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心中的伤口》经典观后感1000字
《疗愈心中的伤口》是一部由安達もじり / 松岡一史 / 中泉慧执导,柄本佑 / 尾野真千子 / 滨田岳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疗愈心中的伤口》精选点评:
●竟然还不错
●相恋的过程和婚礼的形式都好浪漫。
●柄本佑可塑性很强,在这个时期看特别合适。
●如果写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倒不如学学NHK踏实拍剧。柄本佑台词真好,尾野自不用说,看完一集,再听听ED,是很疗愈心伤啊。还看到了喜欢的爱情相处模式。
●看慣民放台那些狗血劇和外放演技的觀眾應該會不習慣,不過很喜歡這種節奏和誠意。也很依照實際原案並沒有加油添醋。
●柄本佑有着天然安定的气质,即温柔又深藏暗流。整部剧是很安静的那种,意外的好看。看过令和元年灯笼之后,柄本佑和尾野真千子简直有一种穿越千年遇见你的甜蜜(不。
●结尾出现的神戸ルミナリエ和安克昌医生的三个孩子简直哭瞎,心のケアしなきゃと
●本季最佳。「心灵的治愈是不让任何人孤独」。温柔,平静,内敛,自省,又能予人力量,想要尽可能地活着,普通而努力地活着,不输给风也不输给雨,不输给自然灾害也不输给疾病伤痛,我们度过的日常如一幕幕电影场景,无论是恐怖或者悲伤,总有「终」来宣告完结。柄本佑和尾野的表演不动声色又细腻动人,连同滨田岳在内的一众配角都带上了暖色的弧光,即使有伤感与痛苦,亦尽被稀释。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能够看到这部剧真的太好了,因为相信还有更多像安和隆医生那样善良的人存在,似乎也能看到黑暗中遥远微弱却坚定闪烁的灯光,不知疲倦地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一直哭 停不下来
●这个剧太温柔了,从头到尾都太温柔了。柄本佑演的超级好,演的太细腻了,个人本季最佳。
《疗愈心中的伤口》观后感(一):「心灵的治愈——不让任何人孤独」
柄本佑饰演的安医生真的是太温柔了!
我非常喜欢日剧的节奏,短短4集戳中我的泪点有三。
职业之初面对恨铁不成钢的父亲,跟老师的对话。“老师,我并不想投身于能为社会做巨大贡献的工作。我只是想了解人们的内心。对我来说,人类的心灵是最重要的,它不可思议又很有趣。” 安说被父亲赶出家里,被迫自立的时候心里真的很难过,达不到父亲的要求,人活着必须要成为有用的人吗?执着着理想的安,他的孤独?
大地震后,面对脆弱的患者。片冈小姐说 “医生,得这样的病,是不是我太软弱了” “不是哦,你现在勇敢的活着积极的对抗,这说明你很坚强啊!” 在救治区被周围的人嫌弃,在受灾的人群也是被异类一样看待。童年家庭的阴影,躲着紧紧的抱着自己哭,多重人格症下的她哭着喊:“妈妈,妈妈” 她的孤独?
父亲临终时看着安获得的文学奖泪流满面,“对不起,和隆,只是觉得太窝囊了” “我觉得拼命工作,最后却没有好的结果,这样的事,没什么可窝囊的。” 拼命了一辈子的父亲最后还是失败了,培养了哥哥那样的人,曾经的荣耀,但当一切褪去,他的孤独?
