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岁老人捐款 20 万引骂战:老人捐款,到底该不该收?
文:刘渣糖
“给世界一个最温暖的的拥抱。”
直到前天之前,我都没想到好人捐款,竟然也会引起骂战。
这件事的起源是,2 月 11 日 上午的一则老人拿出 20 万捐款的新闻。
87 岁的老奶奶为抗疫捐出了 20 万元,这笔钱是奶奶毕生的积蓄,一点一滴攒了 30 年。
奶奶生活条件不好,摆摊卖小百货赚钱,住在拥挤的小门店里,平时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但是在奶奶看到湖北的严重疫情时,决定拿出 20 万捐赠给武汉。奶奶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他们是陪着祖国强大的一代,虽然他们已年过古稀,但热血未凉,在国家有难时,依然愿意挺身而出,想为国家做点什么。
但是她从没想过,她把 20 万元积蓄递给工作人员的那刻,却让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浪潮里,被评头论足。
01
老人捐款,该不该收?
在那条新闻底下,出现了许多斥责的声音。
这些人,谩骂收取款项的机构,不要脸。
觉得允许老人捐款,是病态现象。
并且叫嚣着,要求所有收老人钱的机构,都要马上退回。
这些反对接受老人捐款的声音,一拥而上,迅速在社交媒体泛滥,让不同的声音都被压制。
这次疫情上,让许多潜藏的问题冒出了头,也让我们有时间停下来重新思考许多问题。
这次骂战的背后,就是让许多人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老人捐款,到底该不该收?
我觉得能收,但重点是怎么收。
捐者有心,量力而行。
收者有方,用钱有度。
02
捐者有心,量力而行
我先说说这件事中的捐赠者,是老年人。
捐款不仅是年轻人的权利,老年人也是。作为成年人,他有资格对于自己的钱财进行分配,当然也包括捐款。
他们愿意捐款,无非出于一份对于国家的热诚和同胞的担心。在危难面前,他们和年轻人一样,总想为国家做些什么。
但是许多人却认为,老人捐款的行为是不理智的,一定是受到了煽动。
记得,从小我奶奶就嘱咐我:「不要乱花钱,花钱要用在有用的地方。」
在菜市场里,她能不多花一元,绝不多花。但她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也绝不小气。
他们这一代,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了解钱的重要性,经历过贫苦的岁月,也更知钱来之不易。
所以,我相信,爷爷奶奶们想要捐款,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众关心的点在于奶奶把毕生积蓄 20 万捐赠后,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毕生积蓄,简单的四个字,分量却太重了。但这件事的焦点,不该被老人捐款模糊了视野。
事情的根本不在于老人捐款,而是捐空。
什么是捐款,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捐钱。
什么是捐空,把自己捐得倾家荡产。
愿意做公益是好事,如果没有好心人的尽心尽力,我们也难以度过一次次的难关。
但我绝不支持任何一个人捐空。
灾难面前,许多人都想帮帮祖国,帮帮受难中的同胞,这本是无妨。但是如果过多人捐空或白白牺牲的情况,这次疫情过去后,就会有下一批人陷入新的困境。
目前,社会各界的募捐情况,绝不需要到个人捐空的时候。
此刻的我们,更提倡的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在家里好好防护,出门戴好口罩、记得及时消毒也是一种帮助。
任何人毕生积蓄捐款,都实在不是一件可取的行为。
爷爷奶奶捐款,也是如此。
捐者有心,量力而行。
这才是,良性的捐赠方式。
03
收者有度,用钱有方
再者,就要关于捐赠关系中的收方——慈善机构/筹捐部门。
有人可能又说,老人捐款可以,我们骂的是机构,他们就不该收!
我看了新闻,工作人员是劝说过老人。工作人员不是冷血,他们也知道老人的钱,来之不易。
但是作为慈善机构,接收大众的捐赠是他们的工作之一。尊重捐赠者的意愿,更是他们工作的原则。
那他们他们尽到职责收受捐赠,又做错了什么呢?
难道要慈善机构设置门槛?
月入五千的人才能捐款?
能每月吃得起三四百元自助的人,才能捐款?
家里有房有车的人,才能捐款?
