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烈火英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烈火英雄》读后感10篇

2019-09-12 23: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烈火英雄》读后感10篇

  《烈火英雄》是一本由鲍尔吉·原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烈火英雄》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一人一两页

  这是一本比较薄的书,阅读时长大概在两到三小时感觉比较像报告文学或者是个人优秀事迹新闻报道人人参与,人人都出镜,人人都模糊....

  这应该不算是一本小说字里行间有点采访味道,为了保证纪实性,牺牲了很多写作手法通篇读下来,整体重复感过高,几乎每一个消防战士都是一个样描写灾难详细数字化,但是缺乏文学意境,前篇读的还很揪心,后面因为都是在火场,虽然区域职能变化,但是对于普通读者,看不太出差别,就会显得特别单调。而且,随着火势渐消,后面的人显得越来越清淡。就好像前面是山珍海味,后面却落得个清汤寡水(当然不是说战士啦,而是从文学角度)。

  我给了三颗颗星,是基于事实崇高,但是从文学角度我只能给两颗星。作者没到过火场,显然指战员和战士们在火场里也顾不得观察环境同时实话实说,这些铁血硬汉八成也没很高的文学造诣,讲故事能力。留个作者可以发挥素材简直没什么了,而且在那么一致活动中,想必仅有的感想也会出奇的一致吧。为了真实,为了面面俱到,却失去了味道。

  :读着读着,嗯,我似乎咂出了点任务的味道……

  《烈火英雄》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那种感受一言难尽

  怎么说呢,我之前是听到过这个作者的,所以才有好奇心去参加这个活动,想看看这个作者的大作。 因为印象中他好像在中国作家里算有名的,似乎是因为之前好像还看到他拿过一些文学奖,这次看到简介还真的是拿了鲁迅文学奖。所以更想看了。 能够中奖真的挺开心的,收到豆油时候觉得好幸运啊,能够一看究竟了。那天到楼下去取快递在街边就忍不住撕开包装打开来看,新书有一股好闻的味道,看封面也是喜欢的。 打开开始阅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写消防官兵的故事,而且给我感觉像看我爸爸的报纸的感觉,我可以说很像电视里的新闻吗?真的感觉在阅读新闻,但我还是喜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平时就比较喜欢看新闻。 故事里面的人物都很有勇气全书讲了好多个人物,都是勇敢的消防战士,每次看到他们不顾生命的冲入火海我就感觉全身沸腾,被烧的好痛。那种感同身受真的一言难尽啊。 我注意到这个作者是个老人了,一把年纪还能写出这么有力量的文章真的不容易照片上看看上去很有精神,不知道以后他会有签售会吗?我可以去现场看看这个作家。亲切的叫他一声,叔叔您好!并向他菊一个九十度的弓,感谢他为祖国人民奉献精神! 好了,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本书。真的。

  《烈火英雄》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为消防战士加一星

  鲍尔吉原野这个人,我这次算是了解的透透的了,看了几页这本新书,不出我所料的话应该是以前的旧作吗?因为我去豆瓣翻了一下他以前写的那些作品,也看到有这种类似的写消防战士事迹的,很怀疑是旧作。

  但其实这也不重要了,因为我毕竟是第一次看他,以前久闻大名只是在一些杂志上看到他,或者国内的大牌文学奖。那个鲁迅文学奖我真的要说也太水了,就凭这本书能拿鲁迅文学奖的话我已经觉得鲁迅恐怕要被气得踢开棺材板儿。

  具体来说一下吧,这本书是纪实文学,写一些消防战士具体的作战过程报告文学是没错,但不是这样写的啊,语言那个干瘪,毫无感性可说,跟文艺更多不沾边,赤裸裸就一领导干部发言稿,表彰大会一样

  其实第一个故事读下来就当看发言稿吧,也佩服消防军人的奉献牺牲精神,这个是值得赞扬的,但后面的几个故事,全书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把人物换一换都可以毫无变化。

