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有价》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万物有价》经典观后感集

2020-05-06 22:24: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有价》经典观后感集

  《万物有价》是一部由纳撒尼尔·康执导,杰夫·昆斯 / George Condo / 格哈德·里希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有价》精选点评

  ●逻辑通顺 采访质量 踩到的艺术/商业两难困境都很有料 有提供对行业更多insights “Too many people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but value of nothing.”

  ●larry poons骑摩托车绝了

  ●这些市场热销的作品根本就称不上杰作,他们一天到晚向收藏家艺术品经销商艺术史灌输一个愚蠢理论昂贵而又热门东西,应该成为人历史重要价值

  ●剪辑节奏感很强,通过多角色的采访串起一部对art industry各方stakeholder科普的纪录片,Jeff Koons vs Larry Poons的metaphor很妙,Poons骑摩托很酷,整体不错电影节买了五场最后的两场都是关于艺术的纪录片,国家美术馆运营,万物有价讲体系,都值得一看

  ●出现了有“J”标明犹太人身份的德国护照可以打五星了 至于内容 太好了 可以聊了

  ●I think Jeff Koons is a really good salesman - he knows marketing.

  ●#siff#第场/分了三类采访,艺术家收藏者和拍卖行,试图说清art和money的关系,但是这种事情不都是因为context的改变发生改变的吗,语境一样价值也不一样这个不管怎么讨论都是没有结果的¯_(ツ)_/¯/反倒对museum和private collection的看法比较有意义坟墓比喻有趣

  ●受访者找得巧,观点鲜明还有丰富视觉信息,拼剪也很淘气,不少生动讽刺的瞬间,比如骚色鄙大姨听到“艺术品应该属于博物馆”时一脸“你们疯了”的荒唐神情,还有Poons看威登橱窗里的Koons小兔当代艺术是新时代水仙男眼前的水沟滋润折射所有诚挚肤浅激情贪婪突然想到从没有和在纽约做画廊好友谈过工作……

  ●那个叽叽喳喳讲话奇快目中无人的女dealer真的很讨我厌...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每副作品都讲成masterpiece...

  ●看完对代艺术的印象并没有改观

  《万物有价》观后感(一):请问在哪里看?

  疫情当前,坚持宅在家不给国家添

  在网上找这部电影的种子,怎么也找不到。

  把能看的预告片和几分钟的介绍片,都看完了。

  豆瓣大佬们,有资源的能发一个吗?

  感激不尽祝愿好人一身平安!

  (拼字数字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拼字数字数字数

  《万物有价》观后感(二):万物的定价

  非常感谢电影节把这部纪录片引进来。尽管片名翻译可以再想想,我提一个“万物的定价” ,抛砖引玉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放在博物馆展示,而不是放在某个有钱大佬的住所里。在博物馆里人们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很少去想作品值多少钱。艺术家们更在乎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喜爱。但是在艺术家成为艺术家之前,他们的作品先要放入画廊,被人收藏。艺术中介包括苏富比就是个中纽带。他们需要研究艺术性,价值和升值空间,帮助客户赚钱,从而自己可以赚取佣金。收藏家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层次决定了一个时期艺术品收藏的层次。影片里既有专业的高阶收藏家,他兼顾艺术性,个人好和眼光,他真的是太有钱和有品味,他的一次捐献就是4亿美金的藏品,并且只占收藏的10%。也有一位为买几十万美金的一幅作品而先要卖一些其他收藏的收藏者,她在拍卖当天还祈祷没有疯子跟她抢她看中的藏品。影片还说,现在大多数银行为富人做财产配置时会把艺术品收藏作为配置项,可想艺术品正在远离艺术性而更商业化,以至于艺术品奢侈品化。这些错综的价值观让我们了解了国外艺术品收藏的现状。过度商业化正颠覆着传统的艺术品收藏的价值观

  《万物有价》观后感(三):当艺术的价格越来越昂贵,美术馆也支付不起,以后masterpiece也许只能出现在富豪collector的私人公寓里了。

  里面出现的几个artist都有很有趣的个人视角。

  Art Critic: Jerry Saltz是我在片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人物。有别于个人魅力强烈的艺术家们比如:Jeff Koons,Larry Poons,Gerhard Richter等完全创作者的视角。Jerry Saltz的存在比较像是一个站在艺术家和艺术市场中间的角色,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市场过于昂贵的趋势带来的负面和正面,同时又在对话艺术家和观众们,比较像是一个调理清晰的总结者,用一个insider的视角和些许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市场的现状。

  其中我最喜欢他讲Jackson Pollock的那一部分,“He made something, may not fit the very large category what we called art,he didn't know... He only dripped about 48 months...