……
这些条件就是一部分好人做慈善的意愿,拒之门外。也是出于「弱者同情」心态下,造成的不平等、不公平。
慈善机构本身,就不能去限制别人献爱心,捐款是他人的权利。
前段时间,武汉红十字会事件,也凉了大众的心。但因为这样的愤怒,一竿子打死所有慈善机构,未免太过于武断、盲从。
就像我上面说的每个成年人,都有捐款的权利。
我觉得,有人捐赠慈善机构就该收。
但重要的是,怎么收?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不是不让老人捐款,我们真正担心的是这些好心人的捐款,是否真的落实到位,是否捐款都能够有效地利用。
而不是,让捐款成为一场泡影,让物资永远停留在仓库。
凉了,所有好人的心。
韩红基金会,这次疫情前就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在得知疫情的严重性后,韩红基金会立马就展开了行动,号召各方力量,也积极加入行动中。
短短 8 天就收到了,1.43 亿元的善款,并输送多批物资到达疫区。
迅速,高效。
但是,2 月 1 日韩红基金会却宣布停止募捐。
不为什么?就因为资金已经充足,不希望更多接受大众的捐赠。
而且韩红基金会也将所有的款项用处明细,全部公示给大众,甚至一包泡面都不漏掉。
他们绝不过多收捐赠者的钱财,但收到的款项一定落到实处,明确去向。
这就是,收钱有度,用钱有方。
所有机构,也都该如此。这才会让一次又一次失望的民众,慢慢拾起信心。从而不和谐的噪音真的越来越小。
也不会让像爷爷奶奶这样的好心人,倾家荡产,凉了心。
04
捐者有方,量力而行。
收者有度,用钱有方。
不仅仅是围绕老人捐款,更是每个捐赠者和机构都应该思考的。
在这件事上,我也感受到很多人对公益的不了解,或者理解的有些片面。
到底什么才是公益?
我在一篇文章底下,看到了一个基金会志愿者的留言。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百姓慈善公益教育存在巨大的不符和鸿沟。
我们倡导的是力所能及的公益,而不是倾家荡产的慈善。
富人做慈善,穷人做公益,慈善是对弱者的帮扶。
公益是对社会大众有益的行为,疫情当前,不出门,不传播,不添乱,也是一种公益。」
划重点就是,只要对大众有益的行为,都叫公益,而且一定是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这次灾难面前,许多人都想为祖国,为疫区,为受苦的同胞做一些事情。
但记住,一定要量力而行。
机构也要在自己能完成的任务里筹钱筹物,而不是多多益善、没有目的地筹款。
只有每个人都照顾好自己,最终我们才能一起共度难关!
下次再有老人想捐款,我也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阻拦。
而是和他们耐心地交流,仔细告诉他们募捐的情况,让热心爷爷奶奶们,有机会也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帮忙。
人生 Moment:
我有段话,想和爷爷奶奶们说,希望大家能替我转发给他们,有些爷爷奶奶们也许不识字,我也希望你们能告诉他们。
爷爷奶奶们,谢谢你们。
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奉献,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慢慢地强大。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2019 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 19 亿万元,足以应付缺口。
很多企业和爱心人士,都在前线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就像那个阿里巴巴,就是您孙女天天抱着手机买东西的店铺,已经捐款了 10 亿,
还有个叫韩红的女歌手,筹集了超过 3 亿的善款,很多好心人都在为疫区努力着。
您别难过,基金会不是不接收老人善款,是疫区善款已经充足了,现在疫区最短缺的是物资和人力。
但是您别着急,前几天我看到新闻 76 % 的口罩厂已经开工了,世界各地的人也都在筹集物资帮助疫区,全国各地最好的医疗团队这两天都已经到达了武汉。
这些年轻人,都像你们一样是怀着热忱,努力地帮助武汉,在国家有危难时挺身而出。
我知道,你们一直深爱着国家,一直想做些什么。其实,待在家里不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也是一种对国家的帮助。
你们现在只要当好幕后的军师,给我们年轻一代一个机会,让我们像曾经的你们一样站在前面,保护着国家,也保护着你们。
请相信,疫情很快就会好转,再给他们一些时间。
谢谢,所有的爷爷奶奶们,你们的心意,我们都收到啦。
今日作者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个「在看」
让爷爷奶奶的善良,
被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