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这一次,我只想找个爱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迅速成长(熹望主播:全球华语广播奖得主 王浩)
她喜欢写诗,
就活得像诗一样。
她写起小说,
就是小说里的样子。
她的笑是坦荡的,
天真的,充满生命力。
❤️
我第一次见她,在奥克兰打工的那家小餐馆,中午过后,顾客散去,懒散的阳光像店里的灯,只肯吝啬照到三寸地。我独享起十几平米的空间,一碗面搁在面前,寡淡的滋味让我望进电视里——
抬头看就是她的脸,那餐馆循环了八百遍的电视美食节目里,她用蹩脚的英文解释着中式美食,我暗暗想,“就这英文也能上电视?还不如我那北方口音浓重的老板费尽口舌卖一碗面。”
后来才知道,不是人人能做她。
在图书馆里我再一次遇见她,我站在中文书架前犹豫,严歌苓的书已经读完了,接下去读什么?手指在书脊上划来划去,就停在一本书上面,抽出来,封面即是她的面孔,急急去找作者的姓名——
这个人叫虹影。
我从那一天开始对她心怀敬意。
虹影,一位世界级作家,著有《饥饿的女儿》、《女子有行》、《孔雀的叫喊》、《阿难》、《K》、《上海魔术师》、《上海之死》、《好儿女花》…
她的作品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等国出版,畅销海内外。《饥饿的女儿》还被曾以执导《英国病人》而横扫奥斯卡9项大奖的英国著名导演 Anthony M 搬上了银幕。
虹影的书不是每一本都读过,图书馆有她的什么我便读什么,每一本风格都不相同,这很神奇,大多作家一生保持同一种风格,但神奇的是,虹影的每一本书都让人读到她的千面之一,大概只有真正以写作为生命意图的人,才会毫无保留地书写情绪。
虹影的基本文风硬朗豪迈,像海明威一般,没有多余的情绪渲染,最震撼的当属《饥饿的女儿》,像一个漫长的自序,作品和人生都因此引来后续。
我忘记是什么时候读了《饥饿的女儿》,总之读了之后,每次再读她的书,我需要很小心地做一番仪式。要保证一个人独处,心情舒畅,时间充裕,有吃有喝。因为事后太疼,事前必须准备充分。
那些文字,有如杜拉斯掏空身体,把性、爱情、欲望,毫无保留地抒发在笔尖之下,说的是自己的痛苦,却以旁观者的语气,看客都疼起来,她依旧平静。
《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了虹影的身世,这是一个真实的她——出生在饥荒年代的重庆,排行老六,在母亲的恶骂、父亲的叹息和兄姊的白眼中孤独长大——她形容自己,因为私生子的缘故,受了不少排挤,“我六岁时,黄皮寡脸,头发稀得打不起一个辫子。头脑迟钝得连过路收破烂的老头都惊奇。最后,母亲也失望了。左看右看都嫌我多余,决定将我送到四川忠县舅舅家。”
那是一个缺少粮食的年代,她的饥饿是粮食也是爱,生父的缺席让她混淆了父亲和恋人的角色,她爱上历史老师,并付出身体,被村里人架上“坏女孩”的枷锁,但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到头来没有填补身心的半点饥饿。
虹影毫不避讳自己的出处,她在让人失去尊严的贫民窟长大,家人的排挤让她过早地成熟,姐姐们的自私令她寸步难行,父母的外遇让世界观坍塌,虹影想离开家,甘愿付出任何代价。
高考落榜后之后,虹影被一所轻工业中专学校录取,专业是会计助理,两年后找到一份工作,却总是请假,她内心的饥饿需要被填补,她开始游走每一个地方,她疯狂地写诗。她赚了名气也赚着积蓄。
直到她遇到学者赵毅衡,一场体面的远行才有了开端。她嫁给大她二十岁的他,随他去英国,十几年的婚姻,他成就了她的才华,也毁掉她内心的一部分。
在虹影的《好儿女花》中,她再度披露,她期待的婚姻竟是如此不堪:她崇拜他,他却让她去拍情*,她尽妻子的义务,他让她在家手洗床单被罩,她想成为个母亲,他却让她堕了胎,她爱他,他却爱上她的小姐姐。
这段婚姻恶化到两女共侍一夫,虹影回到北京,她从此不想再要婚姻,不敢奢望拥有自己的孩子。
但虹影是不能没有爱的,爱和文字,一样的缺失都无法支持她存在。在一个住在北京的英国记者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虹影认识了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她后来有了自己的女儿,乖巧伶俐,为她的文字作插画。
到了这一刻,生命的饥饿才被填补,爱有了回应和延续,我再从记忆中搜寻在打工餐馆中看电视的场面,很难把这段苦难和她作出什么联结,那个电视中笑起来豪放的女子,对生活的一切充满热爱,一双美极了的大眼睛里,看不到丝毫苦难的痕迹。
虹影56岁了,现在的她依旧美得极具感染力。她喜欢写诗,就活得像诗一样。她写起小说,就是小说里的样子。她的笑是坦荡的,天真的,充满生命力。她的创作依旧不止,她依旧为写字而生。
当母亲去世后,那段从童年开始延续的苦难似乎也随之离去,虹影在梦里对母亲说,“这一次,我只想找个爱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她终于不再是个饥饿的女儿。
熹文导读
1、后天的习惯,远比先天的才华和后天的运气更能改变命运。——《年轻时做些什么,以后才不会后悔?》
2、“当爱情到来的时候,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见钟情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唐家三少送别妻子: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3、好好爱自己也是一种自律。希望我们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我真的不想死…"4个年轻人患癌后悔恨不已:这些坏习惯一定要改!》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女性丨励志丨成长丨情感关注
↓↓↓阅读原文,进入熹文微店,逛逛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