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精选

2020-01-21 23: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精选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9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一):书评|与孔圣一起坐而论“道”

  【原创】文/捷Jesse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国文进入了创世纪人称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我国传世经典著作颇多,们大多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有的人崇尚《周易》,因为它是群经之始;有的人推介《道德经》,因为道法自然;还有的人强调诗经》,因为思无邪…然而,“三十岁读《论语》,四十岁读《道德经》《庄子》,六十岁读《周易》”似乎显得更加科学

  孔子自己在《论语》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研习“五经”“六艺”在于青年,问道老子在其中年,五十岁研易韦编三绝,似乎也印证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建议顺序,这是偶然的么?

  孔子为什么选取这样的时间结点?有的人从《周易·乾卦》来分析,正好是人生的六个阶段;有的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分析,又将之对应为认知开窍明智的进阶过程;有的人从道德修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正好应了思想境界变化转折点所谓见人见智。

  然而,如果回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我们也许会找到不同答案。在春秋时期,孔子出生于贵州中最低的“士”阶层,略高于庶人社会地位较低,也只能在乡村学习文化常识和基本武艺。但是古时男子到15岁之后就需要服兵役,这也就意味着孔子这样的“乡下孩子”没书念了。

  于是,他在15岁那年决定继续求学,到处请教各方面专家,集各大成。到了他30岁时,因精通礼制,受到贵族上层的关注,许多贵族的孩子都向孔子学礼,从此他顺利在社会立足。到了将近40岁,他开始兴办学校,又向老子等人学习其他知识,最终成为一代大家。到了50岁,他深切忧虑着“礼坏乐崩”的乱世,觉得自己有了种特殊使命,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于是他四处宣传自己的学说,要让社会走回正路…

  孔子一生,通过言传身教,开创了一代教育先河,也被后世称为圣人。他的言行被其门人整理成了《论语》二十篇,约五百多章,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的精华。虽然孔子已离开我们千年之久,但翻开《论语》,我们似乎能跨越时空,与其再坐而论“道”。

  读《论语》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为何要学孔子?仅仅是因为“至圣先师”的名头大?然不是了。我想,学孔子,应该着重学习几个方面。

  第一,温和理性主义。孔子非常强调人的理性,《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不论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再或者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都告诉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学习美好事物品德才能不断增长见识,知道人何去何从

  第二,深刻人道情怀。《论语·乡党》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马厩着火了,孔子的第一反应是人有没受伤,而不是问马如何。而在春秋时代,马是非贵重的,而马夫、佣人没有地位,还不如马,经常被草菅人命。从孔子问人,就体现了他对人的平等思想。

  第三,乐观的人生理想。孔子对生命是充满希望的,他往往通过真诚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孔子传播的礼,是让人们由内而外地要求自己,行善避恶,在德行上日益精进,止于至善。这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种非常乐观的态度,可以让人们从中得到快乐

  以上都是通过《论语》传递世人的“道”。纵观整部《论语》,内容主要有四类:一是孔子所说的话,集中系统地体现了他的思想;二是孔子和第一流学生之间的对话,如颜渊、子贡、仲弓等;三是孔子和第二层面的学生对话,这些学生的问题相对具体;四是孔子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因此,读《论语》我们也要学会有的放矢

  详细来讲,《论语》中有59章的内容中提到了“道”,这些“道”到底包括哪些?《学而》中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节用而人,使民以时”是治理;《为政》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训导、教导;《泰伯》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道路;《季氏》中的“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是称说;如此种种,各有不同。

  简要概括,《论语》所述的“道”有三个层面。第一是个人行为,分为好坏善恶的个人行为,以及为人处世原则方法。第二是人生之道,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德行与追求,既有君子之道的具体做法,又有孔子主张仁义之道,还有一以贯之理想之道。第三是社会之道,可细分为“先王之道”和“邦有无道”,也可以从“仁义”和“礼乐”中探寻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

  《卫灵公》中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学而》中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些都是个人行为,不分好坏、善恶。《子路》中的“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或方法。

  《公冶长》中的“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是君子之道;《里仁》中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是指仁义之道;同篇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则是理想之道。

  《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指立志于先王之道,这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宪问》中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则表现出孔子对于社会道德和秩序的关注,以及他致力于恢复社会礼乐秩序的理想与追求。

  由此可见,“道”中蕴含的正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孔子理想的第一点在于个人修身方面,他希望“仁”能深入人心;第二点在于社会秩序,他希望重修社会之道,建构礼乐文明。他的思想核心在于“仁者爱人”,外在行规范则是“礼”,即构建张弛有度尊卑有序的社会规矩

  如此种种,似乎更令人觉得《论语》高深,其实不然。它并非高不可攀,需要我们高山仰止,而是近在咫尺。它所传递的是一种简单而又朴实道理,无论是天地人合一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等道中道,只要认真研读体会,就能找到内的那片净土

  掩卷小憇,以上种种尽在手中这套《论语三百讲》里,只言片语常能浮现于脑中。来自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的这套《论语三百讲》装帧极为考究,分上中下三册,分量感十足。封面设计以黑为底色,暗黑色当中闪出金黄的书名,如同人类文明在漫长黑夜突然闪耀的智慧之光,也迎合了轴心时代感同时暗合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夜”之意。

