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别再救我了!”
作者:半碗
疫情爆发高峰时,各平台出现了无数哀恸的呐喊。
他们希望声音能够变成对生命暗夜至关重要的微光,并因此获救。
然而,让人心酸的是,那些求助的人再次发声,带来的并不全是好消息,而是一句“求求你,别救我”的无奈叹息。
01
多少好心的“加油”,
重得让人无法承受
前不久,一个女孩在豆瓣上发出求救信息,称自己的父母出现了新冠肺炎症状,几次求诊无门,希望得到有床位、能诊疗的好心人的帮助。
言毕,她附上了自己的手机号。
隔天,女孩更新豆瓣,表示自己已经把求助信息删了。
她坦言:“今天我的电话已经被打到没电,99%的电话都帮不上忙,我很累,一边照顾父亲一边要接无数个电话,从一开始抱着希望,到最后越来越绝望……”
无独有偶。不少求助者也在朋友圈无奈地回应:“不用给我鼓励,也不要给我发链接,我没有力气填了。”
他们说:“我们不缺钱,请不要给红包,不要加油,我只想要一个给家人吸氧打针的床位。”
他们说:“请不要跟我说照顾好自己,家人平安,我们才能安心照顾。”
他们说:“请不要让99条消息淹没对我们最重要的那条。”
他们说:“请让电话畅通,求求你们了。”
……
疫情一事,牵动万千关注,我们感同身受,恨不能伸手援助。
于是有人选择了拨通求助电话,想给远在疫区的陌生人一份力量。
家庭君相信绝大多数伙伴的出发点是好的。
然而,有些人的“善意”开始不分昼夜、咄咄逼人;开始顶着善良的面具,试图把求助者的心绑架。
当你满心欢喜与疫区求助者获得一对一连接;
当你愤慨为什么对方没有好言好语地说声谢谢;
当你扔下电话安心或气恼地睡去,只有他们还在盯着手机屏幕,幻想下一个电话带来的就是生的希望。
这种无帮助的鼓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与我们而言,是想在幽暗中给他们一丝曙光;于他们来说,是在透支的期待中让心一次次堕入寒凉。
“鼓励”,不适用于所有环境,也不是所有情况都消受得起,毕竟,我们的善意有重量。
02
多少人打着善良的旗号,
趁机敛财收名
这两天,一件极不体面的事流传在自媒体圈:
某自媒体人将一个武汉女孩的日记组合起来拼凑成一篇文章,厚颜无耻地标注原创。
这位“搬运工”在文中不仅为自己的大小号引流,还在最醒目的位置标注了一句话“若赞同作者,还请支持下”。
短短几小时,他如愿拿到了自媒体人心心念念的阅读10w+,全屏转载,“火爆”全网,点赞2w余,大小号打赏加起来超过千人....
原本女孩在豆瓣上,记录了疫情萌芽到爆发的五十余天中,自己的家由美满转别离的悲怆:她的父母被相继感染离世,如今她自己也躺在病床上。
写下这些,无非是想为独活于世的自己留一份念想与慰藉,在原文下方,她已再三恳求媒体不要转载。
而这位令行业所不齿的“搬运工”,将这一举动美化为“让大家知道一个普通的武汉家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试图让人这样理解:
他顶着被当事人指责的“风险”将所有事实披露出来,多么“高尚”啊。
原文中,这位兄台仅仅写了一句话:
本文记载的是一位豆瓣名为“XH”(此处隐去女孩的用户名)女生的日记。
已有媒体和当地医院验证,其日记里所述事件均为真实。
没头没尾没交代,仿佛在表达一种“伤痛文学”,只是这样的伤痛不是让我们记住灾难,而是将别人的血泪做成商品,通过贩售别人的不幸而获得物质与知名度。
正如官媒所说,自媒体应当拥有更加积极的导向作用,是暗夜里的灯塔、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但绝不应该是贩卖焦虑、暗谋私利的心理“屠刀”。
“吹哨人李文亮”去世十分钟后,若干自媒体已经发文,用来收割流量;
疫情中最难度过的老人家携带毕生积蓄援助疫区,旋即有高清照片配合动情文章出炉,高呼“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几岁小孩带着存钱罐去到医院捐献,并向医生敬少先队礼,马上有人鼓吹“真情就在下一代”。
然而,请细品,这些真的合理吗?
