驼峰直面生死,一批批地上,一批批地没。

  航校的学生军

  有个老兵回忆,他有一次在导航台无意中拉开一个抽屉,发现里面满满的全是照片,都是从招生表上撕下来的,死一个,撕一个。

  1944年,是飞驼峰最艰难的时刻。因为战事吃紧,物资急需,人员紧缺,这些娃娃兵摔得再厉害,也得继续飞。

  往往一个机组的战友,前一晚还睡同个房间的,到第二天人就没了。早上还一起吃早餐的,中午人就没了。

  出生入死,都是兄弟。摔得人心巨恸,又能如何,只好拿自己撒气。一个个把遗书揣在身上,没日没夜地飞。到了终点就卸货,卸完马上就飞走,话也不说,饭也不吃。

  饶是如此,在死亡航线上,没有出过一个逃兵。幸存的老兵叹息:一群亡命之徒。

  摔在『驼峰航线』的飞机,查不到确切数字。有说五六百架,有说六七百架。据幸存老兵回忆:中航、印中联队和美国陆军航空队加起来,绝对超过1000架,1500架都有可能。就算一个机组最少配备2个人,算算看。

  两张对比图,看得人心碎

  可是他们通过驼峰,总共运送战略物资达800000吨,运送战斗人员33477人。如果没有他们,抗日战争结局难讲。

  台湾有个导演,为这些英雄飞行员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冲天》。

  文章前面说到写《巨流河》的齐邦媛先生,年少时青梅竹马的恋人张大飞,那年月也在飞驼峰航线。

  1945年5月18日,张大飞阵亡,年仅26岁。他留给世人的最后字句是:因为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他们为什么不怕?

  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学生也好、华侨也罢,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放弃安逸的生活和学业,离开亲人和爱人,跑来生死线上赌命,为了什么?

  想起电影《至暗时刻》里,丘吉尔在面临『媾和』或『作战』两难选择时,走上了街头,去倾听平民的心声,得到的答案是:坚决抗战,决不投降。就连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也坚定地看着他说:Never!

  丘吉尔由此坚定了他的主战立场,着手敦克尔克大撤退,在后来的反攻中改变了二战时欧洲的战争格局。

  电影《至暗时刻》剧照

  在中国抗日战场的至暗时刻,朝野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投降』的声音,但那些幸存的老兵说:所有参军的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空军老兵张义声老人说:与日寇作战时根本就没有害怕的感觉,只有决死的愤慨。

  王光复老人说:飞行员那个时候很天真,也很纯洁,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完成任务。我现在还很钦佩我那个时候的精神。

  老兵王光复老人年轻时

  华侨陈瑞钿说:China called me(中国在召唤我)。

  陈瑞钿

  二十几岁的年纪,一个个鲜活生命如烟花般陨落天际。比这更痛的是,当时的英雄们用热血与青春浇灌的胜利之花,最后却只能随着改朝换代无可奈何听凭花落去。

  家仇国恨,生离死别,青春作伴,却还不了乡。何等怆痛,何等悲凉。

  如林徽因在《哭三弟恒》里写: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抗战8年,中华民国空军牺牲官兵超过4000人

  飞行军官阵亡将近四分之一,平均年龄23岁

  关于战争,当中充满了悖论,深究下去,人会遁入虚无。反战,是人性最基本的认知。但是反抗侵略,又是人性中最基本的血性。

  南京大屠杀史料

  军人是特殊时代语境下最悲壮的存在,用林徽因哭三弟一文中的某句概括便是:这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老兵,凭借义肢登山成功后说:如果再打仗,只要国家需要,我还第一个上。

  慷慨义气惟年少,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世上,只有一种人,他们永远年轻。

  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且——热爱它。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部分参考《驼峰航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