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1000字

2022-03-27 03:02: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1000字

  《我的原野盛宴》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202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一):至少,我们曾拥有那茅屋

张炜《我的原野盛宴》

  这是一本写给成人的童话书。

  单从文字和插画,我们常会误解《我的原野盛宴》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全书用35个故事串起了主人公“我”和好朋友“壮壮”所经历的少年时光。这些故事或离奇或平凡,是用一双清亮的孩子的眼睛观看的世界:海边野林子里的动物会说话,花草会微笑。

  有人说,这是关于“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的故事,关于勇气、哀伤、友谊、忠诚、牺牲和爱的书写。作家张炜说,文学的一生,应当是追求真理的一生,向往诗境的一生。

  “我”是个大胆且腼腆的孩子,对身边的植物名字烂熟于心,在隐藏着无数野物的密林中奔跑。“我”喜欢读各样的书,梦想拥有一个收藏各种宝贝的房间。在“我”的身边,外祖母、爸爸、妈妈、大辫子老师、采药人、守林老人,鱼把头,还有小伙伴“壮壮”和“小北”,这林林总总的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富于色彩的万花筒世界。

  作家是幸运的,在他的成长经历中遇到了如此多好玩的事情。他用细腻而平实的笔法将它们一一记录,有时好比用放大镜,趴在地上一根一根数着叶脉;有时又像用高倍望远镜,躲在暗处一米一米侦查着隐藏的活物。作家又是严肃的,他没有将大自然的鸟兽花叶笼统地划归一处,而是仔细地将它们一一命名,为求知的读者展开一卷博物书。作家认真地讲述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神灵故事,唤醒了每个人沉积自儿时的敬畏与想象。

  书的结尾,“我”和外祖母再次提到那间茅屋,它也是整个故事的起点,是“最适合做梦的地方”。人住在不同的屋子里,做的梦就会不一样。这间茅屋是“我”的长辈们找到的,而每个人都将找到自己的地方。我们终将离开这曾经带给自己无穷乐趣与温情的茅屋,作家在故事的结尾亲手打破了自己搭建的“做梦的地方”,这个经历无疑是“痛苦”的。正如“我”所感悟的那样,“既然离开出生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让自己多少高兴一点的地方?怎样才能有一幢让自己满意的小屋?这就是问题的全部了。”

The Little House,Virginia Lee Burton

  美国作家、插画家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在其创作的《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中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一个与之相通的主题。历经时代进步,那个原本建在恬静乡下漂亮的小房子被高大的建筑群、城市的喧嚣逐渐湮没。好在人们没有失去初心,小房子在另外一处风景优美、同样安静平和的乡下重新建了起来。茅屋和小房子,都化为我们成长中追求宁静内心的安放之地。

  如果我们拥有那茅屋,外祖母烹制的美味将缓解饥饿的肚肠,装满书的箱子将抚慰内心的荒凉,往来亲友讲述的故事充盈我们的经验,天黑后角落的响动和眨动的眼睛会占领我们的想象。

  这所有的恩惠都来自那幢普通的茅屋,看似平常。而在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如书中的人物般幸运,必然地拥有。疾病、迁徙、战乱、婚姻破裂、环境灾难,都能轻而易举地将茅屋推倒掀翻,寄住在其中的人们,特别是孩子,将失去平静的生活,等待他们的将是另外一番景象,不安、恐惧、痛苦将萦绕心间,眼中的世界将不再灿烂。

  此时,我开始怀疑:这部作品究竟是否“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

  虚构与非虚构是对文学作品最为常见却颇为“粗暴”的划分方式。任何优秀作品都是基于作者亲身经历有感而发,每个角色无非反映了作者经历的某一个侧面,或是将多个侧面整合在一起。虚构作品追求真理,崇尚实感;非虚构作品讲求真实,反对臆造。从这个角度看,二者又是相通的。