  If you invented fire, which Pollock did, will you be strong enough to stop making fire and go back to hell.

  48 months later, go back to hell and try to make something new again. ”

  Jackson Pollock真是个很有争议的画家了,我记得我本科有一个老师(应该是很多人的观点)觉得Jackson Pollock就是一个over-rated的市场产物。

  从而回到这个纪录片本身,艺术家的作品的本质是expression,他们所想要表达的观念,观点,或者情绪,这些抽象的概念被视觉化,dealer们通过强势的语言包装把“虚拟的”部分,加上price tags。 艺术品拍卖看起来非常像,一场有钱人的欲望标价竞拍会。collector对一件作品的私人欲望有多强,他就会想要把这件作品炒到和他欲望具体值匹配的价钱。

  电影中还有几个有趣的点,比如苏富比那个女dealer说,Jeff Koons的两个作品,一个balloon rabbit,一个 sitting ballerina被放在了不同地方的lobby,让他被渐渐定义为lobby art,这件事对Jeff Koons的伤害很大。

  还有Gerhard Richter说他的作品应该放在museum里面被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是更democratic的,不应该在private的collection里。然后那个拍卖行的dealer被问到这一点,听到museum的时候翻了个白眼,说museum就像墓地一样,艺术作品见不到日光,谁会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墓地。(只能去museum看作品的大众哭了)

  艺术家只是creator,却不是owner of their work

  《万物有价》观后感(四):。

  导演在影⽚中放入了各层级的藏家,第二次看时我更多注意到了了⼀个售卖了⼏幅画准备去购买《沉溺》的小藏家,导演询问她“最多的出到多少,30万左右?”她笑着说我尽力。但最后那张画拍到了 90万美⾦。她没有能买到,镜头拍下了了她电话里放弃的过程。这个视⻆很有趣,许许多多的艺术品并不会被看到,许多的“对艺术品的喜爱”被培养出来,通过购买的⽅方式达成。在这种市场中购买艺术作品令销售⼈人员激动(这可能也是销售⼈员热爱艺术品的原因),但对于⼀些无法跟鲨鱼竞争藏家来说是令人沮丧的。

  藏家收藏的标准大多是把艺术品当作保值的商品像炒股一样,哪个买的好就买哪个。少数是个人偏好,用作欣赏。难以想象就是这些其实不具有鉴赏艺术的能力的人在支撑着这个机制运转控制着艺术家的创作。杰夫昆斯这类艺术家能获得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片中那个联系藏家推销艺术作品的工作人员表现出了对艺术家无脑神化的仰,或者是她即便不信也骗自己相信,之后勇敢将自己的信仰变现,用艺术为有钱人净化灵魂。

  导演⾃己的说法是他在片中并没有对艺术家有所偏好,他只是把各类⼈的说辞汇编。但他也在访谈中提到:koons的第⼀句话就令他感动,“我唯⼀无法抵抗的命运就是色彩”。⽚中⼀直出现反复对⽐的两个人⼀个是poons,⼀个是koons,最印象深刻的可能是poons和妻⼦子玻璃窗外凝视koons的LV 联名。在“万物有价”这部⽚⼦从主题来看,导演为poons设置这么多的篇幅可能是他自身的代表性,从被市场看好到成为由于转换风格被称为“拥有高速摧毁自己每一个市场的能力”,⽚中提到现在⼈们在为一切无法定价,或无价的东西定价,我觉得导演可能更倾向于认为poons更靠近了艺术无价的那一面,所以他浑身颜料的照⽚被设置为了电影封面。

  艺术家想要协调拍卖行、画廊、自己的创作之间的矛盾需要自身非常强势,要么放弃市场要么顺应市场炒作自己。放弃市场会是个尴尬的局面,展览和曝光的机会也会随之减少,即便想成为莫扎特也可能绘画的只是庸作。

  相比在片中的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来说,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可能跟互联网关系更紧密。

  前段时间ucca、木木等实体画廊平台都发布了平台直播的运营,线上观展甚至线上观影等,线上售卖数字作品的平台屏幕间。漫画改变书本的左右观看方式,排版改为更适合用屏幕观看的条漫。一些原本只能在线下进行的行业规则也出现了瓦解的趋势——徐峥上线的网络电影,放弃影院原本提供的更适合电影工业级别的视听效果在网络平台上上线,大众口碑和经济双丰收。