  读《论语三百讲》是轻松的,全书精选了《论语》中最能传达孔子核心思想的三百多章来讲解,从原文入手,紧接着的是白话解释,最后逐项解释《论语》重点。傅佩荣老师还将《论语》中的道理与我们现代人关系、给我们的启发娓娓道来行文十分流畅,可算是我们研读《论语》,学习中国哲学思想的入门级读物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读点《论语》的智慧。我们先不求治天下,如果能沉下心来读经典,沉淀自己,充实自己,都将是我们自己人生的财富。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光芒下学习成长,但愿这套《论语三百讲》能带来更多的人生启发。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二):了解中国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入门书,同时也是三十岁之前必读的书——《论语》

  《鹤林玉露》中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太平。由此,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胫而走红。《论语》治不治得了天下,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从此言论中,我们看到了儒家教育、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论语》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展示子思想的一部作品,由孔子亲传弟子有子和曾子的弟子们编撰而成,是我们了解孔子及先秦儒家最为可信材料。而《论语三百讲》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的重量级作品。

  傅佩荣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论语三百讲》中,傅佩荣教授以学贯东西的哲学素养平易浅近的行文笔调,带我们进入孔子丰沛灿烂精神世界。采用原典+话+要义诠释+与当下人生的关联结构组成,将经典句句拆解,从而达到更好地学目的

01. 《论语》中的君子是儒家做人标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在孔子之前即有“儒”的说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孔子将“儒”加以改造,不再限于传授百姓基本的技能,而是将“儒”变成不断学习上进、有明确目标,并期望达成社会改造的效果,个人修养的明确目标即是成为“君子”。

  《论语》中“君子”一词都可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俗语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君子立定确定不移的目标,并为之终身奋斗;小人每天立志,无非琐碎之事,且大多无法做到。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例如,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当今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交往日益频繁复杂,与人交往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人成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待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则成为一个人所要做的重要工作。而读《论语》可以将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中的有利成分融入自我身上,从而更为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

02. 《论语》中的教育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且合理教学方法的教育家,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习结合、乐学等。

  《论语》开篇第一则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门后人整理编排孔子语录,不会随意将某一则放在首先的位置。这一则居首,可谓开宗明义,点明了孔子教学法的精义。

  孔子主张“乐学”,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以学习为乐,这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强调“乐学”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定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行,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光思考不学习也会不切实际。所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本意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方法。孔子曾以自己为例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教会我们,学会在行动反思,有许多工作,不能够仅仅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边工作边学习边反思,在行动中不断提升对该工作该领域的认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03.读懂了《论语》就读懂了儒家思想。

  一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若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会说是:仁义礼智信。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立场上看,整部《论语》乃至整个儒家文化,所讲的也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四个字。

  《论语》表面上是圣人的语录,其实是一部理论性强、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思想著作,其在儒学中的地位,不亚于《圣经》在西方宗教中的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儒学经典。

  据傅佩荣教授的推测,《论语》的形成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守丧期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记录孔子曾经的言行。然后,孔子弟子的弟子们修订整理时,加入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语而成书。《论语》中的每一句话,不大可能是照搬孔子的话,而应是高度概括了孔子在某时、某地因某事而发表的言论。然而这种概括,应该是极具智慧的,是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孔子的核心思想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承礼启仁”。我们平常讲承先启后,意思是把过去的承接过来,再开启后代的发展,而孔子所做的正是“承礼启仁”。礼,代表礼乐,周公制礼作乐,但到孔子的时代已经“礼坏乐崩”,孔子把它承接过来,加以完善,并开启了“仁”。简单来说,就是当外界的礼乐无法成为行为规范,无法让人们分辨善恶是非时,只有通过真诚,引发人们内在向善的力量。这是儒家思想的特色,让我们从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自己做该做的事,从被动变成主动。

  《论语》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真正读懂《论语》,就能全面地掌握儒家的底层逻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使人的一生进退有依据,培养仁、义、礼、智、信的人格道德素质。

  傅佩荣教授这本《论语三百讲》,对于惧怕文言文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阅读《论语》首推的入门书。每一章都会摘录《论语》原文,再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对原文进行解释,将孔子的思想跟我们现在的人生联系起来,磅礴引证,严谨又有趣味。本书不仅适合青年朋友和初学者文言者,更加适合亲子共读,含英咀华,品《论语》真味。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三):三个角度,探寻《论语》两千年的真实内涵

  《论语》对中国人的意义,不亚于《圣经》对西方人。

  世人皆知,《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由孔子亲传弟子的弟子编撰而成。但《论语》流传至今已经两千余年,其中很多内容,到今天还存有疑问。

  比如在“学而篇”中,有一章为: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其中对“因不失其亲”的解释很多。有人认为“因”通“姻”,意思是与之婚姻的都是可亲之人;也有人认为“亲”通“新”,意思是因袭古人思想,也不拒绝新观点;还有人认为意思应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

  这些观点,都很令人费解。因为这段话的前两部分,“信近于义”和“恭近于礼”,都是讲人与人相处,第一部分是讲朋友之间如何守信;第二部分是讲对长辈要如何恭敬。而以上对第三部分的解释,都无法与前两部分取得一致。