  世界上一定存在那座茅屋,尽管它的样态千差万别,但始终不变的是它坚守的内核。每个人都将从中汲取力量,启迪心灵,陶冶情操,触发灵感。即便是深处不堪的现实,孩子们仍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不被成人关注,或者说是深埋在内心中的“童话世界”。我将这本书拿给年少的孩子,她随机选读了一节后说“很喜欢”。也许孩子正在我们找到的茅屋中做梦,而将来,他们也将建造一座属于自己后代的茅屋。

  成蹊,2020年2月7日写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二):最后的田园牧歌 简评张炜《我的原野盛宴》

  张炜,生于山东,长于山东,她的大多数长篇小说中都有大量的乡村生活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但对于他具体的童年生活经历,在这部张炜迄今唯一一部非虚构作品《我的原野盛宴》之前,我的阅读中从没有看到详细的文字,只是记得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朱又可的采访时,张炜说过他童年时一家单独生活在林子深处(参见《行者的迷宫》,作者张炜、朱又可)。我想,对于大人来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搬来远离城市远离人烟的林子深处一定是一场灾难,对于童年时期的张炜自己来说也并不见得就如《我的原野盛宴》中所描写的那样幸福。这是几十年来记忆慢慢自我修改后的结果,就算是在几十年后的回忆里,还是会想起留住一只离群的大雁在自家的那个晚上的心事:

  “外祖母在这个夜晚有些难过。我不再问什么了。因为我突然想到了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片林子,住在一幢茅屋里。我们就是孤单的鸟儿。我把头偎在祖母的怀中,直到睡去。”

  就像他对胶东半岛这块土地的感情,也是在童年后的岁月与回忆中越来越浓厚,其文学作品也是借以书写这片土地而走向成熟走向厚重。几乎与另一位享有世界盛名的山东作家莫言书写高密东北乡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同时,张炜书写胶东半岛洼狸镇的《古船》也是一经出版就轰动文坛。

  而这部书写童年时期成长经历的非虚构作品《我的原野盛宴》更是对这份浓厚感情最直接最真挚的表达。本书以第一人称童年视角书写了作者童年时期与外祖母住在林子深处的生活与采药人猎人捕鱼人经过时所讲的奇妙故事,上学以后第一次可以穿过“老林子”和朋友壮壮与小北一起到海边捕鱼游泳的故事,以及在学校因为记述童年奇妙经历的作文被老师与校长关注的故事。语言纯净唯美,情感浓郁厚重,故事童趣天真。这是作者的心灵成长史,是对一个特殊时代的别样叙述,是人可以在自然诗意栖居的证明,是胶州半岛渤海之滨的一部动物志植物志。这是一泓纯净的心灵甘泉,更是一曲最后的田园牧歌。

  一泓纯净的心灵甘泉

  张炜的《我的原野盛宴》,就像是一泓纯净的心灵甘泉,沁人心脾,涤荡灵魂。对于作者而言,这段岁月也是一盏明灯照亮此后的人生与写作。

  在一家人不得不搬到林子深处单独生活的处境下,张炜的童年有太多的理由被愤怒和痛苦裹挟,但是没有,而是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爱与慈悲的种子,这是大自然的伟大,是大自然中有灵万物的伟大,更是外祖母及及壮壮爷爷等几位老人的伟大。

  “因为,”外祖母放下手里的东西,抚摸着我的头发说,“孩子,你为野物做了什么好事?他们为什么要给你摆宴?”

  “它们晴天好过一些,那些草籽儿也算可口。大雪封地了,一连几十天没吃的,这样的日子,小鸟躺在雪地上再也起不来。有一天我一连捡了二十多只冻死、饿死的小鸟,把它们埋在一颗合欢树下……春天末尾这棵树开满了花,有二十多只小鸟落在上面。”外祖母的声音低低的。

  “所以说,林子里的事最好交给野物去办,人不能仗着有几条枪就狂的不成样子,这要倒霉的。……”

