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昨日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里面的方鸿渐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经常心猿意马又身无长处,因为矛盾的性格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是个可恨可悲又可怜的人。他身上有诸多复杂的人性在作祟,所以内心深处经常矛盾重重,动荡不安。我很奇怪,苏文纨是我在小说里看到的最有味道的女人,除了有点孤芳自赏,其余尚好。他能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又喜欢那个,他能因为一念之差娶了孙柔嘉,却唯独对属意她的苏文纨无动于衷,也不能说没动心过,但只那么一次,转瞬即逝。让人费解。
《围城》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世态众生相,通过钱钟书颇为幽默讽刺的笔触描写出来。他们都很现实,很真实,是有着各种面孔或猥琐,或狡黠或自以为是或无为碌碌的普通人,高矮胖瘦,美貌丑陋里藏着一颗颗纠结矛盾俗不可耐的心。生活中这样的人尤其多,让人忧心忡忡,反感厌恶又无可奈何。所以很难喜欢起他们。
不过,我在方鸿渐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点自私,内心虚弱,经常让自己陷入挣扎中,经常意起小念,又因自身性格的局限,把事情搞砸,也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尤其在自己的婚姻里,在狼烟四起中,把自己搞到退无可退的境地,颇为讽刺和凄凉。是个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心态,他的性格,他的为人,他的婚姻,也多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吧!
《围城》里最著名的话就是~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两句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道出的是人性的弱点,总以为别人住的是天堂,总是在仰望自己没有的生活。
说到底,就是人的欲望在作祟。我没有能力也无资格谈婚姻,但我个人很认同赵薇的说法,她说,她是一个对婚姻不抱有期望的人,在最大程度上,不给婚姻伙伴增添麻烦与负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时,人稍微悲观些,也没什么不好。往最坏里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可以减少很多失望。
很多人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可以过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但生活或婚姻的实质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分别,就看你抱着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为什么有时太爱对方的婚姻反而过不长,就是因为太爱了,对另一半,对婚姻要求过高,从而失望。太爱一个人,太在乎一件事,会让自己陷入患得患失中,自己的情绪被人和事牵扯着,久而久之,如何不累,如何不失望?没有完美的婚姻与生活,只有更良好的心态。但想做到,有点儿难。
除了认真呵护与经营,婚姻也讲缘分。是你的你夺不走,不是你的终究要失去。人们总爱把罪过归结于第三者,在我看来,不然。我曾和爱人说过,如果你有小三了,我不会找那个人,根源不在她,问题出在我或你,还有我和你的身上。
如果不是我的所为,你的心和我们的婚姻出了问题,她又怎会有机可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是这个道理。走了李小三,还会有刘小三,赵小三,如果心都不在家里了,外面到处都是小三,防不胜防。所以,还是从自身找原因为上策。如果你的另一半,生性风流,那么这样的人,不要也罢,丢了也不可惜。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可能男人更甚一些。所以,我们这一辈子就是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我们向往长情,可偏偏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渴望忠诚,可人心往往飘忽不定,难以把握,缺乏久长之恒念;我们仰望幸福,可生活中处处是牵绊人心,磨碎人意志的让人不胜其烦的琐碎小事,而偏偏是这些无处不在的世俗之乱搅扰了我们感受幸福的心。
我觉得世间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这个可以忽而冰冷,忽而热烈,忽而咫尺,忽而天涯的东西飘忽不定,它有太多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左右着我们,若即若离,隐约而真实着。所以,想恒常太难了。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能遇到一个想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一直往好的方面努力的伴侣也很难,如果遇到,一定要珍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果真。但我尽量忽略八九,也尽量在一二中放大一二寻找一丝暖,寻找有温度的人和事来慰藉我这颗经常冰冷的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