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作课:真实并不是素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写作课:真实并不是素材

2018-12-07 18:44:05 作者:团房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作课:真实并不是素材

  所有的写作教程都会开篇要求写作练习观察生活,去寻找生活中真实作为自己创作素材。于是,我看到许多网友去记叙自己的梦境,去写自己失恋痛苦,去回忆童年往事,去写逝去的亲人,甚至有的人才20岁出头开始自传。还有的人以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作为蓝本,以此创作农村题材、厂矿题材、小镇题材的小说无一例外地都有凶杀、欺诈和性。

  他们笃定地把文稿给我,认为自己写了一些相当“真实”的事情期待在我这里受到好评。但他们并不知道,按照我的标准,真实甚至根本算不上写作的基础门槛,达不到写作素材的要求:

  -梦境

  人们以为梦境很真实,因为自己地的的确确做过那样的梦。而且,在梦中自己分明感受到了真实的恐惧伤感欢喜怪异荒诞……所以,他们用梦境作为素材,耗费大量的篇幅记录自己的梦境,觉得梦境能让自己留有如此强烈印象,想必写出来也一定是特别东西,能够吸引别人读下去。

  梦境其实是极为困难选题。一个人在梦中的所见所感,来自大脑复杂运行。在梦境中的每一种感觉,大脑都已经逼真地提供了场景,包括颜色味道造型光影质地。而梦境中难于言传的氛围,更是用异常复杂的生化反应作为保障。当一个人醒来,试图用文字描绘自己的梦境时,其实他是试图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字,去替代大脑在梦中的诸多工作。对于未经训练的写作者而言,这是根本不可能任务。即便是对于训练有素的作者,他们也不会轻易尝试笔墨复原某个自己的梦境,他们用梦启发灵感,去写另外的故事,期待自己创造的故事能带给读者他在梦境中同样的感受。

  所以,哪怕你真做过某个梦,哪怕你觉得自己完全记得那个梦,哪怕你觉得那个梦真实到不能再真实,它都不是你写作的素材,起码不能直接使用。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如果你写作的水平只是跳水时候冰棍,那么描写梦境相当于你上来就直接挑战团身前空翻两周半接转体720度入水,一定会重重拍在水面上。

  -失恋

  人们觉得自己的感情经历很真实,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其中挣扎痛不欲生。这种巨大情感能量如果能够行诸笔端肯定能够拥有摧枯拉朽动人力量。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写作的两种不同目的。有一种写作是为了倾吐内心,因为自己太过痛苦,太过难受,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能够纾解内心,更重要的是,也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知道你自己在受苦。受苦和受苦并不相同,同样的痛苦,有人知道自己受苦要远比默默无人独自承受好过得多。这是一种私人写作,愿意怎么写是写作者自己的事情。

  还有另外一种写作,是作为作品那样去创作。那么事情会变得非常残酷: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愿意读你的作品,是因为它有可读性。可读性的意思是,哪怕你把自己破碎心血淋淋地掏出来,放在读者面前,如果你的经历不足独特,你的伤痛不能引起共鸣,你的文字不足够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戏剧性,那么读者也根本不会愿意去看。读者对作品是有期待的,过于私人的情感,过于强烈的哭喊,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所以,以自己的私人情感经历作为写作素材,你就得换一种严苛的读者视角来审定:我的这种痛苦多大程度上能激发读者的共情?还是说,它只是世间千万万万个心碎故事中的一个,和别人的故事没有本质区别

  -死亡

  人们有一种误解:死亡是一件重大而真实的事件,选取死亡作为题材具备某种写作上的先天优势。所以,网上到今天都存在着大量《回忆爷爷》、《怀念姥姥》、《永远大舅》、《三姨妈不再来》这样的文章。所有这些文章,都错误地把死亡作为主角讲述它的恶意突然,讲述它带给自己的错愕悲伤。但我实话告诉你,死亡一点都不重要,它的真实性也根本不重要。