  ……

  这样的描写书中随处可见,质朴简单的语言充满爱,充满万物有灵生而平等的思想,充满对大地众生的悲悯与敬畏。

  对于我,一个读者,跟随张炜的精彩描写,仿佛感觉到了来自林子里的风,仿佛闻到了“树王”李子树像云彩一样的香气,仿佛听到了林子里各种野物的叫声……我的心在外祖母与“我”的亲情,“我”与壮壮的友情,在他们对每一种鸟每一种四蹄动物,对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爱中渐渐融化,十余年城市生活在心里满满筑起的那层坚硬的壁垒瞬间崩塌。我似乎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跟着祖母在河滩地垄挖野菜,并向祖母询问遇到的每一朵花每一种昆虫名字的童年。我明显感觉到一泓明净的清泉缓缓流进心里,流过那些最柔软的角落。

  最后的田园牧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张炜以小说轰动文坛,几十年来的创作也是以小说为主,那么为什么突然要写这样一部非虚构的记录童年经历的作品呢?仅仅是为了记录那个时代,记录那些品类繁多的动植物吗?

  我觉得他是在寻来路,更是在问去处。

  离开那片神奇美丽的林子,离开那个为了迎接自己的到来而搭建的茅草屋已经很多年了,他始终没有找到另一块那样的林子,没有找到一个人像童年时身边的那些人一样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而是越来越多的人被物质欲望和商业经济裹挟。正如文中“父亲”所说:“这就难了。其实人这一辈子啊,葡萄园和桌子,这两样东西得到一样都不容易,如果两样都要得到,那就难上加难了……”“你会看到很多的葡萄园,但是你看不到一个在那里写书的人。”张炜是在用自己的写作,用自己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对抗现代人物质欲望与精神贫乏,是在追问我们当何去何从。

  在过去的几年,我见过十几年前鱼群游移弋水流清澈的小河变得恶臭冲天岸边从草不生;我见过危废委托处理公司都不接受或者极高的价钱才能接受的危险化学品直接埋到生养了祖祖辈辈的土地里;我见过黄土高原几百几千年才形成的薄薄一层植被被揭去,就为了就近烧砖瓦而将大山挖得千疮百孔;我见过为了自己一点口腹之欲将待产的羔羊残忍杀死;我见过村干部将土地卖给化工企业而让整个村子肝癌发病率增加了四十多倍,但那些村民还为了自己的土地卖了个好价钱而沾沾自喜;我见过……

  我真的不愿承认这是最后的田园牧歌,但恐怕这就是最后的田园牧歌。

  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愿我们不会成为最后一代真正看见过大自然的人。

  曹文学

  2020年2月12日

  I8�2[~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三):最初的梦想,最美的盛宴

  张炜的新作《我的原野盛宴》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看起来更像是一本奇幻小说。奇幻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饕餮盛宴,也是一场文学盛宴、心灵盛宴。

  这首先是一本好“看”的书。它装帧优美,字体是浅绿色的。翻开书,就仿佛随着叙事者“我”走进了一片海边野林子,一下子进入到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里面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透露着童真童趣,与文字共同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世界。

  书一开篇,就讲了一个关于“盛宴”的故事,故事由采药人讲述。采药人说,有一次在森林里采药时,碰到一场不知是谁为他精心准备的盛宴:一个树墩上铺满了各种美食和美酒。采药人认为,这一定是树林里受过他恩惠的某些动物所为。这个故事听起来像吹牛,但“我”对此深信不疑。“我”相信:善待自然,自然必厚待之。为了让这个故事成真,“我”甚至自己也准备了一场盛宴,并 “欺骗”了好朋友壮壮,告诉他这是自然对他善良的馈赠。

  其实,采药人故事中的“盛宴”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传递了一种善的理念,这种理念促使了“我”自己也去创造“盛宴”,并继续传递善的理念。这个故事,某种程度上也锻造了“我”讲故事的能力,成为了“我”最初的梦想。

  采药人的故事如果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面激励的话,那么猎人的故事就是反面例子。在书中,有段我和外祖母之间关于“猎人”的对话,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破裂的一个缩影。

