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的谎言,最后都变成了我们的眼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他们的谎言,最后都变成了我们的眼泪

2018-07-15 09:00:39 作者:靖居士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载入中…

他们的谎言,最后都变成了我们的眼泪

  按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小时候不明白,以为这句话禁锢了自由。等逐渐长大才能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伟大到忍痛离别,也可以卑微到孩子去哪跟到哪。这无关自由,只因我们在父母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但他们却渐渐老去。

  y 阿谷君

  1999年,央视播出一则雕牌洗衣粉的广告。

  短片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女孩察觉到了妈妈在外求职的不顺心,于是趁着妈妈不在家,自己用小手将妈妈换下来的衣服都洗干净。

  妈妈回来后,

  小女孩已经睡着了。

  妈妈看到桌上有一张字条,

  上面是女儿稚嫩的笔迹,

  “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

  妈妈哭了。

  广告很短,只有三十秒钟,却打动了无数人。懂事的孩子,辛苦操持家人生活的坚强母亲,整部短片无处不体现着浓浓的亲情暖意,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印象中,一些经典的老广告更像是短小而感人的教育片,催人泪下。就和从前的那个时代一样,充满了沉甸甸的温情,没有太多轻浮。

  从前没有外卖,我们烧水做饭,识得柴米油盐。

  从前没有网购,我们出门赶集,认出街坊邻里。

  从前没有手机,我们邮寄书信,传递心底思念。

  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越来越快捷,人们的情感却越加趋于浅表。

  细细一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会发现生活里充斥着声色犬马,和漫天盖地的信息,却唯独少了灵魂的触动。

  何为灵魂的触动?归结起来,就两个字:感动。

  世间的感动,大抵相同,源于人性的光芒。当人性被唤起,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人性最初的落脚点,始于母亲的脐带、父亲的手掌。

  以下三则广告,不仅仅是我们童年的回忆。更是快节奏都市,流水线生活中,难得的人性回归。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

    原来,妈妈一直在骗我

  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那时,妈妈说等我考上大学,

  她就要享福了。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

  可妈妈又说...

  四年过去,

  我毕业了。

  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并且遇到了心目中的那个“她”。

  可妈妈说不急着享福,等我结婚之后再说。

  我和“她”恋爱了,

  水到渠成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没多久双喜临门,我们的女儿也出生了。

  女儿一天天长大,

  我和妻子却疲于工作,

  本该享清福的妈妈又一次为我们分担了。

  女儿很懂事,

  她知道奶奶的好,

  她对奶奶说:

  “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

  我突然红了眼眶,

  耳边回荡着妈妈的话: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有了工作,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结了婚,生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

  可是这些年,

  我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也有了工作,

  找到了另一半,

  组建了家庭,

  有了孩子。

  我才发现,

  妈妈说着享福,

  一直都是在骗我。

  她心里装着最多的,

  不是她自己,

  是她的孩子。

  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

  央视公益广告:《爱是痴痴等待》

  那年,

  孩子上学,

  妈妈递给了他准备好的新书包。

  渐渐地,

  孩子长大了,

  戴上了红领巾,

  个头都快赶上妈妈了。

  “来追我呀!”

  “臭小子,别跑!”

  阳光下,两人笑声爽朗。

  再接着,

  孩子高考结束,

  要去别的城市读大学了。

  北方天冷,

  妈妈叮嘱着,

  将孩子的围巾围上。

  “记得照顾好自己,

  出门前记得看天气预报,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跟家里说。”

  “妈,我知道了。”

  妈妈还想说什么,

  却被这句话堵了回去。

  “多打电话,常联系。”

  这是分别前妈妈最后的话。

  大学毕业后,

  孩子有了工作,

  外面的世界寒风凌冽,

  他回头眺望,远眺自己的故乡。

  但相隔千山万水,看不见母亲的身影。

  光阴流转,

  孩子在外地成家立业。

  年迈的母亲拖着蹒跚的步子,

  来到了曾经送孩子上学的地方。

  开学了,

  一群“红领巾”

  嬉笑着追逐打闹。

  多热闹啊,

  年轻的父母,年幼的孩子...

  以前儿子也在这里念过书呢......

  以前...

  除了以前,

  似乎再无印象。

  母亲的脑海里到处是孩子的记忆。

  别人也许可以等你一时,

  但等不了你一世。

  这世上,会等你一世的只有父母。

  父亲的嘴里永远都是:我很好

  央视公益广告:《别爱的太迟,多回家看看》

  镜头里,

  一个年迈的老人,

  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内,

  接起了女儿打来的电话。

  老人换上新装,

  仿佛真的去寻觅老友了。

  但其实,这一切都是他骗女儿的话。

  出了门,

  老人再无去处,

  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一坐就是一下午,把太阳都熬下了山。

  没问题,我很好。

  老人口里描述的,

  对比现实,仿佛是个荒诞的喜剧。

  但他却斟酌着语气,

  调动起仅剩的热情,

  仿佛整个人沉浸在幸福安康中。

  “我很好,朋友很多,不用担心。”

  “爸,我妈呢?”

  女儿问到了自己的老伴,

  老人心里咯噔一下,孩子他妈病了。

  “她出去跳舞了”,

  许久之后老人从嘴中挤出这句话。

  但语气和声调,已经将谎言暴露无疑。

  “挺好,挺好。”

  “我和你妈都挺好,不用担心。”

  女儿逐渐生疑,

  谎言再也编不下去。

  老人猛地吸了一口气,

  将眼底的泪水全都收拢:

  “你忙啊,就挂了吧。”

  假如时光能倒流

  古语云: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人生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孩子想看世界时,

  父母并没有固执地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当孩子异乡打拼时,

  他们也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

  不愿给孩子带来任何的担忧和顾虑。

  这是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

  而父母终抵不过时间,

  他们正在慢慢老去......

  是的,

  你会说:

  工作太忙,

  没有注意父母是否老去。

  你会说:

  压力很大,

  无法去慰藉父母的孤独。

  但是,

  有多久,

  你捧着手机,

  点开一个个软件打发时间,

  却没有想过父母看着你儿时的照片,

  想打给你电话却又担心打扰到你......

  有多久,

  你计划着假期,

  想要来一次遥远的旅行放松心情,

  却没想到父母已经做好了你爱吃的饭菜,

  正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你的归来......

  孝顺,其实不难。

  下班归途,给父母打一通电话,

  常常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菜。

  于他们而言,这是最好回馈。

  特别提示

  小伙伴如果最近升级了微信新版本,

  会发现订阅号的界面大变样啦!

  如果想每天第一时间接收到

  麦家陪你读书的文章,

  记得【星标】,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步骤看这里

  ▼

  【关于麦家陪你读书】麦家有一个长达20年的读书计划,期望能更好地带领大家一起读书。目前我们的新媒体招聘专栏作者,希望更多有才华、有观点、有态度的小伙伴加入我们。请将作品投递到 zhengwen@maitown701.com,期待遇见你。

  ————————

  “你可以解开敌人的密码,却难解人心的密码。” 

  最新版《暗算》现已上架,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 

暗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入选“企鹅经典”文库)

  作者:麦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