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好生活》告诉你:在中国,子女想独立到底有多难?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好生活》告诉你:在中国,子女想独立到底有多难?

2018-03-18 21:16:10 作者:周丽瑗 阅读:载入中…

《美好生活》告诉你:在中国,子女想独立到底有多难?

  近日一部讲述中年人追求爱情电视剧美好生活》在各大卫视开播,最初只是被这种人到中年心系美好的主题吸引,却没想到剧中展现更多是中国家庭间的各种亲情独立之间的牵扯。

  剧中父母子女这种扯不清的黏连就和这部戏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一样:想看又觉得累,想弃剧又舍不得。不知道这部戏的导演编剧,是不是内心也有分离的议题没有处理完?

  女主角梁晓慧在自己丈夫过世后与父亲住在一起,同时也被父亲高度关心关注着:上下班需要汇报行踪、被跟踪监视与什么样的人交往、被父亲在身边安插眼线。

  虽然剧情设计其父亲是老公安出身,且因为担心女儿失去丈夫过度悲伤问题才会如此作为

  但经常在老爷子和女儿的对手出现时,都会引发我们家的一阵小讨论。我的先生会经常感叹:“这老爷子管得也太多了!”我则紧接着说一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想我们这样的对话也像极了梁晓慧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很想保有自己的私人情空间,一方面也因为感到父亲是出于爱而对其种种超格的做法妥协忍耐。   

  在独立和孝顺之间挣扎的还有她的同事贾小朵。小朵的父母离异,使小朵很想离开家自己居住,但一向在优渥的条件下长大的她又在母亲的牵扯下回到了市中心豪宅居住,其独立的宣言在每个月给她妈交一千元的房租下显得苍白无力。

  相比两位女主演,由张嘉译饰演的男主角徐天可能算是中国家环境下自我分化程度合适的了。

  虽然他也被母亲高度关注、嘘寒问暖,但仍能在懂得体老人爱子的心情上,坚持独立居住和不让母亲过度侵入自己的感情生活。

  艺术化的呈现并不夸张,中国式父母对尊重孩子的自有空间上的概念是非模糊的,而使得中国式子女在想要独立这条路上走得履步为艰,甚至都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走上这条路。

  在实际咨询中,往往会遇到比电视剧更精彩的剧情:比如一个梁晓慧似的人物在父母家被管理中长大,后嫁给了一个无比孝顺不愿意与母亲分离的儿子,从而由一个被控制的女儿顺利的成为一个需要取悦婆婆而被控制的媳妇。  

  自我分化对人格成长重要性  

  从发展心理学来说,自进入青春开始,孩子就会需要越来越多自己的空间,才能顺利发展必要自信能力,如果这时候父母不给予他们空间,孩子就会以叛逆形式去索要空间,这是符合人性自然规律,否则一个个新家庭如何组建? 人类怎么能代代相传

  一个成功实现自我分化的人既能够区分自身的理性情感的能力,还具有与他人正常的情感连结的能力。

  落地点说就是:自己能打理自己的生活;能够允许与父母有不同看法情绪上不受父母影响;不愿受父母的情感绑架;不会和父母起冲突,不去管属于父母的责任

  而如果一个人没有顺利的进行成功的分化,就会经常困惑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即便有一闪而过想法或者信念,也极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很难坚持自我。

  就像剧中的梁晓慧,她到底是喜欢徐天还是喜欢在徐天身体里的前夫心脏,或者她到底喜欢不喜欢徐天,看到20多集,总觉得她自己也没搞明白

  自我分化并不是孩子的单一发展需要,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否顺利完成这个阶段任务

  当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较高时,能协助子女发展较高的自我分化能力,有效调节情绪,对亲密关系互动有较好的掌控;而当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较低时,加上中国家庭的家长权威存在,父母便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的生活,破坏子女学习自我分化的能力。

  中国传统孝道对自我分化的束缚

  在中国的家庭里,一个孩子从青春期开始到独立出自己的物理和情感空间,其实是件特别难的事。

  因为压在每个人中国人心头的“孝顺”二字往往就意味亲子之间要相互依靠互相纠缠,但自我独立又是人性本能,所以每一个孩子甚至成年人就一直在孝顺和分化之间来回牵扯。  

  虽然自我分化是六十年代西方心理研究成果,但中国的父母和西方的父母在管教子女的问题上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差异

  如果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晚归了,美国父母也会叫训孩子,可能会说:“这个家是我在付帐单,你的学费也是我付的,只要你还住在这里,就要听我的。”

  中国父母压根不需要说话去主张自己的立场,他们只要面无表情地坐在熄灯的客厅里,当子女半夜鬼鬼祟祟回家时,看到父母的黑脸,立刻充满恐惧愧疚的溜进房间

  由不孝引发的愧疚感,是中国父母管理孩子的最有用武器

  “孝”包含中国人亲子间的一种特殊情感,而“顺”则期待子女顺从父母管教,特别当彼此意见一致时。

  在这样的规则下,父母容易说教,子女则常觉得自己没有表达的空间,说了也没用,讲了只会吵起来,或是受到自我内化的孝道规范抑制,沉默以对,而进入阳奉阴违、或逆来顺受模式,就像梁晓慧一样。

  如果要顺,怎么可能独立呢?但不独立,就永远像个寄生虫一样无法自立。

  在生活中,我看过太多对父母抱怨不给自己空间的年轻人,一边还享受着父母在衣食住行上伺候自己。

  在孝道和自我分化之间平衡

  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提倡团聚不鼓励分离,中国子女在其分离的过程中,因这种鼓励连结的亲子关系文化,在情绪上容易产生背叛、不孝等罪恶感、焦虑感,导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挣扎,这与西方人单纯的在分离中冲突独立的单因素内涵不一样,所以让分离“硬着陆”的方法不适应中国国情的。   

  那一个成年人在自我分化过程中,既不让父母心寒又能成功分离,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情感和物质上对父母要一以贯之甚至更为殷勤

  不能因为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过度控制是个问题以后,就突然180度反转,那就容易走到“不孝”的极端。其实那样的状态下,即使你成功分离了,心里并不真正好受

  其次,在个人情感和物理空间上保持独立。

  由于有了第一步的基础,父母首先从情感上并没有觉得你远离他们,当你慢慢地提出搬出去住或者在他们对你隐私的探究好奇发生争论时,也并不会让他们将事件放大到“不孝”的地步

  最后,任何事情都要以良好沟通前提

  在中国家庭文化里,对心与心的沟通是非常不重视的,似乎只有“我为你做了什么”才是“我爱你”的体现,但做的那些事往往都是自己在猜测对方的需要为前提,从而加深误会隔阂

  人性的本质都是渴望链接,寻求归属,期盼被接受,却也不想因此失去自我,而这份链接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重中之重

  当我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脱离了中国文化说事,那只会让心灵成长这件事做得半生不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你是你,我是我。我想,这大概才是中国人亲子之间关系最好的模样

  愿你在爱中找回自己

  支持原创的你一定会给我鼓励一下!

  1、请点击此处预约咨询

  2、《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热销中,点击原文购买

  推荐阅读我们人生的不完整,不能再问母亲去要春节是与父母和解的最好时机,可究竟如何才能做到?为什么许多中年女性急于心灵成长,生活依然不幸福?老公,我希望你这样去做孩子的父亲。别被咪蒙吓着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母亲!生命的南北交点,是解决亲密关系议题的速效解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