“再就是……它不相信我们。” “它会的!” 外祖母摇头:“不会的。我们当中有猎人。” “大家都不是猎人……” “不,只一个就够了。”

  某种意义上,《我的原野盛宴》整本书都是围绕这场对话来进行的。这部非虚构作品,其实有很大程度是虚构的,虚构的目的在于修补,修补人与自然之间的裂缝:把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重新修复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这场记忆的修复中,全面调动了听觉、味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确实是一场感观的盛宴。

  听觉,是这部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书里的护林人、老奶奶,包括“我”, 不但能够“听懂”动物和植物的语言,甚至能够与他们对话,他们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比如落单后奋力要重归队伍的大雁、丧失自由而哀号的百灵鸟、千里寻子的大熊。这些动物的故事里,真实夹杂着虚构,虚构混合着真实,与其说是将动物拟人化,不如说人本来就是动物的邻居,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人在尝试着倾听和理解自然最真挚的情感。所以,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首先就是要学会倾听自然,倾听鸟的声音、草的声音、大海的声音……

  味觉,则让人有大快朵颐之感。外祖母是取材于自然的烹饪好手,她做菜的样子,纯自然、纯手工,如果拍成视频的话,一定是李子柒水准的。无论是从自然中寻找食材,还是熬制的耐心细致,都有一种前工业社会的匠人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取材植物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不能贪多,保持着一种纯朴的古风和对自然的敬畏。

  视觉,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最重要窗口。书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地诠释了何为自然美学,就像迪斯尼的动画片,充满了画面感和想象力。在《奔跑》一节中,我在树林里狂奔的样子,就像精灵,而大自然美丽得像童话:

“我清楚地看到了月光在白毛花上像水一样流动,花穗的阴影就像一条条小鱼。我踏着浅水奔跑,每一下都踢飞了浪花。”

  “浅水”可不是真的水,是流动的月光。这幅踏着月光而跑的画面,是我能想象到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最美图景。这种奔跑的自然美学,进一步牵引出了内心的冲动:现代人的奔跑,要么是疲于奔命的,要么是追逐或逃窜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健身;但是这里的奔跑,却是发自天性的,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跑的,那是在和风赛跑,无忧无虑,为跑而跑,仿佛内心有一种冲动,“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在诸多感觉之上,是理性的能力。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代表了理性如何把握自然。《我的原野盛宴》就像一本博物志,里面有很多根本没听过的植物和动物的名称,不禁让久居城市的人感到孤陋寡闻,也让我们脸上一阵羞臊。人类的语言,在这里有一种洁净感,用来命名那些原初的生物。

  这本书让人想起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但又略有不同。法布尔的《昆虫记》当然是充满人文色彩的,但法布尔毕竟是个科学家、观察者;而在《我的原野盛宴》中,实际上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的关系,人不是自然的观察者、征服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不是掠夺,而是接受自然的恩赐,既有食物上的恩赐,也有精神上的恩赐。这种恩赐,确实就像一场“原野盛宴”。

  自然是最原初的造梦工厂。不管我们在现实社会行走多远,自然一直是我们最初的梦想、最美的盛宴。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四):春草年年绿 王孙何时归 ——读张炜新作《我的原野盛宴》

  烟台的苹果很好吃。看《我的原野盛宴》,有吃苹果的感觉,清新甘甜、香远益清。这本书是张炜对童年的回忆之作,谈这本书之前,不妨先说说作者的故乡,亦即本书故事的发生地——山东栖霞。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腹地,隶属烟台,境内群山襟带、丘陵连绵,渤海近在咫尺,尽享山与海的拥抱。栖霞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植物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286种,野生草本植物92种,农作物资源353个品种,药材约230余种,哺乳动物10余种,鸟类200余种(资料来自网络)。知道了这些,再看作者对海边野林子里的动植物、对母亲当临时工的果园、对渔民大海捕鱼的描述,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的原野盛宴》读起来比较轻松,叙述生动、节奏舒缓、感情平和,充满乡野的朴素和神秘。听作者娓娓道来,掩卷细细咂摸,能品出更多值得回味的意涵。