  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中,也提出了一种观点,他认为“因”通“恩”,意思是“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个解释强调的是与帮助对象之间的相处,虽然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与以往相比,却有了很大的合理性,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参考。

  傅佩荣教授曾师从方东美、余英时等著名学者,专注于宗教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中国儒道传统经典方面的研究,在央视《百家讲坛》,曾主讲《孟子的智慧》。《论语》共计五百多篇,傅佩荣教授选择了最能表达孔子核心思想的三百篇,在原典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时代特点,进行了深入解读,形成了这部《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教授研究儒家思想多年,对于《论语》,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不仅形成了他对于儒家思想的独到见解,也为我们更好的学习、理解、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综合来说,至少有三个角度。

一、破镜重圆

  傅佩荣教授认为,“《论语》书中所载往往都有其背景,孔子发表某种意见一定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而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把背景写出来。” 也就是说,《论语》中所记录的,只是孔子及弟子言谈的碎片,并不能映射出当时的全貌。

  我们平日靠语言与人沟通,都具有特定的场景。比如很简单的一句“吃了吗”,如果是邻里之间,在傍晚散步时相遇,问起这句话,一般只是客套;如果因为加班,回家很晚,妻子问起这句话,则通常是表示关切,如果真的没吃,她会赶紧找出方便面,让自己去煮。

  因此,对一句话,不结合当时的场景和对象,很容易断章取义,想精确理解《论语》中那些对话的内涵,就要将原来的场景进行还原,把破碎的镜片修补起来。

  在“为政篇”,孔子曾对子贡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让子贡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这句话是专门针对子贡说的,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子贡口才特别好,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对一件事情,随口能说出七八个方案,但最后可能一个都没有实现。因此,孔子要求他先办事、后报告,这样才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

  对子路和冉有,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更为明显。两个人都问过孔子同一个问题:遇到该做的事,是不是要立刻去做?孔子也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子路性急,做事武断,孔子让他有事先和父兄商量,避免冲动犯错;冉有性弱,做事犹豫,孔子让他立刻去做,以避免顾虑太多,一事无成。

  不仅对弟子,与他人对话,孔子也会依据特定场景,说出不同的话。孟懿子曾经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建议孟懿子不要违背礼制;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向孔子问孝,孔子则回答“父母为其疾之忧”,意思是保持健康,不要让父母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对于孝,孔子做出不同的回答,便是由于对话对象身份的不同。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于仁、对于道、对于理想、对于人生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所根源的,便是不同的场景。只有将当时的场景还原出来,才能精确的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二、重回旧梦

  《论语》流传至今,已经两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时光荏苒中,沧海变桑田,天堑通大道,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社会心态,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今人理解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穿越回去,以古人的世界观去理解世界。

  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作者托马斯•福斯特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提醒读者,阅读古代作品时,不要用今人固定的眼光去阅读,而要回到故事发生的年代,用那个时代人的眼光去阅读。

  在“乡党篇”有一章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失火,孔子下朝后听说,赶紧问人怎么样,而不去问马怎么样。以现代价值观来看,孔子这样处理很正常。出了车祸,人们听说后,都会先问人怎么样,而不会先去关心车的损失,毕竟,任何豪车也抵不过一条人命

  但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社会,因马厩失火受伤,一般是马车夫、工人或佣人,他们都处于社会底层。15世纪在摩洛哥,1匹马能够换14个奴隶,后来,奴隶涨价了,1匹马还能够交换6个奴隶。所以,在古代,很多人的命并没有马值钱。

  因此,在那个时代,孔子能够在马厩失火后,问人不问马,已经表现出十分激进的人文主义,将人的生命作为了最基本的价值。这在当时的时代,无异于惊世之言,因此,才会被郑重的记录在《论语》中。

  理解过去的文字,不仅要理解当时的心态,还要了解当时的生活。在“八佾篇”,有一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对于“绘事后素”这句话,朱熹理解为“绘事后于素”,也就是说,先有洁白的底子,才能进行绘画。这种解释让人无法理解。现今,在汉代古墓中出土过帛画,这种绢帛是咖啡色的,而并非白色的底子。所以,傅佩荣教授认为,对“绘事后素”,应该解释为在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这样才能像子夏所说的《诗经》中的美人,“素以为绚兮”,穿上白衣服,立刻变得光彩夺目了。

  可见,朱熹并没有见过汉代或以前的帛画,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以为古代也像宋代一样,在绘画时使用白纸,因此,无法正确理解孔子的原意,进而做出错误的注解。

三、入世笃行

  孔子五十知天命,有人理解,这是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参透了《易经》,学会算卦了。这肯定是错误的。

  对于孔子的天命,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中做了一个比喻,他说,“譬如国家是一辆游览车,天子是司机,要带我们去一个风景点。但是车开了一半,司机心脏病发倒下来,这个时候,请问在车上谁有使命,谁有责任继续开车?答案只有一个,是懂得开车的人。”