安的故事影响了很多人。最后一次问诊时,面对急匆匆的北林医生依然温温柔柔的说,“你不必着急,这样不急不躁的性格更能发现被人忽略的东西。”北林医生后来接替了安的工作,一直在探索人们心灵的路上走着。安的哥哥也以他为榜样,在处理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中尽心尽力。有的高中生看了他的著作后励志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多年后,终子和孩子们一起外出,在这个幸福的时刻她对着安的幻影说:“我不像你,总是把悲伤藏在心里,我很孤单啊 ” 或许他的孤单也是有人懂的吧
《疗愈心中的伤口》观后感(二):记录一些患者的情况
【男哭泣哽咽】 医生,这个是我父母的东西。本来想着就这样和他们一起睡过去了,结果只有父母两人被埋在地底下,还没有救出来,他们就被火包围了,然后就烧起来了。您能告诉我,这些,哪个是我父亲,哪个是我母亲吗。
【护士】 发生地震的那天早上,那么小的孩子被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呼吸有一段时间了。即便如此,还是做了心肺复苏。拼命地做了10分钟后,还是没能就过来,我就准备去下一位患者那里。正准备走,我的手被紧紧地抓住了。他父母拼命地抱住我说:“不要走。如果是被压死的话,皮肤不是会变成粉色吗?”所以他的父母还没有放弃呀。
【PTSD】 像这样,经历了如大地震一般悲剧的人们,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这类病症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外的灾害精神科医学研究几乎都以PTSD为中心。大部分人可以在几周到2、3个月的时间内治愈,但也有一些人的治疗周期会延长。一旦长期患有PTSD,就会引发酒精依赖,或者长期抑郁症等症状。
【西装男】 谁失去了家,谁又被救了,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啊。周围都燃烧起来了,只有我家没事。好是好,但总觉得对不起大家。就留下了我一个人,我已经什么都不想看了。
【女失眠】 地震后,我们家那一片起了大火。我和我老公,从大火中逃生的时候,听到有人喊“救命,谁来救救我”。但是如果去救他,我们也必死无疑。于是就没有管他,自己逃命了。可是现在那个声音,还在我耳边萦绕。“救命啊,谁来救救我”。这个声音,要到什么时候才肯放过我啊,我当时要是也死了就好了。
【记者对自己拍灾民的照片的行为产生了疑惑】 医生: 我认为谷村先生您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即使是这样的大地震,总有一天也会被人们遗忘。到那时候,谷村先生您的照片和报道,便能唤起人们回忆。那曾是一场多么不可思议的大地震啊,无情地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如此的重要。也正是因为您的工作,我才能记录这些。
医生:“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不是医生。医生能够做的,也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恢复的人身边。”
《疗愈心中的伤口》观后感(三):虽然算是个医疗剧??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医疗剧
男主是精神科医生
讲述了日本PTSD研究的先驱安克昌(在日韩国人)的故事
从“安田”到“安”,父亲说男主并不像哥哥一样为社会做贡献
但还是毅然的选择了精神科
成为了年轻有为的局长
虽然是个医疗剧
但第一集就是那种平平淡淡的糖
关西腔听起来也是很萌了
喜欢一点点渐入佳境的感觉
柄本一家子都是乍看毫不起眼
翻回头再见就要迷死人啊
柄本佑马上代替了时生在我心中的地位
也太帅了
《疗愈心中的伤口》观后感(四):记忆与治愈
我想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疫情的恢复而找到这部很好的日剧,想说一声,未来还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背好这袋精神上的遗物吧。
安医生的成长,也是在自我身份的怀疑和迷茫,在专业选择和是否继承父亲的志愿中,背负了很多事情。我一点都不怀疑一个普通人所要承受的压力,最首要的,还是生存下去。特别是看到这次武汉疫情那些流浪在外面的打工者,那些睡在地下车库,一同忍受着传播疾病带来恐惧的人,而我们,也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些好的条件,也许,就只是早买了一趟回家的车票,不用滞留在封城的武汉。
当我和朋友还在刷着微博疫情,为那些污名和歧视义愤填膺的时候,我那个留在学校的朋友,已经展开了对留汉人员PTSD的慰问“治疗”了,在看这部剧时,我不禁想到了她,这个已经身在一线,对那些饱受流言蜚语还要忍受身边人逝去的患者做精神安抚工作的好女孩。
关于这次武汉疫情,我们能记住什么呢?而我们正处于这场风暴的记忆中心,或者说,闭上微博的眼,就静心去看我们身边的这些人,我们又该怎样治愈自己受伤的心?