  一、万物生灵共同参与的原野盛宴

  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一书中提出“大地共同体”概念,这个共同体是指包含人类、土地、水、植物和动物的完整集合。张炜笔下的这片原野,就是“大地共同体”和谐相处、相伴相依的一次形象展示。海边野林子里的小院和茅屋,周围无边林子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一草一木,一兽一鸟、一虫一鱼,都滋养并丰盈了作者对世界的初见。

  万物有灵,成了不同物种交流的前提。在张炜的笔下,荒野中的生物全是有灵性的:植物有着不同的性情,白杨英俊、柳树有威信、柳树脾气好、白蜡聪明,动物和植物都在对话、述说。“林子里有一万种声音,只要用心去听,就会明白整个大海滩上有多少生灵在叹气、说话、争吵、讲故事和商量事情。”作者与在林子中邂逅的油亮小猪、惊鸿一现的银狐菲菲、同屋共处一冬的大雁“老呆宝”、上课时藏在盒子里的大蛹,上演了一幕幕人与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片段。采药人老广在传授草药知识的同时,讲述了多次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而《月亮宴》中提到的果园老人,竟然把猫头鹰“三喜”、黄色大猫“小胡来”养成了同桌共餐的“家人”,更是带有传奇色彩。林中老人养的狗听懂了鸟在笼中的哭诉和抱怨,而主人从狗的眼神里明白了鸟的心事,把朋友送的鸟从笼中放掉。找孩子的母熊、打人嘴巴的大脸鸟、各管一片的动物“滩主”,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通过老人们的讲述,似乎也化作了真实的存在。在作者看来,白天是人类和鸟类的世界,黑夜则是动物、昆虫的世界,林中一夜、泥屋探秘,都是作者与动物在黑暗中近距离接触的惊险体验。

  在这片原野上,人类与各种植物、动物、昆虫都在自然的生长,取用有度、生长有时。书中涉及的人,无论知识渊博的姥姥,还是一起探险的同龄朋友壮壮、小北,以及采药人老广、壮壮的爷爷,看果园的老人、林中的老婆婆、鱼把头老七、未曾露面的大医家“由由夺”等,在带给作者新奇故事和知识有同时,都或多或少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惟一的反面人物是壮壮的堂叔,作为一个任性的猎人,他被林中大脸鸟打歪了嘴,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以农业立国的华夏民族,对自然和大地一直保持着感恩与敬畏之情。《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表述,是对大地无私滋养万物品格的人性化表达。成书于秦代的《吕氏春秋》提出“四时之禁”和十二月令,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在走过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发展阶段后,如今,“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环保意识渐成国人共识,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一次重要的握手和融合。人类与自然相依相偎,共同创造的原野盛宴,也将在这片土地上再现与延续。

  二、野林子与灯影学校的对立与交融

  人类来源于乡野,但随着人类聚居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城市的出现和扩大,不同生存环境之间的隔膜越发突显。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而大自然具有使心灵复原的魔力,在城市与乡间的对立中,“只有乡野才能对抗城市的不良影响”。

  在《我的原野盛宴》中,这种冲突,通过从林中茅屋走进灯影学校后的生活记述,得到生动的体现。因林中生活见人少带来的害羞,起初影响着作者与大辫子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特别是在作文课上,当作者以乡野生活经验造句并写短文的时候,因老师和同学没有林中生活的经验,对“如果鱼汤喝得太多,就会吃很少的玉米饼”之类的造句,对大脸鸟把猎人打歪了嘴之类的事感到不可思议。好在,无论大辫子老师还是灯影校长,都是比较开明的人,对学生们不约而同虚构帮助老人的故事并不认同,对于作者的个性化表达,没有采取扼杀天性的手段,而是逐步理解了乡野孩子的真诚与质朴。

