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有价》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万物有价》观后感摘抄

2020-02-09 22:06: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有价》观后感摘抄

  《万物有价》是一部由纳撒尼尔·康执导,杰夫·昆斯 / George Condo / 格哈德·里希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有价》精选点评

  ●华士达冻死我了。price和value。私藏与博物馆

  ●拉里的画真让人感动。杰夫昆斯是最成功商人艺术家,明特的绘画有很多摄影师正在模仿

  ●The value of nothing.

  ●Commodification。我觉得采访时候该问的问题都问了,想得到答案却没有得到,因为问的方式不对?很短时间就可以拍出来的吧。适合在电视上放的纪录片,吃饭的时候看。

  ●受访者找得巧,观点鲜明还有丰富视觉信息,拼剪也很淘气,不少生动讽刺的瞬间,比如骚色鄙大姨听到“艺术品应该属于博物馆”时一脸“们疯了”的荒唐神情,还有Poons看威登橱窗里的Koons小兔。当代艺术是新时代水仙男眼前的水沟滋润折射所有诚挚肤浅激情贪婪突然想到从没有和在纽约做画廊好友谈过工作……

  ●#19 SIFF 第部# 看完感触最深的一part是, 艺术最大的敌人嫉妒,只有你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相当艺术家的时候再去当。

  ●2018.11.24@ICA. 有头有脸的关键人物都问了,如同一篇视频报道,可大致看看,但不够深入犀利

  ●啊啊啊啊今年捞到的宝藏纪录片!跟着Jeff Koons参观工作室,看Larry Poons骑机车吉他,还顺便种草了一堆当代艺术家,听艺术资本市场不同角色的人谈论艺术与金钱之间微妙联系。采访、剪辑主题牛逼,大了!!#SIFF#

  ●看似说了很多,其实什么都没说

  ●窥探下艺术收藏

  《万物有价》观后感(一):请问在哪里看?

  疫情当前,坚持宅在家不给国家

  在网上找这部电影的种子,怎么也找不到。

  把能看的预告片和几分钟的介绍片,都看完了。

  豆瓣大佬们,有资源的能发一个吗?

  感激不尽祝愿好人一身平安!

  (拼字数字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

  《万物有价》观后感(二):万物的定价

  非常感谢电影节把这部纪录片引进来。尽管片名翻译可以再想想,我提一个“万物的定价” ,抛砖引玉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希望自己作品可以放在博物馆展示,而不是放在某个有钱大佬的住所里。在博物馆里人们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很少去想作品值多少钱。艺术家们更在乎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喜爱。但是在艺术家成为艺术家之前,他们的作品先要放入画廊,被人收藏。艺术中介包括苏富比就是个中纽带。他们需要研究艺术性,价值和升值空间,帮助客户赚钱,从而自己可以赚取佣金收藏家作为终端消费者层次决定了一个时期艺术品收藏的层次。影片里既有专业的高阶收藏家,他兼顾艺术性,个人爱好和眼光,他真的是太有钱和有品味,他的一次捐献就是4亿美金的藏品,并且只占收藏的10%。也有一位为买几十万美金的一幅作品而先要卖一些其他收藏的收藏者,她在拍卖当天还祈祷没有疯子跟她抢她看中的藏品。影片还说,现在大多数银行为富人做财产配置时会把艺术品收藏作为配置项,可想艺术品正在远离艺术性而更商业化,以至于艺术品奢侈品化。这些错综的价值观让我们了解了国外艺术品收藏的现状。过度商业化正颠覆着传统的艺术品收藏的价值观

  《万物有价》观后感(三):当艺术的价格越来越昂贵,美术馆也支付不起,以后masterpiece也许只能出现在富豪collector的私人公寓里了。

  里面出现的几个artist都有很有趣的个人视角。

  Art Critic: Jerry Saltz是我在片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人物。有别于个人魅力强烈的艺术家们比如:Jeff Koons,Larry Poons,Gerhard Richter等完全创作者的视角。Jerry Saltz的存在比较像是一个站在艺术家和艺术市场中间的角色,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市场过于昂贵的趋势带来的负面和正面,同时又在对话艺术家和观众们,比较像是一个调理清晰的总结者,用一个insider的视角和些许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市场的现状。

  其中我最喜欢他讲Jackson Pollock的那一部分,“He made something, may not fit the very large category what we called art,he didn't know... He only dripped about 48 months...

