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向的精神与大乘佛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回向的精神与大乘佛法

2018-11-07 07:44:18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向的精神与大乘佛法

  回向的精神大乘佛法

  「回向」的精神也是源自大乘佛法的,密宗白教刚波巴大师这样说道:「无论修持任何法门,在结尾一定要作回向,回向的真谛意义是无论我们积聚了什麼功德或善业,都不贪执或只想自己拥有,而愿以此功与一切众生分享。」对啦!当我们要回向前,就抱持著「好东西好朋友分享」的心,这即是大乘思想特质

  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势。不重视回向,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碍。所以每个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为,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垦,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

  如何回向和发愿

  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愿以此善根,往生极乐刹”的心愿,这是回向的方法。其次,每次发愿的时候,也要加入“愿我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愿。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发愿时有无善业可以依托比如说,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样……怎样……”,这叫作回向。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作了善业,可以说依靠我们的善根而发愿,即是回向;那么什么是发愿呢?无论有没有行善,心里所发的一切愿望,都叫作发愿。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们能时常发愿:“祝愿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死亡之后,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时最好能常常这样发愿。今后,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每次都要加,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一般回向是先小后大,即先回向特定的对象,然后进行法界回向。回向譬如是银行存钱一样,把每天做的功德存起来,计划成就一件什么事,什么目的。久而久之,存款数到了,量变就能达到质变。我们可能在当下,无法做到利益一切众生,没有能力帮助,度化一切众生,但是呢,我们首先要从心态上,心理认识上,要有这个思想,心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来利益众生,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功德啊。有人就是在每天晚课后进行一次一天的总回向!不过,能在每一次修法,乃至于我们平时念了几声佛号咒语,都接着就回向,是最好的。如果平时在路上,因为情况不便,就简单一些,起心动念即是回向了,有这个心念就行了,简单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菩提,或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回向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只要有这个起心动念就回向了。也可以在每天晚上进行一次一天的总回向,把今天所修行之功德回向给自己的发愿,就行了。

  解释通用的回向文

  一、小回向,即针对特定对象的回向。某某(称诵经人自己的名字)愿以此诵经功德,回向给某某(称名)历生历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眷属孤魂野鬼,愿你们听闻佛法,开大智慧,离苦得乐,早生善处或往生极乐。(念三遍)

  二、大回向,即法界回向,从各种回向偈中任选其一即可。

  愿以此功德 庄严净土

  愿将一切善功德,回向庄严佛净土。真正的庄严,是在念佛时以至诚恳切的心,无一丝妄念,念到一心不乱,此时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将过去一切妄念渐渐收摄起来,变成与佛相同,心如此庄严才是真正的庄严,将此心的庄严回向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这二句属「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政治领袖恩及三宝恩。又将一切功德回向三恶道的众生:畜生、饿鬼、地狱,使他们能速速远离痛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这二句属「回小向大」,是指如有亲耳听闻的一切众生,全数都发出菩提心,上求下化,最后成就佛道。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希望尽此世的业报身后,与其它九法界的众生,同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回因向果」。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这是末了结归皈敬三宝,三句分别为佛宝、僧宝与法宝。须知,一切佛家的法事,皆因三宝加持力而得成就;例如受戒时,即在皈依三宝的羯磨中得戒,可见其重要性。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为了标新立异,故意将这三句省略,那是不大好的。以上简单介绍回向文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以至诚恳切的心念回向文,期能真正得到回向的利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