  对认同感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位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较高层次。由害羞胆怯到开放从容,童年的作者也经历了一次寻求认同的探索过程。除了认字较多的优势,作者通过运动会跑步找到了自身价值。乡野的自由奔跑,练就了他过硬的身体素质,运动场上,他像风一样奔跑,冲到终点都停不下来,在奔跑中找到了自信。与此同时,作者对书籍的渴求、写作的个性化,也成为打通他与学校、与社会进一步交往途径的钥匙。

  野林子与灯影学校因不同生存状态造成的文化冲突,在双方不断适应与交流中,逐步走向交融,也成为作者童年记忆中一道深深的印痕。

  三、对童年原野生活的倾情回忆与挽留

  除了与海边野林中动植物亲密接触的故事,作者对幼时的家庭、美味、读书等生活细节也进行了深情的回望。可以说,年过六旬的张炜倾力写出《我的原野盛宴》,是对童年生活的一次全面回忆和真情挽留。

  细读会发现,这本书不但是作者童年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家庭隐而不显的成长史。作者和姥姥生活在林中茅屋里,远离人群,妈妈是果园的临时工,两周回家一次;爸爸在大山里砸石头,半年才回来一次。对于作者自己家为何孤独地生活于林中、爸爸不在家附近工作的疑问,书中也简单提及,姥姥说爸爸是个“耿直的人”“不招人待见”。原因似乎有些语焉不详,但爸爸每次回来,家人都会端上蒲根酒、做很多好吃的,还让吃不好的爸爸带上,从中可看出一家人亲情的牢固。姥姥、爸爸、妈妈、孩子,一家四口在与人群相对隔离的状态中,与原野为伴,顽强快乐地生活着。

  一片原野养育着一方人,野林子提供着多样的美味,四季不绝。姥姥是最能寻找美味、制作美味的人,蒸柳黄、各式香饼、鱼酱、野莓酱、黄蛤面、蒲根酒、荠菜丸子、白菜秋刀鱼……都通过舌尖转化成终生的记忆。林中多样的野果、果园里香甜的苹果、一树繁花的李子树王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味觉和视觉记忆。

  幼时对书籍和知识的渴求,给作者种下了读书的种子。在那个书籍缺乏的年代,姥姥的书箱成了宝藏,在满足家人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成了作者与他人交换着“传书”的资本。作者和壮壮、“老书虫”、大辫子老师、校长以及更多不知名的人,都加入了传书的链条,通过交换满足着阅读的渴望,影响充实着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作家格非在《文学的邀约》一书中评价《追忆逝水流年》时说,普鲁斯特“对记忆进行蒸馏和提纯……追寻失去了的时间,打捞那些记忆中的沉睡之物。”《我的原野盛宴》正是一次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记忆的蒸馏和提纯,用苏醒的记忆倾情记录一场原野的盛宴。

  春草年年绿,王孙何时归?《我的原野盛宴》是张炜献给童年时代的一首骊歌。

  《我的原野盛宴》读后感(五):原野上的精神盛宴

  “有一个时期,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的才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上……比如那些能够准确而细微地描述大自然,特别敏感地领会自然界的暗示和启迪的人,显然是些特殊的生命,是作家队伍中最优秀的一类人。”三十六年前,28岁的张炜在《大自然使我们真正的激动》一文中写下了上述话语。当时的少年可能不会想到,三十六年后,自己会用一部优秀的作品来成为年轻时心目中最优秀的一类人。虽然在文坛,贵为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他早已是公认的作家队伍里最优秀的一类人了。

  《我的原野盛宴》就是这部优秀的作品,2020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被誉为“一个人的成长史和心灵史”。在冠状病毒阴影笼罩的庚子新岁,《盛宴》带给我的阅读享受,已经超越了“记录一个时代、复活一段岁月”、关于勇气、哀伤、友谊、忠诚、牺牲和爱的书写,更是成为了一部警示录,启迪着我们的思考,如何认识自然,如何认识人类自己,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善待这个世界。

  《盛宴》写了什么?