  我就想说,这种纪实文学真的不能称之为文学,这些文章也没必要集结成一本书拿来市面上出版,直接拿去报纸上刊登就行了,标题定为表彰某某消防战士的伟大奉献精神。这样就可以了。

  以后我怕是不会再碰这位作者了。

  《烈火英雄》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大火英雄

  “舍生忘死这个成语有点大,谁能舍得了生?”与其说英雄是勋章,不如说英雄是告别,告别繁华人世,告别灿烂人生,告别温情家庭,告别心中的眷恋。谁都不愿意告别,而不得不告别的人,便成了英雄。

  看到第一段“消防支队"和“儿子的百日宴”字样眼睛觉得有点酸。这两个与责任有关词语一旦挂钩,仿佛就会有命运嘲弄之手来弄人,当人民的英雄,就很难做儿子的英雄了。

  军人是需要领导个人魅力职业,上官愈令人敬服,下属效死的可能性就会愈大。而消防队,部分是军人编制,部分是合同编制,团队崇尚角色导向型的文化忠诚荣誉第一,唯有这些精神才能队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科技发展,消防队也配备了先进器材,然而一旦断电,却只能望洋生叹。这类与生命挂钩的器材,除了实用性外,一定要多考虑容错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书中强调作者未被赋予解释OTD的权力,百度了一下OTD,学名为甲基邻苯二胺,属于危险化学品。本书是大连716大火英雄宣传书籍可能官方不希望读者们过多关注大连缘何储放如此多危险化学品。

  从书的可读性来说,本书作者文笔实在不佳,基本没有可读性,评价两星,一星给大火英雄们,一星给本书的公益性。

  《烈火英雄》读后感(五):【豆瓣荐书团】中式豆腐

  七月末和女朋友在大理的公交车上,第一次看见了电影《烈火英雄》的预告片。截取了剧中的一段,那是一种非常老套煽情方式,在即将奔赴火场时,让每人留一句话。浓浓的脸谱主旋律宣传片,提不起来半点兴趣。后来影片上映,口碑一点点起来,还是忍不住了好奇心,恰好豆瓣荐书团的活动有电影的原著运气也很好被抽中了,今天下午就读完了这本书。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中式豆腐块呢?因为每一篇讲述不同的人物,可是每一篇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形容词,一样的叙事模式,“血都往头上涌”,个人经历附在听到险情之后。毫无变化的写作方式让人读了几篇之后顿时丧失继续阅读下去的冲动

  老实讲,作者的构思还是有的,从灾情发生时第一支奔赴火灾现场的消防支队开始讲起,随着火情的愈发危机,牵扯进来越来越多的消防官兵,从各地方支队到辽宁省,由点带面把整个救灾现场有条不紊描述了。由此看来,作者的写作功力是相当扎实的,可是取巧的痕迹实在是太过于明显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读完了全书,大致上明白了大连火灾从产生警情到最终扑灭的全过程,但是窃以为,对于这场火情,作者是否应该在写作时略微提及一下产生的原因呢?固然,全书的主旨主要在于讴歌消防官兵舍生忘死奋勇直前的灭火精神,这也的确是最值得宣扬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屡次被这种坚定信念感动,但我觉得把事故的原因和最终的处理结果点到为止提及一下,更有助于我们进入这个故事。

  总的来说,这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只不过别一次性读完,实在是承受不了一下子接收这么多的豆腐块。

  《烈火英雄》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精神不灭,勇者无畏

  收到赠书之前,特意关注了一下同名电影和作者的介绍,对成书背景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书的篇幅不是很长,半天的时间阅读完毕,写书评之前翻看了其他几位豆友评论,应该说每个人的阅读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吧,这一点要尊重,其实比较集中的还是在于作者的构思和写作方式可能会与读者的要求有些出入。但换句话,如果尝试驾驭这种体裁内容,对于一位想把它写好写成熟的作家来说,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不是高大上、正能量之类的话能一笔带过的,所以还是客观的评价一下。