  孔子便是懂得开车的人,他十五志于学,对五经六艺熟稔于心。他如此好学,并非仅仅为了修身齐家,更大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所以,他在51岁时开始做官,后来发现鲁国不能实现理想,又在55岁开始周游列国。所以,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具有从政意愿。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穿着道袍,拿着拂尘,对张小敬念诗:“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看似是道教的门徒,其实是儒家的暗桩。

  在古代,十年寒窗,就是为金榜题名,然后做官,孔子对此是十分支持的。弟子向孔子问政,或者询问如何得到官职和俸禄,孔子都会给出十分中肯的建议,因为这样才能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造福社会,惠及民生。

  因此,学习《论语》,要注重它的社会实践性。傅佩荣教授对《论语》的解读,与当前社会状况紧密融合,其实也赋予了《论语》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实践性。

  比如对“因不失其亲”的解读,便可以应用到慈善事业中。做慈善,本身是出于爱心,但时间久了,却变成了例行公事,失去了原有的诚意。 “因不失其亲”便可时常忠告我们慈善的初心何在,不能因为走得太久,而忘了当时为什么出发。

  所以,傅佩荣教授对于“因不失其亲”的解读,即使并非孔子本意,但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如果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这种解释具有实际效用,所以也属于真理的范畴。

  因此,通过阅读傅佩荣教授的《论语三百讲》,不仅能够学习到《论语》本身,还能够学习怎样去学习《论语》。也就是说,学习到傅佩荣教授研习《论语》的方式,而且,这些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论语》,还适用于其它古代典籍,能够极大的拓宽我们学习的思路和视野,进而更深刻的去理解先人们的思想内涵。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四):圣贤之光 |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思想与言行在《论语》里面记载得最完整。如果想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思想的精华,我们首先要读的一本书就是《论语》。

  在正式讨论《论语》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把孔子的生平跟他的地位做个大概的介绍。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前面都有谁呢?首先有三皇五帝,五帝中最后的两位是尧和舜;然后是夏、商、周三代,夏朝大约四百多年,商朝大约六百年,周朝大约八百多年。周朝分为两个时期: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

  孔子生活在春秋代末期,那是一个世。但是,人无法选择所生活的时代,也很难选择所处的社会。所以,面对乱世、面对挑战,你就要设法激发人的各种能力,包括用所学的知识、自己的心得来应对各种挑战。孔子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应对乱世最有成就的代表。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那个年代有什么特色呢?如果你以宏观视野来看整个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孔子诞生之前大约十年,在印度,释迦牟尼出生了,他是佛教的创始人;而在孔子去世后大约十年,在希腊雅典,苏格拉底诞生了。可见,全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都在非常接近的时期出现了各自的伟人。

唐 吴道子 先师孔子行教像拓片

  那个时代,被称作做人类文化上的轴心时代。经过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类的人文思想全面展开。具体到我们中国,根据司马迁的说法,老子,这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比孔子大约大了三十岁;而孔子所创建的学派被称为儒家。这两个学派,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国人的心灵塑造方面,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史记 ·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他本来是宋国的王室,后来逃到了鲁国。按照古代礼制,宋国的王室的成员,经过五代之后就要独立出来,而独立出来那个公族正好是孔父嘉,所以孔子后来姓孔。孔子的父亲年纪很大才与他母亲结婚,所以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把他带回娘家抚养成人。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确实是一个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人。

  孔子是怎么样磨炼、造就自己的呢?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孔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是没有资格念大学的。他跟其他乡下小孩一样,只能念书到15岁,也就是完成做乡村教育而已。所学的只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文化常识,另一个是基本武艺。什么是文化常识?举个例子。比如你是鲁国人,就要知道鲁国人的祖先是周公的后代;还要知道,在鲁国旁边有个齐国,齐国人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后代。简单说,文化常识包括自己的国家的背景和传统。那么基本武艺呢?古时候男孩子到15岁以后就需要服兵役了,以便将来就要保家卫国,所以他要学会像骑马、射箭这些基本武艺。到了15岁以后,乡下的孩子就没有地方念书了。所以,孔子特别好学,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并且能够集各家之大成,将所学知识精益求精地实践、发展,所以,他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当时,鲁国有三家贵族势力特别大,分别是孟孙、叔孙、季孙。其中,孟孙氏在参加当时的国际活动时,行为失礼。他说,我堂堂贵族怎么能不懂礼呢 !太可惜了。他听说孔子懂得礼仪,就让他的孩子向孔子学习。所以,孔子30岁的时候,因精通礼制,便可以在社会上可以立足了。在此之前,孔子还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员。

影视剧中鲁国三桓的形象

  孔子不但为贵族子弟教授礼仪,同时也教邻居和一些年轻人,逐渐在民间办起学校来,教书便成为他的工作之一。但是,他主要的收入,还是靠他精通礼仪的专长,譬如替别人办丧事。古代的丧礼要极其复杂,只有专家才能操办。孔子就是当时这方面最好的专家。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他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又向很多人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比如音乐,最后融会贯通,集各家之所长。

  更重要的是,孔子掌握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夏到商、商到周,一个国家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兴盛?又是什么因素导致衰亡?孔子了解了这其中的缘由,便产生一个伟大的抱负,也即他所谓的“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要让整个社会走向正路。