  如果不是书封背面“张炜唯一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几个字,我会相信这只是一个童话,是作者以童年生活经历为蓝本讲述的童话故事。但“非虚构”三个字又郑重而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作者真实的童年。

  “我小时候曾很有幸地生活在人口稀疏的林子里。一片杂生果林,连着无边的荒野,荒野再连着无边的海。”(绿色遥思,张炜,1988年)

  “我怀念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渤海湾畔,是一片辽阔的海滩平原,平原上有一望无际的稼禾,有郁郁葱葱的林木,有汩汩流淌的小河……离海五六里的一片树林深处,有一所学校。我的小学和中学就是在这儿读完的”。(童年三忆,张炜,1985年)

  “我一个人生活在外面,常常思念母亲,思念故地。思念故地和思念母亲的心情是一样的”。(秋夜四章,张炜,1982年)

  林子、荒野、大海、林木、小河、学校、故地,这几个字经常会出现在张炜的作品中,藉此我们可以窥见作家心心念念的童年生活。在《盛宴》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全景式地讲述了“我”从孩童到少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广阔原野的万物生长和芸芸众生的星辰大海,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对人、对自然、对世界真挚的“爱的教育”。

  有人统计,书中描绘了三百六十多种动植物,植物中有大家熟悉的杨树、柳树、榆树、枫树、葡萄、苹果、草莓,也有很少听说的徐长卿、刘寄奴、十大粗榧……动物中有野兔、野鸡、刺猬、鸽子、老鹰,也有银狐、獾、蚂蜥……如此众多的动植物在《盛宴》中与人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每种生物都在其中自然地成长。人的成长是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会因种植和饲养而影响周边环境,但更多的是依赖周边环境,依赖于林中瓜果的供给、依赖于原野精灵的庇佑。

  《盛宴》通过采药人老广之口,将林中生物的医药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得了风寒吃麻黄,火蒙眼用车前草种子煎水服用,柏树叶子治好了“玻璃头”的秃子,煮白茅根治尿血,地骨皮专治肺热咳嗽,茜草根止血跌打伤……自然界处处都是药材,那些平时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其实就是埋藏在我们身边的医药宝库,只是我们儿时没有“老广”,没有一位采药人的指引,有眼不识金镶玉,没有真正认识到大自然低调的恩赐。

  故事里,我和壮壮经历了学前的无忧无虑和上学的丰富多彩,并认识了小北,三个小伙伴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是每个孩子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刻,也是日后出现在梦里最多的时刻。回忆时应该庆幸,这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错过就永远不会有的宝贵经历,能够在童年的时光遇到几个真正的伙伴,能够在广袤大地上接触众多的鸟语花香、大海沙漠,能够用心去倾听山林之歌、感悟自然之美。

  所以可以这样来形容《盛宴》:这是一部生活版的《昆虫记》+童话版的《本草纲目》+森林版的《草房子》。

  《盛宴》教给了我们什么?

  作家写一本书,总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而不是单纯的记录。抛开亲情、抛开友情,我想站在人与自然的角度,从精湛质朴的文笔和优美的文字中摘录一些语句,来猜测作者想要教给我们的道理。

  “你为野物做了什么好事?他们为什么要给你摆宴?”这是外祖母说的话。外祖母是贯穿全书的人物,她是“我”丛林生活中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因为父母都在外面的果园或矿山工作。外祖母也是“我”的心灵导师,她认识几乎森林里所有的动植物,知道森林世界的所有秘密。采药人老广救过的一只兔子摆了一桌丰盛的席感谢老广,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就一直在林中寻找属于“我”的席,却迟迟找不到。这时外祖母对“我”说了上面的话。席是一种象征意义的馈赠,也象征了我们从自然界过多攫取的那一部分。我们是否该攫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攫取?外祖母用简单的道理告诉了作者,也告诉了读者,要先付出,然后才会有收获。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如果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勇于付出的人,那么在世界的某处,一定有一桌为你准备好的席在等待着你。