  纪实报告,往往总是带着作者的理解叙述客观事实。该书通篇围绕716大连大火事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细节的铺陈和人物的展示来看,作者是了下了功夫深入考究的,对事实的真实还原体现了该类体裁的标准要求。由于事件的特殊性质,从头到尾,涉及到了很多人物、很多细节,毫无疑问可以带来很多可供描述的内容,但相对而言,也会客观上造成了文体上的铺陈冗长,我想作者应该是通篇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这是没办法回避的,所以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克制冷静笔法,其实细看起来,有的地方比较简单有力,寥寥几笔但又掷地有声,几句话之后往往人物的形象就出来了,就想孝子消防员的跪地磕头、作为消防员同时也是父亲事后的失态沉默等等,这些地方其实很抓人,也很鲜明

  话说回来了,可能对有的人来说,张三李四名字那么多、事情那么重复,这书写得这不好、那不好。但是从我的理解,那些摆在字面上的一个个名字,同时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经历各有轨迹,生命各有色彩感情各有千秋,抛开一切表面的不谈,我们也要敬畏生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起立鼓掌,因为他们真实的站在火线上时的勇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在烈火面前,我们看到很多消防队员没有退缩,他们承受住了生理极限,还要挑战和压榨生存的意志临危不惧、临场应变,这些东西普通人来讲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往往享受惯了安逸幸福的生活,认为危险和死亡再遥远不过,但对他们而言,他们是伫立在我们和烈火之间的一道墙,墙不倒是因为有信念在,有精神在,有使命在,有责任在。当下有些人对红专的正能量往往嗤之以鼻,认为总有自己凌驾之上的本领,但如果没有国家守护存在,那么个人的一切一切将会无从谈起,如果没有对生命(无论贵贱)怀有敬畏之心,那么又何谈追求自己的人生海海。

  我相信,这还是可以推荐的一本好作品,作者写出了之前没有写过的事实,告诉了人们背后的故事和力量,这其中尽管有需要提升改进的地方,但仍旧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正如当下,我们需要挖掘那些有意义事情背后的内涵和精神,而不是被流于表面、日趋泛娱乐化的浮萍蒙蔽心灵

  《烈火英雄》读后感(七):【豆瓣荐书团】脸谱式报告文学的没落

  大连的火灾是一个真真实实悲剧,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也是真真实实的英雄。文学、影视作品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记述和报道,都不为过,但是,文学、影视作品有它们自己的规则,有独特解构艺术模式,要想用它们的语言来表达,就必须遵守语言规则,不然就会水土不服,就好像你去美国推广油条全程用中文,还不带翻译。这本《烈火英雄》,几乎踩到了所有的雷点。

  一,文字的重复。每一篇都是同一个模式,以某一位英雄为主角记录从他听到火灾开始,到他在火灾中的英雄行为,加上适当的煽情和无畏,来表现这位英雄的崇高和火灾的无情。这样的脸谱式报道在以往是非常奏效的,那些我们念叨的英雄,几乎都是通过这样的文学形象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但是,在现在社会中,一味的脸谱式报道已经不能够引起读者的大多同情,相反,反英雄套路却日渐得到关注,英雄也是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最近出的美剧《黑袍纠察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结构单一。即便是描写英雄式报道,也是有一定分量的,但就针对一件事实案例作为基础的报道文学来说,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人物,我们还需要前因后果,甚至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消防英雄,却没有写到最基本的发问:火灾因何而起?有何人受到牵连?事后受灾家属安置又是怎么执行的?事后的防范措施又是如何加强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回答,甚至也没有看到基本的质问,如果我们不去对这些前因后果进行最基本的质问,那下一次火灾来的时候,我们还是只能对这些英雄报以崇高的敬意,而无所作为

  三,脸谱的陈列。9.11事件发生后,在每一年的纪念活动上,都会有一项活动,就是念出所有受害者的名字,虽然长达几千个人名,但是在现场庄严肃穆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会感到厌烦。这是由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在广场式的悼念中,念出这些名字是为了铭记过去,是为了教育后人。在本书的最后,非常突兀的写出了受到嘉奖的所有人的名字,是想让我们去铭记这些名字?还是告诉世人他们在灾难中所得到的补偿么?名字可以刻在石碑上,可以念出来,但是做成册,发行在普通读物中,只能被当作花名册被人遗忘