  当时的乱世被描述为“礼坏乐崩”,也就是人间的规范、秩序瓦解了,所以孔子非常忧虑,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育,使得内在真诚的心意获得启发。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的,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自己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孔子呢?因为他的思想有几个特色,历久弥新:

  第一,温和的理性主义。他非常强调人的理性,人可以学习,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增长见识,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第二,深刻的人道情怀。我在年轻的时候念《论语》,受到感动是为什么,因为在《论语 ·乡党》里面有一段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那时候孔子在鲁国做官,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跑来报告说马厩失火烧了,孔子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受伤吗?他完全没有问有没有马受伤。要知道,马在古代很贵重啊,有时候看一个人有多少家产就看他有几匹马,而对孔子而言,财产是不能跟人相提并论的。古代社会是有阶级的,是封建社会,如果马厩失火,受伤的是谁?马车夫、工人、佣人,这些人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不受重视,人权也没有保障,往往被草菅人命。但是,在孔子心中,人与人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再往上成为贤者,成为圣人。第三,乐观的人生理想。学习孔子,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这样,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所谓的乐观,是说一个人只要愿意,他就可以通过真诚使人由内而外地产生力量,要求自己行善避恶,在德行上日益精进,止于至善。这是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学习了儒家的思想就会发现,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而当人的内在价值展现出来,就一定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了解孔子,不但是认识传统的开始,同时也能让人学会把握人生的方向,进而迈出实现人生理想正确的第一步。

  《论语》这本书是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展示孔子思想的一部作品,由孔子亲传弟子的弟子编撰而成。后面我们会聊到,因为是有子、曾子的学生负责编辑《论语》,所以这两位孔子的学生在书中也被称作“子”,“子”即是老师的意思。

  “论语”这两个字,有些人念成“论(四声)语”,也有念成“论(二声)语”。不同的音,代表意思不太一样。念四声的话,“论”代表讨论,“语”代表对话,就好像我把我们讨论对话的材料整合起来;念二声的话呢,“论”代表编辑,“语”就是对话,就把许多对话编辑起来。所以大家一听就知道了,两者皆可解释得通。不过我倒认为,念二声比较自然,发声比较容易。

  《论语》总共二十篇,每一篇有若干章,总共有五百多章。每一篇的篇名来源于每章文本最开始的两个字,或者是这一篇核心内容的概括。《论语》的材料凌乱简短,往往容易背诵,但是却不容易理解这样说的原因。所以,在《论语三百讲》中,我们回归文本,选择其中最能传达孔子核心思想的三百多章来学习。

  我在介绍的时候会先请大家看一下这每一章的原文,再把它的意思用白话文说清楚,然后再来解释里面的重点,看它跟我们现在的人生有什么关系,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这样的行文非常适合父母与小朋友共读,也适合青少年朋友和初学者入门。

  本文为《论语三百讲》引言,作者为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五):跟傅佩荣读《论语》,看孔子如何评价自己

  “天不生仲尼,万物长如夜”。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孔子的评价。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使教育从官府走向民间。同时,他还在晚年修订了“六经”,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孔子都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他人的视角去看孔子,却不知道孔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然而,孔子并无任何亲自写就的著述传世。幸好,我们还有《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它不是由孔子编写,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搜录编撰而成,主要记录的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一共486章,其中有81章语录与孔子有关,它们或记录了孔子谈论自己的语录,或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评价,还有一些同时代的人对孔子的评价。

  其中,有47章涉及到孔子的自述,结合阅读傅佩荣先生的这套《论与三百讲》,我尝试从孔子的角度分析,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自己时,大多是讲述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学习方法、人生志向、个性情绪、爱憎好恶,引导弟子用一以贯之的方法把握他的道,言志抒怀是孔子传道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孔子是在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弟子走上道德自我完善的道路。

  在分析孔子自述的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评价自己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述而》中记载: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可见,“无隐”,即孔子自评的原则。它不仅指教学上毫无保留,而且指对弟子敞开心扉,与弟子进行心灵交流。

  纵观《论语》中这47章孔子自述的语录,可以将之分为以下四类:

  ①自述一生,总结人生历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在这一章中,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个总结。短短三十八个字,概括了孔子的一生,他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免于迷惑,五十岁时领悟天命,六十岁时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这恐怕是最短的自传了,寥寥数语,却概括了一个伟大的人不平凡的一生。只可惜,孔子一生只活了七十三岁,如果他能够活到八九十岁,想必还会有更多关于人生的体悟。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弟子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像自己一样,不断思考和求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够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而这些人生目标,即使在今天,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②自述学习方法

  孔子是他那个时代举世公认的博物君子,生前就已被人视为“圣人”,“圣”即明达事理,博通学问。那么,他是如何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的呢?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孔子说,自己的知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因为自己懂得向前人学习,并加以实践,最终将这些道理融汇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

  孔子谈论学习方法的语录散见于《论语》各处,总结下来,无非十八个字:

“好学,多闻,多见,多记,取法前修时贤,择善而从。”

  想要知识渊博,首先得要热爱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要多听、多看、多记,广泛地接触各类知识和不同的观点,接纳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糟粕。