  “如果你对动物好,真好,就要依着它们的本性,就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活法。”当试图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强加于别人时,我们要细细品味一下外祖母的这句话,不光是别人,还有自然万物。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只有各行其道,才是正道。每一个物种都是世间独立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生存法则,世间万物,莫不如此。正是因为有了物种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得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能听见鸟语虫鸣、流水潺潺。不能因为人类的某些私欲,擅自改变生物的生长轨迹,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把动物圈起来名曰保护,给植物灌各种农药催长,把植物的种子弄得不可繁殖,而忘了它们的本性。

  “野物有情有义,我帮了它们,它们也护着我。人不能仗着有几条枪就狂得不成样子,这要倒霉的”。采药人老广也贡献过很多经典的句子。在书中,采药人这个职业是“我”非常向往和佩服的,他懂得林中人类以外的生物世界背后的世界、也懂得林中每个物种的作用。“我”希望了解林中的生物“宝库”,也想知道每片土地上面谁是“主宰”。但老广告诉“我”的不止这些,他自身的不凡经历和他从经历中悟出的哲理,给予了年少的“我”极大的震撼。“我”和老广的想法是一致的,人不能因为有枪就狂,所以“我”对壮壮在他猎人舅舅枪管里撒尿感到无比佩服,

  “我们人哪,我们所有的人都对不起鸟,对不起林子里的生灵”。当时的“我”,可能无法体会外祖母这句话的悲凉,以及从中代表的人类对自然的愧疚。但在离开那片林子的数年之后,作者回到了外祖母说这句话的地方,他写下了如下的文字“我在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不停地奔走,一遍遍地看和问,极力寻找记忆中的人和事。林子已经去掉了绝大部分,一些大树没有了。印象当中有一条路,路边的银杏树至少有近百年的树龄,它们都没有了。有一片大橡树林,也没有了。一片片大杨树、大柳树,都没有了。这完全不是我生活过的那个地方。”我们忘记了和大自然的交流,没有征求它们的意见,甚至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盗猎野物,从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如果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位外祖母给我们细细诉说,眼下的这场灾难是否就可以避免了。

  文中带有哲理的语句还有很多,里面充斥着作者悲天悯人的宽厚胸怀,对自然万物的真心敬畏。人类只有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原野才会为我们提供盛宴,否则,人间就会是灾难的盛宴。正如作者所说,“说到底,人类只有依仗自己的善良和宽容,才能走到美好的未来”。(出发之地,张炜,2017年)

  《盛宴》有没有遗憾?

  张炜老师是文章大家,《盛宴》也是“现代汉语写作的范本和美章”,但作为一名读者,本着吹毛求疵的精神,就我没有太读懂的地方,和大家交流探讨。

  《盛宴》的定位是什么人群?虽然没有看到介绍,但从故事情节的描述、漂亮的字体颜色和精美的插图来看,这应该是一本主要面向青少年的书。作者展示了丰富的动植物学知识,但忽视了阅读对象的接受能力。对一个在农村生活且学过《植物学》《树木学》的人来说,书中的动植物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书中出现三百多种动植物的意义又在哪里?而且很多只是一带而过后不再出现。读者可以读到文字之美,却很难去想像如此庞大的没有图像的动植物信息。毕竟,动植物和人物不一样,无法通过故事情节让读者去猜测、去构建。

  故事中有些情节,为后面做了较好的铺垫,但当故事继续发展,这些铺垫戛然而止,没有发挥作用,比如那头小黑猪。“我”带着小黑猪一起去了果园,老爷爷开玩笑说要送给他,“我”连忙说:“不是的,它是跟我来串门的,他高兴待多久就待多久,最后还要回林子里,回我们家”。在去小北家时,“我”想“如果抱着那只小猪来这儿就好了”。之后就没有了小猪的消息。是被猎人堂叔偷走了?还是放归山林了?还是后来吃掉了?个人感觉,作为小屋的第一个宠物,应该有更为清晰的交代。

  愿我们早日拨开阴霾,远离疾病,在希望的原野上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盛宴。

  (庚子上元佳节于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