最应该受到保护的老人们,捐出零零整整的积蓄,却不曾想收获了无数“无用的赞誉”之后,他们还是要日复日地通过扫大街、捡垃圾才能赚取果腹的钱;
最该注意安全的孩子们,在如此可怖的时候,仅以口罩为防护就前往医院,却不曾想万一因此他们被感染了怎么办。
是的,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有报道事件真相的责任,但如何引导读者的思维方向,我们应该有所选择。
请不要贪婪地吮吸人血馒头;
请不要用所谓的“伟光正”,将弱者架上神坛;
请不要以善良之名,谋利益之实。
哪怕如今新媒体的贡献不再是冲到一线,我们也有责任保护焦点之外的弱势群体,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冰冷的素材,或是吸粉的利器。
03
多少人坐在键盘前,
指责别人的善意却以为在行侠仗义
疫情发生至今,原本光鲜亮丽的明星群体,成了被中伤的重灾区。
前不久,演员周杰捐献两万斤大米上了热搜。
不少人感慨:原来尔康成为了农场主,在关键时刻,给了疫区最贴心的安慰。
也有许多人质疑:既然他是贵族农场主,为什么不捐钱,两万斤大米,值几个钱?怕不是卖不出去的吧。
事实上,各个疫区最需要的还真不是钱,恰恰就是各种物资,而周杰的大米,因为优质,尽管价高却不影响一上市就脱销。
再往前推,孙俪邓超通过壹基金捐款30万元,旋即被钉在耻辱柱上:“你们那么有钱,为什么捐那么少?”
后来湖北当地医务人员辟谣:原来孙俪邓超筹措的物资早已到达一线,依然有网友吐槽“能力那么大,做到的还太少”。
看到票房“战狼”吴京的捐款数额,键盘侠一拥而上;
艺人新闻一出,键盘侠前排留言,他捐钱了吗?
正如一位作者所说,对起哄的人而言,比起它背后的善意与真相,他们更愿意享受替天行道的快感,更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进行审判。
低调许久的郭冬临因停止直播,差点上热搜。
原本他在自己的社交帐号中称:暂停更新,为疫情报道让流量。
发出没多久,他的帐号下涌入大批留言:
“最鄙视蹭疫情热度的人了。”
“怕是不想捐钱才关的吧?”
“你就说你捐没捐钱,谁关心你直不直播?”
字字诛心。
他没有发声,只是用最短的视频晒出了自己的回应:我已捐款,但不需要人人都看见。
原本,善意在心,躲在屏幕后面的人,却以键盘为利刃,胁迫所有人拿出自己的善意称斤论两,并以此来衡量未来他到底是不是个好人。
能力与社会责任,从来不是别人要求如何,我才如何;而是我想如何,我才做到如何。
当你自以为在对世界释放最大善意的时候,请扪心自问:苦难之下,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善意,还是为了逃避指责的虚伪作秀。
哪怕有一千个人在拿自己的善意“秀”所有人看;
也不要用辱骂让那其中一百个低调做事的人灰了心。
04
释放善良,也该保护自己
家庭君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我是在武汉工作的一个普通人,今年提前回家,与新冠病毒擦身而过。
我不知道能为这个可爱的城市做些什么,就号召募捐,寻找渠道购买了一批口罩。
没想到我们捐赠的口罩根本不符合医用要求,我觉得花了钱却没办好事。
现在我很沮丧,我辜负了那些一块帮忙募捐人的信任,我更没有帮上一线的忙。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它穿透了医务人员与志愿者纯净的心,照亮了患者的眼睛。
却也照出了那些躲在暗处的吸血幽灵:
他们或制作假口罩、或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
他们或宣传虚假的预防知识,哄骗老年人购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保健品;
甚至,有人不惜盗用别人的身份,编造一个苦难交加的故事,希望大家众筹救命。
可怜的从来不是这些视钱如命的伪善人,而是那些带着善意前来“赴骗”的老实人。
可怜的不是那些善良的心意送不出去,而是这些利字当头的投机倒把者永远活在白夜,心再也白不起来。
灾难面前,生存百态。
我们到底还能为这场战疫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做到噤声,把发声通道留给需要的人;
我们可以温柔地劝慰与引导这场疫情中尚未波及的老人与小儿;
我们可以放下手里的键盘,脚踏实地地做点实事;
我们普通人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善良真的需要保护,毕竟人的善心从没有高低贵贱。
哪怕我们无法做得更好了,请至少保证不添乱;
倘若有些人无法给出善意,还请不要糟蹋它的存在。
今天,家庭君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扫描下方的,就可以添加家庭君的微信,家庭君会分享自己的日常,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跟家庭君吐槽,家庭君绝对是你最理想的“垃圾桶”。(注意,我不是机器人)
作者:半碗。关注家庭杂志(),专为爱家爱生活的你打造的阅读平台。
你可能还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