  If you invented fire, which Pollock did, will you be strong enough to stop making fire and go back to hell.

  48 months later, go back to hell and try to make something new again. ”

  Jackson Pollock真是个很有争议的画家了,我记得我本科有一个老师(应该是很多人的观点)觉得Jackson Pollock就是一个over-rated的市场产物。

  从而回到这个纪录片本身,艺术家的作品的本质是expression,他们所想要表达的观念,观点,或者情绪,这些抽象的概念被视觉化,dealer们通过强势的语言包装把“虚拟的”部分,加上price tags。 艺术品拍卖看起来非常像,一场有钱人的欲望标价竞拍会。collector对一件作品的私人欲望有多强,他就会想要把这件作品炒到和他欲望具体值匹配的价钱。

  电影中还有几个有趣的点,比如苏富比那个女dealer说,Jeff Koons的两个作品,一个balloon rabbit,一个 sitting ballerina被放在了不同地方的lobby,让他被渐渐定义为lobby art,这件事对Jeff Koons的伤害很大。

  还有Gerhard Richter说他的作品应该放在museum里面被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是更democratic的,不应该在private的collection里。然后那个拍卖行的dealer被问到这一点,听到museum的时候翻了个白眼,说museum就像墓地一样,艺术作品见不到日光,谁会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墓地。(只能去museum看作品的大众哭了)

  艺术家只是creator,却不是owner of their work

  《万物有价》观后感(四):电影节观众提问和导演回答记录

  William & Mary 电影节,开映前,导演蹦出来有个简短致辞,他强调说:你们也别就相我说的这些,还是自己判断吧。反正我是把有关的事儿、正反面都说了,这片子说到底还是关于“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片子本身编排得不错,是关于艺术收藏市场、收藏人、艺术家的分歧的。

  结束之后有半小时的现场访谈,导演搬了根凳子坐前面开聊~

  开始的几个问题都是关于纪录片的制作、中立性之类。

  导演说,我首先是个电影制作人,所以我尽量让自己做到中立。我把问题提出来:很多的艺术品都被收藏了,大众根本看不到,就这个问题。这片子是希望让大家思考更多,然后如果能有所改进,那世界就更会更好。

  有人问你为啥会想到要拍这么个故事呢。

  导演说,制片人觉得艺术市场有料,那我们就筹备了来拍。但是我是根本没有剧本,我觉得纪录片和商业片(feature movie)毕竟不同,所以我们不搞剧本啊结构啊那些事,反正 feature movie 现在也困难重重,就那几个花样观众们都见多见烦了。我们直接扛着摄像机去采访,被采访人并不知道我们要问什么。甚至,我们有时候会蒙着被采访人的眼睛、带ta去个地方,然后就开拍。(似乎是说楼顶上拍那个绿色巨型钻石那节,没听清。)

  连续有几个人问剧中人的问题,某某很cute、你对某某显然比较偏爱、你看你给了他好多镜头之类的。

  导演说,我真的是在保持中立,我对他们真的没偏好。如果我要传播仇恨那简直太简单了,专门串其中几个人的词儿就行了呗,那你们很快就会恨上另一波儿人,对吧,但是我可没那么干,我让他们(不同的群体)都说了话的。(观众们表示这一点恐怕并不见得)

