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先生去世:醒木一拍大笑而去,下回分解又在何时……
“
一个声音
就是一段回忆
”
❤️song for today ❤️
在微博上弹出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试穿去巴黎时装周的礼服,摄影棚里闹闹吵吵都是人,调节灯光的、化妆的、量体裁衣的,身边有人和我说着要去看的秀,要带的首饰……
可看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刹那,我的脑袋里有一瞬间的空白,仿佛时光倏然间被拉回那个懵懵懂懂的小时候。
中午的阳光软绵绵的洒在古巷,照在古老坚实的青石板上,枕在奶奶的腿旁,听着收音机离单田芳用特殊的嗓子讲着颇有些奇幻色彩的《白眉大侠》,“上回书说道,白眉大侠徐良手持金丝大环刀……”,空气里还弥漫着让人欣喜的软糯甜糕味道。
一直以为单田芳是独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中老年记忆,但没想到,公司的90后竟然也都很熟悉。
让昏昏欲睡的出租车上,
爷爷奶奶老旧的收音机里,
“曲~苑安安~杂啊啊啊啊啊~坛,曲~苑~杂啊啊~坛!噔噔噔!”的《曲苑杂坛》中……
单田芳的评书好像从未走远过。
一直觉得,单老的评书算得上是最高级的大众艺术。
当年的文化形式远没有现在丰富,抱着收音机听单老的《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张作霖传》是童年里最让人期待的时光。
每次节目大概45分钟,结束了就要等到第二天,两天节目的中间,被满满的回味和期待填满。
单老的评书和严肃的史实还是有所不同的,枯燥的历史从单老口中那么一过,加之大量的拟声词,一个人就能演出千军万马、铿锵之势,语音语调一变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单老的评书充满画面感。
△图片来自网友
形容词多的仿佛涵盖了全国各地的方言:
说人聪明:眼睫毛都是空的
说人长得丑:长得跟*似的,五官都凑一块儿了!
说人长得胖:大肚len den
形容快被打死的和尚说:弥陀了个佛——佛佛佛
出来打抱不平第一句一定是:啊~~呔!
形容时间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哧不愣噔x年
还有一些极有趣的口头语:
气死小辣椒,不让独头蒜
胳膊肘往外拐,掉炮往里揍
话算话,吐唾沫是个钉儿
良心夹到嘎吱窝了
△单田芳,摄影 / 新京报记者郭延冰
单老的艺术之路就像他说评书一样充满戏剧感,父母兄弟三人都是说书的,但因为父亲觉得说书的会被人瞧不起,所以极爱电影和连环画的单田芳为了父亲口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到大学学习工科。
结果途中因病退学,机缘巧合拜李庆海为师,开始了终归属于他的评书之路。
而且小时候电影的熏陶、工科期间培养的严密逻辑思维都让他赋予了评书这个古老行当以新的生命力。
单老的评书造诣我无需多说,就算懵懂小儿,也能听出几番滋味。
据说曾经有一位听众给单田芳写过一封信:
“您的‘单’字,按繁体字(單)其中有7个‘口’字。‘田’字又是5个‘口’字组成,再加上您本人一张口,一个人就占了13张‘口’,难怪别人说不过您。”
时过境迁,大多故事情景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每每听到都会有让人浑身舒坦的安全感在蔓延。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属单老标志性的沙哑嗓音,业内称这个嗓音是“云遮月”,就好像是云彩遮住了月亮,没有那么明亮。嗓音也是,有声但是不亮。
后来*之后,单老这标志性的声音开始传遍全国各地。刚开始录音时,单老还不太习惯这种新型的说评书形式,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还曾经说了这段经历:
开始不适应,录音的时候,面对麦克风,空无一人,说成什么样也看不着观众反应,怎么整呢?
我想了一个办法:录音棚有面透明的大玻璃,能看到外面的录音员,还有俩监听的,还有个主任,录书的时候他们天天在外头坐着,我透过玻璃看得清清楚楚。
我一想,就拿他们当观众,他们也是人,我在里边说,看外边他们的表情。我一抖包袱,他们龇牙一乐,我心想这包袱抖响了。要是看见他们在外头唠嗑或是打盹,那说明这段书说得松懈,没把他们说住,我得注意了。
可敬又可爱。
单老60岁那年来“北漂”的,全国400多家电台,每一家都有“单田芳专场”,每天都有超过一亿人在收听。
这样就开始摸索着在家录书,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来做功课。
睡不着啊,工作积压在一起,全国四百多家电台,都有“单田芳书场”,每天超过一亿听众,我得供上人家播啊。
早起来满天星斗,我看书时头脑特清醒,看一遍闭上眼睛,这故事怎么回事,哪是重点哪该删掉,心里都有了数,打开机器就录。
前天下午,单老因为突然的心脏衰竭离开人世。宛如安眠,没有任何痛苦,看单老的微博,9月7号他还在回复读者,亲切的就像是邻家的爷爷。
那天评论里有位读者说,祝单老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多希望时光倒流,祝福成真。
单老说评书60年,不知道曾经温暖过几代人的时光。
有人说有四合院有竹凉席有电风扇有单田芳有玻璃瓶北冰洋的日子,才是夏天。
无忧无虑的童年,慵懒犯困的午后,悠哉乐哉的休闲时光,快乐日子的离去从不温和,总是以一种异常决绝残酷的方式突然离开,提醒着你梦该醒了,生活还要继续。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熟悉的人慢慢都走了,我们也在渐渐老去。
但长大后的某些日子里,一些藏在记忆深处的场景突然再现,总能温暖到身处异乡,生活艰难的你。比如一碗拉面的香气,一块熟悉名字的公交车牌,一段单老的评书……
单老最常用的开场白: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单老最深刻的一句话:什么时也,运也,命也之类
单老最慈悲的一句话: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杀照灯,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本,善念为怀
单老最恳切的一句话: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单老最讨厌的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听下回分解……
单老驾鹤
后无来者
由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就到这里了
单老,谢谢您的陪伴
一路走好❤️
关于单田芳先生,关于评书……那些藏在你头脑深处的回忆,在评论里说说吧?
·ENJOY·
LOVE FROM BOJEM
如果你喜欢宝姐的文章,
记得置顶?宝姐说的公众号哦
?
往期精选
别委屈自己,没有人领情!
哈佛研究:9个让人变穷的原因,你中了几条?
94岁裸捐1857万,她是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一生坎坷无人知
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
问题*背后,是药企儿媳整容晒包秀豪车的炫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