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还年轻,为什么就不想社交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还年轻,为什么就不想社交了?

2018-08-21 07:16:03 作者:零度水 来源:精读 阅读:载入中…

你还年轻,为什么就不想社交了?

  01“我又辞职了。”深夜收到这样一条微信。

  发微信的,是之前去某个海岛旅行时,在下榻的青旅认识的姑娘月月。

  渐渐熟悉以后,有时也会聊几句,还互加了微信。

  那时月月刚毕业一年,毕业后找了份前台的工作,觉得上班令人厌烦,没有尽头,就想着说先出去旅行休息一段时间,回去再换一份工作。

  回去后,月月又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没过3个月又辞职了。

  她在微信里继续输入,有工作时,偶尔还会跟朋友出去玩,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很容易累。

  辞职后,干脆就一直宅在家里了,过得像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对人生没有什么追求和向往,女生喜欢逛街买东西打扮自己,我都没有兴趣。

  感觉自己活得太失败了,真想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

  她也不明白,以前的自己性格活泼,也很喜欢社交活动,喜欢跟朋友聚餐出游,为什么慢慢地就变得害怕社交了。

  很多年轻人好像也被类似的问题困扰:

  听到电话铃声就心烦气躁,因此电话常年静音;

  对于认识新朋友不怎么积极,觉得光是维系旧的朋友就花光了所有力气;

  参加聚会时脸上也能摆出融洽的微笑,但内心对小家的思念开始泛滥……

  对他们而言,最舒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宅到地老天荒。

  日本有个词“蛰居族”,形容那些窝在自己家里闭门不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

  他们刻意回避与认识的人寒暄,也不愿意别人闯入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里写到,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

  没有过多的欲望,对很多事情丧失兴趣,生活因陋就简。

  比起孤独,更害怕社交,成了这类人的写照。

02

  画家卡罗利娜在漫画《芬兰人的噩梦》里,用深入灵魂的笔触,描绘了害怕社交的芬兰人。

  同事过来闲聊,不得不假装自己很忙;

  被领导夸奖时会脸红,恨不得躲到桌子下;

  等公交时,尽管天气再糟糕,也不会进入别人的私人空间……

  看完这组漫画,有人表示,这就是现实中的自己啊。

  没有什么比跟别人打交道更麻烦的事,超过3个人以上的社交活动,能避免则避免。

  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刷剧点外卖,度过一天,也不想跟别人有什么往来,活得小心翼翼。

  森山大道在《迈向另一个国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极端来看,我没有,也不想拥有人际关系。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拥有一个人静静发呆的时间,如此而已。然后,在生鲜超市,便利商店,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购物行为中感受一点微小的喜悦,不多作无谓的思考,孤独而忘情地度日。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生活最舒服的状态。

  他们躲在自己的城堡里,觉得一个人的时候才最有安全感

  虽然看起来孤独,但很自在,至少不会打扰别人,不会伤害别人或被伤害。

  就像一项报告指出的:他们感到焦虑,害怕自己让别人不舒服,或对别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实,那些擅长社交的人,也不是没有焦虑,只是不让焦虑妨碍自己的人生

  所谓勇敢,不是没有恐惧,不过是带着恐惧前行罢了。

  马尔克斯也说过,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

03

  电影《心灵捕手》里的威尔是个天才,但有亲密关系恐惧症。

  他渴望别人的爱和关心,却把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拒绝并防御每一个试图靠近他的人。

  在不知道别人是拒绝还是接受的情况下,他总是提前一步先拒绝了别人,从来不敢尝试。

  就好像塞林格形容的,爱是想要触碰却又伸回手

  大概习惯了一个人,就容易害怕别人的关心,得了一种别人只要关心就想躲开的病。

  很多人也是如此,因为太患得患失,为了避免结束,所以选择避免开始。

  不喜欢孤独,却又拒绝社交,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与每个人都难以交心。

  偶尔思念朋友,可当别人盛情邀请时,又百般推辞。

  他们安于现状,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却根本不想去改变。

  生活中,我们总是顽固地坚持原来的生活模式不肯撒手,因为害怕而故步自封。

  明知自己在下陷沉沦,却不想动弹,不想自救或被救。

  可是,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努力尝试,就不会知道结果如何。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害怕被拒绝,也不要害怕拒绝别人。

  余生还很长,要敢于拒绝,更要敢于开始。

04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557:社交焦虑》提到,改变社交焦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和了解自己的过程

  也许每个人都多少有些社交焦虑,但我们不应该让焦虑的情绪阻碍自己的表现和交往。

  马丁·安东尼在《羞涩与社交焦虑》里提到,要是社交焦虑影响了你与他人的交往、妨碍了你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影响到了你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就应该考虑去克服它了。

  不是说你必须天天社交,但具备这种社交能力,才能让别人认识你的价值,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阿德勒说,生活中遇到很大困难的人,往往是那些对身边同伴们不感兴趣的人

  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也能让你的生活不会那么千篇一律,不会仅仅因为恐惧,就满足于宅在家点外卖,以“肥宅”自居。

  所以,千万不要让社交焦虑毁了你。

  ↓分享有礼,不了解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