  死亡只是一个休止符,一个触发器,镜头下真正的主角永远都是人,那个已经死去的人。具体地说起来,就是这个人生前的样子,什么长相,什么性格,什么脾气,什么嗜好,什么毛病。你需要极力向读者证明,在这个世间曾经有那么一个血肉之躯真实存在过,带着Ta的欲望尊严,带着Ta的毛病与缺陷,活生生地生活过。因此,你通过文字赋予这个人以真实的质地,于是读者会明白这个人在你生命中分量。这时候,你再提及死亡,讲述死亡把这个人带走,让读者长久地凝视着你生命中由此造成的那块空白上,世界由此造成的那块空白上,那么读者会感受到和你一样的感受。

  所以,许多人写悼念文章,把重点放在死亡和死后。对于亡者却匆匆几笔,所用的描述可以套在任何一个死者身上,并不能看出彼此有任何区别。却希望用死亡本身让读者感到沉重深刻,这无异于是缘木求鱼

  -真实场景

  人们写自己熟悉的场景,村庄、市镇、街道都市交通工具,然后就觉得自己拥有了真实的素材,在这种素材上开始加工。其中一种加工我称之为“文字素描”,就是不厌其烦细致描述某个场景,可能是火车上的所见,可能是会议室一角,可能是窗外的街景。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事件,他们还觉得自己这是在文学创作,写出了非常真实的生活。不,这不是文学创作,这叫做练笔,训练自己描摹场景的能力

  生活中充斥着大量无意义的场景,写作者就像是摄影业余爱好者,随手按下快门,截取一张照片,然后觉得自己因为拍摄了真实的生活,这张照片就算是一张摄影作品。那么,我们还要摄影师干什么呢?我们还需要构图干什么呢?我们还需要明暗对比、颜色搭配干什么呢?作家优秀摄影师一样,需要透过自己的工作,在真实生活中找寻隐藏的意义和线索。无意义的罗列,无论占有多少素材,它在整体上的价值等于零。

  另一种加工是在真实场景上编故事,有大量的农村题材、厂矿题材、学校青春题材小说。作者可能觉得自己对这些生活环境非常熟悉,写作上就有了护身符,可以在这些真实场景上构造任何自己想写的故事,因为看起来非常真实,非常现实主义。但最终写出来的故事,都大同小异。农村题材一定会有凶杀、盗窃、扒灰和迷信,厂矿题材一定是下岗、事故离婚和凶杀,学校青春题材一定有春游、打架、堕胎和三角恋。总之,是这种生活场景下所有可能发生或者曾经发生过的最特别的事情的大集合。作者觉得,这是展示了某种真实的农村生活,某种真实的厂矿生活,某种真实的校园生活。

  这才是捏造。这些人物是带着使命出现在小说里的,他们一登场就奔着最后凶杀、盗窃、扒灰、下岗、离婚、打架、堕胎、三角恋而去。真实的环境对于他们毫无任何影响,作者铁了心了要让他们去干点特别的事情,干点高于平凡生活的事情,干点能够惊吓到读者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变成了各式各样怪物。我对此评价说:“你们肆意挥洒笔墨,制造一个又一个怪物作为娱乐他人的项目,却吝啬到根本不肯在那怪物内心留下哪怕一颗眼泪的程度。”

  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追求真实的写作方式,对于生活的真实一无所知

  文学上的真实不同于生活中的真实,这种生活中的真实需要大量的打磨、取舍,才可能构成创作的素材。我们在生活所见到的一切,算起来也只是生活的表象。作为写作者,需要穿透这种表象的真实之后,才能抵达创作的起点。如果你和所有人看到的都一样,人们为什么要受累看你的描述呢?一个初中男生坐在教室里,不停地伸手揪前排女孩子的马尾辫。一个不及格的作家会忠实地描述这个过程详细到令人生厌的程度;而一个及格的作家会在教室里布置一颗巨大的桃花树,花瓣纷纷扬扬落在男生伸出去的手臂上。你当然可以说后者是个骗子,教室里怎么可能会长出桃花树?但他的确是个诚实的人,因为他看到了文学上的真实,而藉由这种真实,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