  孔子非常强调向前人学习,同时也要求弟子们要有分辨能力,“择善而从”。

  ③教授弟子各类知识

  作为老师,孔子执教四十多年,因人因时因地,教授弟子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礼”,即礼仪、礼义;“诗乐”,主要教材是《诗三百》;还有各类实用知识,比如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为政之道等,甚至有断狱的内容。

  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呢?《里仁》中记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多次向弟子强调,要以“一以贯之”的角度掌握他的道。此外,在在《八佾》和《卫灵公》篇中,孔子也提到,自己的道以一经贯之。“一”即“忠恕”。“一以贯之”即是“忠恕之道”,具体而言,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之道。“仁”是孔子道德修养学说的核心,即尽己,也就是“忠”;将内在的仁心发为外王的事业,推己及人,即是“恕”。这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体系。

  ④言怀述志

  因为学识渊博,孔子在当时就已经被同时代的人誉为“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救世主,代上天到人间布教的木铎”。孔子去世后,在他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努力下,孔子的学说得以流布天下,孔子也被后世誉为“朗如日月,灿若星辰”的“万世师表”。似乎,孔子已经成了 一个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圣人。

  事实上,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孔子自我调侃的语录。这些语录中,孔子讲述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志向、抱负、个性、情趣、特长,以及遭遇逆境时的消极情绪和不为人知的苦闷。

  《子罕》中记载,孔子有一次到达匡城,被群众所围困。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中提到孔子有两次生命受到威胁,这里是第二次。这一段故事,在《庄子》中也有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尽管遭受围困,但他并不慌张,反而镇定自若地说“文化传统都在我这里,如果我死于非命,那文化传统不就断绝了吗?”

  尽管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孔子这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的心态过于消极,然而也从侧面展示出孔子的自信、乐观和对信念的绝对坚持。而且,你不觉得,这样的孔子和处在逆境中自我安慰的我们,很像吗?

  当然,作为人,孔子也有伤感、悲哀的时候。晚年孔子曾哀叹: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是孔子的崇拜对象,因为他制礼作乐,使人间有了礼乐教化。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礼坏乐崩,整个社会的礼制在慢慢瓦解。因此,孔子非常推崇周公,他梦见周公,是希望能够重建礼制秩序,使社会安定,天下大同。

  然而,岁月不饶人,年迈的孔子感慨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其实也是对时光流逝、理想仍未实现的伤感。

  现在,你还觉得孔子是个总是板起脸来训人的“教导主任”形象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个极富人情味、将就生活乐趣、与人为善、和蔼可亲的谦谦君子,他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有血有肉的凡俗的圣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在他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写道: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敏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如果你觉得,《论语》原文太难懂,那就结合傅佩荣先生的这套《论语三百讲》来读吧,这一套书是傅佩荣教授关于《论语》最为详尽、不吝笔墨的作品。

  傅先生紧贴文本,每一章都会先录述经详细考证的《论语》原文,再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对原文进行解释,之后还会结合现实生活来阐述其中的重点,将孔子的教导跟我们现在的人生联系起来,指导我们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而且,这套书装帧很精美,非常适合收藏哟!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六):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我为什么建议你要读《论语三百讲》

  有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问我:“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读《论语》吗?”

  这位读者真正的疑问:孔子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了——没有互联网、手机、汽车的社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现代人还有什么用?纵观孔子的一生,五十多年岁才有机会做官,屁股还没有坐热就不被国君待见了。快六十岁的老人,带领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差点丧命,还被路人说成“丧家狗”。

  按我们现在成功的标准:孔子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学习《论语》的意义又是什么?

  对于这位读者的疑问,我直接反问:“你几岁啦?”

  因为对待《论语》的最好的态度是中庸。

  既不把《论语》奉为圭臬,言必称子曰,也不轻视《论语》作为经典书籍的人文价值,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此,尽管市面上有许多论调,我还是比较赞同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的观点: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读《论语》;四十岁的中年人,读《道德经》《庄子》;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读《周易》。

  傅佩荣教授十八岁开始学习西方哲学,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毕业 ,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和余英时。直到三十多岁,傅佩荣教授因缘际会的情况下才转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四十多年了。可以说,傅佩荣教授是贯通古今中外哲学的学者,既有西方哲学严密的逻辑,又有国学的宽广胸襟和人文情怀。

  深耕中国传统文化肥厚的土壤,傅佩荣教授陆续出版了上百本相关的图书,其中最受欢迎的图书之一就是《论语三百讲》。

  据傅佩荣教授的推测,《论语》的形成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守丧期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记录孔子曾经的言行。然后,孔子弟子的弟子们修订整理时,加入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语而成书。比如《论语》里就提到了“有子”“曾子”,子在古代是指老师,据此推定曾参和有游的弟子们参与了《论语》的修订。

  《论语》共二十篇,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总共五百多篇。不过,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只捡取了三百多篇内容进行白话文翻译、解释重点和对我们人生的启发。

  傅佩荣教授在序言里说:“学习孔子,最好是年轻的时候。这样,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

  虽然,《论语三百讲》是厚厚的三卷本、八厘米的厚度,但是阅读的过程很快乐。毕竟,两千多年来人性的改变是微乎其微,孔子思想里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情怀和乐观的人生理想对当下的我们还有很大的价值。