  科技技术的发展——建模出的vr实景,方便的外卖服务,实体书和实体空间的渐渐弱势,在北京或上海过长的交通时间,都让让现代人更愿意宅在家里,依靠电子设备获取信息。

  艺术创作的主题及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很多改变,比如《移动的床》,《葛宇路》,李翔伟的土味版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都在网络上具有不小的曝光度,颇具话题性,后者甚至一己之力创造出了土味创作的新方向。

  中国的艺术家跟片中不同的是要接受更严格的文化审查,《无主之作》中博伊斯拿出两个党派的画像,问学生们选择哪个政党,学生七嘴八舌说出自己选择的党派后博伊斯说都不应该选,你们应该选择艺术,随后烧掉画像。我不确定博伊斯的意思是不是艺术家应该跟政治保持距离,但在现在的中国,中国艺术家是不能闭门造车的,不发声只会失去更多创作的自由。

  筛选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需要知识。如果想当艺术家,至少现在该筛选信息,理性且具有良知,善于反思、不停观察和学习。

  《万物有价》观后感(五):电影节观众提问和导演回答记录

  William & Mary 电影节,开映前,导演蹦出来有个简短致辞,他强调说:你们也别就相信我说的这些,还是自己判断吧。反正我是把有关的事儿、正反面都说了,这片子说到底还是关于“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片子本身编排得不错,是关于艺术收藏市场、收藏人、艺术家的分歧的。

  结束之后有半小时的现场访谈,导演搬了根凳子坐前面开聊~

  开始的几个问题都是关于纪录片的制作、中立性之类。

  导演说,我首先是个电影制作人,所以我尽量让自己做到中立。我把问题提出来:很多的艺术品都被收藏了,大众根本看不到,就这个问题。这片子是希望让大家思考更多,然后如果能有所改进,那世界就更会更好。

  有人问你为啥会想到要拍这么个故事呢。

  导演说,制片人觉得艺术市场有料,那我们就筹备了来拍。但是我是根本没有剧本,我觉得纪录片和商业片(feature movie)毕竟不同,所以我们不搞剧本啊结构啊那些事,反正 feature movie 现在也困难重重,就那几个花样观众们都见多见烦了。我们直接扛着摄像机去采访,被采访人并不知道我们要问什么。甚至,我们有时候会蒙着被采访人的眼睛、带ta去个地方,然后就开拍。(似乎是说楼顶上拍那个绿色巨型钻石那节,没听清。)

  连续有几个人问剧中人的问题,某某很cute、你对某某显然比较偏爱、你看你给了他好多镜头之类的。

  导演说,我真的是在保持中立,我对他们真的没偏好。如果我要传播仇恨那简直太简单了,专门串其中几个人的词儿就行了呗,那你们很快就会恨上另一波儿人,对吧,但是我可没那么干,我让他们(不同的群体)都说了话的。(观众们表示这一点恐怕并不见得)

  有程序员跑出来问,目前的技术进展(应该是说VR、虚拟博物馆之类的),是不是可以不再担这个问题了,反正艺术作品挂在网上以后,大家都能在线看了。

  导演说,你站在伦勃朗的巨幅自画像跟前,默默跟他眼神交流一阵子,那感觉吧,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大量的作品不能出现在博物馆里,真的是大众的损失。

  然后有小朋友问到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2010

  导演说,真的不要对立起来。实际上量产作品去卖的艺术家很多,鲁本斯就这么干的,他直接开工场量产,一样是公认的佳作(其实伦勃朗也这么干过)。此外呢,很多挣到钱的艺术家都资助贫困艺术家哦,从古到今例子很多。

  女性和女权的问题也有人问到。

  导演说,的确在这一行里女士挣钱少。其实不光是这个,西方语境、男人主导、白人为主,这些问题都存在,现状就这样,的确不咋地,真的需要改变。

  最后说点个人观点:

  并不能直接就说艺术界已经被资本和钱绑架了~

  想想梵高和 Vivian Maier,真要是没人发现他们的大作,谁又能知道他们曾经有多伟大呢——这两位都是差一丢丢就真的湮灭掉、成为历史的尘埃哦。

  所以说,一个发现和挑选艺术品的系统还是需要的,问题在于这个系统运作得好不好、效率够不够高。目前而言,市场化、资本入驻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形。要知道当初拉斐尔和达芬奇的巨作都是被教皇大人直接放家里囤着的,囤了几百年才让大众见到。

  对说到这里还有个卡拉瓦乔,也是差一丢丢就彻底湮灭了,压根不会有人记得他是谁。

  况且了,如果从古到今艺术家们都很难发财、扬名,那这个世界上谁还愿意去搞艺术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