  有程序员跑出来问,目前的技术进展(应该是说VR、虚拟博物馆之类的),是不是可以不再担这个问题了,反正艺术作品挂在网上以后,大家都能在线看了。

  导演说,你站在伦勃朗的巨幅自画像跟前,默默跟他眼神交流一阵子,那感觉吧,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大量的作品不能出现在博物馆里,真的是大众的损失。

  然后有小朋友问到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2010

  导演说,真的不要对立起来。实际上量产作品去卖的艺术家很多,鲁本斯就这么干的,他直接开工场量产,一样是公认的佳作(其实伦勃朗也这么干过)。此外呢,很多挣到钱的艺术家都资助贫困艺术家哦,从古到今例子很多。

  女性和女权的问题也有人问到。

  导演说,的确在这一行里女士挣钱少。其实不光是这个,西方语境、男人主导、白人为主,这些问题都存在,现状就这样,的确不咋地,真的需要改变。

  最后说点个人观点:

  并不能直接就说艺术界已经被资本和钱绑架了~

  想想梵高和 Vivian Maier,真要是没人发现他们的大作,谁又能知道他们曾经有多伟大呢——这两位都是差一丢丢就真的湮灭掉、成为历史的尘埃哦。

  所以说,一个发现和挑选艺术品的系统还是需要的,问题在于这个系统运作得好不好、效率够不够高。目前而言,市场化、资本入驻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形。要知道当初拉斐尔和达芬奇的巨作都是被教皇大人直接放家里囤着的,囤了几百年才让大众见到。

  对说到这里还有个卡拉瓦乔,也是差一丢丢就彻底湮灭了,压根不会有人记得他是谁。

  况且了,如果从古到今艺术家们都很难发财、扬名,那这个世界上谁还愿意去搞艺术呢。

  《万物有价》观后感(五):【影评】观看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8部艺术主题电影的闲话

  观看这种行为需要极大的耐心。要耐住不解、不适、不安,观看那些没有预料、没有来由、没有答案的一切,就像观看此时此刻的生活一样。

  这些电影是在这次迫于无奈的闭关假期中、每日浑浑噩噩间、断断续续看完的。

  我最近觉得这些电影仿佛成了八个人,叽叽喳喳地在我耳边高谈阔论:《合法副本》与《赝品》大抵是在探讨艺术中经久不衰的问题——真与假;《方形》与《天鹅绒圆锯》则是艺术为背景的类型片、顾“艺术”而言他;《文艺趣向》与《无主之作》是在虚构与真实交错中、以艺术家本身为视角进行对话与叙事;《宣言》则是对20世纪以来12个西方艺术流派宣言进行荒谬又另类的演绎;《万物有价》是其中唯一的传统纪录片,更像是一个阐述艺术价值的矛盾共同体。

  他们八位很有耐心,常常在观影时静默无声,却冷不丁在我无意识的时候涌起相互交流的浪潮,逼着我要注意听他们的声音。

  他们有的故作矜贵,像《天鹅绒圆锯》那样,自以为讲了个浮华艺术圈中精彩的恐怖故事,实则幼稚浮夸,不如同样讲故事的《方形》那般高明与谦虚。《方形》他用一种自嘲的口吻讲述着美术馆与生活的日常,用艺术嘲讽着艺术、用虚伪嘲讽着清高、用野蛮嘲讽着文明,两个多小时就像是一个精英阶级在自我刨析与自我忏悔。《方形》这时候就像个长者,对着《天鹅绒圆锯》这样咋咋呼呼的后生仔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笑容。