回应了价值上的虚无主义

  我们身处多元化的社会,媒体资讯发达,按理说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活得更精彩。

  可是,事实上很多人都在迷茫、怀疑和质疑这个世界。

  以刘强东“明尼苏达州强奸案”为例。起初,网友以为是刘强东作为大佬“潜规则”志愿者刘静尧(音译),可是等美国检方放弃刑事起诉的消息传出,网友又认为刘静尧设下的“仙人跳”。然后,随着刘静尧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发布的事发当晚的视频,网友的意见不一,于是各种“阴谋论”的谣言四起。

  在这个案例中,有分别支持、反对、污蔑刘强东和刘静尧的网友,也有随着媒体公布的信息而摇摆态度,那么,请问你们判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生而为人,没有价值上的判断标准就很容易被媒体带节奏而迷失自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孔子。

  孔子生在一个礼坏乐崩的年代,他看到人们所处的价值困境。他找到的突破点是学习周公,礼治天下,仁德当政。

  因此,孔子学习周礼,长期给人家办丧事谋生。可以说,孔子是鲁国最懂礼制和礼数的人。因此,鲁国的贵族请孔子教导他们的儿子学习礼制,而孔子呢。既然教了贵族们的儿子,对于想求学的平民百姓的男孩子也一样教,打破了当时贵族垄断的教育。

  孔子对所有学生的期待是一致:成为君子。

  君子的原意是指政治上的权贵阶层,但是在孔子看来:君子是指德行美好的人。那么,君子是天生成就还是后天修行习得呢?

  说到这里,傅佩荣教授不得不澄清一个概念:孔子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原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傅佩荣教授认为,如果孔子主张人性本善,那么他就没有教导学生成为君子的必要了。至于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孔子主张性本善,全是因为明朝学者朱熹在《四书集注》的错误解读造成,甚至我们现在很多对《论语》的误解也是因朱熹的解读而起,因此傅佩荣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傅佩荣教授认为孔子主张人性向善,“向”代表力量,力量有强也有弱,这就是相近。

  人性向善论,这是孔子教导学生的基础,也是弟子们经由学习成为君子的基础。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

  傅佩荣教授解释为: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也就是说,在孔子的想法里,君子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即全人教育——人才、人格和人文的学习。

  人才是指有一定特长服务社会。

  人格是性格的健全和管控情绪的能力,由内在的真诚开始熏洗。

  人文则是在艺术爱好和修养和宗教信仰的学习。

  爱因斯坦说:“专家只不过是只训练有素的狗。”这是一种 “伪君子”。

  对当下而言,我们的社会不要等再次发生“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等高智商犯罪时,才开始检讨家庭和学校在学生人格和人文方面的缺失。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第六》)

  通读《论语三百讲》后,不难发现孔子孜孜不倦地教导弟子们如何成为君子,真正的君子的言行是什么样,无形中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融化在日常生活中。

教导我们改善生活的方法论

  大学刚毕业时,我们在平衡工作、金钱与人生理想的关系时,孔子早就想透了。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财富可以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

  当我们边工作边参加一些升职考试时,我们不是为了追求证书而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那么,我们不要忘记孔子这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遇害“江歌案”发生后,我们在思索交友之道时,孔子已经给出交友的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

  当《都挺好》《欢乐颂》播出后,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时谈到孝文化时,孔子对于不同的人来请教“什么是孝”时给了不同的回答,仍值得我们借鉴。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文献,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学子;《论语》作为一部儒家学派的必读书,是我们了解儒家思想和儒教文化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论语》仍在影响我们全球华人的精神世界和举止言谈,若是不读,怎么求得共鸣?

  而惧于阅读古代文言文的原因,很多人对《论语》敬而远之。那么傅佩荣教授这本《论语三百讲》,是一本中国哲学的普及书,也是一本阅读《论语》的入门书,值得一阅。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我想说,读《论语》也要趁早!最好在三十岁之前。

  原创文作者: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私信,我的微信公众号:悦读越欢喜~

  《论语三百讲(全三册)》读后感(七):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通人心,一本书带你通读儒家核心思想

  圣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凡人,其超凡入圣之法门,皆在“志学”二字。而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要回头去读圣贤书,向圣人发问,所为的,其实是对当下生活的追问。

  无论是温良恭俭的《论语》《大学》,还是超然物外的《老子》《庄子》,每一次对经典的阅读,都是一次与圣人的对话,都是一次对当下人生的反思与自省。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在《论语》这本书中,没有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孔圣人,只有一个带着弟子们颠簸流离、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治国为政思想能被国君采纳的老人家,只有一个虽处逆境,却仍然乐观、豁达,端坐于杏坛之上,弦歌鼓琴的孔夫子。

  可以说,《论语》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全部学术思想。一部《论语》,说尽为政之理、做人之道。假使我们能够真正读懂《论语》中那些深藏在字里行间的珠玑之言,就能全面地掌握儒家的底层逻辑,进而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力和判断力,让我们“不惑”于人生。

  《论语三百讲》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傅先生在早年在耶鲁大学就读时,曾师从著名汉学家余英时先生,并深得其真传。傅佩荣先生学贯中西,学养深厚,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理论创见之新颖,在当今学术界久负盛名。而傅佩荣先生在宗教、哲学等方面造诣尤深,他对《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等传统经典的解读和阐释,都颇有见地,令听者如饮琼浆、沉醉其中。

  《论语三百讲》这套书的装帧极为考究,拿在手上掂量一下,那扎实的分量着实让人能感觉到几分厚重。而封面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暗黑色当中闪耀着一抹金黄,暗合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意。

  这套书乃是傅先生四十年研学心得之大成。傅佩荣先生用质朴而凝练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孔子那丰沛灿烂的精神世界,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述下,儒家思想的全部核心与精华,尽在吾彀中矣!