底层生活里,从来都不是选择题,安医生的爸爸是从韩国迁来日本的移民,饱受这种歧视,这种歧视是什么造成的?仅仅就是偷渡或者其他不合法的理由就让另外一群人心安理得的歧视吗?安和隆知道自己是在日韩国人之后,对自己身份从突然迷茫到接受,在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份、姓氏和爱好之后,他其实也很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就像大阪地震过后,他也很快适应振作起来,我觉得这些改变,还是源于:我被其他人需要着。
就像朋友深夜给他打电话想要放弃考医学院一样,就像目睹那些深受内心苦痛折磨的民众无法回归常人的生活一样,安医生,都是做出了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做出的选择,而且,他这种平易近人,是他把老师所学的知识化为感化众人的心理教育一样的超能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超能力,只是在接受社会规化之后,成为“所谓要坚强的大人”之后逐渐失去并变得“无用”的能力,而安医生,就是在做这样“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业。
武汉疫情呢,是否再过一代人会被遗忘里面的台词真的是很好,我想其他影评都有精彩的截图,我在这里,只想说,如果你真的内心有什么,请一定找一个你值得信赖的人讲出来,如果你愿意相信医生和那些社会工作者,请一定找到他们,求助,示弱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遗忘也不是可耻的,但我们人类,总要在一次次危机和灾难中汲取教训,不断建立和完善我们的预警应急机制,不要在慌乱中自乱阵脚。
关于记忆
记忆不管是快乐还是伤痛,都是我们人的完整的一部分,希望我们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给别人留足足够的空间,当别人需要帮助或者求救的时候,再以平等的姿态施以援手,因为哪怕是贫穷,也有脸面。
这部剧里面,安医生拥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他三个孩子的镜头,都是回忆的组成部分,照片、视频、书籍、信这些媒介传递的记忆,都能让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记起过去的,这构成未来回忆的部分,我想这部剧为什么用了一集展示安医生患上癌症和死亡的这部分,也可能是想说:死亡也是生活的正常的一部分。
而且安医生最后选择了保守治疗,为了见证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想要多陪伴在脆弱的家人身边,进行着对家人的治愈——所以后来他妻子都忘记了他生着重病的事情,这种治愈,可以说贯穿了安医生最后的日子。
而治愈的部分,也属于我们的记忆。那我们生活中,会有安医生这类人存在吗?有啊,比如我那个同学,我想,像她这样大义凛然用着自己专业知识陪伴守护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方舱医院的医生护士,比如那些救治前线的志愿者,比如,看了这部剧并志愿成为安医生那样人的你。
加缪在《人类的危机》里提到:“我们唯一的问题就是,是否接受这样一个世界:期间的一切都归结为两种选择,即成为受害者或是刽子手。自然,我们既不愿做前者,也不愿做后者,因为我们在心灵的最隐秘处知道这种区别本身就是虚假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受害者,而最终,凶手和死者都将陷落在同一场失败中”。
这是他以此为题在美国做的演讲,是上世纪的事情,放置在当下,地震灾难,疫情危机这些大型事件里,我也觉得是合适的。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把善良的人毁灭给你看。即使是最善良最不想死的人,也没办法避免突然的疾病来敲门,其实就这点来看,对于好人和非好人,死亡从来也都是一件平等的事情。我们是不是长期看抗战剧赢得“战争胜利”太久了?我们是不是看大圆满的故事太多了呢?
安医生真的是一个超级温柔的好先生你看,明明就有人还在极力争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看,明明这社会还有底层的人掏出自己的半生积蓄,但还有人说他们傻的同时埋怨政府和媒体当误导者。
你觉得,这些弱势的人真的是傻子吗?那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聪明一等连一分钱都舍不得捐还要骂湖北人祸害?