  他们有的执着于讨论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难题:真与假。虽然约翰·伯格1972年就在《观看之道》中涉及了原作与复制品的问题——复制品对于原作的从属关系、以及对于原作本身寓意的拆解和重构——似乎与1973年的这部《赝品》不谋而合。《赝品》在电影开头说它接下来一小时句句真话,这一小时是用两部现实纪录片剪辑拼凑出的荒诞故事,而剩下十六分钟却讲述了一个像真实故事的谎言,俏皮又胡闹地把“真”曲解、把“假”作实。比起《赝品》他的机灵古怪,《合法副本》她更像个严肃且絮絮叨叨的妇人,很符合法式电影的一贯风格,一对男女从艺术真假聊到生活虚实、从陌生朋友聊成了假象夫妻,以虚拟的关系聊着各自对伴侣真实的抱怨。《合法副本》和《赝品》像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自说自话的一男一女,想要解开矛盾却越发错乱纠缠。借用钱穆先生说:“适于此时者未必即适于彼时。适于此处者未必即适于彼处。”这句话还给“真与假”之间的纠缠似乎恰如其分。就如同《合法副本》的诉说中的一个细节,关于女主角的姐姐喜欢假珠宝也喜欢生活种种假象的故事,类似喜欢丈夫的结巴,因为丈夫呼唤她的名字:玛~玛~玛丽,如同唱歌剧一样动听。

  还有的电影他们之间隐隐约约相互勾连、呼应。《万物有价》仿佛是个包含了无数价值观的无性别精神分裂患者,其中作为分身之一的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指着画展上自己的作品说:“这画值一栋房子不是好现象,我喜欢它,但它不是房子。”时,会忍不住想起《无主之作》中以里希特为原型的库尔特坐在白画布面前苦苦思索的样子。《无主之作》他倒是个认真细心的个性,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把战争、爱情、哲学、艺术、人性通通裹挟在一起,他或许只是描述了那个《万物有价》的“分身的分身”。

  有时候他们其中一个提出的问题,仿佛会被另一部电影回答或呼应——电影他们自己愉快地聊了起来。《文艺趣向》本身就是一个诗人、音乐家、牛郎、传记作者的“四位一体”,虚构出一场对于四种不同艺术见解的对垒。而其中讨论到死亡的时候,诗人说到:“死亡塑造了一生” ,《万物有价》马上跳出一个分身应和——美国艺术家乔治·康多举例了英年早逝的巴斯奎特——他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死后作品卖到5000万美金,如果他还活着就不一定能够卖这么多钱。某种程度上,乔治·康多认为巴斯奎特的死,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与艺术价值。

  《万物有价》很积极地呼应他复杂价值观里的“同道中人”,与《无主之作》、《文艺趣向》勾肩搭背、谈笑风生。边上坐着一个《宣言》,她冷眼旁观这些人,不予理会,铿锵有力地背诵着12个艺术门派宣言,达达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就像她那十足蒙太奇的镜头,把12个宣言揉碎了拼在一起,犹如一个满口箴言的疯婆子,其他七人充耳不闻,只有我耐着性子听她说完,然后心里一地鸡毛。

  我把这八部电影当作了朋友,他们却愉快地围坐在我脑中,不让我讲话。就像面对如今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我只能无语凝噎。

  在疫情爆发那一刻起,旁观了世间百态,痛心疾首且无能为力。无奈非医非仕、执笔不愿意颂功、也道不明这些是非曲直善恶忠奸,这爱了七年的艺术好像把我束之高阁,彻彻底底地成就了一身庄子式的“无用之用”。每日新闻铺天盖地,纷纷扰扰的信息困住了思考,让人的情绪被惊恐、悲伤、愤怒撕扯,我选择躲进电影里思考——躲进我一直信赖的艺术里,思考残酷的一切,期待我以苟存的肉身反复求索,能够做一个怯懦的“精神勇者”。

  可是我在他们八部电影中间,也是个无用的。我只能沉默观看,不说话的时候,观看一下子变得极其富有耐心。就像《赝品》说的那样:“艺术,是一种谎言,一种让人意识到事实的谎言。”

  观看成了一种漫长的等待,等着艺术塑造我的眼睛,把谎言与真实看穿,然后将所见所闻再次创作,等待有人再次观看。

  程曦

  2020年2月7日下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