01 仁者无敌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按照傅佩荣先生的观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也就是“承礼启仁”,而假如一定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仁”。

  可究竟什么才是仁呢?

  在《论语》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仁”这个字。比如在《学而第一》这一章中,孔子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巧言令色,鲜矣仁。”

  傅佩荣先生认为,结合上下文来看,这里的“仁”应当翻译成“真诚的心意”。而孔子所说的这番话,就是说那些说话动听的、讨人喜欢的人,他们的心意很少是真诚的。为什么他们的心意不真诚呢?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仁”。

  也许有人会问,在求职应聘时,或者在职场交往中,如果不“巧言令色”,而表现得木讷呆板,恐怕也不行吧?

  对此,傅佩荣先生认为,我们在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生搬硬套,而要读透字句表面隐藏的真意,否则的话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在他看来,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巧言令色的人很少会心意真诚,那我们就要反过来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只要有真诚的心意,巧言令色又何妨?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孔子毕生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究其本源,是想要引发人们内在的力量,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被动守规矩变成主动。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恪守规则,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觉得应该这么做。

  傅佩荣先生进一步向我们阐述,孔子所讲的“仁”这个概念,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

  所谓人之性,就是由内心的真诚所带来的积极向善的力量,也就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实现。

  所谓人之道,也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择善固执”这个概念,诚之道,择善而固执者也。

  所谓人之成,就是指人的生命的完成,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止于至善”。人到了至善的境界,生命便得到圆满。但这个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升华自己的内心,努力在自己的内心构建起一个如同孔子所说的,完整的“仁”的体系,只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实而圆满。

02 君子不器

  在整部《论语》当中,除了“仁”之外,还有一个词的出现概率也很高,那就是“君子”。在傅佩荣先生看来,《论语》中所讲的“君子”,是指那些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也就是说,君子是一个动态,是一个趋势,其核心是看一个人有没有成为君子的志向。

  那我们要怎样做,才有希望成为一个君子呢?在《论语》中,孔子给出了他的答案:君子不器。

  这话很有意思。“器”就是器皿、器具,而孔子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君子,你的目标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君子应该全方位地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要力争成为一个全才。

  在傅佩荣先生看来,孔子所提倡的全才,也可以相应分为三个层次:人才、人格、人文。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层次——人才。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读完大学后,就会有一个赖以谋生的专业。你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找到一个职业工作,获得一种社会地位,当你在一个行业内深耕多年,获得一定的成就之后,便可以称之为专家。但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终究只是孔子所说的“器”罢了。换句话说,一个人只会埋头读书、智商很高,是不够的,还有有良好的情商,这就要说到全才的第二个层次——人格了。

  如果说人才教育是用之于外的话,那人格培养就是求知于内。在孔子看来,对人格的陶冶,都离不开“仁”,也就是内心的真诚。假如你做一件事,要考虑自己的内心是否真诚,是否主动愿意这样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做再多事,也无法改变和提升内在的自我。在此基础上,傅佩荣先生进一步指出,对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父母和师长的言传身教

  全才的最高层次则是人文教育。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了赖以谋生的专业技能,有了高尚的人格,这个时候,还需要有一点艺术爱好,以及哲学修养,只有这样,一个人的生命才称得上是真正完整而圆满的。

03 知人与人知

  现在,孔子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只要顺着这条路坚持走下去,我们也有机会成为“仁者”和“君子”。

  可是,万一我们有幸成为了万中无一的“仁者”和“君子”之后,却发现自己依旧是一瓶藏在深巷中的好酒,无人问津,那我们又该如何呢?

  这时,孔老师又发话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做到这些事。这就是说,孔子认为,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要想想,万一别人给自己机会,让我们去做一件事,而我们却做砸了,这该怎么办?

  至于怎么办,孔老师早就替我们想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就是说,别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设法让别人去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要了解一个人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日久见人心”的说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过去的言行表现,还要看他现在做事的态度和能力,以及他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

  这就是说,了解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是需要用时间来验证的,也需要有场合、有机会让这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那假如没有机会表现,又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要放下面子,主动推销自己。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向当权者兜售自己的治国观点和理政思想。

  在孔子看来,推销自己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真的有本事、有才华,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那这就是国家之福。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出名要趁早”,许多年轻人看到别人成为网红,赚了大钱,搞得自己满心焦虑,也迫不及待想要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但这在孔子看来并不可取。要知道,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终究不能长久。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点《论语》的智慧。不要着急,先尽量沉淀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当时机到来,便可以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