  这本书的出版相信有其一定的意义,而且有最好的初衷,如果单纯作为一本内部参考读物,流传在消防机关内部,用以激励广大消防战士也许会起到不错的教育功能。但是作为一本普通的出版刊物,放在街头巷尾书店中,似乎少了很多应该注意的事项

  《烈火英雄》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烈火英雄》——给每一位肉体凡胎的英雄致敬

  我很少给差评,不论是网购还是外卖还是电影、书籍,我是一个喜欢为对方开解的人,即便我设身处地地理解了作者,这本书我还是只能给三颗星。因为这本书真的没有故事感,也无法让读者获得立体现实感,它适合摆在图书馆,为今后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提供一些参考,给所有参与“7.16 火场”救火的消防战士、士兵、警察等人员以荣誉感和成就感,但就书本身来看,实在是不算一本优秀的书。

  我曾在某省级机关报的地方站实习过,碰巧参与过类似的地方志、民族志的参访、撰写过程。一个类似本书一样的“英雄式记录”需要提前准备访问提纲,联系相关单位去找相关人员,采访过程中需要录音、记录重点、找出重点然后深度访谈【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找不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视频录制,访谈过后需要整理所有采访资料,包括将录音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因为我们实习生参与的主要就是这个过程,印象深刻】,整理完毕后还需要判断所有采访资料能否支撑起一篇内容,如果不够还需要进行二次采访。

  而《烈火英雄》一书有36章,相当于36个故事的采访,准备工程确实不算一件容易事,所以这三颗星,两颗是为了那些书里的主人公,一颗是给本书背后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作者的。

  即便我曾短暂地处于相似的工作中过,我也要说这本书实在算不上一本值得购买的好书,不单是这本书,其他所有类似的地方志、民族志都是相似的无故事感、无历史感、无灵魂的、片面单调的、群像式的故事会一样的记录文。

  事实上,很多采访的背后都是枯燥无味需要挖掘的,因为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普通人,有着很常人的喜怒哀乐,甚至还有各种絮絮叨叨、自夸和炫耀,而优秀的记者应当在泥土中嗅到芬芳,枯木中看到苍凉。但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其背后一次次枯燥的采访、一张张逐渐疲惫的脸、一个个凭着本能打下的字。

  翻阅前几章的时候,我还曾被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打动,并为之心痛,可惜后面的故事逐渐千篇一律,镀金的铜像裹挟在每一个“英雄”的身上,文字的编辑开始失去色彩,变成了强行重复的自问自答,每一个故事都显示着中年人一样的、古板的、过时的价值观。加入了个人价值的文章本应呈现出落地的、充满烟火气的故事,可惜这里没有。

  每一篇故事都是片面的,人物是不立体的,故事立意是不清晰的,没有故事背景,没有思考升华,没有情节冲突,甚至到最后,我都无法在脑海中勾画出事件发生的地形、每个小队的位置、到底都燃烧了什么,爆炸了什么,死伤多少,原因是什么,结局是怎样?民众除了“看热闹”没有其他的故事吗?【可能是我一目十行了】

  其实这样的苛责有点没有道理,其实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中国式纪实文学?

  可是即便是只有一个颜色的故事,也应当是由点及面,勾画出一副单一颜色的画面啊,而不应像现在,这一笔、那一笔,有些笔画确实不错,却无论如何也拼凑不出一副统一的群像。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大海南边是我老家山东》,夜晚乌黑的海面上翻滚着油火,海的南面是看不见的家乡,逃离每日重复的训练后迎来的却是不知生死的战场,拼死掖过的黑夜过后接到的却是最爱的亲人早已去世的消息,其实海的南面就是老家,天亮后会看得清楚些吧。

  给每一位无需镀金身、肉体凡胎的英雄致敬。

  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