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点击每日一读,订阅 最震撼心灵的阅读!
01
最近被一篇老北京人写的文章刷了屏。
文章里写到: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北京十年前的样子早就不见了。
以前最爱吃的炒肝被拆迁了,以前冬天室外的滑冰场被高楼覆盖,北京本地人都对高高的房价望而却步。
早前那种充满了烟火气息,满大街都是冰糖葫芦的吆喝,和充满了回忆的胡同都没有了,北京也变成了他们回不去的故乡。
其实,不仅仅是城市的变化。
更多的是,当一个少年离家的游子,终于跨过千山万水回到故乡后,才发现故乡早已是他乡。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对一个年迈的老人回到家乡时的描述:
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
乡里,已无故人……
02
我虽然出生在城市,但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在初中之前都被放在乡下的爷爷家,在那里,我度过了最初的童年。
山村,绝对是孩童的乐园,一切的山水花鸟,都可以引起我们的兴趣。
我在池塘边钓过鱼,在戏台边看过大戏,用木棍赶过野狗。夏天在窑洞里避暑,冬天在火炉边烤花生。
那时的天,总是很蓝。
我总对一切保持好奇。姐姐教我英语单词,哥哥教我骑自行车,邻居教我摔跤。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爷爷宠爱,父母不怎么约束,我的童年,在奔跑和野性中完成了自我独立。
一晃多年,我26岁了,家乡还在,但只有心知道,岁月不宽容。
再回去看时,戏台塌了,池塘干了,小伙伴们都长大了,时间像一条大河,奔腾不息。
我经常回家,但再也回不到故乡。
03
故乡与其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地方+一种状态+一个时间段。
离家久了忽然就有了这种感觉,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家,到家之后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物是人非了。
小时候在家里就感觉拥有全世界,一点儿也不怂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疯疯癫癫,万事无忧。
现在回到家里会思前顾后了。即使碰到了童年里的人,回到载着很多很多回忆的地方,也再也回不去了。
心境变了,所有故乡的美好成为了回忆和念想。
龙应台在文章最后写到: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