有时候,看惯了一些人的嘴脸之后,我也是真的觉得,智识这种东西跟阶级无关,品德的高下也不在于你是钱多还是钱少,这部剧里,即使是安医生的老爸,生意做大或者失败,都是一阵风一样,我真不觉得普通人的生活有多窝囊,窝囊的是人的不甘心和无法平静下来的欲望啊。
疗愈心中的伤口,借这部剧,希望在这次武汉疫情影响下的湖北人,以及你们的家人(也许是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安好,倘若你也像终子一样失去了那个安医生这样的好丈夫,温暖的家人,也希望你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我在湖北工作,也大概率会在生活遇到你们,帮助你们,放心,这个社会,有我们在,就会有新家和新希望的产生。
希望你在这部剧里找到生活的勇气。在《宇宙奇趣》中,卡尔维诺幽默地讽刺现代人生活的虚无,那个临终被送到医院抢救的卡尔维诺,望着塑料导管和静脉注射起还在风趣地自嘲:“我觉得自己像一盏吊灯”。
希望你能在生活的虚无中,发现治愈自己的乐趣。
《疗愈心中的伤口》观后感(五):心灵的痛苦不是在想象中,在平凡生活中传递爱吧。
尹老师在微博上写到:人生从未真真正正放过这么长的假期,无工作,无社交,但要说幸福吗?心虚极了,因为这些时间都是从很多不幸的人那里偷来的。
是啊,我们都是这场疫情下的幸存者。
本该是20年第一个新新春日,也比任何一年更期待春天的到来。虽然去不了武大看第一场樱花,希望大家心中的那片樱花早日开放。
疫情夺走了我们很多东西,健康、春节的团聚、正常的娱乐、还有生命……
终日被占领首页的求救微博,睡前不知有何可为的不安失措。
因为安藤樱,刚好看了她老公主演的一部很应景的日剧《疗愈心中的伤口》,只有短短4集,讲述了原型安克昌医生的一生,安医生是日籍韩国人研究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先驱。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者遭遇一个或者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死亡,或者死亡威胁、受伤所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而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PTSD。
海报炳本佑和尾野真千子饰演的安和隆医生夫妇,在电影院因为观看《东京物语》而偶遇,因为电车经过而未听见的一句台词而引发的爱情故事,好浪漫啊,在公园的求婚,在酒吧的party!
也想去看一遍《东京物语》。
阪神大地震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上午5时46分,里氏7.3级,死亡6434人,伤43792人,对于居住在兵库县的关西人们来说,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害。
面对重大灾难面前,没有强大的精神状态,人真的是很容易崩溃瓦解。
而在阪神大地震突然来临后,作为精神科的安医生和他的同事选择陪伴疗愈受伤的人们内心的伤口。
其中,我对片冈心爱小姐的片段最为深刻,受爱施暴的父亲原生家庭影响,没有爱好、寄托于酒精来麻痹自己,她说,“生这种病,是因为我太软弱了吗?"
这也是我听过,对多重人格最温柔的一种解释。
受过的伤虽然痊愈,却也会结疤。
治愈别人内心的伤痛,自己的伤口却不知何人舔舐。
每当看到安医生关心患者的戏份总是觉得很感动,温柔和蔼的关心、平和的劝解、平等尊重的交流沟通,这样一位温柔善良的医生,像是在黑暗中的灯塔,不知疲倦照亮了很多需要帮助的普通人,正如安医生给小女儿取的名字“灯”。
心灵的治愈是不让任何人孤单。
在新型肺炎肆虐的当下看到这部剧真的太好了,大家不过都是想要普通而努力的活着,普通的爱好,追着热门的剧,一年一次的旅行,和身边的人相伴偕老,可是这样的愿望对于很多人却不算普通,开年痛失所爱的人不在少数。
期待疫情可以尽快好转,伤亡的人数可以减少,心灵的创伤只有承受过伤痛的人才能明白。
心灵的痛苦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大概是在平凡生活中传递爱,爱自己爱别人。对每个人多一些宽容和谅解,愿每一个个体心中的伤口终将治愈,不再孤独。
こんな時でも 春は来るんやな
即使是这样,春天也终会到来。
原文写于本人公众号:赏味有效期 日剧 |心の傷を癒すということ
请勿二次转载。